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拋磚

看板JapanStudy作者 (像風一樣)時間16年前 (2008/06/18 03:29),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在這裡 或許和大家交流一下對留學的意義的看法或許也不錯 每個人的目的或許不同 有的想在學術上求精進 有的人或許想體驗國外學生生活 或許想學些更道地的語言用法 甚至在國外就職落地生根 這些都是個人的自由和選擇 甚至 以上所講到的點 很多其實都是在台灣就已經是可以做到的 大學可以大致分為兩類 一是研究型大學 一是教學型大學 全世界都是這樣分 教學型大學老師重點在授課 一般也不會提供太多碩博士班課程 也就是這樣 想在教學型大學得到紮實的研究訓練比較難 而進了研究型大學 甚至任何一間大學的碩士班以上水準 基本上不應該期望在課程教學上得到太多 因為這是進入這個課程前 就已經該具備的能力 重點是研究的視野 所以 我想c同學對某大的課程教學不甚滿意 這是理所當然的 研究所 大學院 不該是什麼都還要教的場所 這是大學生的程度 我想這是不管到哪間學校都該有的認知 包括歐美台的研究型大學 尤其日本學風講究的是師徒制 許多研究室應該也還保有類似的風氣 重點是除了研究室全體meeting外 還有個別小組seminar 甚至老師個人指導 老師在院生報告完給的評論和提問 這才是日本研究的精華所在 說句比較不好意思的 交換學生 研究生 甚至碩一生 或許還不是研究室的研究主力 老師相對要求不會太高 當然有能發揮的空間 但在這之前 該做的是充實對自己專業領域的認知和研究能力 特別是我們外國留學生 身在國外 一切都是從頭 對這些老師而言 留學生都一樣 我們台灣學生和東南亞 非洲人 大陸人 歐美人都一樣 除非你能在研究領域上證明自己的能力 修課分數高低 老師基本上都覺得沒差 甚至修課分數高 研究做不出來的學生 在研究型大學也是一種忌諱 研究所不是只學東西 重點是研究產出 若留學的目的是要做研究 有一點小小建議 一個大學院生該有的能力 是自己解決研究問題 所以世界大學評鑑 會納入該校研究資源的多寡 一個大學院生該檢討的 不該是老師教了多少 該是自己讀了多少專業期刊文章 從中獲取多少觀念的提升 也從研究室學長同學的發表和討論 得到更多研究技能 圖書館的書永遠擺在那 老師的門也永遠為學生開 自己準備了什麼樣的研究作品讓老師審查 自己的研究水準在自己專業領域在什麼程度 一個星期看了幾篇文章 自己進度如何 投稿準備多少 這不管是到哪間學校 哪個國家 都該注意的要點 每個國家 都有值得學的 包括我們台灣 很多領域也發展得很好 不過一樣的 不論到哪裡 尊重該國的民情風俗 把握基本原則 應該都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成長 我在台灣拿到碩士 現在在京大唸博士班 我不是情報學部的 對那裡的訓練知道不多 只知道他們幾年後要搬到山上的桂校區 但無論台日 每個階段 都有該校值得自傲的視野和資源 就看學生怎麼運用和吸收 我想情報學部也一定有自己的訓練方式 一位台灣母校老師給的座右銘 成功的人找方法 失敗的人找藉口 希望大家都會是成功的人 在異鄉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東西... 當然 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 台灣也有多東西是值得好好發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3.46.54

06/18 16:33, , 1F
推此篇長文...比起意氣之爭還是智慧發言看得值得
06/18 16:33, 1F

06/18 22:50, , 2F
推..把我想說得都說了..== == 該不會是我認識的仁兄
06/18 22:50, 2F

06/20 21:15, , 3F
好文一定要推
06/20 21:15, 3F
文章代碼(AID): #18M12Chc (JapanStud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0 篇):
心得
8
10
心得
11
31
心得
16
27
心得
6
11
心得
46
164
心得
4
16
心得
2
2
心得
4
6
心得
3
3
心得
10
18
文章代碼(AID): #18M12Chc (Japan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