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政黑板越來越像四年前北連中胡已回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Cubs)時間5年前 (2018/11/20 22:08), 5年前編輯推噓10(1008)
留言18則, 1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0/10 (看更多)
: 推 ppeng: 你要知道馬第一任期中選舉(2009)只掉一個宜蘭 蔡第一任絕對 11/20 19:49 : → ppeng: 掉的數目遠大於此 彰化 宜蘭 澎湖領先的民調幾乎都是雙位數 11/20 19:50 : → ppeng: 了 嘉市看來掉的機率也很高 更不要提本來躺著選的高雄跟 11/20 19:51 : → ppeng: 雲林 選成這樣還要拿2014自慰喔? 這才蔡英文的第一任耶 11/20 19:51 : → ppeng: 比2014就是錯誤了好嗎XDD 要比也是比2009 11/20 19:53 : → ppeng: 2010要和2009一起看 謝謝 11/20 20:08 : 推 PatlaborGao: 差別只在馬8年 小英現在才兩年啊 馬剛上任兩年時哪有 11/20 20:23 : → PatlaborGao: 那麼慘 11/20 20:23 啊其實你們講的這個,我昨天才剛剛跟別人聊到(喝星巴克談政治), 後來有筆記起來,正好可以貼過來政黑。 今天額度最後一篇就用在這了XDDD =========== 現在很多人都說馬英九六年的慘狀,蔡英文兩年就達到了, 但這落入只看年份不看月份的問題,選舉在一月中旬跟十一月底真的差很多。 也就是說,「蔡英文用兩年達到了馬英九六年的民心背離」這句話, 一來投票結果還沒出來並不知道。 二來蔡英文這次只是「第二次」34個月沒有選舉。 第一次並非馬英九的第一任,而是馬英九的第二任, 迎來了20141129大海嘯,把一堆人褲子捲走到現在還找不到。 關鍵在於,馬英九的第一任並不是目前這樣的選制,這可能很多人都忘記了。 馬的第一任,20080520上任(投票在三月)。 隔年,2009的年底馬上就有縣市長選舉,僅僅相隔20個月, 而在選舉前還發生了八八風災的大型天災與其後的救災問題,造成全台震動。 在那當下,馬英九馬上撤換了他愛用的官僚學閥行政院長上官鼎, 換上勇猛善戰白海豚當閣揆,也瞬間止血,讓國民黨不至於在縣市長選戰中落敗。 那場選舉,民進黨只拿下四席(國民黨12+花蓮王1),並沒有翻轉765萬票所建立的優勢。 也證明了民心並沒有太大的動搖,即使發生了八八風災這麼嚴重的天災, 這件事鞏固了國民黨的施政基礎,也讓吳敦義順利當閣揆到馬第一任結束。 PatlaborGao說的「馬剛上任兩年哪有這麼慘」, 但事實上是馬上任不到兩年就有全國性選舉,這救了他也救了國民黨。 當機立斷換上吳敦義的戰鬥內閣,讓執政的國民黨渡過了難關。 此外,這一任縣市長的特色是「任期五年」。 配合隔年底(2010)的五都市長選舉(藍3綠2並未動搖),到2014/11/29再一起改選。 再隨後2012年初選總統,這屆馬英九改制,把總統從三月移到一月選, 但上任一樣是520,造成四個月看守內閣的憲政奇觀。 而2012年一月,選完總統後,也出現了第一次的「34個月以上」沒有任何大型選舉, 讓執政黨在嚴重缺乏民意檢視下,施政不但亂成一團,而且不知道反省。 2013年下半年,原本應該隔20個月要迎來期中選舉接受考驗, 但這年沒有選舉,因此執政黨懈怠,爆發洪仲秋案馬英九又再進一步發動九月政爭。 應該要有選舉,讓執政黨打起精神的這一年,變成了國民黨崩潰的序曲, 隨後2014上半年,應該是經歷過期中選舉民意檢驗的執政黨, 在沒有被檢驗下繼續荒腔走板,直到爆發太陽花學運,喪鐘響起了第二樂章。 自信滿滿的國民黨,終於在20141129被沖垮,20160116讓民進黨達成完全執政。 這一切,部份可以歸功於改制讓2013年的期中選舉被「延後」了一年。 讓執政黨有整整34個月以上的期間不會受到民意的驗證。 事實上,不要半年不到就選舉的話,每一年半左右進入選舉狀況, 兩年(24個月)來一次全國性投票的期中選舉,是對執政黨很好的壓力與反省機制。 但台灣選制改成非常unbalance的34:14之後,完蛋了。 這個看似「每兩年」一次的大型選舉,事實上是「34個月與14個月」, 選完總統後,這個總統有將近三年不會被任何民意所檢驗(民調是笑話可以不用理), 而選完縣市長後,不到三個月就要準備黨內初選決定誰來選總統了。 這造成了「縣市長→總統」幾乎是連選兩次,毫無休息,並沒有比先前選制要來得好。 現在很多人說「柯文哲可以出來選2020」,看起來是2018選完再選2020有隔兩年? 不,兩黨決定派誰只有三個月,2019年農曆年前後就會決定兩黨提名人選了, 就算柯文哲要無黨參選,打算靠公民連署,他最晚五月也得投入,離2018選完只有半年。 半年,不是兩年,這也是我認為柯文哲幾乎不可能選2020的原因,太近了。 選制這件事我覺得幾乎無解。 當年靠修改地方制度法,讓縣市長任期延長一年才改成這樣,要再改一次非常難。 要改的話,我個人是覺得簡單改成22:26,也就是縣市長提前一年選,會比較好。 畢竟總統選舉需要更長的準備期,26個月尚稱合理。 至於22個月扣掉看守內閣四個月只有18個月太短,確實是個問題, 但總比現在這種縣市長選完14個月就要選總統要長。 這樣的問題是某一屆縣市長(含六都)只能當三年,這反彈的壓力太大了,無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91.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42722923.A.91F.html

