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法國抗議變暴動!總統馬克宏矛頭指向抖音

看板C_Chat作者 (悟)時間11月前 (2023/07/02 20:40), 11月前編輯推噓16(17122)
留言40則, 22人參與, 11月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別的不講,我認為抖音確實造成一個傷害:專注力。 啊啊,我知道有些人已經想轉頭了,先等一下啦,你這樣不就剛好命中我說的話嗎? 我們不要把焦點灌在抖音上,事實上YT、IG等平台也都積極推動所謂的短影音, 長度可能幾十秒,大多不超過三分鐘,就讓你看個笑話還什麼的。 我自己班上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安裝,除了他們自己愛看以外, 要與同儕有同樣的話題也是一個主流因素。 OK?那到底會怎樣? 首先,人類的前額葉約莫在25歲才會發育完全;前額葉掌管的是高階認知能力, 包含各種決策與規劃--「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太衝動了」這句話, 其實除了人生歷練以外,也是因為肉體上,前額葉尚未發育完全的關係。 那到底跟短影音有什麼關聯? 腦子是可以形塑的,而且更難過的是,形塑腦子有黃金期(例如學習語言就是0~3歲), 錯過之後就很難補償。 而短影音,會讓人習慣於非常快速得到滿足,以至於對於長時間(甚至只是十分鐘)的 專注都難以達成。 (以上我記得都有醫學研究,但懶得找了) 可是這到底是不是壞事? 我也不知道,說不定未來的世界,這種專注力無法超過5分鐘, 行為與回饋不可以超過三分鐘不然就擺爛,反而才能適應環境? 我現在是不相信啦,但我也沒辦法把話說太滿。 話又說回來,這跟電玩可完全不一樣,應該說電玩的範疇太大了, 黑白妹跟王冠之淚都是電玩,俄羅斯方塊跟CS,跑跑卡丁車與傳送門,通通都是電玩。 從遊戲方式、遊戲時長...等,都沒什麼交集; 然而短影音,不管主題是什麼,如剛才所言,大多都有著不超過三分鐘的長度, 最致命的就是這個長度啊。 但這跟什麼暴動我覺得就只是馬克宏無的放矢,ㄏ ※ 引述《dcss410074 (dcss)》之銘言: : 法國抗議變暴動!總統馬克宏矛頭指向抖音、電子遊戲:父母該管好孩子 : https://games.yahoo.com.tw/emmanuel-macron-093746883.html : 法國日前發生的 17 歲非裔青少年奈爾(Nael),因為拒檢遭警察槍傷,引起法國人民上 : 街抗議政府,但後續許多店家都無端遭到搶劫、放火與砸毀,政府也派出大量警力鎮暴與 : 維持秩序。然而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卻將矛頭指向 TikTok、 : Snapchat 和電子遊戲。 : https://is.gd/jddAJu : 將暴動怪罪給遊戲?(圖源:Riot Control Simulator/示意圖) :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馬克宏提到三天逮捕的騷亂製造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年紀非常年輕, : 並將整起暴動原因指向 TikTok、Snapchat 和電子遊戲,認為這些上街的青少年正在沉迷 : 於重現遊戲中的暴力場面,更呼籲父母應該管好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們留在家裡是父母 : 的責任,政府沒有責任來代替他們」 : 並說「我們看到了 TikTok、Snapchat 和其他幾個平台成為組織暴力聚會的地方,更存在 : 一種模仿暴力行為的現象,這讓他們和現實脫節」「對於他們其中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正 : 在街上重現那些讓他們沉迷的電子遊戲」 : https://is.gd/TCJXm7 : 遊戲和現實暴力多年來已經有許多研究。(圖源:Grand Theft Auto V/示意圖) -- 以雙眼親睹靈魂的奧秘 以雙手掌握生命的法則 人類不應觸及,僅屬於神祇的禁忌之天頂…不曾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0.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88301605.A.94E.html

