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不殺袁崇煥救得了明國嗎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5/12/28 18:19), 編輯推噓8(9129)
留言39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2 (看更多)
※ 引述《IMPMatthew (大帝)》之銘言: : : 比如說孫承宗 只想建城堡防滿清 : : 思路是對了 可是明朝經濟根本無法讓他這樣搞 : : 邊關人民都快餓死了還被你拉去修不只一座城 : : 連兵都吃不飽 還想守城? : : 是不是 世紀帝國村民沒產夠就想開科技爆兵 穩死的阿 : 孫承宗當年的策略是什麼? : 「以遼人守遼土」 並沒有說這方向不好 只是有一點不切實際 : 原本東北的人民,清軍來了後變成難民,往關內跑了後沒飯吃,這就是你說的人都快餓死 : 孫承宗的想法是招募這些人當士兵,一面修築堡壘,一面種田產糧食,讓遼東前線自給自 : 足,同時又可以得到充足的兵員。 種田產糧真的是孫正確的決策 也是悲劇的決策 沒有安定的環境 關外年年打草榖(反正就是騎馬進來燒殺擄掠一番) 種田是要產啥糧??? 再者 一次又一次的證明明軍打不過清軍 要冒著被搶被殺的風險辛苦種田 然後被抽去六成五的稅賦????? (抽太低還會被其他抽高的官員排擠) 你把人民當成機器人了嗎 更何況 明朝兵員看數量是非常錯誤的數據 因為真正能打的 都是武官那幾百人武裝到爪牙的親兵 剩下的拿把農具就頂上去了 戰鬥力低得可憐 : 除此之外,他把關外佔領的土地分給那群士兵,當敵人來的時候,士兵為了保衛自己的土 事實上孫確實做了 但是評價為何是太平世的名臣 而非亂世重臣的原因就在此 地分下去 都被武官仕紳吃光光了 台灣這麼太平的世道 軍宅分下去都被共犯結構吃乾抹淨 你期待明末遼將公正分地? 孫根本無法操控這一切 何況 土有肥土貧土 地有良田次田 你覺得肥土良田分到誰家去? 那些熱血守衛土地的士兵嗎 別開玩笑了 更好笑的 還有土地是在滿清佔領區 這跟中華民國憲法理念一模一樣阿是不是 我有分地給你喔 只是要打回來才有 明軍打的回來嗎? 沒逃都算不錯了.... 還有仗量問題 畢竟是古代科技還不夠 還有仕紳霸地 看你地耕起來了 拿著他爺爺年代的地契說這是他的 小兵要跟官鬥 你以為孫有辦法解決???? : 地而拼死作戰,這就是為什麼關寧鐵騎戰鬥力這麼強悍的原因:他們戰鬥,都是為了守護 : 自己的家園。 關寧鐵騎強 那要看跟誰比 跟明朝全部軍力比起來真的超強 野戰跟滿清比起來還是輸一截 一樣只能守城 遊牧民族戰鬥力不是叫假的 拿著明朝最大宗的軍費 霸著遼東最肥的田 擁著最多的親兵 當著軍閥的生活 但是他們真正意義上打敗滿清的次數少得可憐 常常殺良民冒功 更何況這隻兵也不是孫練出來的 : 所以,孫承宗的策略才沒有餓死人,你把那些難民放著不管他們才會餓死,餓不死的就變 : 成流寇了。 孫餓死的人可多了 他的身分你聽聽看 皇帝的老師 東林黨的大老 朝廷的重臣 要多少經費有多少經費 拿去修城堡 還不只修一座 是啦 明朝早個四五十年這樣搞很棒很好 崇貞末年皇帝他自己衣服都補丁了哪來的錢 當然試挖西牆補冬牆阿 那其它打流寇的 賑災的 怎麼辦 當然就請那邊百姓忍忍囉 遼東沒難民 是因為遼東人不夠!!!! 要馬被殺被抓去當包衣(滿清奴隸) 要馬被強力的關東軍鎮壓當搖役苦力 你看看其它地方軍力不夠的 不就老回回李自成流寇大起 壓不住阿 : 明朝末年能守住東北,根基全是孫承宗打下的。