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美元崩壞(3)-- 美元時代興起與副作用

看板Fund作者 (元)時間16年前 (2007/11/06 00:55), 編輯推噓18(18027)
留言45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2 (看更多)
※ 引述《ryanchao (養貓咪的牛)》之銘言: : ※ 引述《rocknieh (絕妙啊~)》之銘言: : : 這怎麼會叫美元價值下滑呢? : : 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問題:三十六年前的美元和今天的一美元有一樣的價值嗎? : : 本來就不該一樣啊!你要折現吧!你用名目價格算,美元對黃金的「價值」平 : : 均每年下跌2.65%,可是實際上這些年來,三個月的美國國庫券利率一直都保 : : 持在百分之三以上ㄟ(現在人沒在唸書,進不了TEJ查資料,不確定是不是每個 : : 月都如此,不過基本上沒錯),這也就是說,你三十六年前不買黃金,跑去買 : : 美國國庫券,現在你可以用那些錢買到比當年更多的黃金! : hi~ro大.. : 很高興看到您又發言了....:) : 我這邊的算法只是用名目算法沒錯...^^" : 不過您這段後半段的敘述讓小弟我不是很瞭解... : 能否詳述分析?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age:Federal_Funds_Rate_%28effective%29.png
這是美國長期的利率走勢 事實上近期的低利率以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並不是常態 (這也就是有人預測低成本借貸的時代終究會過去 利率會重新站上10%的水準) 若從1971年來看 說這30幾年來的利率平均有9~10%的水準來說絕對不過分 也就是說 當初若把一美元存在銀行 複利計算36年之下 如今也已經增值到23~31美元了 也就是增加了23~31倍 這個成長幅度和今日的創新高的金價價值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所以以這個角度來看 現今所謂的"高油價"的價格其實是過於便宜的 如果石油像黃金一樣可以被視為某種"貨幣"的話 那這種貨幣的購買力 相對於"美元"這張紙(當作商品) 大概還不到30年前(20美元一桶)的1/5 更不要拿來和上次石油危機的高油價時期相提並論了 這也是各產油國其實遲遲不願增產的原因(認為實質油價其實低估太多) : : 前面說了,那是思考上的陷阱。 : : 金本位主義者最喜歡講這種東西,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黃金本身其實也只是 : : 一種商品而已,它本身的價值也和其他商品一樣會變動,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 : 與其拿黃金來衡量一樣東西的價值,我還情願拿大麥克堡。 這點應該是站在總體經濟觀點來看 吃個big mac有加乘的經濟產出效果 吃越多經濟越好...(特別是美國) 黃金沒有 一塊金磚放在地下室不會生出小金磚 還要請一堆保鑣去顧XD : : 至於幣值的強弱勢,其實看看過去的歷史就知道,這些起伏都是常態,未必有 : : 那麼值得大驚小怪。