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什麼國樂總在西洋樂器前面矮了一截?

看板ClassicMusic作者 (nothing)時間16年前 (2008/01/29 13:56), 編輯推噓8(8016)
留言24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7/19 (看更多)
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不見得對.. 如同前面有人說的,發展的時間不夠長, 可以演奏的曲目不夠多, 加上訓練方式不夠科學化系統化 還有就是態度的問題 如果說覺得學西樂的人覺得國樂矮一截, 倒不如說,學國樂的少部分人處於一種過於自滿自信的狀態吧.. 對音樂的態度可能不夠謙卑也不夠嚴謹.. 舉例來說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中國笛表現力比西洋長笛豐富多了, 卻不知道某些技巧別人在兩百年前早就有了, 難的練習曲也是很多, 就我所知以管樂器來說, 很多國樂笛子名家,都曾在西樂器下過一番功夫.. 在學習自身文化同時,也不要排斥別人的音樂.. 總之,我覺得國樂是有自己一番的特色, 音樂本身沒有所謂矮人一截的問題.. 能否將國樂的欣賞人口,提升為世界性的層次才是重點 而非與西樂一較高下.. --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83.177.20

01/29 15:08, , 1F
的確~只有時時反省才有更進步的空間
01/29 15:08, 1F

01/31 21:17, , 2F
(啪啪啪啪)
01/31 21:17, 2F

02/04 13:09, , 3F
我高中學過二胡,但沒吹管樂器的底,在大一時加入管樂社
02/04 13:09, 3F

02/04 13:11, , 4F
結果我習慣把線譜翻成簡譜看比較快,而且比他們"快很多"
02/04 13:11, 4F

02/04 13:12, , 5F
結果被說:你們國樂就是都看簡譜才不會進步
02/04 13:12, 5F

02/04 13:13, , 6F
而且知道我學過國樂以後,看我的表情都帶不屑
02/04 13:13, 6F

02/04 13:14, , 7F
被沒絕對音感、連相對音感都沒的人,更扯節奏感也亂78糟
02/04 13:14, 7F

02/04 13:15, , 8F
合奏不看指揮的一群人看不起,真的是很莫名奇妙
02/04 13:15, 8F

02/04 13:21, , 9F
除了線譜視奏輸以外,其他的音樂基本技能我都能巴掉他們
02/04 13:21, 9F

02/04 13:22, , 10F
但是就因為習慣看簡譜被看不起,真的是很氣= =
02/04 13:22, 10F

02/04 19:06, , 11F
因為你不夠強... 加油! 要幹掉他們!!
02/04 19:06, 11F

02/05 00:43, , 12F
抱歉樓上,我進去學了一年長笛,除了一位大四的比我厲害
02/05 00:43, 12F

02/05 00:44, , 13F
其他學長笛的都被我巴掉了
02/05 00:44, 13F

02/05 00:47, , 14F
他們的"西樂"優越感,還有排斥學國樂的人的態度真的很糟
02/05 00:47, 14F

02/29 11:37, , 15F
優越感是的確存在的啊!但站在水平之上看 國樂真的很少
02/29 11:37, 15F

02/29 11:38, , 16F
這 不也是一個問題嗎? 的確~國樂是好 但也可以反向思考
02/29 11:38, 16F

02/29 11:38, , 17F
為什麼別人可以在我們面前驕傲 可以批評我們 是不是我
02/29 11:38, 17F

02/29 11:39, , 18F
和大家仍有比不上他們的很多地方 氣憤是難免的 但情緒
02/29 11:39, 18F

02/29 11:39, , 19F
過後 我們更應關起門來虛心檢討 不然 講太多又有什麼用
02/29 11:39, 19F

02/29 11:40, , 20F
因為我們的話早就完全沒有說服力 這就像一個小孩老是跟
02/29 11:40, 20F

02/29 11:40, , 21F
跟你說他多厲害 都是他不想做才書沒唸好 只要他一認真
02/29 11:40, 21F

02/29 11:41, , 22F
一定可以成為全班第一 這你相信嗎?還是應該作傲才是對
02/29 11:41, 22F

02/29 11:41, , 23F
自己跟國樂最負責的態度吧!
02/29 11:41, 23F

07/10 21:01, 5年前 , 24F
合奏不看指揮的一群人看 https://moxox.com
07/10 21:01, 24F
文章代碼(AID): #17dh_zAA (Classic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7dh_zAA (Classic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