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小故事(2)

看板Fund作者 (不會取暱稱)時間15年前 (2008/11/20 07:20), 編輯推噓5(507)
留言1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 引述《siriue (BMW大5系列)》之銘言: : 推 bigpolaris:我還是認為要發折價券而不是消費券.............. 11/20 00:34 : 推 bigpolaris:折價券才有刺激消費的用處阿 也才會增加消費...... 11/20 00:37 : → sleepa:消費券"對於許多中下階層的人將會是非常大的幫助"?? 11/20 00:54 : → sleepa:幫助中下階層的方法很多,但不覺得消費券能有多大幫助... 11/20 00:54 : 沒錯! : 不過我覺得『面額』跟『發放的額度』, : 還有『發放的頻率』, : 都會影響這次的乘數效果。 : ------------------------- : 一.發放的額度: : 這就不用說了,很直觀。 : 發越多當然越有效果, : 只是相對的舉債也要舉得多。 : 想想,如果這個政策真的這麼好, : 為什麼不發放3萬6,而是3千6? : 因為,舉債跟消費之間會產生抵換關係, : 這就是所謂的邊際效用遞減問題。 沒錯,這邊說出了一個重點... 就是舉債和消費之間的邊際效用遞減 所以並不是真的發放越多就會越好,這必須是一個剛剛好的數值才可以 那到底要多少才是最好的?這我就不敢說了... : ---------------------------- : 二.發放的面額: : 個人認為,如果是我來發,我會發4,800元。 : 面額100元,但是每個星期發一次。 : (假設一個月有四週,12個月總共有48週) 其實s大這個面額和政府的3600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只是政府沒有像s大一樣分次發放,而變成一次發放3600 如果以月來計算的話一個月300,十二個月3600並沒有太大差別 政府可以改成每個月發放分十二次發放即可 但是其實我卻有和s大不同的想法 下面針對這點回應 : 為什麼把面額弄小? : 這關係到消費心理的問題。 :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 如果現在發的消費券是100萬元, : 也許有些人甚至會考慮去買小套房來租學生也說不定; : 或者去買一台車子來開; : 或者去買一台電腦.. : 然而,房子也好,車子電腦也罷, : 高單價的東西往上游追, : 也許救了大企業,但是小老百姓還是沒有賺到錢。 : 像是麵包店,飲料店,小吃店, : 或者是簡餐店,咖啡館等.. : 所以,把面額弄小, : 就會在消費心理上把錢花在小的消費上, : 就可以直接挹注到一般老百姓身上。 : 而不是透過大企業賺小錢, : 然後多聘一兩個員工來刺激景氣。 沒錯,發放面額小才有真正消費在小老百姓的作用 : -------------------------- : 三.發放頻率: : 承上,每周發一次,會比起一次發掉, : 更有預期心理。 : 假設所有人都拿這3,600元去麵包店買麵包, : 這會出現的問題就是:麵包將會在一個月內供不應求, : 如此將造成有錢買不到,或者麵包變貴。 : 因此不如一周發一次小額的金錢, : 讓市場慢慢消化這850億元, : 這樣就可以讓商家期待, : 每個月都有一批消費者手上有100元可以花, : 那麼他們就會更樂意往上游採購原料, : 建立出乘數效果。 : 試想,人的心態是這樣的, : 如果這3,600元一個月內就花完了, : 你是生意人,就不會期待消費者還有下一個3,600元, : 自然也就不會在一個月後聘人,或者買原料。 說真的,我並不認為真的會如此... 的確,一開始發放的時間很接近農曆過年 所以在春節那段時間的消費效果的確會特別的大 但是,我認為這是很特別的時間點,再加上剛拿到消費券 不過真的會造成供不應求嗎?大家會把麵包或是食物買起來儲存嗎? 我認為並不會,如果大家真的是用在購買柴米油鹽之類的民生品 拿到錢就花掉或是之後才花掉我並不認為會再拿到錢就花掉 就像是百貨公司送禮券每個人都會拿到禮券就馬上去消費嗎? 不知道是否是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和s大身邊的親朋好友消費習慣不同 我所認識的大部分都不會特別在拿到百貨公司的禮券就馬上去百貨公司買東西 而且還常常拖到時限快過了才去消費,甚至是超過幾天才發現禮券沒用完 我家曾經就這樣超過兩天才去百貨公司買東西,還拜託小姐讓我們使用 結果當然是不給我家用的啦...@_@ 不過現在禮券或是提貨券都已經沒有時限了 : 但如果讓小商家期待, : 未來的12個月當中, : 營業額會穩定在某個水準, : 那大概就會比較有想聘人的念頭。 : 如果政府在此刻, : 也把這些小商家納入聘雇員工就補助的對象, : 那就更可以刺激正向循環產生。 : 推 bigpolaris:消費券3600只會有3600的消費阿............. 11/20 00:55 : → bigpolaris:如果規定50%使用折價券 那也就是7200的商品打五折 11/20 00:55 : → bigpolaris:這樣製造出來的消費比發3600消費券還要多哩 11/20 00:56 : b大這個主意不錯。 這主意的確不錯,但是如果是以%數折價, 那到底要預先提供多少預算才夠? 那如果是發放3600的折價券,那就要訂的規定就要更多 例如買150塊的東西才可以使用100塊的折價券 或者是買多少才可以使用多少的折價券 如果是這樣那我認為反而會有比較小的刺激效果, 假設我家本來就很窮了,我可能就會因此把折價券賣出去給別人 以此換現金,當然消費券也會有這樣的可能性 只是我認為折價券有這樣的行為會比消費券更嚴重 : 推 yanggh:那直接拿3600現金+3600消費券還不是一樣 11/20 00:56 : 如果依照b大所說的那個方式, : 跟你說的這個絕對不一樣。 : 直接拿3600現金+3600消費券  -->你有選擇單獨用3,600元消費券的權利 : 3,600的折價券是「必須」搭配3,600現金才能用  : ----------------- : 如果可以選擇單獨使用3,600元的消費券, : 那麼全部的850億元有可能就是花850億元, : 不多不少。 : 但如果是850億元的折價券, : 就一定要搭配850億元的現金, : 這樣可以創造1,700億元的消費。 : 完全不同!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96.133