日圓也曾昇至一美元對七十五日圓的地步,歐圓也曾貶至 : : 一美元對零點八歐圓的水準,後來真的有發生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事?好像也 這個時候是強勢美元的時代 不過也有時代背景 因為那時候歐盟整合看來同床異夢 亞洲剛從金融風暴中掙脫 元氣大傷 美國卻有科技股泡沫 強勢美元+美股大牛市造就了90年代末的美元威爾剛走勢 : : 沒有。這一切可能都只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未必是什麼體制性改變的徵兆。 可能是 也可能不是 我贊同ry大的觀點在於 現今美元的貶值和物價(美元計價商品)大幅走揚 其實反映了紙鈔在數量不斷衍生之下所必然導致的通貨膨漲 而這種現象是否正常? 會不會導致危機 其實是有可能的 不過 我們可能要先回顧一下廢除金本位當時的歷史情況 1.此種通貨膨脹是否為必要 不可否認的 實體的經濟規模(全球or美國)在30年內所膨漲的規模是金本位時期 所無法想比的 2.而此種經濟規模的擴充是否為僅是紙上富貴? 還是有其根據? 我想 現代人所享受到的物質生活或各種消費產品應該也遠超過史上的任何時期 3.也就是說 所謂紙幣的"濫發"是否就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及消費)的效率與規模? (需要近一步證據支持有直接因果關係 純假設 只是思考方向) 4.回到布雷頓森林體制來說 美元和黃金的脫鉤是在於美金的發行量增加速度遠超過美國的黃金儲備增加程度 (實際上2戰後美國的黃金儲量就有減無增) 在英鎊垮台後 國際貿易的需求 讓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 特別是歐洲經濟的復甦卻吊詭的擴大了美元的需求 針對國際的貿易需求 美國的印刷鈔票 究竟是為了一己私利? 還是情勢使然? 還是兩者兼有? 若是美國選擇維繫美元的價值 節制美元的發行 那勢必無法滿足復甦的歐洲經濟 以及後來興起的東北亞經濟體 如此一來可能會產生兩種情形 1.美元奇貨可居 不斷擴充的外來資金 (注意 其他經濟體的貨幣發行往往缺乏足夠的黃金存底 直到今日仍是如此) 追逐有限的"美金"將導致美元匯價無限升值 2.美元無法大量印製 雖可維持物價的平穩 但也會導致資本累積的遲緩 在美金需求不墜的情形 美國國內的製造業遭受貴美元的衝擊大受影響 (注意 美國在上世紀中葉對於製造業的依賴遠勝於今日) 但是外國所購入的貴美元卻無法流入美國 (因為採用金本位將使通膨減緩到最低 如此一來國債和聯邦利率也會維持在低檔 大家可以參考70年帶之前的利率 大約都僅在1~4%之間遊走 加上產業不振 投資標的有限 將讓外國投資人對於把資金匯入美國興趣缺缺) 如此一來會最嚴重的情況下 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出現經濟學課本不會出現的資本+經常帳雙重失血 (因為美元交易部分將轉為地下交易) 3.其實上面兩點情況根本不會出現 美國要是挫起來 以當時美國一國就佔世界經濟規模35%的景況 其他國的經濟根本無從復興 結果就是...