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許雪姬教授回信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3/14 00:07), 編輯推噓10(11141)
留言53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 引述《pegasusatlan (哈哈哈~ )》之銘言: : 大家也知道這幾天在板上的紛紛擾擾 明明是一群反KMT的人卻互打的很開心 : 所以稍早我就寫E-MAIL 給許教授 其實我是抱著得不到回覆的心情來寄送 : 沒想到我 21:50寄出 22:57就得到回信 : 以下是內容 有點長 : -------------------------------------------------------------------- : 許教授您好 ,在百忙之中打擾,深感抱歉,我就直接說明來意。 : 近日在網路上到到您在聯合報上說的一段話感到不解與不認同。而在台大BBS(PTT) 上也 : 因為您這段話,網友彼此論戰 , 同是反KMT的人,卻彼此互相攻訐。 : 許多人因為您的一番話就將您說成是KMT御用學者、統派。我不這麼認為,我肯定與感謝 : 您在台史上的研究與付出。 : 但是,您說 "台灣現階段仍瀰漫對立、仇恨的社會氛圍,貿然開放史料並不適宜。" : 我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 第一: : 沒有開放 沒有原諒。唯有開放史料 瞭解真相,才能撫平傷口。如果現階段台灣 : 社會充滿仇恨,並不適合開放。那何時可以開放? 時機為何? 何時台灣社會才會不充滿仇 : 恨、對立? : 第二: : 您說 "必須在社會的容忍度之下,一步步慢慢公開" 但,有許多老一輩的人或許等 : 不到真相就相繼辭世,直到他們離開還不知道真相,那這個社會如何弭平對立與仇恨? : 第三: : 吾以為,研究者沒有權力決定何時要公開史料與真相,被害人家屬有權決定公開與 : 否。但,研究者如何界定公開的時機? 這時機誰說了算? : 第四: : 請容我用小人之心來假設。假設您公開了99%的史料,卻有1%的史料 "您認為" 當 : 前的社會無法接受,那這1%的真相是否被掩蓋住? 在520新政府來時,我相信台史所會有 : 更多經費與人力,也會得到更多的史料,那這1%在這龐大的史料中可能是幾千幾萬份,這幾千 : 幾萬份又何時能讓社會大眾知道真相? 就像現在在台史館可供調閱的史料,那都是您認為 : 當前台灣社會可接受的,如果有天,那個史料是 "您認為" 台灣社會無法接受的 : 是不是就禁止調閱? : 以上是我的質疑。 就算您不回我信,我也誠心希望您能在媒體上重新論述您的看法與觀 : 點 : 最後 感謝您撥冗看完我的信件 : 也祝您在台史研究上有越來越多的突破與發展 : ---------------------------------------------------------------------- : 教授回信 : 謝謝你 : 我昨晚已向《聯合報》記者抗議引起爭執的那些話 : 並非出自我口,標題的話也不是我説的 : 我不想辯白,因為大家對我展開獵巫、凌遲時 : 我説什麼都沒有用 : 尤其報社故意和龍應台的發言放在一起,我跳到淡水河也洗不清。只能説被設計了。 : 我的錯誤在於太相信台大歷史系畢業號稱是吳密察學生 : 前二二八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親戚的陳宛茜記者 : 我原來想稍做說明,結果變成如此,令人遺憾 : 228資料2009年2月26日即已公佈,迄今為止有那一個人要看檔案;2015年6月、2016年2月 : 出版二本資料集又有誰重視?只因胡顧問(胡建平)在電視上胡說,就可以指責我嗎? : 這就是對一個長年為228做長工的研究者所應得的嗎? : ------------------------------------------------------------------------- : 以上 : 結論 幹你良 聯合重工 感謝原文作者的發文,讓我們可以看到許所長的澄清。如果第一點部分(那不是標題,是內 文中的一段);不是許所長的意思,那我在這邊直接道歉。畢竟聯合直接說是許所長的意思 才引發我的疑慮。 如果記者把兩人的話放在一篇,又說是許所長的意思,那是非常可怕的張冠李戴。 另外,如果許所長能跳過記者轉述公開說明,那會讓大家的疑問都有機會澄清。畢竟我也 說過資訊屏蔽,如果記者張冠李戴屬實,那更需要許第一手的說明;張冠李戴是超過一般 屏蔽,而是讓整篇報導的內容被污染,全部沒有參考價值。 -- posted from bbs reader hybrid on my LGE LG-D85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6.49.18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7885248.A.55E.html

