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美元崩壞(3)-- 美元時代興起與副作用

看板Fund作者 (絕妙啊~)時間16年前 (2007/11/05 20:55),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 引述《ryanchao (養貓咪的牛)》之銘言: : ※ 引述《rocknieh (絕妙啊~)》之銘言: : : 我承認我可能口氣不太好而沒注意到,如果無意冒犯到任何人, : : 我這裡表示歉意。 : 您言重了~至少我高興與你討論這問題...^^ : : 但是,我也必須要說一點的是:ryanchao大那一篇文章的推論是 : : 問題的,結論一樣也是有問題。先不談「信用創造」的問題(後 : : 面再談),首先先從命題開始:何謂「美元崩壞」?是指單純的 : : 美元幣值大幅下跌?還是指現代的貨幣體制徹底改變(回復到金 : : 本位,百分之百準備的年代?) : : 「美元崩壞」是個非常聳動的命題,而如果你研究過ryanchao大 : : 的參考書目,你會發現這是來自兩本非常聳動的書: : : 1.《美元大崩壞》,李查鄧肯,早安財經 : : 2.《美元失色,黃金發熱》,詹姆士涂克,時報 : 《美元大崩壞》這本書的原文名稱叫The Dollar Crisis : 如果按照原文翻譯應該叫《美元危機》 : 不過我倒是蠻贊成翻譯成《美元大崩壞》 : 並且認為挺傳神的... : 為什麼呢?因為這篇報導http://0rz.tw/613gv : 如果我們以1971年12月的《史密森協定》 : 有關美元兌黃金價格1:38為基準 : 然後換算2007/11/2的黃金收盤價807.5相對購買力 : 則美元對黃金的實質購買力自1971年以來已經下跌到原本的4.71%..... : 也就是下跌了95.29%... : 但是這是用36年的變化來換取這巨幅的空間 : 如果年化計算的話,美元實質價值每年約下跌2.65%... : 因為各國央行也長期進行本身美元資產的細部操作 : 所以我們感覺不出來匯價與美元實質價值滑落的差異性 這怎麼會叫美元價值下滑呢? 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問題:三十六年前的美元和今天的一美元有一樣的價值嗎? 本來就不該一樣啊!你要折現吧!你用名目價格算,美元對黃金的「價值」平 均每年下跌2.65%,可是實際上這些年來,三個月的美國國庫券利率一直都保 持在百分之三以上ㄟ(現在人沒在唸書,進不了TEJ查資料,不確定是不是每個 月都如此,不過基本上沒錯),這也就是說,你三十六年前不買黃金,跑去買 美國國庫券,現在你可以用那些錢買到比當年更多的黃金! : : 這兩本書的共同特色是什麼?立場非常保守。要知道,在美國, : : 一直有人想恢復傳統的金本位制度,因為他們認為現代的制度讓 : : 聯邦政府有太大的權力操控經濟,而這不符合自由市場的精神, : : 對於極端右翼的保守份子而言這是不好的,所以他們不要。 : : 進一步探究這兩本書的立場,你會發現他們最主要的論點是:美 : : 國有大量的貿易逆差,而那些有貿易順差的國家持續持有美元資 : : 產,使得美國持續保持著不正常的榮景,資產價格過度膨脹;而 : : 「美元本位」所創造出來的信用,也導致過度投資的現象,幾乎 : : 每個產業的投資額都到達一個極為可觀的規模。過度投資會產生 : : 產能過剩和通貨緊縮的壓力,進而使得全球企業的獲利能力受到 : : 傷害(以上都是從書上抄來的哦)。 : : 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情願冒著美元貶值的危 : : 險,持續持有美元資產?答案可能是:很多國家不希望本國貨幣 : : 昇值危及出口,以及認為美元資產很安全。而如果答案真的是這 : : 樣,請問你怎麼會去擔心美元崩壞?你應該去擔心那些國家會因 : : 為撐不下去而昇值,導致出口不振而衰退才對。美元資產很安全 : : 這個假定並沒有改變啊!也許它會因為市場供需而出現價格波動 : : ,但為什麼它一夜之間就從相對安全的資產變成不安全的? : 這本書作者的背景我沒去深入研究 : 但也不會是我想去研究的範疇.... : 我只會在乎作者能提出什麼樣的論述、數據與理論來說服我 : 而他提出的數據我都會去盡量找出來驗證他是不是虎爛... : 當然書本付梓時已經是2003年翻譯成中文版已經是2004年 : 現在是2007年已經也有3年以上的時間 : 但是引起我興趣和深入閱讀則是最近美元的持續弱勢 : 還記得1997年泰國金融風暴前 : 早在1990年代初期克魯曼就提出研究與警告 : 東亞的經濟奇蹟的背後大問題 : 這本書作者也在1994年就在IMF提出相關預警 : 其實您提出來的這段推論我很贊成 : 只是這是在一個前提下才能夠達成:美元資產的吸引力(或是投資報酬率) : 因為前面說過,美元內在隱含價值目前「平均」每年下跌2.65% : 所以美元持有者勢必不可能將大批美元放在保險庫 : 必須要投資美元資產來維持美元帳面價值 : 所以這就是為啥世界各國幾乎「默許」美國人舉債並投資美元資產 : 買美國人的公債、買美國人有價證券 : 這是支持美元匯價與美元維持強勢價值的基本原因 : 最近我稍微查了一下美國財政部的相關報告 : 相關資料我還在整理與研究,但出初步看到的是 : 外國投資者買美國有價證券的金額與規模成長率正逐步減少 : 所以最值得擔心的就是當外國投資人對美國有價證券不再感到興趣 : 或者是說美元資產能提供的投資報酬率趕不上內含價值的衰退速度 : 那麼美元的崩跌速度很有「可能」會變的會更快 : 會說有可能是因為這中間還包括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國家態度 : 例如日本、中國、英國等以及美國政府的態度而定... 