共產主義win~~XD 講到這邊就扯遠了 我想說的是 任何決策都有其時代背景與需求 當初金本位會廢除就一定有其不得不 難以為繼的苦衷 在廢除金本位之後 美國的確也經歷了雷根時期的經濟強勁復甦 並維繫全球的經濟穩定發展至今 回到本題 所以今天金價和原物料的漲勢 大家都在探究其原因 有人說是炒作 有人說是需求 我個人是覺得都有啦~不過 至少最根本的就是 "還原其原本的價值" 還原黃金和原油原先的購買力而已 (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原物料都仍尚未回到70年代的購買力) 因此ry大說的也沒錯 美元的確是在貶值 而且程度還頗為劇烈 劇烈的原因就如同我之前所說 石油若要還原到70年代購買力 可能要到150~200美元以上都還不誇張 不過 我認為這種調整若要視為"美元崩盤" 可能有點誇大其實 至少 目前還沒有這種明顯的徵兆 至於美元和其他貨幣(如歐元等)的關係嘛... 這其實可以開另外一篇來說了 蠻複雜的 不過就拋出一些方向讓大家思考 1.歐洲的經濟規模和產業型態是否可以支撐強勢歐元? 歐洲的出口以及製造業對於經濟的重要性是否大於美國? 2.第一點若可以成立 那接下來歐洲終究會遇到和美國一樣的問題 也就是 貨幣印刷廠開了就無法關門...必須滿足對外國蜂擁而至的歐元需求 最後必然導致超出其經濟規模的貨幣供給 而步上今日美元的後塵 若是關起門來不滿足 請參考我前段第4點XD 3.歐洲的"信用" 今天歐洲國家的黃金存底事實上已經降到歷史的新低了(賣了n年) 雖然全歐盟加起來還是比老美略多 不過以不足以維持貨幣的穩定 所以歐洲必定憑藉和老美一樣的咚咚..也就是"信用"來維持貨幣價值 這就要看歐洲統合和團結的決心了 只能說 好日子的時候大家都很麻吉 但風雨來的時候呢...? (英國不加入歐元區是有其道理的 除了對英鎊的戀物癖之外...) 老實說 今天要談論"美元崩壞" 我們可能要先思考 如果這是事實 或是迫在眉睫的危機 那為何美國政府至今毫無作為? 是不能還是不為也? 若是前者 我們要思考美國政府是否已經窮盡所有手段也無法挽救美元崩壞? 有幾個有力的手段 1.大升息 2.縮小美公債發行數額 3.原油:(短期)大舉釋出戰備原油+威脅利誘沙國增產石油 (長期)宣示開發阿拉斯加原油+宣示將加速伊拉克石油產能重建從10年縮短到n年內 (不要騙我在二戰末期一個月能生產1艘航母的國家 恢復伊拉克正常石油生產要..10年以上??) 4.釋出黃金打壓金價 5.放寬外國資金投資美國審查與限制 6.不再對中國和日本施壓升值 ............... none of the above is taken as policy 甚至 從一些蛛絲馬跡來看 還可以看出美國口口聲聲說要強勢美元 背地裡卻是幹著相反的事 這一波美元的大貶值其實是從9月份開始的 而導火線就是美國降息0.5% 述我直言 當我看到這一整個行動時真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美國政府實在是演技太差了XD 讓我們回顧一下 美國政府9月九號公佈 8月份就業不增反減4000人 (市場預期增加9萬人) 因為和預期落差太大 市場一片恐慌 認為美國結束50個月來的連續就業增長代表大勢不妙了 又搭配次及房貸風暴.. 於是原先拉鋸著的通膨與降息與否就不再是問題了 9月中 fed果斷地全票通過降息 且一降就是2碼 結果10月8號...修改8月份數值 8月份就業數字上修到8萬9000......這也差太多了吧 最誇張的是 若是民間部門的統計有所疏漏也就罷了 問題竟然是出在政府雇員的統計錯誤 原先預估聯邦僱員減少2萬六千人 後來清查竟然是增加4萬五千人 一來一往差了7萬多人... 要說沒有刻意釜鑿的痕跡還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美國官方的理由是 "因為開學時節..