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如果法國大革命後在君主立憲就停下來?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4年前 (2019/11/30 02:38), 4年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8/12 (看更多)
※ 引述《otis1713 (segayu)》之銘言: : 其實我一開始想到的是阿拉莫戰役跟死守睢陽,這兩場,一個是激起美國的愛國主義,另一 首先我真的很開心板上都有不同思辨,旁徵博引 接下來,ㄟ,我想討論還是要先確定定義一下,不然會發散掉 從這篇的原題跟前後文,這邊講得犧牲,談的是法國大革命...人民起義 所以阿拉莫、死守睢楊,是不是屬於同一狀況? 阿拉莫或許比較能說是較類似情況,而阿拉莫也真的就是無謂犧牲, 畢竟除了後世吹噓以外,本身並無任何太大戰術上的意義 (阿拉莫的榮耀是後世吹噓的,戰爭當下並沒有發揮什麼提升士氣的作用,恐怕是相反) 死守睢楊則是有明顯的戰術戰略上的意義存在,守軍是想盡辦法延長活命續戰的時間 巧計百出,他們只是最後拒絕投降,並不是一開始就隨便找死,這叫做無謂犧牲嗎? 我認為顯然不是,而是有計畫的戰術操作 我想知道可能會死,仍要守住真正具有戰術意義的據點,跟搞精神勝利找死 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我覺得提到阿拉莫戰役是很好的一件事,這是個經典案例,說明地不分五大洲 凡是人類都喜歡吹噓犧牲,搞精神勝利,尤其是事後吹噓最厲害 我想這是人類的天性,覺得「等價交換」,死了人「獻祭」總會得到一些好處 但是事實是,有生戰力的減少絕對是壞事,死人無法反抗或作戰 除非有特殊戰術情況比你這一小群人的戰力還重要 好,接下來談到前面推文、回文很多板友都回應到的宣傳作用 我只講一個例子:以前我們課本都念過太原五百完人,後來兩岸開放交流以後 才發現靠,裡面根本很多人沒死,還當到人大代表的 但我們這代人小時候都相信他們壯烈犧牲了 這告訴我們,宣傳不必是事實,有沒有真的犧牲根本無所謂,真的需要宣傳的時候 大可瞎掰一個出來,根本不需要真正有什麼犧牲,或是把小犧牲放大,蠢犧牲賦予意義 其實沒犧牲更好宣傳,納粹一開始就是宣傳打下捷克、波蘭幾乎沒有犧牲,德軍好棒棒 德國超強好愛國,日耳曼民族好優秀,領袖好偉大 這就是宣傳的本質 我們要比較一件事情有沒有用,要看「機會成本」 譬如我今天寫一篇專欄5000塊,同樣的時間我拿來畫張插圖只得500塊 我畫張圖並非「賺了五百塊」,而是虧了4500塊 沒有犧牲就能宣傳提升士氣,有犧牲也能宣傳提升士氣(但有先決條件,前面板友說過了) 這樣犧牲在宣傳上是「有用」的嗎? -- 青年作者藍弋丰嘗試以「世界是個有機體」的概念出發,從世界金融市場貨幣流動世界史經濟史的面向切入,藉由更宏觀的格局探討滿清滅亡的深層因素。作為整體歷史 (total history)的一種嘗試,《橡皮推翻了滿清》以風趣易懂的筆法將近年史學界的 研究成果介紹給讀者大眾,零距離體現出歷史豐富活絡的一面。__________林滿紅教授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658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66.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75052736.A.745.html ※ 編輯: plamc (114.45.66.131 臺灣), 11/30/2019 02:41:10

11/30 10:11, 4年前 , 1F
反正戰爭贏了,勝者要怎麼吹噓自己曾經的愚蠢行為都行
11/30 10:11, 1F

11/30 10:20, 4年前 , 2F
其實勿忘阿拉莫當下還是有刺激作用,忽悠愛國憤青上前
11/30 10:20, 2F

11/30 10:21, 4年前 , 3F
11/30 10:21, 3F

11/30 10:23, 4年前 , 4F
畢竟打仗有時候一路落跑,人真的會越跑越少
11/30 10:23, 4F

12/02 20:31, 4年前 , 5F
吹噓犧牲就是一種補破網的行為了,能完美誰不要呢?
12/02 20:31, 5F
文章代碼(AID): #1TuMN0T5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TuMN0T5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