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苗栗和台中的山海線之爭

看板Geography作者 (松韻之聲)時間16年前 (2008/04/24 06:09), 編輯推噓15(15022)
留言37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3 (看更多)
※ 引述《sam1115 (好傻好天真)》之銘言: : ※ 引述《JJLi ()》之銘言: : : 台中: : : 山線。具有伐木區位,多以張性為主 : : 潭、雅、神、內埔、豐原、東勢、新社 中心城。豐原 : : 海線。蹤貫路通路,南來北往交通幅獛地 : : 大甲、外埔、大安、清水、梧棲、沙鹿、龍井 中心城。台中港特區(註) : : 註-- 原清水、沙鹿、龍井、梧棲在日本時代會合併為州轄市:新高市 : : 該新高市範圍,即為今天含東海大學的『台中港特區』。 : : 該特區主規劃龍井為工業區;梧棲為中心行政區; : : 沙鹿為交通轉運中心兼商業中心;清水為高級住宅區 : : (十大建設的台灣大道計畫與台中港計畫,即新高港計畫圖原圖翻抄) : : 間接也導致原來同為番社的牛罵頭與沙鹿出現了相當不同的發展… : : 出現了清水人口較多,商業機能卻是沙鹿較為完善,機關次中心卻在梧棲之狀況。 僅以個人瞭解,現在海線鄉鎮中清水人口最多,乃是因為鄉鎮面積最大...。 至於在日治時期,清水的確曾經被當作是海線地區的中心都市, 即使是「大甲郡」這個行政區名稱,其行政中心也是在清水市區。 此外,1935年台中—新竹大地震之後,清水市街重劃區的面積更是僅次於台中市, 顯示日治時期清水在海線地區的重要性。 而~台中港計畫,J大所言梧棲與沙鹿部分是對的,但龍井跟清水則不完全如此。 有看過都市計畫圖就知道,由於龍井和清水分別位於台中港特區的南北兩側, 因此被規劃為都市邊緣的工業區、住宅區和農業區,其中龍井較多工業區與農業區, 清水則以農業區(北)和住宅區(南)為主;不過這個計畫從來沒成功過就是了... 但~的確由於這個計畫,使沙鹿成為海線地區與台中市的交通轉運中心。 地方有此一說:在台中港計畫之前,清水長期是海線中心都市,且平原較為廣大, 因此無論是讀書人、大地主或行政官員都較多,因此清水人較為富裕; 相對的,較南邊的沙鹿因為地勢起伏、土壤貧瘠,發展一直不如清水。 然而,在沙鹿的交通轉運中心地位形成之後,沙鹿人興起一股積極發展的商業精神, 南來北往貨物進出皆在沙鹿,當時最負盛名的「鹿寮成衣加工區」, 極盛時期是台灣衣料的最大集散地,台北五分埔的衣服也多從鹿寮批貨。 近30年來的時空演變,因而形成一般人對沙鹿商業較為興盛,清水較為沒落的印象。 此外,如下段s大所言,由於鄰近鄉鎮腹地頗大,大甲也形成一小型區域中心, 在南北鄉鎮皆長足發展的限制下,清水的發展也就更加被邊緣化。 不過,由於沙鹿的腹地終究有限,以及原台中港特定區在清水的道路也逐一完成, 在交通便利以及生活環境較佳等誘因下,近幾年的清水也開始有發展的跡象。 基於上述,我才會說台中海線地區並沒有一個明顯的中心都市, 大甲、沙鹿是商業較發達的,但清水、梧棲的生活機能也各自獨立, 較南邊的龍井、大肚也是各自發展,並沒有明顯的單一都市集中現象。 : 如果台中海線把苗栗的苑裡跟通霄包括在內的話 : 大甲是通霄到大安大甲外埔北半部的中心 : 南半部商業中心,沙鹿的確比較明顯 : : 屯區。州轄市台中市計畫區,大墩軍事基地,台灣省府特區 : : 台中、北屯、西屯、南屯、大里、霧峰、太平、烏日、大肚 : ^^^^ : 大肚一直以來都歸於海線而非屯區 的確,從彰化市往北分開為山線、海線,因此大肚歸於海線,烏日歸於山線。 (以下恕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234.167

