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AMD Ryzen7 1700測試,附上與4790比較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XPEC)時間7年前 (2017/03/31 23:57), 7年前編輯推噓34(34024)
留言58則, 3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網頁好讀版: http://www.xfastest.com/thread-184914-1-1.html -- ===============================Ryzen簡介與前言=============================== AMD 近期推出的新款Ryzen系列處理器,可說是成為近幾年電腦零組件中最熱門的話題與 新產品。畢竟AMD已經很多年沒有做出一個像樣的東西了!上一代的旗艦CPU:FX-9590還在 使用AM3+這個已經沿用了快七年的腳位。 這一次AMD首批上市的CPU為Ryzen7系列,同時也是Ryzen中最高階的型號,採用 GlobalFoundries的14nm製程打造。 其中還有許多前所未見的新特點,像是每個核心雙執行緒 (SMT),AMD SenseMI 技術…等 等的特點。以下將介紹此顆Ryzen 1700的CPU以及測試給大家看他的表現如何 http://i.imgur.com/yWvVNW0.jpg
AMD Ryzen 7 系列處理器的die shot。可以看的出來與前幾代的產品完全不同,由兩大組 CCX所組成。 http://i.imgur.com/paA6RR4.jpg
每組CCX中有四個核心,每顆都有獨立的L2 Cache與共用的L3快取,讓每顆核心連接到快 取時的速度延遲均相同 根據官方的資訊,這一次Ryzen所擁有的特色如下 http://i.imgur.com/lKWTgxI.jpg
1.AMD Pure Power 功能 運用精密的智慧感應器網格提供低溫安靜的處理器運作。 監視 CPU 溫度、資源使用情況和耗電量 調適控制功能可根據各種工作量來最佳化耗電量 將耗電量降至最低,以降低系統熱度與噪音 2. 精準加速 即時微調處理器效能以符合您遊戲或應用程式的效能速度需求。 以 25MHz 為間隔,將時脈調整至最佳效能 時脈速度變化時不會造成工作暫停 以 25MHz 的遞增幅度進行高精確調整 3. 擴展頻率範圍 提供出色的系統與處理器散熱能力,可為狂熱級玩家自動額外提升效能。 允許 CPU 速度超出平常的精準加速限制 運用散熱解決方案來調整時脈速度:氣冷式、水冷式和 LN2 全自動;無需人工操作 適用於特定 AMD Ryzen 處理器 4. 神經網路預測 內建人工智慧,讓處理器能更有效率地處理應用程式工作量。 每個「Zen」處理器都內建了真正的神經網路 建立暫時地圖來表示程式使用 CPU 的情況 為您的應用程式動作準備好最快速的處理器通道 5. 智慧預取 可預測和預先載入資料的學習演算法,以提供快速且迅速回應的運算能力。 瞭解您的應用程式如何存取本身的資料 精密的演算法可預期並將資料預先載入 AMD Ryzen 處理器 在您需要時準備好重要的資料,提供最佳效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mGLU2Jx0Y
更多細節可參考以上那部影片 這一次首發總共有三款,分別是Ryzen™ 7 1700 Ryzen™ 7 1700X Ryzen™ 7 1800X,其 架構方面均完全相同,僅差在預設時脈的差別 這一次所拿到的是Ryzen7 1700,以下將對 此顆CPU進行測試以及超頻。並且與Intel上一代1150最高階的鎖頻CPU:I7-4790來進行比 較 ===================================測試內容================================== http://i.imgur.com/ND4YFTU.jpg
Ryzen7 1700的外觀,背面採用AM4針腳,總針腳數相較於以往都是940針,這一次一舉提 升到了1331針。 http://i.imgur.com/sAQkeWI.jpg
測試平台外觀圖片 測試環境 AMD組: CPU: AMD Ryzen7 1700 RAM: 美光 Crucial DDR4-2666 16GB (8Gx2) MB: ASROCK Fatal1ty AB350 Gaming K4 CPU Cooler: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Lite 120 VGA: MSI AMD Radeon RX 480 ARMOR 8G OC SSD: OCZ Trion 150 960G HDD: TOSHIBA DT01ACA200 2TB PSU: 海韻G-450 80PLUS GOLD Case: 旋剛 守衛者S25-W OS: Win10 x64 Pro MONITOR: HP ZR30W AC input:110V@60Hz Intel組: CPU: Intel I7-4790 RAM: 威剛 DDR3 1600 8Gx2 MB: ASUS B85 PLUS CPU Cooler: Cooler Master MasterLiquid Lite 120 VGA: MSI AMD Radeon RX 480 ARMOR 8G OC SSD: OCZ Trion 150 960G HDD: TOSHIBA DT01ACA200 2TB PSU: 海韻G-450 80PLUS GOLD Case: 杰強 黑旋風II OS: Win10 x64 Pro MONITOR: HP ZR30W AC input:110V@60Hz 在超頻測試的部份我們使用的AMD 原廠的超頻軟體:Ryzen Master,來進行調教與設定。 http://i.imgur.com/lmHtFXC.jpg