07/02 20:43, 11月前 , 1F
這聽起來像是以前「卡通、遊戲會導致專注力喪失」
07/02 20:43, 1F

07/02 20:43, 11月前 , 2F
說法的翻版
07/02 20:43, 2F
不,遊戲、卡通可沒有做到只有三分鐘吧? (雖然近幾年的手遊越來越有這種趨勢了)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0:44:01

07/02 20:44, 11月前 , 3F
想到以前老人最愛講漫畫會讓學生專注力不足
07/02 20:44, 3F
報紙其實也被講過唷,只看報紙不看書; 電視也有喔,只看電視不看報紙; 然後到現在就是只看手機不看電視。 但我想說的是,從文字改變為圖像,確實不一樣,但是只是開發了不同部位的腦子; 從長時間的閱讀到極短時間的影音,則是會讓專注時間縮短。 我沒辦法那麼武斷地說這絕對不好,但至少學生們還要考學測RRRRR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0:48:28

07/02 20:45, 11月前 , 4F
我覺得這樣怪在抖音上真的太扯 現代垃圾資訊一大堆 15
07/02 20:45, 4F

07/02 20:45, 11月前 , 5F
秒沒重點就是滑掉 不然呢 我要看10分鐘廢話的影片嗎
07/02 20:45, 5F
抖音也只是把讀10分鐘垃圾的時間變成吸引人去讀10個1分鐘垃圾啊

07/02 20:48, 11月前 , 6F
那你應該同意手機時代造成閱讀力下降對吧
07/02 20:48, 6F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0:49:52

07/02 20:49, 11月前 , 7F
或許也算是對於資訊爆炸的一個適應吧,只是傳統的知
07/02 20:49, 7F

07/02 20:49, 11月前 , 8F
識多半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總結,不然就是知識的傳
07/02 20:49, 8F

07/02 20:49, 11月前 , 9F
遞必須跟著變化
07/02 20:49, 9F

07/02 20:50, 11月前 , 10F
你現在看卡通漫畫可能覺得很正常,但是以前閱讀紙
07/02 20:50, 10F

07/02 20:50, 11月前 , 11F
本長文的年代,這漫畫就是非常速食化的閱讀,「看
07/02 20:50, 11F

07/02 20:50, 11月前 , 12F
太多漫畫會變笨」
07/02 20:50, 12F
我想說的是漫畫就一定很速食嗎?速食的確實很多, 不過文字也不惶多讓啊,比方說這季的什麼異世界的那本原作。 漫畫只是一種表現形式,你可以用漫畫畫莎士比亞,也可以用歌劇唱小美人魚。 但你要用短影音放莎士比亞?少蠢了。

07/02 20:50, 11月前 , 13F
根本原因是智慧手機 跟平台真的沒關係
07/02 20:50, 13F
對,就是短影音與智慧型手機那種滑兩下很方便的特性,跟哪個平台無關。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0:51:22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0:54:58

07/02 20:55, 11月前 , 14F
漫畫 一回就15頁 就是速食阿 你這說法就跟以前人嘴漫
07/02 20:55, 14F

07/02 20:55, 11月前 , 15F
畫一樣
07/02 20:55, 15F
這也跟資訊量的密度有關,確實很多漫畫很速食,完全無法反駁。 這種速食漫畫被嘴也是理所當然的啊。 但漫畫不是全部都很速食;短影音,我還沒看過什麼有深度的欸?