04/24 06:27, , 1F
倒覺得是台中影響力太高 讓中部其他市鎮都發展有限
04/24 06:27, 1F

04/24 06:28, , 2F
不像台南有新營 高雄有岡山 之類的
04/24 06:28, 2F

04/24 12:40, , 3F
就都市化來講,中部地區最有條件形成郊區化現象
04/24 12:40, 3F

04/24 18:17, , 4F
以前不是台中縣政府的決定,就有豐原和清水之爭嗎?
04/24 18:17, 4F

04/24 19:04, , 5F
台灣西半部除了竹北 所有縣治都在山線
04/24 19:04, 5F

04/24 19:30, , 6F
太保朴子是嘉義縣的海線, 鳳山市屏東市也不算山線吧
04/24 19:30, 6F

04/24 19:31, , 7F
還是樓上山線是泛指全部不靠海的鄉鎮市 ?
04/24 19:31, 7F

04/24 19:40, , 8F
應該講沒有濱海的鄉鎮是縣治
04/24 19:40, 8F

04/24 19:43, , 9F
這樣的歸納,能夠解釋什麼人地關係呢?
04/24 19:43, 9F

04/24 19:44, , 10F
西海岸缺乏縣治, 卻有台南高雄新竹等大城.
04/24 19:44, 10F

04/24 20:10, , 11F
台南高雄都跟港埠有關係 這是推動海線發展最強力的優勢
04/24 20:10, 11F

04/24 20:14, , 12F
除此之外 海線不容易有其他發展優勢 這樣說不知如何?
04/24 20:14, 12F

04/24 20:21, , 13F
我是認為台灣沿海的良港很少 所以海線當然不易發展
04/24 20:21, 13F

04/24 20:22, , 14F
應該說是西部良港...
04/24 20:22, 14F

04/24 20:24, , 15F
即使台灣目前最大的高雄港都算是半人工港 而唯一天然良港
04/24 20:24, 15F

04/24 20:27, , 16F
基隆港又太小 其他沿海地區當然就更難以有所發展
04/24 20:27, 16F

04/24 20:28, , 17F
而沿山地帶倚靠農業資源因此得以繁榮 不知這樣看法有誤嗎?
04/24 20:28, 17F

04/24 20:30, , 18F
兩百年前南北陸上交通因大河流阻礙的關係...
04/24 20:30, 18F

04/24 20:31, , 19F
其實靠山的不見的靠海方便...
04/24 20:31, 19F

04/24 20:31, , 20F
當時的祖先們大概沒想到兩百年後的現在海線會變這樣
04/24 20:31, 20F

04/24 20:31, , 21F
當然之後陸上交通的改善是催化劑
04/24 20:31, 21F

04/24 20:32, , 22F
海線很多地方都繁榮一陣子後沒落 如鹿港 後龍 淡水 安平..
04/24 20:32, 22F

04/24 20:33, , 23F
會這樣大多是因為大河流要蓋陸橋或鐵橋要靠山的關係
04/24 20:33, 23F

04/24 20:33, , 24F
不過沒落的原因一開始跟淤積也有關係...
04/24 20:33, 24F

04/24 20:34, , 25F
全部都是因為淤積造成港口功能喪失...
04/24 20:34, 25F

04/24 20:34, , 26F
海線繁榮的不只那些地方 看一下中南二鐵走的
04/24 20:34, 26F

04/24 20:34, , 27F
不算是要靠山...應該說是河流的寬度較出海口窄
04/24 20:34, 27F

04/24 20:35, , 28F
有一半都是繁榮的地方
04/24 20:35, 28F

04/24 20:35, , 29F
很多地方現在都靠東西線交通了...
04/24 20:35, 29F

04/24 20:36, , 30F
聽說麥寮港很深 搞不好哪天又風水輪流轉
04/24 20:36, 30F

04/24 20:40, , 31F
不過鹿港真的是西部沿海曾經最為風華的代表城市吧
04/24 20:40, 31F

04/24 20:42, , 32F
對阿~鹿港先人們大概完全料不到今日的鹿港現況
04/24 20:42, 32F

04/24 21:15, , 33F
沿海河港的淤積如鹿港安平,影響整個城市的發展命脈
04/24 21:15, 33F

04/24 21:16, , 34F
前面說的中南二鐵亦即台19線路廊,亦多靠海河港起家的城鎮
04/24 21:16, 34F

04/24 21:19, , 35F
像北港,鹽水,麻豆也多因河道淤積而失去交通地位
04/24 21:19, 35F

04/24 21:20, , 36F
其次,中北部海線冬天風大又冷,稍內陸處天氣好很多.
04/24 21:20, 36F

04/25 13:03, , 37F
竹北的市中心離海岸也有一段距離~~
04/25 13:03, 37F
文章代碼(AID): #183xEjtP (Geogra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3xEjtP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