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德國沒裝冷氣室內不會熱」!陳美伶獲節電靈感:考慮跟賴揆建議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筆名蘇溫永(星星送行者))時間6年前 (2018/06/06 11:42), 6年前編輯推噓-13(223552)
留言109則, 7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5/10 (看更多)
其實她沒講錯 大家只看到德國的所在地理緯度跟年均溫 感覺好像她在講幹話 事實上鄰近的日本或者是東南亞都有類似的概念 只是我們忽略了 台灣受惠於空氣汙染、不完善的都市規劃 導致於我們關在屋子裡猛吹冷氣 都市熱島效應也很嚴重 年均溫跟濕度還有所處地形很直接影響著我們對熱的感覺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 通風降溫跟防曬隔熱 住過日式木造建築嗎? 明明一樣熱到30度以上 沒開冷氣 為什麼就是感覺比較涼爽 而我們三合院磚瓦建築就是比較熱 住過東南亞像是菲律賓的高腳茅頂別墅嗎 為什麼比台灣還南邊 又熱 就是感覺比較涼爽 答案其實就上面 而我們在建材上 一直都很少討論防曬隔熱問題 近幾年稍微有好點 不過也只是隔熱漆 這類的 可以進步的地方很多 像是磚瓦的改良等等 另一方面要改善空氣汙染才不會一通風馬上就一層灰 還有增加都市的綠葉面積 就算是水泥叢林 一樣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法 提供參考 戰緯度年均溫真的很弱 ※ 引述《caserchen (cc)》之銘言: : 「德國沒裝冷氣室內不會熱」!陳美伶獲節電靈感:考慮跟賴揆建議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606/1184843.htm 東森新聞 : 國發會主席陳美玲日前訪德,見到對方從建築、國民意識做起節電,即使在沒裝冷氣的室 : 內,都非常舒適、通風,因此也考慮向行政院長賴清德建議該作法,而該言論被轉至PTT : ,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 陳美伶上月26日至本月2日率領國家發展委員會前往德國、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參 : 訪。期間,也參加了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所主辦的高峰會以及德國的內政部、經濟暨能源 : 部、外交部及德國議員等。 : 據《中央社》報導,陳美伶表示,德國面對的能源問題與台相似,近期規畫放棄燃煤發電 : ,全面發展再生能源,並訂下2050年達到80%的目標。 : 陳美伶指出,德國重視儲能及節電,但對方卻以強烈的公民意識,將節電生活化,透過房 : 屋結構、建築技術等方式執行,讓房子舒適、通風又能省電。 : 陳美伶說,她出席會議時,即使室內人多,卻一點也不覺得「悶熱」,雖然台灣跟德國的 : 氣候環境不同,但新式建築會比從使用端節電更有效,因此將建議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採取 : 這種作法。 : 該文經報導被轉至PTT後,網友紛紛留言,「之前我去南極露營,自己做冰屋也不用冷氣 : 呢」、「溫帶VS亞熱帶」、「剛看一下柏林現在17度,我家外面17度我也不用開冷氣」、 : 「台灣鐵皮加蓋都處理不了,想要綠建築?」、「立法院冷氣都拆掉啊,就從陳小姐辦公 : 室做起」、「柏林1年要開8個月暖氣,還開啥小冷氣」。 : 也有網友查看德國現在氣溫指出,柏林5日凌晨3時的氣溫16度,平均6至8月最高溫21.4度 : ,而12月至2月是2.9度;因此,他也說「住南極就算是夏至也不用開冷氣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85.2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8256525.A.F0B.html

06/06 11:42, 6年前 , 1F
現在很少人住三合院磚瓦建築
06/06 11:42, 1F

06/06 11:43, 6年前 , 2F
正解!
06/06 11:43, 2F

06/06 11:43, 6年前 , 3F
日本也是狂吹冷氣的,風向帶錯了吧
06/06 11:43, 3F
不至於 不要看他的都市叢林 也不是吹冷氣不好 建築的改良 也可以達到節能的目標 ※ 編輯: staff23 (111.241.185.219), 06/06/2018 11:45:49

