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紐時:美軍參聯會主席建議烏克蘭議和

看板Military作者 (Schwalbe)時間1年前 (2022/11/11 17:39), 1年前編輯推噓13(14120)
留言35則, 1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jimmy5680 (等待起飛的企鵝)》之銘言: : https://twitter.com/CarloMasala1/status/1590951737514496000 : https://t.co/q76om5SZWM : 如題 : 紐約時報報導,美軍參謀聯席會主席Milley將軍在內部會議中表示 : 烏軍已經獲得入冬之前可以預期獲得的最大程度戰果 : 因此建議美國敦促烏克蘭試圖在談判桌上爭取確保當前的戰果 : 然而,此意見遭到美國高層其他官員的反對 : 認為烏克蘭和俄國目前都還沒準備進行談判 : 並且任何停火都只會給普丁喘息空間 : 拜登的親信顧問認為雖然戰爭最終很可能得由談判收尾 : 但是時機並不成熟,而當前烏克蘭氣勢正盛, : 美國不應該試圖推動烏克蘭進行談判 : Milley將軍近日曾在公開場合暗示過類似意見 : 不過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被記者詢問時,澄清美國政府並未施壓烏克蘭 : ==== : 昨天的BBC報導也有提到Milley講說烏俄雙方如果要進行談判 : 會需要認知到不可能軍事上獲勝 : https://twitter.com/shashj/status/1590596066822352896 : 他這兩天因為種種發言(包含說他認為烏俄雙方都傷亡十萬人以上)受到不少批評 : https://twitter.com/DanLamothe/status/1590738720965398529 : https://twitter.com/SpencerGuard/status/1590793433421352960 : 基本上這種發言政治上嚴重不正確,邏輯上也不太合理...... : 難道他真的認為烏克蘭元氣大傷,無力再戰? https://reurl.cc/zrZ1v7 “冬天將減緩赫爾松地區的敵對行動。但我們將利用這段時間為武裝部隊帶來最大利益” 烏克蘭國防部長於 11 月 10 日星期四向路透社宣布了這一消息。 國防部長 指出,俄羅斯至少需要一周時間才能將部隊從赫爾松撤到第聶伯河左岸, 而那個冬天將減緩敵對行動,讓交戰雙方有機會重新集結。 “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說,俄羅斯在赫爾松地區有 40,000 名士兵, 儘管宣布撤退,但在該市及其周邊地區以及巨大的第聶伯河右岸仍有部隊。 ——要在一兩天內從赫爾松撤出這些軍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至少(這將需要。- Ed.)一個星期,- 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說,很難預測俄羅斯的行動? ,以解除對赫爾松州的佔領,”該報導指出。 俄羅斯週三宣布,將撤出第聶伯河右岸,包括赫爾松市, 這是莫斯科在 2 月入侵烏克蘭後奪取的唯一區域中心。 據路透社報導,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還表示, 這樣的撤軍將使雙方的部隊騰出到其他地方作戰, 並暗示俄羅斯可以加強其在鄰近的紮波羅熱地區的部隊,該地區也被部分佔領了幾個月。 “冬天將減緩各方在戰場上的任何活動......這對各方都有好處,”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 但他預測,在成千上萬的士兵(尤其是在英國受訓的士兵)的支持下,烏克蘭將堅強地走出 “我們將利用這段時間為我們的武裝部隊、重組、更新和輪換帶來最大利益 https://reurl.cc/Ydvq74 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稱炸毀Kakhovskaya大壩或俄羅斯進行核打擊的想法“瘋狂” - 路透社 據全球通訊社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國防部長 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 於 11 月 10 日星期四表示 列茲尼科夫評論了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核打擊的威脅,並駁斥了莫斯科可能在撤退期間炸毀 南部巨大的卡霍夫卡大壩的想法也是“瘋狂的”。 據他介紹,這樣的步驟將導致莫斯科控制的領土被洪水淹沒, 並且還將阻止他們通過從第聶伯河到被吞併的克里米亞的渠道獲得淡水供應。 “如果你注意這個地區的景觀,你會發現西岸的地勢較高,而東岸的地勢較低,”阿列克謝說。 他說:“這意味著水將流向那條河岸以東,他們的部隊將面臨風險。” 文章的作者指出,關於核威脅,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表示, 俄羅斯採取可能損害其與印度和中國等國家的關係和貿易的步驟 既不務實也不實際行動。 基本上是在政治層面。 https://reurl.cc/jR1y5L “不用作戰就可以解決克里米亞被佔領的問題” 據全球通訊社路透社報導, 烏克蘭國防部長 Oleksiy Reznikov 於 11 月 10 日星期四 發表聲明 文章指出,據他介紹,烏克蘭已經建立了 100 萬人的安全和國防力量, 以保護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俄羅斯和被佔領的烏克蘭領土長達 2500 公里的“不友好”邊界 正如該出報導所指出的,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認為, 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基輔不承認)最終將不需要靠作戰解決, 這可能是俄羅斯政治精英內部鬥爭的結果。 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還指責俄羅斯入侵部隊的新指揮官通過密集轟炸平民和關鍵基礎設施 他還表示,蘇羅維金領導下的俄軍變得更加紀律嚴明。 當被問及莫斯科的戰術是否在 Serhiy Surovikin 將軍的領導下發生了變化時,阿列克謝· “是的,他改變了戰術,因為他正在對平民和基礎設施使用恐怖戰術, 使用飛彈、巡航飛彈和伊朗打擊無人機。” “沒有像以前那樣向烏克蘭發送一兩枚飛彈; 他們每天使用 40 個,然後等待——然後一次又一次,”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 說。 1.烏克蘭跟俄羅斯在赫爾松的攻勢也許將在冬天停頓 2.赫爾松估計還有四萬敵軍 3.烏克蘭方面不認為俄羅斯會炸水壩 4.俄羅斯核威脅基本上是政治層面的勒索 5.現在俄羅斯的戰術轉型成恐怖主義,阿金將軍還是有一套 6.烏克蘭在等俄羅斯內鬥,兵不血刃取回克里米亞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4a (5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6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8159556.A.C98.html ※ 編輯: Sturmvogel (114.45.61.47 臺灣), 11/11/2022 17:43:10