關寧鐵騎他建立的,袁崇煥、祖大壽這群 應該是李成梁留下來的根基 孫只是被刻意的美化了 東林黨大老捏 皇帝老師捏 有錯也是輕輕帶過 明朝國庫吃緊 資源有限 孫拿了又拿 做了CP值很低下的事 蓋城堡 修關寧謹防線 人力物力財力苦哈哈不說 根本就讓遼東經濟體系病入膏肓 再者為何這條防線會失敗 因為它失去了靈活性 人家騎馬的打不過還不能繞過去嗎 城堡裡面敢出來打野戰阻擋滿清八旗嗎 修了之後發現效果不彰不理想 明朝還有錢可以換招防守嗎??? 到後面已經不是這條防線的問題了 有了晉商幫忙 八旗想去哪 就可以去哪 這是明朝的悲哀 : 將領他培養的,寧遠、錦洲他修的,這條防線直到崇禎死了都還沒被攻破,關寧鐵騎還成 : 為少數打的迎流寇的正規軍。 把功勞都歸給他是一個很可恥的事情 不過沒辦法 人家是帝師又是權貴又靠東林黨 家族生意也是跟晉商集團關係密切 輿論怎麼可能會打到他 看看KMT權貴選舉 媒體敢追殺嗎 一樣道理 拿打的過流寇來說實在是很好笑 流寇基本上就是兵海戰術 而且是爛兵海戰術 攻城就是拿人數去堆 一萬不夠十萬上 淹給你死 怕的就是精銳騎兵 因為打不過還跑不過 關寧軍剛好就有一支這樣的兵種 其它軍力不是打不過 流寇把他打散了主腦沒死過一兩年又來 守下來沒騎兵也無法真正傷害到流寇主力 人家打了就跑搶了就閃 越來越大坨 而且明末流寇打大城 都是靠奸細打開城門的 很少憑實力打下來的 什麼 內奸好不好招? 明末那麼亂政府這麼爛 就算和平的現代 如果你領22K領三年 對岸開出2200K招人當奸細 我看是很容易招到啦 : 天啟年間,孫承宗就是靠著這樣的策略建立了關錦防線,而努爾哈赤也暫時不敢輕舉妄動 : 。後來,在魏忠賢的讒言下他被掉走,努爾哈赤立刻進攻,才有袁崇煥的寧遠大捷。 這場寧遠大捷很多可疑之處 在看了很多明末文官階級的無恥行徑後 抱著存疑的態度去面對這場大捷才是正確的心態 畢竟粉飾太平是他們的強項 寧遠大捷 守住了寧遠 聽說還打傷了老奴野豬皮(努爾哈赤) 讓他抑鬱而終 http://bbs.tiexue.net/post_5965787_1.html (簡體慎入) 這是對岸很常見的翻案文 可能是錯的可能是對的 但是邏輯性很強 也很符合明末官員那種阿Q心態 大概說一下內容 寧遠大捷前 後金剛幫底下小弟對付了蒙古 打完仗糧倉都空了 去大明搶糧是必然的 老奴還沒想過要開始正面對抗大明 後來後金打寧遠打了兩天就退 馬上搶了另外一個覺華島 島上數千守軍人民全死 後來毛文龍往永寧打後金才退兵 丟了覺華島沒比丟了寧遠城好 覺華島離大明只有四公里 冬天一結冰騎兵就可以上岸 袁不可能不知道 疑點一:為何不撤寧遠要死守 當時寧遠只有幾千守兵 努爾哈赤帶了數萬大軍 疑點二:既然要死守為何糧草都在覺華島不在寧遠城 疑點三:大明一樣死的人比後金還多 糧草全被搶 依然被粉飾成大捷 疑點四:大捷之後努爾哈赤活跳跳的史料到處都是 不像史書寫的那麼慘還被砲打到 此篇文章結論: 袁死守原因待查 正常人都不會覺得可以守的下 建議他撤退的將領在覺華島戰役死光了 但是用覺華島換寧遠城的預謀八九不離十 參照他日後常常亂斬人的記錄 袁的心思並不單純 這篇翻案文章很有趣 搭上前幾年幫歷史人物翻案的風潮 加上這幾年台灣課綱被亂改的事實 我覺得可信度不低就是 畢竟袁崇煥太多行為爭議很大 : 假如沒孫承宗的話,明朝大概在天啟就GG了。 : 更別提後來的己巳之變,把清軍趕回去的也是孫承宗。袁崇煥在左安門之戰後就被抓啦。 孫就是高官思路 官員中的天龍血統 不管做好做爛都有人幫他粉飾 他比很多明臣好是因為他敢去面對 但是策略好壞要分開來談 己巳之變也是內幕重重 如果只看東林黨或清朝寫的史書(也是漢人寫的) 那可能會被模糊真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46.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1297975.A.899.html