11/20 22:10, 5年前 , 1F
34 14真的很爛
11/20 22:10, 1F

11/20 22:11, 5年前 , 2F
11/20 22:11, 2F

11/20 22:14, 5年前 , 3F
11/20 22:14, 3F

11/20 22:14, 5年前 , 4F
我覺得看守四個月這真的太腦殘..
11/20 22:14, 4F

11/20 22:15, 5年前 , 5F
推這篇的分析~~
11/20 22:15, 5F

11/20 22:15, 5年前 , 6F
馬英九真的是亂搞一通,空窗期四個月尤其離譜
11/20 22:15, 6F

11/20 22:15, 5年前 , 7F
分析得蠻好的
11/20 22:15, 7F
謝謝星巴克的咖啡,讓我昨晚腦袋非常清醒(?)

11/20 22:17, 5年前 , 8F
推,之前還有人說要應該改四年大合併,不知道在想什麼
11/20 22:17, 8F

11/20 22:17, 5年前 , 9F
我希望蔡總統可以把選期修正回來,達成真正的兩年一選
11/20 22:17, 9F

11/20 22:18, 5年前 , 10F
並且縮短總統空窗期,這遲早會出大亂子的
11/20 22:18, 10F

11/20 22:19, 5年前 , 11F
這種選法得利的是地方首長想衝總統又怕政治能量散掉
11/20 22:19, 11F
對,卸任後三個月內黨內總統初選。 但缺點實在太大,缺乏期中選舉讓執政黨沒有反省機制, 縣市長選完緊接著馬上要選總統,會讓這一年半都是「選舉期間」,很糟糕。 比方說,2015年除了換柱之外,我幾乎想不到台灣政治上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 20141129崩潰後,江宜樺辭閣揆,連行政院都變成看守內閣了,這是怎樣啦?

11/20 22:20, 5年前 , 12F
比如說朱立倫要選總統 20181124 ~ 202001XX 沒多久
11/20 22:20, 12F

11/20 22:20, 5年前 , 13F
中間什麼造勢啦 活動啦 辯論啦 都可以把能量維持住
11/20 22:20, 13F

11/20 22:23, 5年前 , 14F
推,今天剛好也在想這個問題,不解為何2次大選相隔時
11/20 22:23, 14F

11/20 22:23, 5年前 , 15F
間不等距?
11/20 22:23, 15F
我想一部份是因為「延長」縣市長一年比「縮短」五都一年要好辦;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只看到年份沒看到月份。 還有就是簡化作業的結果,不然把地方選舉移到三月,剛好隔兩年這樣也好啊。 但結果就是一切從簡,全部砸鍋。 來看看當年(2010)的新聞稿: https://www.moi.gov.tw/dca/01news_001.aspx?sn=4060 「未來中央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會採隔2年交錯方式辦理, 101年舉行總統、立法委員選舉,103年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不再會年年有選舉。」 只看了年份,完全沒考慮到月份,徹底失敗。

11/20 23:06, 5年前 , 16F
這觀點倒是有趣 可是這麼辦法解釋為何前兩任總統都能連任吧
11/20 23:06, 16F
2012馬英九連任前,經歷過2009跟2010兩次全國性選舉,尤其是2009至關重要。 2004的話阿扁那個太有得談的,而且那時立委還是三年一任,就先略過吧XD 直到2012馬英九這一任才搞成這種「34個月沒有任何選舉」的搞笑制度。 蔡英文是第二個碰到這種事的總統。 第三個會是2020當選的那一個。

11/20 23:16, 5年前 , 17F
那是因為總統在520一定要就職
11/20 23:16, 17F

11/20 23:32, 5年前 , 18F
當時把立委移到三月都比總統移到一月好吧
11/20 23:32, 18F
※ 編輯: TheoEpstein (61.231.191.206), 11/20/2018 23:36:22
文章代碼(AID): #1Rz1LhaV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Rz1LhaV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