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當初能經濟起飛到底是靠誰帶領的?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好冷)時間6年前 (2018/06/04 12:41), 6年前編輯推噓6(8221)
留言31則, 10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0/20 (看更多)
※ 引述《Historia (華人生態觀察家)》之銘言: : 經濟成長不可能是一個官員,一種政策,一位領導人就可以搞得出來的東西。 : 台灣90年代的經濟長紅,一方面是美援,包括懷特公司跟尹仲容的大方向正確,再加上全體 : 資本家與國民的努力才有的成績。 這很多因素 不過美援最主要是因為韓戰開打,美國才開始幫助台灣發展 但這時候其實是以民生工業為主 最著名的就是尹仲容找王永慶,利用美援發展石化業 尹仲容第一首選是想找永豐餘的何家,但何家拒絕,把樂透送給王永慶 當時是怎麼找到王永慶的? 聽說是叫台灣銀行去調查 把存款現金最多的列出幾個人來,其中一個就是王永慶 沒錯,還沒做台塑之前,王永慶已經是台灣前幾名有錢了 所以你說美援頂多就是影響台灣的石化民生工業,最大受益者就是王家 但科學園區真的國民黨菁英官僚的成果 當時半導體最早做的就是美日,台灣當時落後15~20年 可以說如果不是孫運璿和李國鼎的決定,台灣不可能有半導體產業 而台灣在發展半導體產業後,20年就把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打趴了 而台灣為什麼科學園區搞得起來??? 因為李國鼎 李國鼎是理組,是鼎鼎有名拉賽福的學生 當時有關科技政策都要經過李國鼎吳大猷審核 而李國鼎看到了半導體的潛力 除了孫運璿和李國鼎外,第三號人物就是張忠謀 張忠謀剛好在德儀被鬥爭冷凍,打橋牌打到無聊所以才答應回台 就跟柯文哲會出來選台北市長其實是台大醫院內鬥,被內科趕到地下室去 當然最大的關鍵在於當時是專制政府,政府想做甚麼產業,資源很好集中 現在官員是不能像早期尹仲容資助王家,李國鼎資助台積那樣圖利廠商的 所以台灣如果想再回到經濟奇蹟,要學新加坡李光耀的手段可能有20~30%機會 但現在政黨惡鬥,藍綠分明,機率是0.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6.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8087263.A.F50.html

06/04 12:42, 6年前 , 1F
好喔 那讓DPP搞獨裁好不好
06/04 12:42, 1F

06/04 12:43, 6年前 , 2F
當初極權好處是有效率
06/04 12:43, 2F

06/04 12:43, 6年前 , 3F
民進黨如果獨裁,也不會搞這麼多買票政策
06/04 12:43, 3F

06/04 12:43, 6年前 , 4F
極權要養大企業的確很好辦 中國現在都這模式
06/04 12:43, 4F

06/04 12:44, 6年前 , 5F
很多事是互相影響的
06/04 12:44, 5F

06/04 12:45, 6年前 , 6F
DPP現在也很獨裁啊,看看他們罵人的狠勁跟中油的MOU
06/04 12:45, 6F
民進黨的問題在於90%都是文組,才會有台電都把電藏起來這種驚人的想法 或者要投資2兆到風力發電 文組治國,又沒有理組的幕僚就會這樣 可是文組在民主選舉制度下是比較吃香的,要會表演

06/04 12:45, 6年前 , 7F
獨派: 唬爛!明明全都是靠美援!
06/04 12:45, 7F
美援只到196X年 科學園區是1976~80年後的事情

06/04 12:49, 6年前 , 8F
集權養大企業 只是爽一時不爽長遠的做法而已 讓一家用官方
06/04 12:49, 8F

06/04 12:50, 6年前 , 9F
特權寡占事業方式 成長期成長速度可以很快 但是停滯期時就
06/04 12:50, 9F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有台塑後還有華夏,聯電成立後還要成立台積電 台灣問題不在於大企業 而是台灣的大企業跟國際比都太小了

06/04 12:51, 6年前 , 10F
會面臨大到不能倒或是特權腐敗化 這不是啥長久的作法
06/04 12:51, 10F

06/04 12:52, 6年前 , 11F
菁英官僚 快笑死
06/04 12:52, 11F
李國鼎孫運璿如果不叫菁英官僚 那我真的不知道還有誰可以叫菁英官僚