12/28 18:22, , 1F
滿人不是游牧民族
12/28 18:22, 1F

12/28 18:22, , 2F
要經費有經費真的是錯的...明朝如果跟宋一樣海貿的錢有
12/28 18:22, 2F

12/28 18:23, , 3F
收上來絕對不會這鳥樣,明末哪來的要經費有經費 崇貞也
12/28 18:23, 3F

12/28 18:23, , 4F
因為他們跟蒙古攪在一起很多人就誤會他們是游牧,他們不
12/28 18:23, 4F

12/28 18:23, , 5F
是窮的要命
12/28 18:23, 5F

12/28 18:24, , 6F
是游牧啊
12/28 18:24, 6F

12/28 18:25, , 7F
孫比其他區域拿得到更多經費是史實
12/28 18:25, 7F

12/28 18:26, , 8F
明末就是那樣了 救也救不起來 要錢沒錢要糧沒糧
12/28 18:26, 8F

12/28 18:26, , 9F
沒人說得準當時高級將軍的想法 袁崇煥就是這樣
12/28 18:26, 9F

12/28 18:27, , 10F
明末的錢全都在地紳身上阿 政府跟本收不到錢 超好笑
12/28 18:27, 10F

12/28 18:27, , 11F
我感覺PTT有一個奇怪的問題,很愛以今非古,學術圈這樣
12/28 18:27, 11F

12/28 18:27, , 12F
的情況不太會這樣
12/28 18:27, 12F

12/28 18:28, , 13F
我倒覺得不用這麼貶低孫承宗跟袁崇煥 明末還能守在那邊
12/28 18:28, 13F

12/28 18:28, , 14F
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半塊銀都沒有,城破抄城抄出幾千萬
12/28 18:28, 14F

12/28 18:28, , 15F
的將領,最後沒有投降(至少目前沒人能證明)。
12/28 18:28, 15F

12/28 18:29, , 16F
只有農民軍或只有女真人明朝都不會滅亡 可是內憂外患
12/28 18:29, 16F

12/28 18:29, , 17F
已經算是對明朝仁至義盡,何況兩人事後都被拖回去處刑
12/28 18:29, 17F

12/28 18:29, , 18F
一起來就無力回天了
12/28 18:29, 18F

12/28 18:31, , 19F
這也能扯到現代 ...
12/28 18:31, 19F

12/28 18:32, , 20F
明朝軍隊戰力是歷史上有名的差勁
12/28 18:32, 20F

12/28 18:33, , 21F
因為那根本不叫軍隊 只是飢民拿了武器而已
12/28 18:33, 21F

12/28 18:35, , 22F
騎兵的出現 其實就代表雙方軍事經費投入的差異了
12/28 18:35, 22F

12/28 18:35, , 23F
一個專職騎兵的養成費用 可以養多少農民兵阿
12/28 18:35, 23F

12/28 18:44, , 24F
李成梁的根基早被滅光了好了
12/28 18:44, 24F

12/28 18:45, , 25F
他兒子還是誰把最後三千家丁用來偷襲蒙古人
12/28 18:45, 25F

12/28 18:45, , 26F
結果人家剛好在聚會 被圍毆死
12/28 18:45, 26F

12/28 18:45, , 27F
歷史就是這麼有趣 雖然是對岸的 不過不同角度各自解讀
12/28 18:45, 27F

12/28 18:56, , 28F
最終當韃子的奴隸,還一邊美化歌功頌德...
12/28 18:56, 28F

12/28 19:30, , 29F
孫那麼廢清朝還幫他獨立列傳,天龍不死
12/28 19:30, 29F

12/28 20:03, , 30F
中國這幾年流行為翻案而翻案,但沒有確切證據,也只是嘴砲
12/28 20:03, 30F

12/28 20:03, , 31F
而已
12/28 20:03, 31F

12/28 20:06, , 32F
你講的,大都是中國講的,但是很多人也是砲轟,認都死幾百
12/28 20:06, 32F

12/28 20:06, , 33F
年,史料也沒直接證據,只是用邏輯猜測,那就也不用考古了
12/28 20:06, 33F

12/28 20:18, , 34F
樓上說的沒錯 他們翻案的重點也是因為現在的史料
12/28 20:18, 34F

12/28 20:19, , 35F
大多都是粉飾甚至選擇性寫法 常常語焉不詳
12/28 20:19, 35F

12/28 20:20, , 36F
造神明顯 但是真的有這麼好這麼清流嗎
12/28 20:20, 36F

12/28 20:21, , 37F
所以這就是看史料的醍醐味囉
12/28 20:21, 37F

12/28 23:19, , 38F
噓的人是被踩到哪隻痛腳呀 XD
12/28 23:19, 38F

12/30 21:33, , 39F
推 歷史就是借鏡
12/30 21:33, 39F
文章代碼(AID): #1MWGotYP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MWGotYP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