所以退休和新聘教員的統計有所誤差" .... (迷之聲:美國是第一年有老師退休和新聘嗎?) 我可以斷言 若是9月9日的就業報告是增加8萬九千人 持續維持連續50個月的增長 fed在通膨考量之下 勢必不會降息 或頂多一碼 後來也證明 10月份的就業還創了2年半來新高的16萬6千人 第三季的GDP增長也超乎預期來到了3.8% 那麼...降息的理由到底在哪呢= =? 所以 強勢美元政策其實只是美國政府掛在嘴上好聽的話而已 現在美國從上到下大概都希望美元貶值 只是不能說罷了 以投資者的角度 我們要觀察的就是 這是長期不可逆的趨勢 還是有可能反轉的趨勢? 未來 在美國雙赤字好轉之後 (今年已有顯著的改善 政府赤字從3600多億元降到1800多億元 貿易赤字也大幅縮小 估計今年可以比去年少1000億以上) 會不會重啟強勢美元的道路? (p.s.其實雙赤字也不過是美元走弱的藉口罷了 英國也同樣雙赤字 英鎊就很強?? 歐洲主要國家的政府赤字相較起美國也不惶多讓 更不要說日本那天文數字的...0rz) 回顧歷史 日本也曾經成為美國大買家 日圓紅到不行 台幣也到過25元 今日呢? 我是比較保守 我認為在美國的法寶一個都還沒使出來之前 或許先視為反應美元與實物以及其他貨幣間的價值調整比較適宜 或許...大家短期可以先觀察 歐洲在強勢歐元之下的下場為何.. 是會向年輕人吃威而鋼一樣一飛沖天 還是年邁老人吃了之後心臟病發? 再來下斷言美元會不會崩盤比較穩當 不會太久啦 大概這一兩年內就會明朗了 另外 這麼說好了 可能是我主觀的鄉愿吧XD 我並不覺得兩位r大的看法有很大的對立 相反的 從兩方面的角度都有很直得學習的地方 我也找到了一些共通性 就以ry大所舉的創造信用來說... (待續) 我累了 對不起...讓我睡個覺吧 改天有空在聊 如果還有人想聽的話XD : 嗯~黃金的確是商品,但是它的角色也不只是商品而已 : 它也是各國外匯儲備的一環 : 關於在比較衡量價值的選擇上 : 為何您願意選擇Big Mac而非黃金? : 畢竟同樣是商品...@@" : 貨幣幣值波動的確是常態但是某項貨幣制度的最終崩潰 : 往往都是其內含價值越來越弱勢而非越來越強勢 : 那現在的美元內含價值到底是越來越強勢還是越來越弱勢呢? : 我該用什麼比較適合的角度來探討它? : 抱歉~不是要考您,只是想聽聽您的角度與看法 : 畢竟我只從我的角度思考可能不周全... : 想借重您的看法來讓我在study時有更不一樣角度..:) : 感謝您的賜教.. : : 我絕對不反對簡單。從簡單的概念了解起(即使有點小錯)有時是必要的, : : 比方說前面我另外一篇解釋匯率和通膨的時候,我也是用最最簡單的購買 : : 力平價說在解釋。可是,這是起點,但不該是終點。要運用這些知識,就 : : 必須要嚴謹,否則推導出來的結果就會走火入魔(美元購買力用黃金評價 : : 就是個走火入魔的例子,而且這種例子並不罕見) : 非常同意您的看法~ : 所以日後想請您有空時有機會多多指導與分析...^^" :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33.195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195 (11/06 00:56)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195 (11/06 00:57)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195 (11/06 00:58)

