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刑法問題

看板LegalTheory作者 (照水驚非曩歲人￾ ￾ﳿ)時間21年前 (2003/09/30 01:46),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25 (看更多)
※ 引述《maximilian (涉事)》之銘言: : ※ 引述《natuerlich (照水驚非曩歲人￾ ￾ﳿ)》之銘言: : : 可能還是沒有很清楚,迴避義務是一種當為誡命,迴避義務違反是一項 : : 事實,構成要件中重要的是某一項事實是否與法益的侵害間具有一般客 : : 觀第三人足認應予處罰的危險性,但是這與有沒有迴避義務無關,因此 : : ,超速是事實,應不應超速是誡命,這兩件事本來就不一樣。 : 我之所以說消化,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傳統過失犯理論在注意義務裏不包 :   涵結果迴避義務,因為在理論結構上的這個部分功能,事實上被轉化至相當 :   性的判斷之中。換句話說,原來結果迴避義務在處理的對象,在客觀主義裏 :   頭是交由相當性的判斷處理。 並不是,傳統過失犯理論的注意義務就是兩項:預見義務與迴避義務 ,除非是兩項皆有違反,否則不能認為有過失,客觀主義作為一種回 歸古典理論的提倡,不可能反對這種兩項義務的共存特質。 此外,相當性是判定某項行為的危險性,這和行為人本身有沒有該義 固然有關,因為有義務才能導出他的行為有最起碼的危險性,問題在 於義務的違反與義務的存在是兩件事,而任何迴避義務並不必然能導 出一定是保護系爭法益的論理邏輯,因此構成要件的重點應該是放在 義務的違反這件事情上,只不過我們基於客觀主義的立場,必須很清 楚地說,義務的違反不必然導出危險性的產生,實際上的重點仍在於 危險性。 因此,義務的存在與違反既然不應作為構成要件的解釋對象,其功能 就會變成是個人控制某項法益侵害在社會脈絡下的範圍確認。從而, 也就成為罪責的要素了。 : : 此外,迴避義務與迴避可能性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真正不好解決的 : : 應該是迴避可能性如何對抗構成要件化的宿命。 : 這點可以再多提一點嗎? 你一直用迴避可能性的問題來回答迴避義務的問題,這一點下次再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6.172

推 61.228.48.32 09/30, , 1F
謝謝,我好好想過再來討論
推 61.228.48.32 09/30, 1F

推 140.112.25.159 09/30, , 2F
主被客打敗了嗎?怎不見主觀主義出來論述ꄠ
推 140.112.25.159 09/30, 2F

推 140.112.25.159 09/30, , 3F
還有。宋台大你不用睡覺嗎?
推 140.112.25.159 09/30, 3F

推140.136.247.245 09/30, , 4F
我懷疑客觀主義是用客觀來包裝骨子裡絕對
推140.136.247.245 09/30, 4F

推 218.161.6.67 09/30, , 5F
被某ben姓德國人弄得睡不著,我也不願意呀
推 218.161.6.67 09/30, 5F

推 219.91.78.1 10/01, , 6F
BenQ嗎?
推 219.91.78.1 10/01, 6F

推 218.161.6.125 10/02, , 7F
很難笑……XD。
推 218.161.6.125 10/02, 7F
文章代碼(AID): #_U6_a_f (LegalThe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_U6_a_f (Legal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