07/02 20:57, 11月前 , 16F
我不看短視頻也越來越速食 主要還是資訊爆炸吧
07/02 20:57, 16F

07/02 20:58, 11月前 , 17F
一秒鐘幾十部影片要看 沒有2倍數都懶得看了
07/02 20:58, 17F

07/02 20:59, 11月前 , 18F
就像有人在說好的秘書以前可以把業務往來的許多人名電話
07/02 20:59, 18F

07/02 20:59, 11月前 , 19F
記住,但像在都交給手機負責了
07/02 20:59, 19F
我們可以推到更古老的時代啊,曾經有哲學家說過文字會妨礙思考, 因為大家本來要記得很多事情,用文字記錄之後腦子這些功能就退化了。 也許他是對的,事實上卻是大腦可以解放這部分的能力,去做更多的發展。 而短影音能有什麼樣的改變呢? 我真的不知道。 也許真的會有某種契機使得這樣的思考型態變成適者生存吧

07/02 21:00, 11月前 , 20F
抖音的設計就是強迫看廣告啊,YT起碼還有縮圖預覽功
07/02 21:00, 20F

07/02 21:00, 11月前 , 21F
能,抖音就是強迫你看99支廣告跟1支好笑的短片
07/02 21:00, 21F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1:04:02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1:06:25

07/02 21:16, 11月前 , 22F
一首歌也普遍三四分鐘啊,這你怎麼解釋?
07/02 21:16, 22F
同理,歌曲也有分很多不同的,同樣是三四分鐘,baby shark這種旋律大量重複的, 跟悲慘世界的do you hear people sing,會是一樣的情報密度與深度嗎? 一些芭樂歌確實可以分到速食類,但沒辦法一言以蔽之。 抖音的短影音能有這樣的差距嗎?我不知道。也許你可以提供一些反例? ※ 編輯: nahsnib (118.161.0.52 臺灣), 07/02/2023 21:20:03

07/02 21:37, 11月前 , 23F
搞不好以後被斗音訓練過得小孩單位時間吸收知識能力很強啊
07/02 21:37, 23F

07/02 21:37, 11月前 , 24F
,一堆研究統計結果都過於片段了。我是認為一代有一代的娛
07/02 21:37, 24F

07/02 21:37, 11月前 , 25F
樂拿來比較就是張飛打岳飛
07/02 21:37, 25F

07/02 21:39, 11月前 , 26F
就資訊片段化跟學習能力下滑的概念?社會學倒是對這樣
07/02 21:39, 26F

07/02 21:39, 11月前 , 27F
的說法認同而且很擔心
07/02 21:39, 27F

07/02 21:39, 11月前 , 28F
歌曲跟短影片根本不是同一個樣態 = =!
07/02 21:39, 28F

07/02 22:03, 11月前 , 29F
我都看貓狗片還好吧?==
07/02 22:03, 29F

07/02 22:18, 11月前 , 30F
速食文化和大眾量產文化真的會搞出蠢蛋進化論的世界
07/02 22:18, 30F

07/02 22:45, 11月前 , 31F
越來越沒耐心是事實啊,都有一票人聽歌要跳過前奏、看
07/02 22:45, 31F

07/02 22:45, 11月前 , 32F
影片要用1.5倍速了,但不完全是短影音造成的就是了
07/02 22:45, 32F

07/02 23:50, 11月前 , 33F
都推給斗音有點偏頗啦,升學考試都證明,不喜歡動腦的人就
07/02 23:50, 33F

07/02 23:50, 11月前 , 34F
是占多數。
07/02 23:50, 34F

07/02 23:51, 11月前 , 35F
一堆p2w的遊戲就賺到流湯,反觀戰棋永遠小眾,同理。
07/02 23:51, 35F

07/02 23:55, 11月前 , 36F
歌曲有啥好比的 護航抖音也不是這樣
07/02 23:55, 36F

07/03 02:19, 11月前 , 37F
你這個理論是從抖音上看來的嗎
07/03 02:19, 37F

07/03 04:39, 11月前 , 38F
學測題目又臭又長,是另一個極端了吧?
07/03 04:39, 38F

07/03 05:25, 11月前 , 39F

07/03 07:40, 11月前 , 40F
聽歌還跳前奏是三小= =他人生有短到差那幾秒?
07/03 07:40, 40F
文章代碼(AID): #1aeN0bbE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aeN0bbE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