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教部擬推教評校評教師分級 盼能理性討論

看板Education作者 (風聆)時間17年前 (2007/01/27 01: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3 (看更多)
※ 引述《maskzero》之銘言: : 尤其教育部本身幾乎都沒有特別強調這一點 強調的都是別的部份 : 反倒是全教會 或是校園內的說帖 都一直強調這個部份 : 當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出保證或相關解釋 倒是當事人周圍的朋友 : 一天到晚幫他澄清他的行為想法..... : 這...很難令人信服吧.... 其實整個來說,我很認同武心老師的話。 XD 不過只是要就這一點說明一下…… 其實教育部,一直,一直,一直在強調這一點啊…… orz 只是大家一般不太會去看教育部的新聞稿, 而只會想看報紙上記者加入主觀意見後的報導 (因為以往的一些經驗,我個人都會對新聞打個折扣)。 或者在教師評鑑試辦的過程中,沒有參與而只聽到來自其他地方的說法; 或者最糟的(我個人覺得這是最糟的情況),就是聽到縣市教育局跟校方的誤解。 這也是令我擔憂的,我們有很多事情原本立意多半是好的, (我也很困惑,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教育部跟基層教師彼此敵對? 拼命想資遣大家??這種想法是源自於哪裡??) 不過經過教育局到學校到基層時,一整個又被扭曲了。 我記得當初聽到來自教育部的訊息與說明, 目前的教師評鑑確實是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為目的的; 不過當我回到縣市教育局時, 卻聽到縣市教育局與校方用類似「少子化」、「競爭」之類的話來包裝, 組合在一起就是「你神經給我繃緊一點」。 (類似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orz 之前為建置研究資料庫的小學抽測到縣市就一整個被扭曲,很多縣市竟然辦普測!) 如果貴校有試辦教師評鑑的話,非常建議去爭取參加中央的培訓, 或者邀請「原始在推動這個」的學者專家或相關人員來說明, 因為個人也發現到,這整件事在不同縣市裡,會因為不同的人執行而用不同的方法。 原本立意好的東西,到最後一旦又變成「做成果」,那就糟了。 目前而言,我不認為有辦法那麼容易擺脫這種情形。 (我以為這跟長期不重視教學專業,只有行政專業的思維也有不少關係) 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教師評鑑該繼續做下去…… 要不然,這件事恐怕更難以改變,未來我們的每一件事, 都要在這種令人感到疲憊不已的惡性循環中被消磨殆盡。 (說真的,從進入教育圈到現在,我已經很厭倦這種凡事總會走調的文化了) 我不覺得實行起來會很好,我也不覺得這件事最後不會變成老師的壓力, 甚至我覺得……即使現在不是如此, 但日後倘若少子化問題日漸嚴重(而我們又沒錢降低班級人數維持教師原額), 這東西遲早都要被拿來當作飯碗存廢的標準。 如果這種沒錢的情況繼續下去(我覺得問題是經濟下降,不是教改失敗XD), 我期待的「加薪」可能也會變成「不這樣就減薪」也說不定…… 不過我覺得這裡有件事得要區分清楚, 就是將來這些可能出現的環境惡化情況並不會是教師評鑑造成的, 不管教師評鑑辦不辦,這些事都會發生, 如果沒有教師評鑑,到時候決定的標準會是「你的年資」、「你有沒有生小孩」。 我不覺得這會比較好…… orz 這是理智上的分析, 情感上的話,我只是很悶,為什麼當老師就一定要去考行政才能有比較多的薪水? (男生的話這種壓力還更大!) 為什麼我不能用我的教學專業去得到比較好的待遇? 我會覺得教育部有一個責任, 就是讓想追求教學專業的老師,可以很安心地發展他的專業,而且因此受到重視。 以前並沒有。 -- 真的,這個相簿裡不是正妹就是型男: http://www.wretch.cc/album/ 這個則沒有:http://www.wretch.cc/blog/icecre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06.156 ※ 編輯: memes 來自: 220.131.106.156 (01/27 01:53)
文章代碼(AID): #15kZyOWn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5kZyOW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