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透明飛機你敢坐嗎? 鋼彈駕駛艙黑科技 已回收

看板C_Chat作者 (J.J.)時間8年前 (2016/06/13 19:34), 編輯推噓33(33091)
留言124則, 4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0 (看更多)
因為要離題 所以特別發一篇文好了 說真的 雖然我自己也是ACG重度玩家 但是拜託玩ACG的人 真的不要自己想像的小世界裡 這樣真的很(ㄜˇ)宅(ㄒㄧㄣ)..... 我用1.6M的高性能實驗室機器人展示二足步行的研究成果 延伸到18M巨大機器人的可行性 結果 有人就自動腦補成"等比例放大" 而且還非常堅持這個說法 用常識想都知道 不同尺度的機械 機械結構會不同 而我在推文第7句 要用結構力學來修正 也就是機械結構會重新設計優化 然後 開始有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 不斷鬼扯材料力學了 說什麼放大後應變力問題 好啦 確實有這麼一回事啦 材利這確實是個考量沒錯 直接給你們 民間隨手可得的台製建築鋼筋 SD42 光是降伏強度(強韌度)就 4.2T/cm^2 還不提超額強度有6T+ 如果是航太用的鋁 鈦 鎂合金 那又是另一種黑科技了 就算是10T的機器人 普通鋼筋只要3cm^2不到的鋼骨 就可以直接輕鬆吊起來 你一個18M的機器人 骨架會小於10cm^2嗎?? 完全沒可能吧 10cm2超小根的喔 怎樣都是小兒科 材料強度根本就不是問題 口口聲聲質疑他人對於材料強度的認知問題 卻連現實中最基本的工程材料強度都不知道 我是不知道板上有多少人自稱學過材料力學啦 但是 這麼基本的"工程常識" 拜託不要讓我這個沒念過機械的門外漢 還特地去查資料來打臉 我知道的可只有 [鋼筋的強度可以輕鬆的實現10T以上] 而已喔 你自己想想看 電梯/吊車鋼纜能承受多少重量 就應該要馬上知道鋼筋有多少強度了 這種基本程度的科學聯想/舉一反三是常識好嗎 另外 我在說結構力學 一堆不知道有沒有念過力學的 一直不斷在跳針材料力學 阿 材料力學就是沒問題阿 而且 真的有人知道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之間的關係嗎?? 雖然是非線性 但材力和結力是乘法關係 兩者關係相乘積之後 才會是最終應力極限 就是 不管是提升"任何一方" 都可以提高極限強度 而相對的 破壞任何一方都可以毀滅結構 不管你另一邊材力有多厲害 相同的工法 木造大概能蓋到7層(大約是木造上限) 但是RC 卻可以蓋到100F+(馬來西亞雙峰塔 史上最高RC建築 而SLC的極限在哪 沒人知道(攤手 這就叫做材料力學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極限 而什麼叫做結構力學 台南大地震誰不倒 只有唯冠倒下來 就叫做結構力學 標準的負面教材 正確的結構力學 會帶你飛上天 不正確的結構力學 會帶你下地獄 結構力學就是這麼屌 連紙橋都可以開上車! 而我在說結力 且材力明明就不是問題 一堆念材力的不知道是在班門弄斧什麼 一直非要跳針到他們的世界 一整個就是自顧自的 自說自話講不聽 難怪玩ACG的會容易被人歧視 就是因為有你們這種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造成的阿...... 然後 我沒說的東西`沒說過的話 一直不斷的有人幫我自動"腦補" "戴帽子" 一整個就是活在自己一廂情願的世界中 噁心的要命 我說機器人放大到18M 然後就有人堅持認定成"等比例放大" 夭壽 哪來的等比利阿 如果是等比例放大 幹嘛還要用到結構力學阿~ 講極端一點 我甚至連是 "2足 4足 輪車 還是履帶" 都還沒指定好嗎 如果是後兩者根本是作弊 沒有難度 我說 紙橋承重100KG+(誤植為A4尺寸) 就有人自動腦補 "用一張紙實現" 拜託 真的不要"一廂情願"好嗎 別人沒說過的話 不要隨便腦補 講都講不聽 真的很噁心耶 難不成 你們碰到女生跟你們打招呼問好 就會自動腦補成女生對你有感嗎?? 拜託 少噁心了 這種人真的非常宅! 而且 如果在實驗室中 動不動就用這種腦補的方法在做事 在MEETING時不會被電爆嗎?? 我很難想像耶 另外 有些人的基本學識素養低落也真的是很困擾 提到跳躍的問題 結果有人扯噴射火箭 拜託拜託 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運動行為好嗎 跳躍/彈簧發射 一般火藥子彈 是靠著瞬間且短暫的"瞬間"加速行為累積動能後 之後僅靠著慣性動能與位能之間做功交換 而噴射火箭則是有靠著噴射引擎 持續不斷的"持續做功" 靠著噴氣反作用力來持續不斷的抵抗G力 並且緩緩離開地球 (沒錯以地球尺度來說是緩緩) 難道有人以為 火箭發射後就直接達到"脫離速度"(或稱第二宇宙速度) 然後靠慣性離開地球嗎?? 