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向「罐頭公園」說掰 柯文哲:我接受「設計是要花錢」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4/18 22:11), 編輯推噓-2(022)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18 (看更多)
池塘裡水滿了 雨也停了 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 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 大哥哥 ※ 引述《skyprayer (SkyBotany)》之銘言: : 很意外昨天的推文能被推爆 : 也蠻高興版上還蠻多人對這樣的議題有興趣 : 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兒童公園遊戲行為的環境背景變遷 : 當大家專注在討論兒童遊具缺乏變化 兒童在公園缺乏多元遊戲的刺激時 : 卻忽略了一些條件變化 : 過去有些公園就算有傳統遊具 但多數小公園(鄰里公園) : 也就只有個溜滑梯或是一組爬槓 搭配盪鞦韆或蹺蹺板 : 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覺得以前在公園或小學玩的比較開心? : 實際上 兒童的遊戲行為並不限於遊具上 更不限於兒童遊戲場(區) : 有些遊戲的條件 在現在的環境中漸漸被稀釋 : 舉例來說 利用環境的花草 採集遊戲在過去是很多人會玩的遊戲 : 小時候 在學校看到紫花酢漿草 還會跟朋友拔來比賽 : https://goo.gl/ZTMfUx : 另外鬼針草也是常被拿來當玩具或惡作劇的植物 : 蒐集奇怪的果實和葉子 有些人還能用葉片 果實做出一些小玩具 : (某些葉片可以當哨子吹) : 抓其怪的昆蟲 蝸牛 青蛙 蜥蜴也是以前小孩子會做的事 : 不過這樣的遊戲在都市越來越少見 : 可能的幾個原因是 : 1.認得植物的遊戲帶領人越來越少 : 在早期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農村長大的 : 哪些植物有毒 有刺 哪些植物可以拿來玩 甚至可以當野果吃 : 這些都是從小就跟著哥哥姐姐 或父母學的 : 也因為更早的時候更沒有遊具這東西 很多玩具只能就地取材 : 所以這些玩法和知識能在孩子群中傳下去 : 但現在都市這類遊戲的知識漸漸消失 : 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公園 校園內哪些植物有毒 哪些沒毒 : 所以也只能告戒自己的小孩 "不要亂碰不認識的植物 蟲子" : 至於哪些花草可以玩 會去研究的家長大概也不多 : 蠻多有趣的植物遊戲也就逐漸消失了 : 2.家長對衛生的擔憂比以前大 :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徒手抓蟲 摘樹葉的反應多數比以前強烈 : "那個很髒" "小心有細菌" "不要亂摸髒東西" : 當然路邊的葉子 昆蟲 身上本來就有細菌 : 也有些東西會讓孩子皮膚過敏 : 但多數情況 只要不要亂吃 遊戲後洗手 就能降低風險 : (還會隨抓東西就往嘴裡塞的年紀看緊一點 但大一點的孩子會知道不是甚麼都往嘴裡塞) : 利用大自然的植物 動物進行遊戲也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 有些行為就是採集或打獵的雛形 : 另外也是訓練觀察力 眼力 創意的一種機會 : 這些遊戲能提供的反饋 跟遊具又有所不同 : 當然這類遊戲存在的某些風險 又比玩遊具相對更難控制 : 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藉由設計手法 將某些機會放進公園或校園中 : (像是創造一片雜草草皮 裡面種一些可以玩可以觀察無害的野草) : 除了利用自然元素創造遊戲的機會變少外 : 另一個可能更為重要的條件變化是 生活中認識的遊戲夥伴變少了 : 少子化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 以前家中還有2~3個小孩 而且歲數沒有太大差距時 : 到某個年紀大的小孩子會帶較小的弟妹到公園 學校玩 認識其他小朋友 : 小孩子比較多的時期 鄰里公園不同年紀的小孩也比較容易玩在一起 : 又因為大家住附近 所以也比較不會陌生 : 小孩之間的互動 平均起來比現在頻繁很多 : 另外以前家長跟在小朋友後面的距離似乎也比現在遠一些 : 所以小朋友有比較多機會和其他同在公園的朋友互動 : 有玩伴 就算遊具很普通 變化少 : 團體遊戲還是可以在很簡單的環境中 產生很有趣的變化和互動 : 鬼抓人 紅綠燈 木頭人 這些遊戲有必須配合甚麼樣的遊具嗎? : 只要有玩伴 一座小公園就算沒有很複雜的遊具 : 還是可以讓大家玩上一個下午 : 有些條件可以靠設計創造 : 但也有些條件得靠父母和社群來改變 : 兒童遊戲的範疇其實遠比兒童遊具提供的遊戲機會還廣 : 當然改善公園遊具 遊戲場現況的大方向是對的 : 不過有些逐漸被淡忘的遊戲活動和行為 也不該被忽視 : 公園和校園能提供的遊戲機會 並不只是讓兒童玩兒童遊具而已 : -------- : 如果這篇有超過50推 : 週末會寫一篇目前推廣特色公園 遊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阻礙 : 以及可能會造成推廣特色公園遊具 無法持續前進的潛在因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20.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4060689.A.36A.html

04/18 22:11, , 1F
...
04/18 22:11, 1F

04/18 22:11, , 2F
你可以推文
04/18 22:11, 2F

04/18 22:15, , 3F
葛歌~母湯喔
04/18 22:15, 3F

04/18 22:20, , 4F
這啥?
04/18 22:20, 4F
文章代碼(AID): #1Qrr8HDg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Qrr8HDg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