最終經過多次反覆的測試微調,這顆Ryzen7大概就是能夠穩跑全核心3.9GHz/1.4000V的設 定,故以此下去做超頻項目的跑分測試 http://i.imgur.com/DxeAEv6.jpg
CPU-Z一覽,平時若預設開啟節能的項目時,IDLE時時脈大約在1.5GHz左右 為了節省版面,以下圖片均三組合一,並進行解說 http://i.imgur.com/LSEDpdS.jpg
CPU-Z內建的Benchmark。可以看到未超頻的狀態單執行續測試就已經與Intel I7-6950X這 種旗艦級CPU相並了,多核心方面當然是贏的。超頻上去更不用說 http://i.imgur.com/18aWXY5.jpg
在CINEBENCH R15中,AMD在單核心的狀態下雖然還是有一點點劣勢,再不超頻下的單核分 數稍微低了一點,但還是有一定的水平(至少沒有像打樁機這麼糟糕)。如果超頻上3.9GHz 之後,單核心的效能即可與4790並肩。當然多核心是絕對優勢的 順便比較了一下兩個超老牌的軟體,CPUMARK99與SuperPi。 http://i.imgur.com/FniS1B6.jpg
在SuperPi/CPUMARK99這種完全就只吃單核單續的軟體中,AMD確實稍微小落後一點,但是 其實SuperPi是一款已存在非常久的軟體了。以現今的許多遊戲作品來說,就算只支援單 核心也不至於如此低落。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http://i.imgur.com/m6rCnE3.jpg
(由左到右為Ryzen7 1700預設/1700 超頻3.9G/I7-4790預設) 再來看看AMD 以前在打樁機同樣為人所詬病的FPU(浮點運算)功能。 這一次AMD在FPU方面,改為1個核心對應1個浮點運算器,所以浮點運算的部分基本上會比 打樁機好不少的 在AIDA64的效能測試中 CPU的部分就不用多說,因為其測試均支持多核心,所以大獲全勝 。 而浮點運算方面,也是可以說非常的厲害。部分項目效能高過I7-4790兩倍有餘!可見 Ryzen7在浮點運算方面有著十足的進步 http://i.imgur.com/IGfoCue.jpg
http://i.imgur.com/l0gnpA2.jpg
這是許多影音玩家常常會需要用到的X264/X265影片壓製的功能 雖然說目前影片壓制可以使用像是Intel QSV/AMD VCE的加速處理,但其所壓製出來的畫 質基本上就不怎麼好。需要良好畫質還是得使用軟壓技術才能。 以及遊戲的部分,目前實況是可以用硬體解碼來應付,畢竟實況不用要求太高的畫質,但 是如果想要錄製遊戲內容放到網路上的,確實可以考慮使用較高的畫質 這個項目當然也不用多說,AMD是大幅度勝出的 http://i.imgur.com/LE4mJHp.jpg
http://i.imgur.com/EfIYkxh.jpg
在模擬一般使用情況方面,這裡使用了兩款較具有公正性的PCMARK7與8 以PCMARK8來說intel I7-4790是比較領先的,但與超頻後的Ryzen7 1700差不多 但是PCMARK7的部分則是完全都由Ryzen7 1700領先一定的幅度 http://i.imgur.com/GhD62ew.jpg
http://i.imgur.com/bDnoXJ9.jpg
遊戲方面則是選用兩個基準。3Dmark Time Spy。以及FFXIV HeavenSward進行比較 在3Dmark Time Spy、甚至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方面都是由Ryzen7 領先。而FFXIV雖然intel預設多了幾分,但基本上還是在同一級別內,差距與Ryzen不大 總之,遊戲方面基本上還是得視各遊戲內部而定。 不過基本上應付一般的MMORPG,甚至FFXIV這些。效能是過剩的 http://i.imgur.com/UZMX4Yi.jpg
全部測試比較一覽,部分項目就不將測試圖片貼出,以節省版面 ==================================心得結論================================== 以上是AMD Ryzen7的一些測試結果。可以得知,這一代的Ryzen7進步的可以說是蠻大的。 在多核心方面超頻之後連Intel消費級最強的CPU都不是對手,可見其效能的增長。 就算是單核心方面,頂多也是略輸於Intel一些而已。這方面還可以利用超頻後的性能來補齊 以C/P值來說,目前Ryzen 1700單CPU的報價約為10500,再加上一張B350的板子也是再多 個3000左右。即可享受超頻的樂趣,以及如此強大的性能。 對於近期要組裝高階電腦的來說,選用Ryzen7 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07.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90975876.A.8D6.html ※ 編輯: qxxrbull (59.115.107.146), 04/01/2017 00:04:07