11/06 01:01, , 1F
呵~開始有趣多了 ^^Y
11/06 01:01, 1F

11/06 01:02, , 2F
先前石油危機乃供給面的問題,此次為需求-確實不可相提並論
11/06 01:02, 2F

11/06 01:04, , 3F
黃金在過去高點約為每盎司853美元,一樣不可相提並論..
11/06 01:04, 3F
修改一下錯字:)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195 (11/06 01:16)

11/06 01:23, , 4F
又發現錯字,好多錯字,算了懶的改了,大家多包涵> < 晚安~
11/06 01:23, 4F
※ 編輯: isaacchen 來自: 134.208.33.195 (11/06 01:25)

11/06 01:30, , 5F
我...不推可以嗎?..XD
11/06 01:30, 5F

11/06 01:31, , 6F
不過....分段排版在閱讀上會更棒...
11/06 01:31, 6F

11/06 01:31, , 7F
還有你沒有鄉愿啦...這個系列文討論起來頗讓我意外的..XD
11/06 01:31, 7F

11/06 01:32, , 8F
但是也學到很多不錯觀點...
11/06 01:32, 8F

11/06 01:44, , 9F
感謝~我也從討論過程和你們的寶貴看法中學到很多m(_ _)m
11/06 01:44, 9F

11/06 01:57, , 10F
可是我覺得這個論點有點問題 因為討論到利率變成一種投資
11/06 01:57, 10F

11/06 01:58, , 11F
但是投資是有風險的 持有美元資產的人做各種投資
11/06 01:58, 11F

11/06 01:59, , 12F
你把它的增長速度拿來和物價比這是不對的
11/06 01:59, 12F

11/06 02:18, , 13F
其實我想說的是 只要全世界的物價一直在漲
11/06 02:18, 13F

11/06 02:19, , 14F
全世界的貨幣都一直在貶值 這不單單只有美元的問題
11/06 02:19, 14F

11/06 02:20, , 15F
但是如果美元的購買力下降的比物價上漲的快
11/06 02:20, 15F

11/06 02:20, , 16F
很明顯這就是代表美元實質上的購買力在減少
11/06 02:20, 16F

11/06 02:21, , 17F
也就是我們在匯率上所說的貶值
11/06 02:21, 17F

11/06 02:27, , 18F
其實貶值不能這樣單純拿名目來看 不然實質利率的概念就
11/06 02:27, 18F

11/06 02:29, , 19F
沒有意義了 通貨膨脹是背棄金本位之後一定會出現的
11/06 02:29, 19F

11/06 02:29, , 20F
只要實質利率大於通貨膨脹率 理論上持有貨幣不會吃虧
11/06 02:29, 20F

11/06 02:30, , 21F
因為你能夠換得的實物仍會一年比一年多 而不是減少
11/06 02:30, 21F

11/06 02:30, , 22F
舉例來說上次石油危機時的油價80元和現在的油價80元相比
11/06 02:30, 22F

11/06 02:31, , 23F
前者"價值"絕對比現在大的多 也就是我說的石油若是貨幣
11/06 02:31, 23F

11/06 02:32, , 24F
30年來相較美金呈現的是購買力下降而不是上升
11/06 02:32, 24F

11/06 02:33, , 25F
同樣的80年代的金價850美元 那時候的黃金也顯然比現在
11/06 02:33, 25F

11/06 02:33, , 26F
的800元金價能夠換得的其他商品來的多
11/06 02:33, 26F

11/06 02:35, , 27F
說真的要名目物價不上升只有一個方式 就是"通縮"
11/06 02:35, 27F

11/06 02:36, , 28F
我相信應該沒人想要這個東西....
11/06 02:36, 28F

11/06 02:42, , 29F
大王m.... 我非常同意isa大的論點
11/06 02:42, 29F

11/06 02:45, , 30F
也許美元與其他貨幣的關係暫時先不要看,專注於美元與所
11/06 02:45, 30F

11/06 02:46, , 31F
有商品之間的關係,更可以看出isa大的重點
11/06 02:46, 31F

11/06 02:48, , 32F
200%同意強勢美元的笑話. 歐盟還真能撐, 1.45了還在撐
11/06 02:48, 32F

11/06 02:48, , 33F
另外,我覺得美國是不願意執行那七點救美元的手段
11/06 02:48, 33F

11/06 02:50, , 34F
因為美國人不想過苦日子,但是長期利率最終還是得上揚
11/06 02:50, 34F

11/06 02:52, , 35F
就算FED百般不願意,也是有可能FED不上調利率但實質利率
11/06 02:52, 35F

11/06 02:56, , 36F
暴衝,請問如果是這種情形,應該投資什麼?
11/06 02:56, 36F

11/06 02:57, , 37F
美國公債期貨?歐洲美元期貨?實體公債?
11/06 02:57, 37F

11/06 03:19, , 38F
這討論串一定要收錄精華區的吧...
11/06 03:19, 38F

11/06 09:48, , 39F
推~
11/06 09:48, 39F

11/06 14:19, , 40F
推!
11/06 14:19, 40F

11/06 17:41, , 41F
很有趣又值得思考的觀點 ^^ 美國政府演的戲從來都沒好
11/06 17:41, 41F

11/06 17:42, , 42F
我要續集 XDDD
11/06 17:42, 42F

11/06 23:23, , 43F
續集+1 忠實讀者
11/06 23:23, 43F

11/08 01:39, , 44F
這種好文版主不收錄到精華區嗎??
11/08 01:39, 44F

11/09 21:32, , 45F
強力期待續集阿!!!
11/09 21:32, 45F
文章代碼(AID): #17Bqhngv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7Bqhngv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