前面說了,那是思考上的陷阱。 金本位主義者最喜歡講這種東西,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黃金本身其實也只是 一種商品而已,它本身的價值也和其他商品一樣會變動,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與其拿黃金來衡量一樣東西的價值,我還情願拿大麥克堡。 至於幣值的強弱勢,其實看看過去的歷史就知道,這些起伏都是常態,未必有 那麼值得大驚小怪。日圓也曾昇至一美元對七十五日圓的地步,歐圓也曾貶至 一美元對零點八歐圓的水準,後來真的有發生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好像也 沒有。這一切可能都只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未必是什麼體制性改變的徵兆。 : : 至於信用創造,請注意一點,那是在描述貨幣乘數效果的「結果 : : 」,而不是在說明其因果關係的「過程」。I兄提到的那篇文章 : : 實際上是在主張貨幣供給應該完全控制在政府的手上,而不是讓 : : 一般商業銀行來「創造信用」,因為會讓貨幣供給失去控制。 : : 這樣的描述用在這裡還OK,反正那只是一種描述金融體系可能浮 : : 濫授信的說法而已,但是如果你要說「由於大量廉價的美元充斥 : : 到全球各國金融貨幣體系,使得各國信用開始大量創造出來,造 : : 成過度投資與資本分配錯置」,那會很有問題,因為,就算用 : : 信用創造這個觀念來解釋,請問是誰允許這種情況的?是那些出 : : 口導向,持有大量美元外匯的國家政府吧? : 我引用書中那段文字您認為它過度簡化變成一種跳躍推論 : 其實我是認為它只是一段後續案例簡短現象結論敘述 : 目的只是是用來引出後續相關案例而已 : 並不是推論的「命題」然後再找答案佐證 : 所以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可能讓您誤會... : 還是小弟對您的意思有所誤會? : 「貨幣乘數」這個名詞我也知道是一國貨幣政策中的專有名詞 : 之所以不寫出來 因為在這邊我只是要一個簡單的敘述 : 而不是要用複雜的專有名詞來讓版友看的暈頭轉向 : 就好比您先前提到的CAPM的概念 : 我如果這邊只是要講高風險就要高報酬率(或高利率)的概念 : 我只需舉一個簡單例子或敘述即可 : 為什麼一定我要講CAPM這個詞讓大家覺得我很「專業」? : 小弟認為有時候用簡單的敘述讓人瞭解複雜概念即可 : 因為我的對象是一般程度的版友,不是研究生、不是研究所教授 : 不要要用到非常學術與嚴謹的方法論來分享一般普通的概念 : 看基金版文章與分享文章並不需要到這麼累...^^" : 撇開前面一連串您與其他人的言語誤會 : 小弟真的很高興能引出您一連串的回應與討論...^^b : 還望rock大繼續給予指教與回應... : 這本書其實我還在深入閱讀 : 會寫這系列文章是想透過自己的閱讀 : 與找相關數據資料時的研究心得寫成相關文章 : 或有疏漏、或有不全還望繼續給予鞭策... : ryanchao 我絕對不反對簡單。從簡單的概念了解起(即使有點小錯)有時是必要的, 比方說前面我另外一篇解釋匯率和通膨的時候,我也是用最最簡單的購買 力平價說在解釋。可是,這是起點,但不該是終點。要運用這些知識,就 必須要嚴謹,否則推導出來的結果就會走火入魔(美元購買力用黃金評價 就是個走火入魔的例子,而且這種例子並不罕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34.197

11/05 21:20, , 1F
推 這篇文章
11/05 21:20, 1F

11/05 22:03, , 2F
同樣是商品...可是big mac並不是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
11/05 22:03, 2F

11/06 23:32, , 3F
rock大的觀念實在很清楚,讓非科班出身的我瞭解甚多 感謝
11/06 23:32, 3F
文章代碼(AID): #17BnBHz-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7BnBHz-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