06/06 11:44, 6年前 , 4F
這篇講那麼多,重點是德國現在才幾度?而且台灣是海島,氣候
06/06 11:44, 4F

06/06 11:44, 6年前 , 5F
是潮濕的,濕熱與乾熱差別可大了,實在沒必要為這個白癡政客
06/06 11:44, 5F

06/06 11:44, 6年前 , 6F
哪來的木造建築 可以蓋100層嗎
06/06 11:44, 6F

06/06 11:44, 6年前 , 7F
護航。
06/06 11:44, 7F

06/06 11:44, 6年前 , 8F
不過日企冷氣哭邀強的,西裝裡面還可以穿個背心。
06/06 11:44, 8F

06/06 11:45, 6年前 , 9F
最好每個地方都都市熱島
06/06 11:45, 9F

06/06 11:45, 6年前 , 10F
印象派
06/06 11:45, 10F

06/06 11:45, 6年前 , 11F
常識
06/06 11:45, 11F

06/06 11:45, 6年前 , 12F
現實中台灣都市就不可能搞這套了,有夢最美
06/06 11:45, 12F

06/06 11:46, 6年前 , 13F
砸們有颱風 台灣濕度高
06/06 11:46, 13F

06/06 11:46, 6年前 , 14F
台灣推廣綠建築很多年了 結果一個高官好像發現新境界
06/06 11:46, 14F

06/06 11:46, 6年前 , 15F
先把政府機關的冷氣都拆了再說
06/06 11:46, 15F

06/06 11:46, 6年前 , 16F
乾脆說心靜自然涼算了
06/06 11:46, 16F

06/06 11:46, 6年前 , 17F
一樣說綠建築好棒 台灣要學習 這就北七到不知道要怎
06/06 11:46, 17F
台灣學到最厲害的就是 頂樓加鐵皮屋頂解決 太陽直曬問題 就是一種廉價隔熱手法 結果都市美學慘不忍睹 ※ 編輯: staff23 (111.241.185.219), 06/06/2018 11:49:00

06/06 11:47, 6年前 , 18F
你可以改建材改穿短褲, 但人家緯度高也是事實
06/06 11:47, 18F

06/06 11:47, 6年前 , 19F
樣吐槽 只是覺得悲哀 這種國發會主委 台灣怎樣發
06/06 11:47, 19F

06/06 11:48, 6年前 , 20F
沒辦法 要推動都更 就一堆衛兵跑來擋
06/06 11:48, 20F

06/06 11:48, 6年前 , 21F
會發阿 限財團政客
06/06 11:48, 21F

06/06 11:48, 6年前 , 22F
台灣都市熱島也只有台北而已
06/06 11:48, 22F
熱島效應是水泥建築密集就會出現 都市化的必然現象

06/06 11:49, 6年前 , 23F
台灣只有建商都更 越蓋越高人口密度越來越大 熱島效應更嚴重
06/06 11:49, 23F

06/06 11:50, 6年前 , 24F
不只台北啦 建物密集處都會這樣
06/06 11:50, 24F
※ 編輯: staff23 (111.241.185.219), 06/06/2018 11:51:13

06/06 11:50, 6年前 , 25F
建物夜間會放熱 白天吸熱
06/06 11:50, 25F

06/06 11:50, 6年前 , 26F
空氣汙染嚴重 就會造成地面升溫 當然會越來越熱
06/06 11:50, 26F

06/06 11:50, 6年前 , 27F
日本天天西裝套裝,誰跟你沒冷氣
06/06 11:50, 27F

06/06 11:51, 6年前 , 28F
印象派護航 根本很多都是錯的
06/06 11:51, 28F

06/06 11:51, 6年前 , 29F
台灣明明就處在常年高溫的地方,對於建物隔熱的概念卻
06/06 11:51, 29F

06/06 11:51, 6年前 , 30F
只有初學的程度
06/06 11:51, 30F

06/06 11:52, 6年前 , 31F
德國比北海道還北邊啊 大哥
06/06 11:52, 31F
不要只看緯度跟年均溫 也沒說不能開冷氣 要想的是怎麼解決對熱的感覺 都是35度 有風無風你就感覺差很多了 ※ 編輯: staff23 (111.241.185.219), 06/06/2018 11:54:11

06/06 11:53, 6年前 , 32F
北海道緯度跟羅馬差不多 至於德國就高高高高高很多
06/06 11:53, 32F

06/06 11:54, 6年前 , 33F
那種蓋法 建材成本要再加2倍上去 房價就...
06/06 11:54, 33F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 要玩點新花樣出來 ※ 編輯: staff23 (111.241.185.219), 06/06/2018 11:56:07
還有 36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06/06 13:00, 6年前 , 70F
節能綠建築又不是新議題 但怎麼節只會降低幾度不會到不用
06/06 13:00, 70F

