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試著回答workerwin的一些問題

看板Marxism作者 (皮卡丘命~)時間21年前 (2003/06/09 13: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hegelhsu (黑格爾)》之銘言: : ※ 引述《Timbug (Dora)》之銘言: : 所以老馬以為,只有取消商品生產(勞動產品不作為商品),才有可能取消剝削。 : 那麼,取消商品生產,要用什麼取代呢? : 就是在這樣的命題下,自由人的聯合體被提了出來。 : 簡單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將人從土地的封建關係中、從封建的家庭中解放出來 : 因此,資產階級革命相對於封建勢力是帶有進步性,在資產階級法權下,遷徙的自由 : 是以天賦人權的形式獲得保證,以適應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對勞動力的需求。 : 但是,就如同老馬所說,自由的一無所有,勞動者有的只有自己的勞動力,他是自己勞 : 動力的所有者(原始積累就是指勞動力與勞動資料相分離的過程),他有每天賣勞動力 : 給資本家的權力,卻沒有不賣的權力。因為生產是單一化的,而人的需求時多樣化的, : 勞動者今天不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取得貨幣,他就無法生存,他的再生產就出問題。 : 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資本主義是私人勞動表現為社會勞動。 不懂。在共產主義下,勞動者是否有不勞動而能生存的權利?如果有,那每個人 都不勞動,又如何生存? : 但老馬之所以是批判的繼承,便是在這裡: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的工人 : ,在表面上是自由的,但實際上卻不是,但這樣的形式卻為老馬所說的自由人創造條件。 : 資本主義為了創造廉價的可替換的工人,由協作發展出對複雜工序的拆零,創造了工具 : 機,同時也讓工人去技術化成為事實。在資本主義裡,去技術化是為了以婦女和兒童 : 勞動取代成年勞動者,提高剝削率,後來又成為隨時可以用產業後備軍應付景氣的盛衰。 : 但在以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時,機械化帶來的去技術化,一方面真正縮短了工人 : 勞動的時間(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工時不斷縮短),老馬當時的想法是工作一個上午 : (也就是四小時),其他的時間都屬於工人自己,他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發展智能 : ,他可以是鐵工工人,但也是一個小提琴的音樂家;另一方面去技術化創造了到各個 : 不同工種工作的條件,(今年台北生產蘇維埃的鐵工、明年可能到瑞典某個蘇維埃當木工 : 等等)這才是遷徙自由的真正義涵,當然其他各種配套措施不再贅述,也就是說, : 這個自由人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去技術化是為了”提高剝削率”?和防笨以及提高生產力比較有直接的關係吧? 又,那些去技術化的職位的供給與需求問題要如何解決? : : 老馬認為個人的勞動價值在商品價值交換的過程中被隱沒了 : : 也因此而遭到貶低,甚至是剝削。 : 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只看到商品交換的物和物的形式,而不去談 : 物物背後人和人的社會關係,是老馬極力要反駁的。 : 所有的人類勞動前提是,首先人必須佔有物,然後才能對物進行有意識有目的活動。 : 但是佔有並不就直接等於私有財產制,資產階級的法權關係首先就是保障私有財產, : 將它視為天賦的基本人權。其實私有財產制只是某個歷史階段的產物,是所有權關係 : 的其中一種形式。 : 回到佔有著個命題,原初範疇是人與物的關係,屬於工藝學的範疇,人與物的關係 : 是人如何利用發展出來的生產力、科學知識來改造物。但是就是因為人與物的不同佔有 : 形式,才表現出人對人的支配形式。如封建社會以神權血緣作為對物的佔有形式,因而 : 表現出領主與農奴的關係;資本主義以私有財產作為佔有形式,表現出資本家與工人的 : 關係。老馬的政治經濟學與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最大的不同在於,老馬是研究人與人的 : 關係(支配形式),後者基於階級利益只敢研究物與物的關係。而企圖掩蓋背後人與人 ^^^^^^^^^^^^^^^^^^^^^^^^^^^^^^^^^^^^^^^^^^^^^^^^^^^^^^^^^^^ : 的關係。 ^^^^^^^^^^ 陰謀論…當然,我也可能是資產階級派來的打手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6.69.117
文章代碼(AID): #-v1UbLc (Marx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v1UbLc (Marx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