11/11 17:44, 1年前 , 1F
恐怖攻擊真有一套
11/11 17:44, 1F

11/11 17:50, 1年前 , 2F
最好就是普丁垮台
11/11 17:50, 2F

11/11 17:52, 1年前 , 3F
"俄羅斯政治精英內部鬥爭"後下一個人會怎樣做呢?
11/11 17:52, 3F
看俄羅斯能不能再出一個葉爾欽 搞垮俄羅斯聯邦 也許CIA已經面試不少人選了

11/11 17:53, 1年前 , 4F
聶伯河南岸會在冬天進入要要冰不冰的狀態,那個時
11/11 17:53, 4F

11/11 17:53, 1年前 , 5F
候雙方都不具備往河對岸投送兵力的能力
11/11 17:53, 5F
※ 編輯: Sturmvogel (114.45.61.47 臺灣), 11/11/2022 17:54:41

11/11 17:54, 1年前 , 6F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在冬天結束之前,烏克蘭不打算再繼
11/11 17:54, 6F

11/11 17:54, 1年前 , 7F
續南進的原因
11/11 17:54, 7F

11/11 18:05, 1年前 , 8F
渡河進攻是很困難的,安東諾夫斯基大橋又被炸掉了
11/11 18:05, 8F

11/11 18:06, 1年前 , 9F
俄軍逃走接下來這段時間,烏軍是真的不容易擴大戰果
11/11 18:06, 9F

11/11 18:11, 1年前 , 10F
這邊打完可能又要繼續烏東了
11/11 18:11, 10F

11/11 18:12, 1年前 , 11F
與其嘗試過河,不如從烏東往西南打
11/11 18:12, 11F

11/11 18:15, 1年前 , 12F
烏軍不會閒著 轉向往南往東打
11/11 18:15, 12F

11/11 18:19, 1年前 , 13F
烏軍會往東南進軍,南部頂多先守住,扎波羅熱就是
11/11 18:19, 13F

11/11 18:19, 1年前 , 14F
最好的選擇
11/11 18:19, 14F

11/11 18:41, 1年前 , 15F
不是阿,冬天如果停止進攻,那準備那麼多冬衣幹嘛
11/11 18:41, 15F

11/11 18:42, 1年前 , 16F
f
11/11 18:42, 16F

11/11 18:43, 1年前 , 17F

11/11 18:43, 1年前 , 18F
好快的一週
11/11 18:43, 18F

11/11 18:44, 1年前 , 19F
來了,是大魚
11/11 18:44, 19F

11/11 18:44, 1年前 , 20F
嗯,到時被拍到一堆獸人屍體,肯定又說是演的
11/11 18:44, 20F

11/11 18:44, 1年前 , 21F
到目前為止都看不到烏軍的損失,看到再來評估和談
11/11 18:44, 21F

11/11 18:44, 1年前 , 22F
的可行性吧
11/11 18:44, 22F

11/11 18:46, 1年前 , 23F
就算不進攻還是要在前線對峙啊,難道守陣地就不用穿
11/11 18:46, 23F

11/11 18:46, 1年前 , 24F
冬衣了嗎?
11/11 18:46, 24F

11/11 18:50, 1年前 , 25F

11/11 18:53, 1年前 , 26F
撤退竟然變成可以吹噓的事情
11/11 18:53, 26F
前有兩萬五千里長征 後有成功轉進台灣 現有赫爾松有序撤退 ※ 編輯: Sturmvogel (223.137.176.173 臺灣), 11/11/2022 18:57:38

11/11 18:57, 1年前 , 27F
那就表示還有不少在另一邊來不及撤,官方怎麼說反
11/11 18:57, 27F

11/11 18:57, 1年前 , 28F
著看就是正確了
11/11 18:57, 28F
http://i.imgur.com/ZtiYMD6.jpg
剩下四萬不是人? ※ 編輯: Sturmvogel (223.137.176.173 臺灣), 11/11/2022 19:00:24

11/11 19:03, 1年前 , 29F
到時被拍到一堆獸人屍體就很難看了,還有裝扮平民
11/11 19:03, 29F

11/11 19:03, 1年前 , 30F
想逃的
11/11 19:03, 30F

11/11 19:04, 1年前 , 31F
裝鵝肉粉會裝看不到的 看看前面某條大魚就知道
11/11 19:04, 31F

11/11 19:31, 1年前 , 32F
成功的撤退是強大後勤計畫能力的展現,值得吹噓
11/11 19:31, 32F

11/11 19:31, 1年前 , 33F
頓克爾克就是歷史上的代表,但鵝嘛…後勤?計畫?
11/11 19:31, 33F

11/11 20:18, 1年前 , 34F
烏克蘭掌握黑海跟亞速海遠比犧牲人命去搶回烏東被
11/11 20:18, 34F

11/11 20:18, 1年前 , 35F
佔土地來的重要
11/11 20:18, 35F
※ 編輯: Sturmvogel (114.45.61.47 臺灣), 11/11/2022 23:33:39
文章代碼(AID): #1ZRXX4oO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ZRXX4oO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