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探索] 若有心想事成這個法門 佛佗為何不教?

看板NewAge作者 (白千翌)時間9年前 (2015/02/02 13:07), 9年前編輯推噓13(13012)
留言2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 (看更多)
原文恕刪 原po問「為何佛陀不教心想事成的法門」? 根據我浸淫佛教和新時代後,我的答案是: 「能不能心想事成根本就不是佛陀要解決的問題,這根本不是祂的『問題意識』。」 我們回到佛陀=希達多太子的背景去看,會發現祂根本就是個「富二代」,有錢有勢地位 高,還有隔壁國家的正妹公主當老婆,就物質的角度來說,爽得不得了。 可是祂依舊感到煩惱。為什麼? 祂發現就算滿足了物質生活,人依舊還是會感受到苦,還是會感受到空虛。 所以佛陀要解決的「問題意識」是「苦」,這個「苦」是心靈層面的。 在新時代的大師中,我記得奧修也有類似的說法,奧修偏好收有錢人作為門徒,理由是窮 人困於物質生活,而尚未能夠體察到內心的空洞。 他說: 「因為一個窮人總是在寄望,他尚不知道富裕為何物,不懂挫折是什麼,若是他沒有對財 富挫折過,他如何超脫得了?有時候也有窮人來找我,但是他來是為了某個我無法提供的 東西,他要的是成功。他的兒子找不到工作,他要求我『奧修,請祝福他。』他的妻子生 病了,或是他的生意賠錢,這些都是窮人的徵狀,他所求的是俗世裡的東西。當一個富有 的人來找我,他有錢、有員工、有房子、有健康,他擁有一個人可以擁有的一切,於是他 忽然發現到,沒有一件事能令他滿足,於是他開始尋找神。」 (奧修自傳,生命潛能2003,頁242) 所以心想事成,對佛陀來說可能是個蠢問題,因為祂發現人的本質可能是,就算事事都心 想事成,煩惱和苦都還不會止息。用奧修的說法,「心想事成」是個窮人的問題,是物質 層面還沒被滿足的問題,而真正的問題還是在心。 新時代高靈們的確提供了許多「心想事成」的法門,以提出「吸引力法則」的亞伯拉罕為 例,祂要人們專注於自己想要的事情,並發出振動,其核心原理仍與心的力量有關。 但我個人更傾向賽斯的說法,祂認為看似不好的是事情,會給我們生命更深刻的體驗,祂 以自身的轉世為例,淪為妓女的那一世是祂學到最多東西的一世。而這些,都是「更大的 自我」主動所作的選擇。 而我個人也認同,痛苦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人更加地感受這世界的深度。 最後我用村上春樹在「聽風的歌」中改寫尼采的話做結: 「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黑夜的深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5.143.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wAge/M.1422853650.A.FF6.html

02/02 13:33, , 1F
個人跟這篇的看法相同
02/02 13:33, 1F
※ 編輯: white555 (211.75.143.234), 02/02/2015 13:55:40

02/02 14:48, , 2F
同感
02/02 14:48, 2F

02/02 14:50, , 3F
02/02 14:50, 3F

02/02 15:04, , 4F
02/02 15:04, 4F

02/02 16:17, , 5F
02/02 16:17, 5F

02/02 16:33, , 6F
其實痛苦是因為人誤用了內在的力量,誤用了,才有挖掘的
02/02 16:33, 6F

02/02 16:33, , 7F
價值,找到了價值,才會發現那本身是源於自己的光。
02/02 16:33, 7F

02/02 18:45, , 8F
原來如此XD
02/02 18:45, 8F

02/02 19:20, , 9F
02/02 19:20, 9F

02/02 19:56, , 10F
同感推
02/02 19:56, 10F

02/02 20:34, , 11F
感謝 但我問的不是這個 而是心想事成無法解決業力問題
02/02 20:34, 11F

02/02 20:35, , 12F
若可以 佛佗一定會教這個法門 可惜沒有甚至強調業力。
02/02 20:35, 12F

02/02 20:37, , 13F
若心想事成可以解決物質問題 僧就根本不用托缽乞食了
02/02 20:37, 13F

02/02 20:38, , 14F
佛佗並未教僧可以靠心想事成解決物質問題再專心求道
02/02 20:38, 14F

02/02 22:01, , 15F
佛佗是無所不知的嗎?(歪頭
02/02 22:01, 15F

02/02 22:15, , 16F
02/02 22:15, 16F

02/03 09:53, , 17F
佛陀的教法 和新時代的思潮 本質上有許多差異 可以兼而
02/03 09:53, 17F

02/03 09:53, , 18F
觀之 如果認為何者較能接受就依何者而修 試圖融合兩
02/03 09:53, 18F

02/03 09:53, , 19F
者 最終一定會遇到矛盾。
02/03 09:53, 19F

02/03 10:37, , 20F
sea:其實我不認為必然有矛盾,只是系統要切換而已
02/03 10:37, 20F

02/06 11:12, , 21F
我聽過托缽是為了揚升佈施者的意識,讓他人有做好事的
02/06 11:12, 21F

02/06 11:13, , 22F
的機會..我認為佛教和新時代並無牴觸,只是解說的方式
02/06 11:13, 22F

02/06 11:16, , 23F
不同。佛說慾望是受苦來源,與神對話說匱乏是人類幻覺
02/06 11:16, 23F

02/06 11:17, , 24F
心想事成的真正教導都有提到臣服與信任,這就跟佛說的
02/06 11:17, 24F

02/06 11:17, , 25F
不住相有異曲同工之妙。
02/06 11:17, 25F
文章代碼(AID): #1KpmOI_s (New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KpmOI_s (New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