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如果台灣不存在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calebjael)時間6年前 (2018/03/04 01:22),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9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lueichun (no anonymous)》之銘言: : 其實如果原本會撤退來台的國軍 全部灌到海南島的話 : : 那麼1950年海南國軍的兵力 絕不會是史實的10萬人 : : 可能會高達40-50萬人 : : 這還只是搭軍艦來台的 : : 因為瓊州海峽比台灣海峽好過很多 : : 那麼沿海的部隊 搭小艇 漁船 甚至學後來的大圈仔渡海都有可能 : : 那兵力還會再提高 : : 共軍要渡海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殲滅戰 : : 絕對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 : : 如果韓戰越戰如史實一樣開打 那老共根本來不及準備 : : 接著美軍進入瓊州海峽 宣布瓊州海峽中立 : : 那海南的狀況就仍然跟史實的台灣一樣 : 敦克爾克只是一個地方 但中國沿海 : : 從營口(52軍) 塘沽(侯鏡如的17軍團) 青島(?) 海州(第9綏靖區) : : 上海(上海戰役剩餘部隊) 到廈門(劉汝明的8軍團) 金門(胡璉的12軍團) : : 國軍可以從很多地方撤退 又不是像英法聯軍一樣 只剩下一個小角落 : : 而且也不需要什麼默契 國軍也能撤退 : : 史實上當國軍撤退的時候 共軍都是打得很用力 : : 深怕國軍逃跑成功後會被追究 : : 52軍撤出營口時 剩下1.6萬人 8軍團更慘 撤退到台灣時剩4000人 : : 一上岸就被老蔣命令取消部隊番號 剩餘成員補充到其他部隊 : : 即使這樣 來台的部隊也多達50萬人 : : 所以真的不需要共軍學德軍 有幾點不同意見﹕ 國軍撤台不是一次到位﹐除了一些部隊(如上海、福建、浙江) 是無處可退自然要退到台灣之外﹐其他部隊實際上是做了重新投入戰鬥的準備的。 比如說52軍撤離東北之後﹐其實是想再投入到徐州戰場﹐不過是時間來不及。 52軍從營口撤到葫蘆島﹐然後撤青島﹐青島守不住﹐撤去長江﹐ 長江防線被突破後﹐撤去守上海﹐上海失守撤去浙江舟山群島。 換言之﹐作為統帥﹐是會想盡力使用手上的每一分兵力的﹐不會直接就撤下不用了。 如果沒有台灣島﹐福建守軍就不能直接撤台灣﹐而是會撤往廣東﹐ 撤往廣東必然不會直接就撤去海南島看海﹐畢竟廣東還有地方沒失守﹐值得投入兵力﹐ 所以很可能是在福建跟共軍打一仗﹐再撤潮汕﹐跟共軍再打一仗﹐再撤粵西﹐再打一仗。 在雷州半島、茂名湛江沒失守之前﹐部隊還有地方撤﹐不會全部撤到海南島。 這樣的話無論如何損失都會比直接撤台灣為重﹐能撤到海南的兵力將少於撤到台灣的。 其次是海上的跨度增加會增加撤軍的難度。史實上國軍的撤退﹐ 從上海或海南撤到台灣還可以進行﹐但想直接從東北撤到台灣就難太多了。 同樣﹐如果沒有台灣島的存在﹐等共軍佔領東南沿海的大陸之後﹐ 要將浙東諸島上﹐包括舟山、大陳等等的守軍﹐從海路一次過從浙東撤到海南﹐ 距離的增加會使得國軍可以動用的船舶減少很多﹐很多小一些的船﹐機帆船﹐漁船等﹐ 就不能用了。何況海軍從台灣到浙東閩東﹐還是能保護到台灣海峽﹐ 但如果海軍是從海南跑到浙江福建﹐那瓊州海峽誰來守。 另一個是﹐福建沿海島嶼如金門﹐守軍是對獲得增援有盼望的﹐ 援軍從台灣到金門需時比較短。 但如果沒有台灣島﹐要讓金門守軍確信他們在受到共軍攻擊時﹐ 能很快得到來自海南島的增援﹐是很難的﹐畢竟很明顯﹐台灣空軍可以隨時支援金門﹐ 海南島的空軍則不容易。 所以整個浙江福建沿海島嶼的國軍守軍﹐軍心士氣都必然較史實低落﹐投共不出奇。 綜合來說即是﹐國軍撤台灣可以從上海失守到大陳失守﹐前後持續撤台50萬兵力﹐ 但如果沒有台灣島﹐讓國軍撤海南島﹐這50萬中至少要減少30萬﹐ 10萬在廣東的陸地戰役中損失在潮汕、粵西、雷州半島﹐ 10萬損失在浙江福建諸島﹐ 10萬在這個多撤退幾次的過程中投共或逃散﹐ 再減去五六萬本來史實是從海南撤到台灣的﹐ 能撤去海南的﹐我認為最多最多祗能比史實多十五萬。 甚至由於沒有台灣島﹐金門國軍大概率會輸 (沒有台灣的增援﹐胡璉兵團也不會剛好撤台撤到金門附近海上)﹐ 對軍心士氣的影響是空前的﹐會導致可能不止上文推估的十萬人逃散或投共。 這是從能增加多少兵力來防守海南來說的。 然後來說海南在當時(1949-1950年)相比台灣不利的地方。 首先瓊州海峽太窄﹐這個很多人都說過了。 還有就是﹐瓊州海峽中﹐沒有足夠作為防御支撐點的島嶼。 台灣海峽是有優勢的﹐一來是足夠寬﹐二來海峽中有很多島嶼﹐ 包括福建沿海的島嶼﹐以及澎湖群島。 這使得共軍在當時﹐很難能夠繞過這些防御支撐點﹐直接進攻台灣島﹐ 國軍可以通過扼守前沿幾個點(如金門)﹐控扼住共軍的進攻路線﹐ 並形成前後搭配互相支援的防御態勢。 這些優勢海南島是不存在的﹐共軍可以直接進攻海南島﹐瓊州海峽中沒有防御支撐點。 沒有前哨陣地﹐國軍也就很難猜測出共軍可能的進攻路線與進攻時間。 更嚴重的是﹐海南本身的經濟在當時是比台灣差很多的。 海南的耕地是在明朝時達到頂峰(384萬畝)﹐之後就由於過度開發﹐ 導致水土流失﹐海水倒灌引起鹵化等等﹐一直倒退之後未能增加。 直到民國時期由於再次的投入開發﹐才在1936年再次達到385萬畝﹐相比清末增加約20%。 但隨後在日本侵華時期﹐被日本佔據後又一次受到大破壞。 比如說﹐森林覆蓋率從約50%下降到約35%﹐最發達的海南東部地區﹐受到的破壞也最大。 到了1949年﹐海南日常的糧食有四分之一是要從兩廣輸入。 (因為海南東部很多耕地由於糧食產量不高﹐改為種植檳榔等) 在這種情況下﹐海南本身就很難作為堅守的基地﹐國軍要守海南﹐ 沒有外來援助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史實上老蔣並沒有在金門穩定台海局勢後﹐ 從台灣向海南大量增兵以增強海南防御力的原因之一。 更嚴重的是﹐共軍的武裝﹐瓊崖縱隊在海南島上已經活躍了20多年﹐ 到了1950年海南戰役時﹐差不多海南人口每一百人中就有一個是共軍士兵﹐ 算上外圍組織﹐幾乎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個親共者﹐大片農村(全島的三分之二)﹐ 是共軍可以隨意來往的地方。 國軍對海南島的控制本來就不強﹐在抗戰中又被日軍摧毀﹐ (當時日軍攻佔海南島大部分地方﹐國軍在海南島無正規軍、無經費﹐ 僅有幾個地方保安團在聯共抗日) 換成1949年的台灣來比較﹐就是所有原住民都親共﹐台灣山脈海岸山脈全被共軍控制﹐ 共軍有5萬多士兵﹐以及60萬共軍控制的工會農會成員﹐ 佔據了從桃園到屏東的大部分農村。 所以薛岳就剿不掉瓊崖縱隊﹐祗能去守沿海的城鎮地區﹐然後靠輸入糧食來撐。 這些因素算在一起﹐老蔣想撤去海南並守住海南﹐還不如堅守大陳島能活更久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248.142.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20097753.A.E39.html

