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假想中共與日本為釣魚台發生戰爭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於夜空之中歌唱)時間10年前 (2013/12/06 12:42), 編輯推噓2(2015)
留言1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3 (看更多)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bxdfhbh大至少有舉出事例、數據﹐反對最好也能有事例、數據。 : 如果什麼都沒有就說“不可能”、“吹牛”﹐那是泛政治化了的言語了。 : 中國大陸的人防工程(全稱“人民防空工程”)是確實存在的﹐以兩個城市為例﹕ : 北京有“北京地下城”﹐這是一個1980年轉為旅遊景點(2008年起封閉)的 以軟硬體設備最完善的北美防空司令部來說 老美在自己拍的記錄片就說了 當初設計中就已經認為假定新設計的鑽地核彈直接命中打進夏延山上 地下掩體部還是極有可能會撐不住的 當初冀望是前蘇聯ICBM的CEP大 賭那個機率不會直接命中完蛋 (別忘記還有飽合攻擊這回事) 北美防空司令部 是用鑽炸工法直接開個巨大空間在從山外預鑄工法先在外面打造鋼筋水泥模板 運進山內挖出來的空間組裝構築成抗炸掩體 比起這個軟硬體俱備的 美佬還自認不一定管用的 你跟bxdfhbh扯皮的一大堆拿那些薄皮嫩雞隧道防空洞出來叫板 真是笑歪了 ------------------------------------------------------------------------ 算我認知錯誤標準太高了 我對長城工程的認知是 之前從某些人對長城工程認吹噓內容 那個至少能讓這個 http://tinyurl.com/pcajjvw ICBM載具在地底下跑個幾百公里而且隧道構造還能扛核彈.... 看完這邊才恍然大悟 原來你們的認知是只要地下化的與隧道還有防空洞都算在內 嘖嘖 還是沒半個人回答 為何新的基地不選在那些很好蓋掩體的山邊 而是要蓋在青海省? bxdfhbh那個蠢答案就別提了 : 地下防空設施﹐是北京人防工程的一部分(覆蓋市中心區五分之一)﹐ : 全長三十多km﹐1969年開建﹐1979年前全面停工。 : wiki也有該詞條﹐早幾年也有不少遊客去看過(是涉外景點﹐允許外國人參觀)﹐ : 因此外國還有不少報道。在北京奧運前後﹐法新社當時在嘲諷中國社會問題眾多時﹐ : 也曾經報道過﹐說據法新社記者估計﹐全中國有超過100萬貧民住在這種廢棄防空洞﹐ : 說北京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住不起出租屋﹐因此擠在廢棄防空洞中﹐稱為“地下租房”。 : 廣州﹐根據2001年政府報告﹐有人防工程160多萬平方公尺﹐ : 其中1990年之後建設的110萬﹐其他50多萬都是1980年之前建設的。 : 假如以一個隧洞可以通行兩車道(即7公尺)來假設﹐ : 那50多萬平方公尺等於70多km長度。如果以常見防空洞寬2公尺來算﹐ : 那長度超過200km了。 : 當然﹐人防工程並不總是隧道﹐其中有一些是地下廣場﹐ : 譬如說﹐上海人民廣場的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2萬多平方公尺是原人防工程﹐ : 旁邊的亞洲最大地下變電站1萬、地下商城1萬、地下街2萬﹐合計4萬平方公尺﹐ : 則是原有工程的改建。 : 事實上﹐最近10年來很多大陸城市的地下建設工程﹐包括地下商城、地鐵、 : 地下停車場等等﹐有不少都是利用原有的人防工程而改建的。 : 也就是中國大陸最近十來年提倡的新式人防(舊有人防改成多用途場所﹐ : 平時各種用途﹐戰時做人防) : 所以在大陸﹐幾乎隨便什麼城市﹐都有地下商城。 : 幾個大城市加一加﹐1980年前挖的防空洞就超過幾百km了。 : 去年跟前年夏天炎熱﹐南京跟杭州都開放人防工程給市民納涼﹐ : 但人防工程人均面積更大的揚州(市民人均1平方公尺規模)卻沒有﹐鬧上新聞﹐ : 官方解釋是南京杭州的是往山裡挖的坑道﹐因此冬暖夏涼﹐ : 而揚州的是文革時期平地整個挖開﹐建完後上面泥土回填﹐因此不會夏天涼快﹐ : 反而會悶熱。這新聞是一個人防工程情況的側面反映。 : 另外﹐要注意到上面提到的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這些﹐在文革時期都是一線。 : 當時的中國大陸有“三線建設”(可參考wiki詞條)﹐即認為世界大戰隨時開打﹐ : 而不管是美還是蘇﹐當時都是中國敵人﹐因此國防一線(沿海沿邊+東北)是守不住的﹐ : 國防二線(即抗戰中日佔、反復爭奪的華北華東地區)是主戰場﹐ : 因此軍事相關要搬遷到國防三線(即抗戰中國軍的大後方)。 : 象彭德懷等元帥在中央失去權力﹐就是下放到三線去負責三線建設﹐ : 近二十年中﹐中國大陸的國防政策就是“山、散、洞”三原則﹐ : 當時毛澤東提出的中國國防口號是“備戰、備荒、為人民”、 :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由此抽調了大量人力用於三線建設。 : 不要忘了﹐中國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依然有部分地區是“不對外開放地區”﹐ : 非大陸人士要進入需要向公安部門特別申請﹐批準後持特殊証件進入。 : 譬如說電影《山楂樹之戀》拍攝地﹐湖北遠安縣(在宜昌以北﹐三峽以東﹐靠近神農架) : 整個縣是“整體不對外開放地區”﹐遠安縣有什麼﹖你用google地圖看﹐ : 都是大山、森林。(森林覆蓋率70%以上﹐湖北綠化第一縣﹐ : 跟台灣森林覆蓋率最高的花蓮、台東、宜蘭、南投差不多。) : 但遠安縣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跟湖北的省城武漢一樣高﹐就是因為066基地在遠安。 : (066基地﹐即航天四院﹐現部分改組為民用的三江航天集團遷孝感、武漢兩市。) : 所以認為那裡很多山被挖空出來一堆地下工廠的﹐本來就是很多外國人的猜測。 : 實情如何﹖我又不是間諜﹐我當然不知道。XD : 八卦一下﹐話說當年汶川地震﹐到災區的各國志願者中﹐有十幾個據稱迷路﹐ : 跑到北川隔壁的綿陽去(都在岷山中﹐但方向不同)﹐然後就被扣留遣返了。 : 綿陽一樣是當時的三線建設重心﹐現在是知名的中國大陸軍工、航天基地。 : 跑題跑遠了﹐總之﹐觀點不同可以爭論﹐但不要為了反駁﹐ : 而用“你的數據我不信、吹牛、不可能”來輕易反對別人的數據﹐ : 除非你能夠在証據上推翻別人的數據。 : 更不要用“日本都做不到﹐中國怎麼可能做到﹐用紅皮書語錄去挖麼” : 這樣的情緒言論來做反駁。 -- 集體農莊莊員伊萬在河裡捉到一條大魚,高興的回到家裡和老婆說:” 看,我們有炸魚吃了!” “沒有油啊。”“那就煮!”“沒鍋。”“烤魚!”“沒柴。” 伊萬氣死了,走到河邊把魚扔了回去。 那魚在水裡劃了一個半圓,上身出水,舉起右鰭激動地高呼:史達林萬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139.60 ※ 編輯: ggeneration 來自: 123.205.139.60 (12/06 12:51)

