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認識馬來西亞「僑生」的第一堂課

看板Malaysia作者 (狗日)時間17年前 (2007/07/12 10: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20 (看更多)
※ 引述《zacc (沙包 )》之銘言: : 怒刪原文 : 其實我覺得來台灣唸書,是個還不錯的選擇, : 因為台灣的教育資源相當豐富,而且資訊取得相當容易, : 我個人是高中二年級就選擇了將來要到台灣昇學, : 如今八年多過去,我有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 : 我想雖然過程中有些失意,但我沒有後悔。 : 當然啦,一定會有人問"你為什麼來台灣唸書??" "你中文怎會那麼流利啊?"" : "你是馬來人嗎??" 之類的,我覺得那只是一種對話, : 表示對方想對你這人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沒有必要對這些問題作更多的解讀。 : 你回答幽默風趣一些,可以開啟以後更多的對話,多認識一個國際友人。 : 你回答得像是他誤解了你,他可能就以為你很敏感,態度可能就保留一些, : 應該...就是這樣子而已吧。 : 至於大馬華人的文化跟奮鬥史,說實在,版上各位大馬人可能知道的也不多, : 大馬華教盛會 1219,"橫揮鐵腕批龍甲,怒奮空拳搏虎頭"的林連玉, : "為人莫學風前柳,處事當效雪里松"的沈慕羽, : 更久以前的胡文虎,南洋巨賈陳嘉庚,就更加少人記得了, : 大馬不是沒有文化,只是少人去整理,而更加少了平面媒體跟電視媒體的推波助瀾, 其實你以上所舉的例子都是大馬華社重要的歷史人物 跟文化沒什麼關係 當然任何地區都有文化,如果文化指的是某種生活方式的話 我所謂的文化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我所謂的文化指的是種種有內涵的文化生產活動,包括文學、藝術、電影或音樂等的創作 大馬華社之中當然也一小撮人從事這方面的創作,但不管是品質和影響力都不是很理想 也不是說華社沒有人才,只不過最優秀的人才都外流到國外去了,原因我已經說過 如果大馬華社有文化的話,就不需要在那麼多文化領域 不管是電影、電視劇、流行音樂和大眾文學等都完全仰賴其他東亞國家的進口了 馬來西亞在文化上一直無法獨立自主,更不要說影響其他國家 : 當然原po只是想讓大家更了解現時在台灣的僑生的狀況, : 並沒有扯到那麼遠,但我想如果連僑生自己都對自己的故鄉跟文化都所知有限, : 那要讓外國友人或本地生了解我們, : 顯然也是很片面,如瞎子摸象,只見一斑,純粹從個人角度出發而已。 : 我覺得原po是相當有勇氣的,但說實在,我真的也覺得一些本地生,台灣人, : 他們一開始跟我們接觸也不會想一下子了解到那麼多, : 但如果日後比較熟,談得更深入之後, : 知道原po談到的這一些,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的立場,警惕自己之外, : 也可以讓本地生了解我們要唸大學,不管在國內國外都沒想像得那麼容易。 : 對於這問題我其實還有更多的洐伸的想法,日後另開標題再討論囉。 -- 僑眼看台灣:http://www.wretch.cc/blog/gohcheemu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205
文章代碼(AID): #16bPChWB (Malays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6bPChWB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