11/20 08:55, , 1F
消費券賣給別人換現金 對於政府來說沒有差
11/20 08:55, 1F

11/20 08:55, , 2F
只要最終那張券有做消費 就是政府要的
11/20 08:55, 2F

11/20 08:56, , 3F
現實上的考量就是折價券太複雜,政府的支出難以估計
11/20 08:56, 3F

11/20 08:57, , 4F
折價券政府要支出的還是3600阿...........
11/20 08:57, 4F

11/20 08:58, , 5F
只要一公佈折價券的用法,馬上就是擾民
11/20 08:58, 5F

11/20 08:58, , 6F
是3600的折價券 限定抵用金額50% 不是直接五折卡....
11/20 08:58, 6F

11/20 08:58, , 7F
如果真是五折卡 我就要直接買房了 XDDDDDDDDDDDD
11/20 08:58, 7F

11/20 08:58, , 8F
那可能你得先定義好折價券的規則,因為前面你是以打折為例
11/20 08:58, 8F

11/20 09:05, , 9F
喔~那民眾要等媒體試算「來~教你折價券怎麼用最划算!」
11/20 09:05, 9F

11/20 11:29, , 10F
消費滿200元,可以用一張面額100元的折價券,有這麼難嗎?
11/20 11:29, 10F

11/20 11:30, , 11F
反正就是打對折的概念而已~~^__^
11/20 11:30, 11F
s大此言差矣,任何概念並不是你我覺得很簡單就很簡單的 不然這次債券也不會這麼多人認為自己無辜受害 政策絕對是像Y大說的一樣,越簡單越好 另外消費滿200就可以用100的折價券,那消費滿300是不是也只能用100的折價券? 如果是的話那我認為折價券被賣給別人的機會就更大了 那這樣假設我是比較有錢的人,我只要以九折或是八折甚至更低 和比較窮的人或是比較想換現金的人買下折價券 收集到50萬那我就可以像s大上一篇所說去買汽車了 這樣雖然是創造消費卻沒有照顧到一般的小商家,所以B大這樣說也有錯 政府並不是單純的只想創造消費而已

11/20 11:53, , 12F
我是覺得這種政策愈簡單愈直接愈好,要認為是我不懂也無妨..
11/20 11:53, 12F
※ 編輯: nixt 來自: 114.45.51.148 (11/20 19:31)
文章代碼(AID): #1999yvZV (Fund)
文章代碼(AID): #1999yvZV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