12/06 12:47, , 1F
同感, 隧道工程跟防第一擊的工事量級根本不一樣
12/06 12:47, 1F

12/06 12:48, , 2F
還是說長城也是用豆腐渣工法充數諸位就滿足了?
12/06 12:48, 2F

12/06 13:21, , 3F
我一直以為他們指的是第三東京都的擴大抗炸版
12/06 13:21, 3F
長城工程 最早的官方說法是蓋在太行山脈與湖南省境內 為了DF-5系列導彈部隊蓋的一系列地下掩體工程 C先生跟bxdfhbh講的根本不是長城工程的東西 尤其是bxdfhbh扯蛋的那些隧道工程時間點 老共自己都說長城工程已完工了 其他東西都能算上一腳添油加醋算到長城工程上去 在大陸蓋大樓 地下室都能掛上長城工程 品質保證?

12/06 15:20, , 4F
人家答案哪裡蠢至少說一下
12/06 15:20, 4F
從青海到山西一線架起DF-31A走跨越極地軌道的路線射程 可以打到美國大多數的大城 http://www.zgjunsh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10/20101022143808255.jpg
bxdfhbh在那邊瞎扯蛋因為要離海比較遠 這蠢到不行的答案還真有人當真阿

12/06 15:22, , 5F
你連個理由都不給不就是 c大說的情形
12/06 15:22, 5F

12/06 15:46, , 6F
蠢的地方就是:答非所問
12/06 15:46, 6F

12/06 15:46, , 7F
樓上說的是 人防工程就是以防範核攻擊為要求
12/06 15:46, 7F

12/06 15:47, , 8F
我說的樓上是wx
12/06 15:47, 8F

12/06 15:50, , 9F
bx大有明確講出理由了
12/06 15:50, 9F

12/06 16:02, , 10F
當初三線建設也是要求在核戰爭情形下也能運作
12/06 16:02, 10F

12/06 16:43, , 11F
沒蓋在可能的第二長城出口沒辦法否定第二長城的存否
12/06 16:43, 11F

12/06 16:44, , 12F
我晚餐吃麵就代表我家裡沒米嗎
12/06 16:44, 12F

12/06 16:48, , 13F
沒錯 今天我吃麥當勞代表肯德基與達美樂都倒了嗎?
12/06 16:48, 13F
※ 編輯: ggeneration 來自: 123.205.139.51 (12/06 18:35)

12/06 18:42, , 14F
你才沒看清楚吧! b先生是在證明大陸方面的工程能力
12/06 18:42, 14F

12/06 18:44, , 15F
c先生寫的東西也是在證明大陸方面的能力與決心
12/06 18:44, 15F

12/07 20:38, , 16F
廢文 錯誤觀念百出 偉哉
12/07 20:38, 16F

12/09 16:32, , 17F
人家理性多了 還說別人蠢
12/09 16:32, 17F
文章代碼(AID): #1IeLM-iw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IeLM-iw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