04/01 00:16, , 1F
這…是拿四代 還不是K的鞭屍嘛
04/01 00:16, 1F
那是我手上目前第二好的CPU惹 顯卡還是特別買來測試的

04/01 00:21, , 2F
不能這樣講吧 就拿自己手邊現有的機器比較 總不可能
04/01 00:21, 2F

04/01 00:21, , 3F
再買新的7700來比= =
04/01 00:21, 3F

04/01 00:23, , 4F
推測試
04/01 00:23, 4F
※ 編輯: qxxrbull (59.115.107.146), 04/01/2017 00:26:17

04/01 00:25, , 5F
7700早就比較過了 一樣多核備屌打 單核略輸5~10%而
04/01 00:25, 5F

04/01 00:26, , 6F
04/01 00:26, 6F

04/01 00:28, , 7F
有實測給推,
04/01 00:28, 7F

04/01 00:31, , 8F
話說 zen還沒出之前 不是有些人唱雖 說不如四代 哈
04/01 00:31, 8F

04/01 00:31, , 9F
04/01 00:31, 9F

04/01 00:32, , 10F
QQ
04/01 00:32, 10F

04/01 00:32, , 11F
4790可猛的哩 後面都在擠牙膏了
04/01 00:32, 11F

04/01 00:33, , 12F
當初講的是雷殘"單核"大概Ivy Bridge水準不是整個U
04/01 00:33, 12F

04/01 00:38, , 13F
結果單核有Haswell的實力。
04/01 00:38, 13F

04/01 00:43, , 14F
推用心整理 ,差1000元三年後可以買多一倍的核心讚
04/01 00:43, 14F

04/01 00:47, , 15F
預設應該有TB 479TB好像到4.0G
04/01 00:47, 15F

04/01 00:49, , 16F
幾個月前真的都不知道能有haswell的水準
04/01 00:49, 16F

04/01 00:51, , 17F
去年應該都還不知道
04/01 00:51, 17F

04/01 01:00, , 18F
去年就拿Haswell比了好嗎
04/01 01:00, 18F

04/01 01:02, , 19F
發表會就拿Haswell等級的6900K出來比了 不信AMD也
04/01 01:02, 19F

04/01 01:02, , 20F
沒辦法
04/01 01:02, 20F

04/01 01:02, , 21F
板卡商:就是不信啊
04/01 01:02, 21F

04/01 01:04, , 22F
真是好物,還沒到組新機時刻.等Zen2代來敗
04/01 01:04, 22F

04/01 01:05, , 23F
板卡廠還真的是不信耶,邊做邊唸bug一堆,AMD回不去
04/01 01:05, 23F

04/01 01:05, , 24F
惹XD
04/01 01:05, 24F

04/01 01:06, , 25F
我覺得板廠應該是沒料到AMD報這個價八
04/01 01:06, 25F

04/01 01:06, , 26F
當初我也以為拿6C12T打I7
04/01 01:06, 26F

04/01 01:08, , 27F
發表會比的項目很專一 而且那是BDW
04/01 01:08, 27F

04/01 01:09, , 28F
現在也差不多是多打少啊
04/01 01:09, 28F

04/01 01:10, , 29F
發表會基本上看的出來效能追很近 問題是報價未知
04/01 01:10, 29F

04/01 01:10, , 30F
都能打到6900K 開個對半價其實也還可以
04/01 01:10, 30F

04/01 01:12, , 31F
還有就是時間 雖然號稱Q1 但大家都覺得GF會雷巴
04/01 01:12, 31F

04/01 01:15, , 32F
這次最雷的反而是板子跟BIOS
04/01 01:15, 32F
