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小故事(2)

看板Fund作者 (GO CUBS!)時間15年前 (2008/11/22 22:14),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1 (看更多)
: ---------------------------- : 二.發放的面額: : 個人認為,如果是我來發,我會發4,800元。 : 面額100元,但是每個星期發一次。 : (假設一個月有四週,12個月總共有48週) : -------------------------- : 三.發放頻率: : 承上,每周發一次,會比起一次發掉, : 更有預期心理。 : 假設所有人都拿這3,600元去麵包店買麵包, : 這會出現的問題就是:麵包將會在一個月內供不應求, : 如此將造成有錢買不到,或者麵包變貴。 : 因此不如一周發一次小額的金錢, : 讓市場慢慢消化這850億元, : 這樣就可以讓商家期待, : 每個月都有一批消費者手上有100元可以花, : 那麼他們就會更樂意往上游採購原料, : 建立出乘數效果。 看完文章之後 有點想法 想回應一下這兩部分 我覺得照S大這樣的作法會引發下面的負面影響 1.發放成本過高 依照現行研議的發放方式 將由投開票所據點在假日分發 以舒緩領取的人潮和方便民眾領取 但若每星期都要支出工作人員加班費 場地租費 發放成本可能會立即翻倍 加上小面額的消費券印製 運輸 時間成本都遠大於大面額消費券 似乎太過理想化忽略了現實面 2.減低民眾領取意願 民眾不一定都住在投開票所(戶籍地)附近 就算加上了郵局領取機制 每星期還是花交通費和移動時間去換那一百塊 這樣會大大減低民眾領取的意願 3.兌換困難 商家拿到了消費券最後還是要換成現金的 若都是一百元的消費券 也會造成商家兌換上的困難 4.效果分散或延遲 這次發放消費券的立意是要刺激景氣寒冬 所以才有學者提案使用期限從十二月底提前至九月底 若把時間拉的太長 又沒有限制領取後使用期限 可能有民眾還是每周領取但囤積消費券到最後一次使用 這樣反而沒有立即刺激景氣的效果 一點意見 如果有錯請不吝指教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89.235 ※ 編輯: ARCXU 來自: 61.228.89.235 (11/22 22:15)

11/22 22:28, , 1F
這篇考慮的不錯,推
11/22 22:28, 1F

11/22 23:47, , 2F
其實大家都被騙了 消費券是用來綁案子模糊焦點用的......
11/22 23:47, 2F

11/23 01:54, , 3F
重點在背後四千億抒困案..................
11/23 01:54, 3F

11/23 02:10, , 4F
2.3樓是對的~~
11/23 02:10, 4F
文章代碼(AID): #19A1FSfK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A1FSfK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