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大無想像中美好」 台大學生會長勉新生積極改變

看板NTU作者 (Lupin)時間5年前 (2018/09/04 00:23), 5年前編輯推噓1(214)
留言7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 引述《acbwanatha (小傑富力士)》之銘言: : ※ 引述《NTUGinger (生薑)》之銘言: : : 小弟學渣不敢替文史哲這麼大的招牌代言, : : 但以我自己的理解, : : 文史哲的課實際上並不只是對文本進行「字面解讀」而已。 : : 不確定你是否知道「泰利斯」這位哲學家, : : 此人以主張「世界是由水組成」而著稱。 : : 今天你聽人說泰利斯是先蘇時期重要的哲學家, : : 你努力蒐集到他的斷簡殘編, : : 先排除有無翻譯脫誤的問題, : : 你大抵從中理解到他如何自圓「世界是由水組成」這個命題。 : : 然後呢? : : 為什麼提出現今看來相當荒謬的主張, : : 居然配稱為早期重要的哲學家啊? : : 僅是閱讀文本、理解句義, : : 實際上你很難知道為何世人如此評價。 : 就寫在課本上讓大家自已讀就好了, : 所有課堂上老師會補充的東西, : 是完完全全可以直接寫在課本裡,由同學自已去吸收。 課本是給你準備基礎知識所用的東西,你自認為課堂所有能補充的東西、 老師全部會放進去,根本就是你的一廂情願。 老實告訴你吧,就算是老師自己不想藏知識,他也沒辦法完全掌握、到什麼程度才是你心 目中的完整。 更何況每一本教材都有它的鎖定族群,我給你編製的內容過難、過易,你以為有個絕對客 觀量化的標準啊!每位學生讀者又不是像你天資聰穎、自視甚高,難度與否隨人而異,套 一個課本當作齊頭式標準,我也是笑了。 此外,上課隨著學生的分享與討論,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與盲點,今日老師得到學生的回 饋,依循自身的學術教學經驗、突發靈感額外給參與上課的同學一些知識的bonus。 依你的見解會不會怪老師藏招啊?啊幹怪喜歡上課的人惹?你自己不來上課抱著課本念自 嗨,活該不知道。 : : 事實上, : : 思想不是憑空出現的, : : 有的是呼應當前時代發生的問題, : : 有的是對前一個時代的思想進行批判、對話。 : : 更甚之,有的思想深受前人影響, : : 作者未必自我覺察,更遑論在文本中提及。 : : 是以爭執「文本的字面解讀」能不能透過自修達成其實沒什麼意義, : : 今天靠自修全部理解正確便如何? : 你講得這些東西全然沒有意義, : 因為你說的所謂思想受前人影響, : 這些來龍去脈都可以寫在所謂的哲學史裡, : 同學自已去買書來看,就懂了啊! : 這些都是可以自修的。 錯誤理解文本的謬誤,我相信前面一堆人都有說過了, 你把自己當機器,自以為input、output的結果都一樣。 真的很天資聰穎,棒。 : : 下一步你還是不知道你讀它要做什麼啊! : : 教授在課堂的作用, : : 除了帶領你以較「適當」的方式理解文本, : : 省去過程中的跌跌撞撞外。 : : 另一方面則是藉由交代背景脈絡, : : 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狀況, : : 知道這些文本在時代中的重要意義, : : 進而才有與這些文本對話的可能。 : 假設你課本寫得很好了還需要人家帶幹什麼? : 又不是國中、國小生。 : 你這些背景脈絡是不能夠直接寫在課本裡面嗎? : 而所謂的背景脈絡是可以自修的。 我覺得你講這段話時,真的很像國中、國小生的考試、死背課本就能好棒棒的概念。 背景脈絡的部分,有人可以提綱挈領地告訴你、如何相對正確與簡易地吸收知識, 你偏要搞得像獨行俠自修、一招一式自己挨打自己扛,斗M是你? 哪天不小心教材有了編錯的內容,自己吸收然後翻船,再來怪東怪西的……記得哪天 新版課本出版時,要馬上買下來update、然後重新死死背下來……… 我還以為自己再作硬碟格式化、重裝新軟體吔,希望不會不相容原來的系統啊呵呵。 : : 在這樣的情況底下, : : 是去修課讓持有不同見解的人碰撞, : : 找出最佳解釋比較好, : : 還是繼續在家自修比較好啊? : 你怎麼論證你老師講得就是最佳解釋啊? : 就說了學派有不同的解讀, : 之後解讀的人都是自已過度的延伸和原意無關了, : 那麼最佳解釋有何意義可言? : 你如何定義「最佳」, : 因為他出國拿到博士學位,他升等到了副授、教授, : 他的解讀就是最佳? : 何況你上過多少台大大學部的課程,是有所謂的碰撞, : 在最後一段我再度講一遍。 知識本質從來不是固定的死物,所謂的最佳解釋亦僅是當前能夠包容、解決大部分問題的 詮釋方式、並非完美而不可破除摒棄。 至於你說如何定義「最佳」,讓我思考你是否沒接觸過科學哲學的相關讀物。 當你認為學派之間的言辯筆鬥是無意義、無聊的事情,你與知識的本質只會愈走愈遠;詮 釋知識的工作本來就要有學派意見的交流與立論才會產生,不會是抱著讀物就自己無中生 有。 教授老師的學術教學,意義上給你一個某學派闡述學問的方式,但這也就是一個學派的範 圍。當你自身接觸更多其他學派的闡述,彼此價值衝撞、反芻思考後,認識這個學問世界 的方式是愈來愈深、愈來愈廣的。 這樣的深度與廣度想全部寫在課本自修,不錯!如果你能長生不老而遍讀過去至今的文獻 而過目不忘、然後通通寫在書本上,我可以勉為其難相信你。 期待你一個人的自修筆記就可以寫出大英百科、中華百科與維基百科等等規模的內容, 看你是自己寫比較快,還是聚集學術生產者與群眾共同分享、意見交流而編撰比較快 (笑) 過度的延伸與原意無關?我不清楚你對「作者已死」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就是惹,何況與原 意無關,真的就「沒有意義」嗎=.=? : : 直白易解、可以自修的沒開課必要; : : 生澀、屬自我超越的部分非所有同學需要。 : : 那在你的認知底下,臺大該開什麼課程? : 我的確是覺得很多課是不需要開的。 : 本來知識就可以靠自修獲得,除了需要實驗室上課獲得數據或是 : 跑跑電腦。 : 這時代早就是到處都是圖書館、自習室的時代了, : 不明白把一群人聚在同一個地方上課有何意可言? 你的知識是別人生產出來的東西,沒教授、老師這些學術生產者, 你以為這些知識是哪來的?今天你好不容易有這機會可以接觸第一線的生產者, 還要捨近求遠,這樣的學習讓人不敢恭維。 : : 殊難想像前人在著述時, : : 會預先想到數百、數千年後的讀者, : : 在閱讀時有理解上的困難, : : 進而提前「交代」文本所需的知識背景。 : 你這邊誤解了, : 我是說老師, : 不是說古人, : 老師或是原文書的教授本來就可以把背景知識附在課本裡面, : 而且實際上有些課本裡就有附, : 或是有專門的史,如經濟思想史,或是哲學史, : 探討地就是你講得這些東西。 : 而這些東西都是可以自修的。 我上面講很多,懶得老調重提。 : : 我一直不能理解, : : 為什麼只要有自修的可能性, : : 就可以證成沒有開課的需要啊? : 為何不能呢? 為何可以呢?你哲學老師在哭啊!啊,說不定連哲學相關的課程也沒上過。 不怪你惹,自修王。 : : 臺大高手雲集, : : 我相信不分文理都有能自修的神人在, : : 照你的邏輯是不是都沒有開課的必要呢? : 的確是如此啊。 : 你先來一段論證既然可以自修, : 那麼你覺得依然要開課的理由何在。 我寫在上面惹,雖然我覺得你大概是「不要不要我不想聽」,彼此也沒辦法說服彼此。 期待你靠自修闖出一片天,再來跟我們清洗觀念。 啊,是說你在前文只到想求大學畢業,那可能不行了(歪頭),是標準放多低? : : 然後簡單回應譯本的問題, : : 植勝老師挑譯本的時候, : : 所挑選已是市面上接近正確的版本了, : : 並搭配原文於必要時進行勘誤與講解。 : : 某方面也恰恰體現了, : : 我們直接閱讀文本並在腦中轉譯的過程中, : : 不免會有因缺乏文化脈絡而產生誤解、誤讀的部分, : : (尤其有些哲學文本是層層轉譯的) : : 適時地提點反而更能加深印象。 : : 當然可以爭執這是不是教授個人見解, : 你講文化脈絡的東西已經重覆了很多遍了。 : 我只是不曉得 : 你如何論證,教授個人的見解如何是最佳解最接近原作者論點, : 以現在地球村網路便利的時代, : 你去寫信問原作者不是更直接了事嗎? : 至於古書的話, : 我前面也有提到,在作者不在的情況下, : 之後的解讀就是各說各話,甚至是學界的派系之爭。 老調重提。 : : 但唯有在課堂當下去反應、挑戰與對話, : : 不論結果為何,從中得到的反饋才是最為珍貴的。 : : 倒要反問, : 我不曉得你是否統計過台大有多少課程是學生和老師不斷地「反應、挑戰與對話」的? : 我猜台大的上課情況多半都是老師一個人看著powerpoint或寫寫板書閒話家常, : 就撐了一整堂課吧? : 基本上大學部的上課本來就是「被動型的」, : 因為學生最主要是建構基礎知識的架構, : 最多就是針對所謂的翻譯有錯,或是語意不詳的部分 : 請老師來解讀, : 挑戰?這我很難想像。 : 你說上了碩士班,也許這樣子的討論會多起來。 學習是主動往來與交流,作為學生便是在有空檔之時、與老師積極意見交流。 你沒看過下課時,就有學生會去講台上與老師談論某些對話內容? 你怪大學的制度是被動就算了、我贊同, 但連你自己都被動、想要靠MOOCs或是教材去補足學習,你與其他有去和老師說話的同學 學到的內容、程度都不同,怪我囉? : : 在自修的情況底下, : : 該如何判斷譯本的翻譯是無誤的? : : 以及你如何理解,譯本會有譯錯這件事情?(文字理解大家不是都該一樣嗎?) : 一是如果語文夠好,的確是不該靠翻譯, : 再者如果需要靠翻譯的情況下,翻譯有誤,我上一篇的回答就說了, : 是譯者的錯,關學生什麼事。 作為老師,會需要幫你作這方面的勘誤; 身為學生,判斷知識是否正確的能力的確會比學術人士弱了一些,但這不會完全構成你 錯誤學習的正當因素。你是沒有自主判斷的能力嗎?你不會覺得讀起來哪裡怪怪的嗎?沒 自覺囫圇吞棗怪別人惹?不會想要去找其他人討論內容嗎? : 學生的職責就是解讀課本,熟背課本,理解課本要表達的理念, : 然後考試能夠拿高分。 解讀課本-->我希望你能相對正確地解釋 熟背課本-->來了,八股思想,我以為上大學這症狀可以緩解些,看來藥石罔效。 理解課本-->我希望你能相對正確地理解,不要上了高速公路、然後覺得大家都在逆向行 駛。下一秒出事我可保不了。 考試拿高分-->所以你也只能停留在拿高分的階段惹。難怪難怪 發文賺P幣,1000P賺好賺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66.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535991809.A.603.html

09/04 00:34, 5年前 , 1F
推這篇說得更深入的 本來還想繼續賺p幣的(? 然後原p
09/04 00:34, 1F

09/04 00:34, 5年前 , 2F
o一直倒推舉證真的母湯
09/04 00:34, 2F

09/04 00:47, 5年前 , 3F
樓上的文章語氣已經很實在和緩惹,照他的自幹自修型念法
09/04 00:47, 3F

09/04 00:48, 5年前 , 4F
去修教育學習相關的課程、大概天天都在自己打臉自己的行
09/04 00:48, 4F

09/04 00:48, 5年前 , 5F
09/04 00:48, 5F
※ 編輯: Lupin97 (112.104.66.249), 09/04/2018 01:52:53

09/04 02:23, 5年前 , 6F
簡單一句話就是閉門造車
09/04 02:23, 6F

09/04 11:02, 5年前 , 7F
戰力太低
09/04 11:02, 7F
文章代碼(AID): #1RZM01O3 (NT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RZM01O3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