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薄膜干涉

看板Physics作者 (會喵喵叫的大叔)時間10年前 (2013/12/30 00:08),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引述《Airseal (冷牙)》之銘言: : 請問,理論上膜層接近或大於同調長度後,就不容易看到干涉效應了 : 根據公式計算同調長度=λ^2/(n△λ) : 鹵素光源頻寬約600nm 計算起來同調長度約只有數百nm : 然而量測2~3um的膜層(n~1.6)反射光譜,仍看得見明顯的干涉現象 : (量測儀器光源即為鹵素燈) : 想請問為何有此現象,其次膜層需至多厚反射頻譜才不會有干涉現象 問題出在△λ不是你的鹵素燈頻寬。 (因為光速相較之下非常穩定,所以以下用時間代替長度,也比較容易想像。) 考慮一個簡諧振子,自然頻率ω0,踢它一腳讓它開始振動。 如果現在位移剛好最大,那我們可以預測一週期 T = 2π/ω0 以後位移又會來到最大。 然後接下來的極大會發生在 2T, 3T, 4T... 也就是說,振動會一直同調到地老天荒。 假設這個簡諧振子是彈簧和重物好了。實際上,彈簧可能有熱漲冷縮影響彈性係數, 重物上面可能積了幾片灰塵改變了質量,也可能剛好一陣風吹過給系統施加外力... 總之,當你實際去畫位移-時間圖,乍一看它還是很像 cos(ω0 t),可你猛一看,發 現它只能寫成 cos[ω(t) t]  這種樣子。 在任意時間 t,ω(t) 的值總是很接近ω0,可是有時候多一點點,有時候少一點點。 於是,時間每經過 T,cos 裡面的相位會增加大約 2π,有時多一點有時少一點。 這可以看成是random walk。醉鬼走路跌跌撞撞,向前向後的機率一樣,可是遲早會 走出巷子的。我們的簡諧運動也是,經過很多個週期以後,我們完全猜不到相位在 哪裡,這就是已經不同調了。 所以,同調時間取決於ω(t)的頻寬。頻寬越窄,ω(t)越接近常數,同調就越久。 然後我們來看光源。假設我們看的是 589.3 nm 的 sodium D line 好了。 理想狀態下,鈉原子放出的應該是單波長的光子。可是就像上面講的,因為各種理 由,實際上頻率會上下浮動。 但是,大部分的儀器都沒有辦法實時測量可見光波的電磁場。所以你量頻譜看到的 不是一個隨時間改變的 ω(t),而是 ω0 ±△ω 這樣一整塊。 所以這時候用測到的頻寬代進同調長度的公式也沒問題。 最後來看,你那個頻寬600nm的鹵素燈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原因其實很簡單。你覺得這麼波長跨度這麼大的光波,通通都是同一個振動源放出 來的嗎?不可能嘛。 上面的討論全部都是「同一個(頻率不穩定的)振動源,要過多久才會完全不同調」。 頻寬是「不穩定程度」的體現。 現在你這個鹵素燈的600nm頻寬是東一個λ = 500nm 西一個 λ = 400nm,因為什麼 頻率都有才會加起來這麼寬的。跟單一頻率不穩定八竿子扯不著關係。直接代進去 當然也就錯了。 -- 下列哪個人類的死敵比較可怕? 1. 長滿伸縮自如,力能開山,卻又纖巧無比的黏黏滑滑觸手! 2. 人類意圖仿造它的身形,可是這集尖端科技的對抗手段卻毫無效果! 3. 制霸陸海空無死角的活動範圍,人類無處可逃! 4. 隨口透露自己是宇宙人,嚇煞身邊的受害者們! 5. 與橫死的人魂一起出現,幽幽冷光模糊現世與幽冥的界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10.184.241

12/30 17:16, , 1F
推一個 講解的非常清楚啊
12/30 17:16, 1F
但是那個coherence length的公式,用random walk其實推不出來... 其實我對那個公式很有意見。推法倒是很簡單,就考慮兩個cosine wave, 一個頻率ω,另一個ω + △ω,在 t = 0 時 同時為極大。 當 △ω t = π 時,兩個波相差半個週期,所以就拿這個 t = π/△ω 當 coherence time。 1. t = 2π/△ω 的時候就又同調了耶。可以假裝沒看到的嗎? 2. 明明就只是ideal monochromatic source,最好是會有decoherence啦。 不要說兩個,一百個也一樣。 哪個有經驗的板友來說一說,實用上那個公式可靠嗎? -- 任何可以跟random walk扯上關係的模型導出來應該都是 2 t ~ ω / (△ω) 這種形式。 老實說這樣看起來也比較順眼。別忘了△ω定義裡面包括一個絕對值, 所以奇數次方都是non-analytic。 ※ 編輯: wohtp 來自: 123.110.184.241 (12/30 17:41)

12/30 20:35, , 2F
所以 對於如日光這種連續光譜,雖可量測到同調長度
12/30 20:35, 2F

12/30 20:35, , 3F
但無法經由計算得出是嗎?
12/30 20:35, 3F

12/30 20:37, , 4F
量測的部分我指的是麥克森干涉儀之類的干涉實驗有做過
12/30 20:37, 4F
連續光譜也不過是很多譜線擺一起而已,所以你應該可以分開考慮各波長的 同調長度。 先假設公式可以用。你現在需要知道的是,在理想情況下發出單一波長λ的 光源,放到太陽表面/鹵素燈泡裡,譜線會變多寬。 我想得到的作法是: 1. 因為太陽是熱了發光,你可以看光譜算溫度 2. 把溫度代進 Lorentzian line shape 得頻寬 3. 用算出來的頻寬去估計同調長度 ※ 編輯: wohtp 來自: 123.110.184.241 (12/30 20:51)

12/30 20:40, , 5F
另外,量測儀器分光後,是否可把分光光束視為一個振動源?
12/30 20:40, 5F

12/30 20:41, , 6F
^^^光源
12/30 20:41, 6F
※ 編輯: wohtp 來自: 123.110.184.241 (12/30 21:00)

12/30 23:51, , 7F
coherence length不是指寬頻光源,在光程超過該值的狀況下
12/30 23:51, 7F

12/30 23:51, , 8F
光程變化時, 干涉power的變化不顯著嗎?
12/30 23:51, 8F

12/30 23:52, , 9F
只用兩個頻率描述好像怪怪的
12/30 23:52, 9F

12/30 23:55, , 10F
每個波長都還是會各自干涉, 只是一起量有的建設有的破壞
12/30 23:55, 10F

12/30 23:56, , 11F
所以用power meter看不出來, 但用光譜儀解析度夠就可以
12/30 23:56, 11F

01/01 00:38, , 12F
感謝兩位的說明,獲益良多,謝謝!
01/01 00:38, 12F
文章代碼(AID): #1Im4a7g9 (Phys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8 篇):
問題
3
13
文章代碼(AID): #1Im4a7g9 (Phy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