以我那片 把BIOS更新到P2.20 似乎對記憶體相容性有增加一點 應該之後會變好

04/01 01:16, , 33F
BIOS AMD多少也有責任就是了
04/01 01:16, 33F

04/01 01:16, , 34F
板子真的雷
04/01 01:16, 34F

04/01 01:19, , 35F
太完美就不像AMD惹www
04/01 01:19, 35F

04/01 01:31, , 36F
4790K不就阻熱膠QQ
04/01 01:31, 36F

04/01 01:46, , 37F
求華擎板板入手處
04/01 01:46, 37F
過一陣子應該會正式上市 話說我那片連外盒和檔板、網卡MAC的貼紙都沒有

04/01 02:06, , 38F
發表會那時候大家還在猜是不是只有特定領域才有追
04/01 02:06, 38F

04/01 02:06, , 39F
04/01 02:06, 39F

04/01 02:52, , 40F
預設是鎖3.0嗎? 我1700都沒調r15單核就140幾了
04/01 02:52, 40F

04/01 06:36, , 41F
打4790太那個虐菜了吧 至少拉6700K對決啊
04/01 06:36, 41F

04/01 06:56, , 42F
4790=6700=7700,無感,難道要拿一代來比?
04/01 06:56, 42F

04/01 06:57, , 43F
為什麼4790=6700=7700....?
04/01 06:57, 43F

04/01 07:50, , 44F
2400換1700 超有感升級
04/01 07:50, 44F

04/01 08:31, , 45F
不管lar我的3770要再戰十年
04/01 08:31, 45F

04/01 08:49, , 46F
優文 跪推
04/01 08:49, 46F

04/01 09:09, , 47F
我的4790K要好好撐下去啊!單核進步這麼難嗎?
04/01 09:09, 47F

04/01 09:14, , 48F
別說haswell 當初一堆人拿推土機出來酸有SNB程度就
04/01 09:14, 48F

04/01 09:14, , 49F
很了不起了 現在有haswell效能還是有人嫌啊
04/01 09:14, 49F

04/01 09:24, , 50F
同樣用4790@4G給推,沒有升級的理由等雷神2代出來
04/01 09:24, 50F

04/01 09:42, , 51F
看得我都想買1700惹
04/01 09:42, 51F

04/01 09:46, , 52F
遠離電蝦保護荷包XD
04/01 09:46, 52F

04/01 11:45, , 53F
haswell-R noK還是擠牙膏啊,有進步的是K版
04/01 11:45, 53F

04/01 16:24, , 54F
借串問,如果只是單純想要打線上遊戲要換4790,還是
04/01 16:24, 54F

04/01 16:24, , 55F
組一台1700?目前是i5-4570
04/01 16:24, 55F

04/01 16:58, , 56F
換4790沿用RAM跟版子就夠了
04/01 16:58, 56F
※ 編輯: qxxrbull (36.231.237.175), 04/01/2017 19:46:53 ※ 編輯: qxxrbull (36.231.237.175), 04/01/2017 19:49:13

04/02 19:27, , 57F
看這比較 其實4790沒輸很多啊 難怪INTEL繼續擠牙膏
04/02 19:27, 57F

04/02 22:37, , 58F
用4790+1 組三年了大作還是爽爽玩
04/02 22:37, 58F
文章代碼(AID): #1Otdo4ZM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Otdo4ZM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