03/14 00:07, , 1F
因為不滿總統貪瀆與追求社會正義 參加紅衫蛆...
03/14 00:07, 1F

03/14 00:09, , 2F
就像是旺中去訪問黃國昌岳父一樣,結論跟全程意思完全不同
03/14 00:09, 2F

03/14 00:11, , 3F
至少現在老師不是不出面回應 還有是前所長XD
03/14 00:11, 3F

03/14 00:12, , 4F
記者無權排版喔 應該是上層的意思
03/14 00:12, 4F

03/14 00:13, , 5F
原文完全沒有提到龍應台啊 哪一段是龍應台講的?
03/14 00:13, 5F

03/14 00:14, , 6F
報紙是排在一起的吧
03/14 00:14, 6F

03/14 00:15, , 7F
那就只能期待記者自己澄清。要不然死無對證,記者跟
03/14 00:15, 7F

03/14 00:15, , 8F
公司高層一起背責任。
03/14 00:15, 8F

03/14 00:15, , 9F
不是每個人都看新聞網站
03/14 00:15, 9F

03/14 00:16, , 10F
我也覺得把跟記者說的 還原告訴大家說了什麼比較好吧
03/14 00:16, 10F

03/14 00:16, , 11F
聯合重工 僅次於中國天空 你也相信
03/14 00:16, 11F

03/14 00:16, , 12F
所以才可怕呀!偷渡龍的話放在許前所長發言之中,這叫
03/14 00:16, 12F

03/14 00:16, , 13F
資料污染。
03/14 00:16, 13F

03/14 00:18, , 14F
我錯了,我以為重工只敢偷刪內容,還不敢張冠李戴造
03/14 00:18, 14F

03/14 00:18, , 15F
成資料污染。
03/14 00:18, 15F

03/14 00:19, , 16F
不過記者敢澄清的話 工作應該也丟了吧XD 只能吞下了
03/14 00:19, 16F

03/14 00:20, , 17F
是沒放進去啦 放同一版旁邊引發聯想而已
03/14 00:20, 17F

03/14 00:22, , 18F
那個許前所長「認為」…可是本文的一部分…
03/14 00:22, 18F

03/14 00:26, , 19F
原文的放在一起應該只是放同一版的意思 而不是張冠李戴
03/14 00:26, 19F

03/14 00:26, , 20F
教授應該是不太喜歡龍應台XD 另外就是標題的話她沒說 是
03/14 00:26, 20F
還有 13 則推文
還有 13 段內文
03/14 00:48, , 34F
這點就跟一般的論文一樣 照搬別人說的話要加引號
03/14 00:48, 34F

03/14 00:48, , 35F
而第四點的質疑雖然沒直接說明,但我先假設許前所長
03/14 00:48, 35F

03/14 00:48, , 36F
的回應直接涵蓋第四點質疑的澄清。
03/14 00:48, 36F

03/14 00:50, , 37F
理解後改寫其實很可怕,維持原意是運氣好,屏蔽是常態
03/14 00:50, 37F

03/14 00:50, , 38F
理解後改寫其實很可怕,維持原意是運氣好,屏蔽是常態
03/14 00:50, 38F

03/14 00:50, , 39F
理解後改寫其實很可怕,維持原意是運氣好,屏蔽是常態
03/14 00:50, 39F

03/14 00:51, , 40F
理解後改寫其實很可怕,維持原意是運氣好,屏蔽是常態
03/14 00:51, 40F

03/14 00:51, , 41F
,拿龍的觀點來偷渡就變污染。
03/14 00:51, 41F

03/14 00:54, , 42F
甚至內文如果也被高層改過,那連記者的原意都會消失,
03/14 00:54, 42F

03/14 00:54, , 43F
整篇變成垃圾。
03/14 00:54, 43F

03/14 00:55, , 44F
轉型正義這敏感議題 聯合居然會做 本來就很有蹊蹺
03/14 00:55, 44F

03/14 00:56, , 45F
果然不能低估統媒養套殺的功力…
03/14 00:56, 45F

03/14 01:28, , 46F
推道歉
03/14 01:28, 46F

03/14 09:49, , 47F
這件事更證明了【第一手資料】的重要性
03/14 09:49, 47F

03/14 09:50, , 48F
經過有心人士所詮釋的第二手資料 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03/14 09:50, 48F

03/15 00:20, , 49F
樓上大大 本案第一手資訊一直是可供查閱
03/15 00:20, 49F

03/15 00:21, , 50F
而且出版的書中也有原件的翻拍
03/15 00:21, 50F

03/15 00:25, , 51F
這件事更證明了 一份文字的內容 不一定是事實
03/15 00:25, 51F

03/15 00:25, , 52F
若散布不實或未經求證資訊 對當事人傷害多大
03/15 00:25, 52F

03/15 00:26, , 53F
新聞上的內容可能有假 更何況是KMT的文件
03/15 00:26, 53F
文章代碼(AID): #1MvP10LU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vP10LU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