03/04 01:25, 6年前 , 1F
如果還留在陸地大國時代﹐那台灣不重要﹐可一旦進入海
03/04 01:25, 1F

03/04 01:25, 6年前 , 2F
洋時代﹐台灣有一堆不可取代的優點﹐對任何一方都是。
03/04 01:25, 2F

03/04 03:03, 6年前 , 3F
可是在大陸決戰的話,士兵會不會投匪啊
03/04 03:03, 3F

03/04 09:29, 6年前 , 4F
03/04 09:29, 4F

03/04 10:23, 6年前 , 5F
感謝原PO指教
03/04 10:23, 5F

03/04 13:59, 6年前 , 6F
撤到海南島沒多久就GG了..台灣經日治時代發展遠勝海南
03/04 13:59, 6F

03/05 09:42, 6年前 , 7F
不可能在湛江茂名投入那麼多兵力的,到那個程度誰都能看
03/05 09:42, 7F

03/05 09:43, 6年前 , 8F
出來守不住,除非為了掩護其他部隊撤退否則不可能守。
03/05 09:43, 8F

03/05 09:43, 6年前 , 9F
瓊崖縱隊到1949年底急劇膨脹是很多人看到大勢想投機,島
03/05 09:43, 9F

03/05 09:44, 6年前 , 10F
上有四五十萬國軍的話,就沒人投機了。
03/05 09:44, 10F

03/05 09:45, 6年前 , 11F
瓊崖縱隊連三流國軍都打不過,歷史上仗也是偷渡來的四野
03/05 09:45, 11F

03/05 09:46, 6年前 , 12F
打的。這也是建國後東北人大肆清洗迫害海南人的底氣。
03/05 09:46, 12F

03/05 19:50, 6年前 , 13F
我是不懂 不過之前看中國人講瓊崖縱隊後面都加上括號
03/05 19:50, 13F

03/05 19:50, 6年前 , 14F
03/05 19:50, 14F

03/05 20:25, 6年前 , 15F
推,專業
03/05 20:25, 15F

03/05 21:58, 6年前 , 16F
海南島戰役再晚2個月...韓戰爆發...應該就沒戲唱了?
03/05 21:58, 16F
文章代碼(AID): #1QcjdPuv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cjdPuv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