Re: [討論] 關於弱勢助學金的政策是否合理?

看板Policy作者 (隨遇)時間15年前 (2009/05/26 03:0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solomn (更多的禱告)》之銘言: : 類似的我想到歐巴馬選前的競選演講,也有提到 : 歐巴馬: : 「...如果學生希望上大學,不該讓他們憂慮背負幾十年債務, : 這是為什麼我主張讓人讀得起大學,每年提供每個學生4千元學費額度。 : 但這不是免費得來的,年輕人要投資在社區服務,到遊民之家作義工, : 加入和平工作團,學習外國語言,參與海外服務工作。 : 我們會投資你,而你投資國家...」 : 在影片的兩分鐘左右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rX1E1PP704
: 我想可能是不要讓即將成年的學生有不勞而獲吧 簡單回一下 美國有美國的價值思維,我同樣也能拿芬蘭來比,所以暫不討論這個例子。 不過今天就弱勢來說,一個想讀書的人因為經濟壓力讀不起書, 一方面說要助學、一方面又要求工作,這和學生半工半讀的狀況沒有兩樣, 實質上是提供了工作機會罷了,如果政策是要提供機會,那就算有達到了, 好的機會的話,在校打工的環境與薪資有沒有比在外打工好? 如果是基於差異平等(公平)大家有一樣的受教育條件,那這政策顯然不足.. 附帶討論一下服務學習,雖然原po舉了例,但我覺得是在抱怨, 這邊會讓我注意的是.. 有服務學習傳統的學校是大家都掃,然而使用弱勢助學的學校卻不見得, 協助弱勢的助學金的工作,卻是打掃、服務,以階級的角度來看,是一種複製的效果, 對經濟弱勢的學生也難保不會有另外的標籤,和同學們異樣的眼光看待 (當然我希望是沒有這樣的同學) 弱勢助學金安排打工是合理的,但當作清潔工或過度使用他們勞力,反倒有害無益。 不勞而獲是有點站在道德風險的角度,不過說實在的,如果不是窮, 一般人也不會想去申請弱勢助學金,要說會養成他們的依賴心態,需要多一點的證據, 也可能有寧願省吃儉用些,卻不願接受所謂弱勢補助的人。 如果能夠「安心唸書」不受到經濟壓力的影響,是這個政策的用意的話, 要到什麼程度,那就要看價值和定的標準了,起碼不要造成反效果或無效果吧! 對了,要讓申請到弱勢助學金的人做什麼工作?錢怎麼分配? 這是各校自決的,教育部就是撥下一筆錢這樣子,偶爾有聽到老師談這件事。 -- 世界因為我而改變,我的字典裡沒有絕望。 --lighthear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106.234
文章代碼(AID): #1A6kkcvb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6kkcvb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