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淺談"九六神炮"的炮側瞄具(二)

看板Military作者 (大叔)時間1年前 (2022/12/26 01:07), 1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花點時間找了手邊資料,手邊的日文書關於有效射高的說法大多只是攏統的講3000m, 是有提到實際比40mm差但也只是稍為帶到。世界艦船的話我沒留,所以我也沒得找... 有比較明確描述的,是美軍在戰後的調查報告。 https://reurl.cc/DXEKAj 主要是參考兩份 0-47(N)-2 0-44 第一份是針對武器調查。 照美軍戰後調查,更換彈匣的確是96式的問題,可能讓實際射速由220掉到110發/每分。 利根在雷伊泰後有建議加大彈匣,這點算是佐證美軍記錄。 另外,包括九五式射擊指揮裝置在內,美軍對 LPR 的評價不高, 主要問題是沒有針對高速飛機做校正設計。 但就算有校正,多連裝的砲座作動太慢也跟不上。不管是電動還是手動。 雖然 LPR 評價不好,但九五式或附在砲架上的 LPR 還是日軍現有方案中比較好的。 但因為生產不及,配置上手動(沒跟95式連動)的多連裝砲優先裝。 而單裝跟陸用的話就都配鐵瞄。 而光學瞄準鏡的話,日方本身評價不高所以沒有什麼用。 而鐡瞄,美軍評價是有跟沒有差不多... 但說到底,在雷達射控未實用化前,這類機械/光學的瞄準方式都很難跟上高速的飛機。 五式砲的話,美軍報告是說日軍在交接Hotchkiss 25mm時, 就有試著要參訪Bofors但被拒絕。 所以雖然他們對有興趣但也一直沒實際操作,一直到1942才拿到手並評估。 之後規劃上也把Bofors 40mm砲當接替25mm的新武器。 Z大提的3000m射高也有解釋,是因為不良的引信設計而不是自毀引信。 這部份美軍是沒多談,但我想這部份應該只是初期的問題。 畢竟東西也剛量產再加上日軍也加長砲管限制射高在3000m有點腦殘。 另外一份則是評估日軍的防空火力效能。報告有寫數據 127mm:(水平)距離8000m高度3000m的範圍內是有效攻擊範圍 25mm:(水平)距離2000m高度1000m的範圍內是有效攻擊範圍 這個範圍以外都是浪費彈藥。 有更實際數據的是瑞鶴在南太平洋戰役,25mm是在水平距離1000-2000m 左右有效。 不過報告沒列詳細資料就是。 第二份報告也有提到其他日軍防空接戰的實戰細節, 以及大篇幅的數據分析,但我沒細讀就是。 另外,這份報告超級酸,可以看出撰寫者的怨恨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03.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1988064.A.1F3.html ※ 編輯: kiyoshi520 (36.228.103.71 臺灣), 12/26/2022 07:38:05 ※ 編輯: kiyoshi520 (36.228.103.71 臺灣), 12/26/2022 07:55:50

12/26 12:21, 1年前 , 1F
12/26 12:21, 1F
文章代碼(AID): #1Zg8DW7p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Zg8DW7p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