06/06 13:00, 6年前 , 71F
開空調
06/06 13:00, 71F

06/06 13:01, 6年前 , 72F
語畢 哄堂大笑
06/06 13:01, 72F

06/06 13:02, 6年前 , 73F
講這種稍微讀過綠建築幾篇文章的人就知 還需要德國考察?
06/06 13:02, 73F

06/06 13:05, 6年前 , 74F
有道理
06/06 13:05, 74F

06/06 13:21, 6年前 , 75F
綠建築不是騙補助用的嗎?
06/06 13:21, 75F

06/06 13:51, 6年前 , 76F
體感溫度?
06/06 13:51, 76F

06/06 13:51, 6年前 , 77F
去日本看到的冷暖空調都是假的哦
06/06 13:51, 77F

06/06 13:55, 6年前 , 78F
騙人沒去過日本
06/06 13:55, 78F

06/06 14:03, 6年前 , 79F
日本那邊沒開冷氣的?就連到和歌山的鄉下都在開冷氣好嗎...
06/06 14:03, 79F

06/06 14:06, 6年前 , 80F
空污高的時候 開窗通氣 也是找死
06/06 14:06, 80F

06/06 14:06, 6年前 , 81F
導致德國不熱的原因 是他們夜晚溫度降很快吧
06/06 14:06, 81F

06/06 15:31, 6年前 , 82F
白痴
06/06 15:31, 82F

06/06 15:34, 6年前 , 83F
比較好奇夏天暴熱的南歐如何節電 德國日本就算了吧
06/06 15:34, 83F

06/06 15:44, 6年前 , 84F
我之前去京都沒冷氣爆熱是怎麼回事
06/06 15:44, 84F

06/06 15:49, 6年前 , 85F
原po好意思拿日本說嘴??明明人家都有開冷氣
06/06 15:49, 85F

06/06 15:50, 6年前 , 86F
海島型氣候更加的悶熱原po不知道齁
06/06 15:50, 86F

06/06 16:08, 6年前 , 87F
一樓留空地震倒了開始檢討.....XD
06/06 16:08, 87F

06/06 16:17, 6年前 , 88F
你的智商可以擔任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一員
06/06 16:17, 88F

06/06 16:42, 6年前 , 89F
用愛降溫 是我信仰
06/06 16:42, 89F

06/06 17:13, 6年前 , 90F
堪慮
06/06 17:13, 90F

06/06 18:10, 6年前 , 91F
有點弱 人口密度有差 你怎麼不拿東京來說??
06/06 18:10, 91F

06/06 18:18, 6年前 , 92F
年均溫就是主要差異,低10度不管怎麼蓋都不會熱,結果
06/06 18:18, 92F

06/06 18:18, 6年前 , 93F
在比的時候說不要考慮年均溫,弱的到底是哪邊
06/06 18:18, 93F

06/06 19:21, 6年前 , 94F
日本也是狂吹冷氣好嗎..聽你再唬爛
06/06 19:21, 94F

06/06 19:52, 6年前 , 95F
台灣社會不會用腦袋思考 只想著錢啦
06/06 19:52, 95F

06/06 19:57, 6年前 , 96F
台湾有台风
06/06 19:57, 96F

06/06 20:02, 6年前 , 97F
半瓶醬油搖的很大聲
06/06 20:02, 97F

06/06 20:47, 6年前 , 98F
都退化去當原始人就好啦
06/06 20:47, 98F

06/06 21:23, 6年前 , 99F
拿日本比 你傻了! 日本冷氣吹很大好不好...
06/06 21:23, 99F

06/06 21:26, 6年前 , 100F
可以護航成這樣 當大家腦殘嗎
06/06 21:26, 100F

06/06 21:34, 6年前 , 101F
你冬天去日本,夏天也去日本,他們冷暖開得可大了好嗎
06/06 21:34, 101F

06/06 21:35, 6年前 , 102F
日本建築雖然蠻多有考慮到通風的設計
06/06 21:35, 102F

06/06 21:35, 6年前 , 103F
但他們冷氣還是一樣開爽爽
06/06 21:35, 103F

06/06 21:40, 6年前 , 104F
此人說的話大家請斟酌
06/06 21:40, 104F

06/06 21:41, 6年前 , 105F

06/06 21:42, 6年前 , 106F

06/06 21:45, 6年前 , 107F
到處亂講話被判刑的人講的話有必要跟他認真嗎?
06/06 21:45, 107F

06/07 09:10, 6年前 , 108F
嘆為觀止
06/07 09:10, 108F

06/07 09:35, 6年前 , 109F
日本到處都有冷氣啊,只是省電等級比台灣好
06/07 09:35, 109F
文章代碼(AID): #1R5rWDyB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R5rWDyB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