06/04 12:52, 6年前 , 12F
另外 台灣許多經濟建設基礎來源都來自美援 對1970年後的經
06/04 12:52, 12F

06/04 12:53, 6年前 , 13F
戰後台灣經濟這方面有蠻多權威的論文
06/04 12:53, 13F

06/04 12:53, 6年前 , 14F
建議多看點再出來打廢文
06/04 12:53, 14F
你就舉出幾個比李國鼎還強的就好 你書讀很多應該不難舉出來吧??????

06/04 12:54, 6年前 , 15F
濟大爆發有絕對的正相關 不是停止美援就跟美國沒關係這種說
06/04 12:54, 15F

06/04 12:54, 6年前 , 16F
能當山老鼠,賣黏米,我銀行存款也會很多
06/04 12:54, 16F

06/04 12:54, 6年前 , 17F
美援是沒那麼偉大 比如彩色電視機帶起來的
06/04 12:54, 17F

06/04 12:54, 6年前 , 18F
中肯,台灣人太下賤,只適合強人專制,只是台灣沒有強人
06/04 12:54, 18F

06/04 12:54, 6年前 , 19F
長久不了但吃掉你還是綽綽有餘 力量集中發展也是一種策略
06/04 12:54, 19F

06/04 12:54, 6年前 , 20F
消費性電子產業 就是市場全球化下的必然結果
06/04 12:54, 20F

06/04 12:55, 6年前 , 21F
法 美援時期一堆基礎建設可絕大多數都來自美援資金才建成
06/04 12:55, 21F

06/04 12:55, 6年前 , 22F
當年美國左膠還推了一把 立法要求RCA共享專利
06/04 12:55, 22F

06/04 12:55, 6年前 , 23F
台灣那時主要是吃到電子代工 剛好也是整個產業大起飛年代
06/04 12:55, 23F

06/04 12:56, 6年前 , 24F
RCA才轉站亞洲國家 來台把消費性電子帶起來
06/04 12:56, 24F
消費性電子組裝 跟 積體電路,技術難度門檻差非常非常多

06/04 12:58, 6年前 , 25F
去找吳聰敏的論文
06/04 12:58, 25F
直接列出比李國鼎還夠資格稱為菁英官僚的人名很難嗎? 才幾個字耶 是怕講出來給大家笑嗎??????? 所以只能放話要別人去讀書???

06/04 13:40, 6年前 , 26F
有一派研究認為發展性國家其實只是幻覺,經濟官僚的
06/04 13:40, 26F

06/04 13:41, 6年前 , 27F
因素不如想像中大。另外台灣計畫經濟時代產業失敗的
06/04 13:41, 27F

06/04 13:42, 6年前 , 28F
其實也很多,比如大汽車廠、大造船廠,多不勝數
06/04 13:42, 28F

06/04 13:42, 6年前 , 29F
只是那些失敗的案例無人聞問 其實把獨裁時代的失敗
06/04 13:42, 29F

06/04 13:43, 6年前 , 30F
與成功案例做機率性的評價,就是平均水準
06/04 13:43, 30F

06/04 13:43, 6年前 , 31F
台灣的金融也沒有做成功。
06/04 13:43, 31F
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有好幾派,這沒有甚麼 IC產業跟其他產業不一樣就是有摩爾定律,差2年技術就差很多 就算是同樣40nm,過個半年,process flow都會改,要降低成本 這就是為何電子產品降價這麼快,軟體業的變化都沒IC這麼快 你看石化業差10年,其實技術都差不多,汽車業也是,食品業也是 我想講的是,沒有當年那些技術官僚,台灣會在197X年就決定投入IC產業嗎? 如果再慢個5~7年才投入IC產業,台灣根本打不過韓國 IC這種高報酬率的產業大家都想做,美日歐韓誰不做? 但除了美國外,都被台灣打趴了,日本歐洲都已經放棄了 ※ 編輯: sonjack (114.26.16.88), 06/04/2018 15:54:50
文章代碼(AID): #1R5CBVzG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R5CBVzG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