別扯了好嗎 原理根本"完全不一樣"好不好 脫離速度有10km/s 跟隕石一樣快好嗎 瞬間做功 V.S. 持續做功 然後居然跟我說 兩者相同..... 拜託 自稱二類組耶 而且這可是國中物理的程度耶 竹蜻蜓根吹箭 會是一樣的原理嗎..... 玩ACG的不要讓人覺得連國中都沒畢業好嗎..... 我可不想也一起被當常是笨蛋 - 總結 1. 拜託不要一相情願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 想打臉別人就提出科學數據 不然就是我打臉你 2. 不要動不動就腦補別人沒說過的話 這真的"非常噁心" 3. 自己專業內的基本常識請顧好 不要連業內基礎都搞不清楚 會讓業外的人非常困擾 4. 請確保自己有國中程度的基本學識 - 附註 巨大機器人 真正的技術障礙叫做"出力" 這是發生在電機領域的障礙 現階段 還沒有哪一個馬達或是動力系統 能夠同時滿足巨大蘿蔔所需的扭力和轉速 這才是真正的障礙 不是轉速不夠 就是扭力不夠 而且動態響應也非常差 所以巨大蘿蔔確實可行 但只能慢慢走而已 非常非常的慢慢慢慢........1 所以 我一開始就強調 如果只是"會動會走" 世界上還沒有哪個馬達 可以讓蘿蔔飛天遁地的 而燃料引擎就更不用說了 內燃機扭力超弱的!! ※ 引述《JeremyJoung (J.J.)》之銘言: : 我是念電機+資工的 雖然是主攻計算機組 : 不過這方面的基本理論我基本上都還算懂 : 直接先講結論好了 : 可實用化的鋼彈全視角 確實是比單純讓一台18M的機器人移動還要困難不少 : 這點是確定的 : CPU阿 攝影機數量阿 幀數問題阿 什麼的$$問題都不提 : 最基本的 取景角度 & 動態遮蔽問題 : 這兩點確實是演算法無法處理的障礙 : 第一點動態遮蔽 : 很多人拿當前實驗室中的靜態技術來套用在動態應用上 : 但這是根本性的錯誤 : 動態遮蔽有多麻煩 要從靜態遮蔽開始講起 : 最簡單的 你把GOOGLE街景轉到"腳底下"去看看 : 基本上是"完全"看不到(報告長官 完全沒有畫面) 而且GOOGLE也不讓你轉下去 : 因為這就是遮蔽 : 下方的視覺很要命的被GOOGLE汽車的本體給遮住了 所以根本看不到 : 就算是靜態的理想環境 都會有腳底的視覺死角了 : 除非你是顆浮在空中的鋼球(還不可以著地喔) : 所以更別說是複雜的動態環境 : 動態修圖要修到讓鋼彈不管怎樣在戰鬥中怎樣的舞刀弄槍 : 手腳永遠都不會"入鏡" 這真是神一般的去背技術 完全無法想像 : 這種程度的演算法 目前至少還超前個2-30年跑不掉 : 更不用說用X光 或是紅外線什麼的 : 說這種話的人 根本連電磁波的穿透特性為何都不曉得 : 更別說是X光照片的"成像原理" 這是根本的錯誤 : 唯一有可能方法的是脈衝成像 白話講就是超音波 : 不過掃描速度有點兩光 在太空中無法用脈衝也是有點困擾 : - : 另外 多重攝影機的全景拼貼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 : 在有景深差異的環境下的視角變形 : 先不討論360度 那太難了 只討論正面攝影的問題 : 直接舉例 : A : B : ------- : C D E : A B 是被攝物 CDE是正面攝影機 : 在C的視角中 A會在B左邊 : 在D的視角中 只有B沒有A : 在E的視角中 B會在A左邊 : 這是怎樣? : 僅僅只是正面而已 就已經一個成像三種表述 (還不只兩種哩 政治都比這個簡單多了 : 同樣都是正面攝影 但就已經是三個攝影機看到的內容卻天差地遠 : 更別說360度時會有多靠杯 : 這種視角差異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用全景"拼貼"就能解決的問題 : 這還牽涉到"非常非常"複雜 且"超級"沉重的的後端運算 : 這種影像錯覺就是雙眼立體成像的基本概念 : 人眼內建有自動雙眼修正 但也僅限於"雙"眼而已就是 : 從這個方面想想 人眼真是超屌的阿~ : 而且到這連鏡頭中既有的"筒狀變形"都還沒討論到 : 這又是另一個麻煩的物理問題要處理 : 想做全景拼貼 不面對這個問題 根本不可能(苦惱 : 如果是放棄使用真實影像 全部採用3D虛擬成像 : 痾... : 這個理論上或許有那麼一點可能啦 : 不過時間複雜度大概比單純的全景拼貼多上5-10個零以上就是(保守估計) : 現實技術中 有透過2000張照片 勉強還原出一個粗造的3D建模的技術 : 2000張已經是下限 還原出來的品質目前還很低下 : 而且還原的是目標單一建築 不是一整個場景 : 如果要還原整個戰鬥場景 照片數量大概再多加1-2個零應該是可以的(吧) : 總之 如果不考慮理想性 : 可以接受大量的"畫面變形"以及各種"視覺遮蔽" 或是其他奇奇怪怪的殘缺 : 那麼全景一點都不難 毫無技術 : 反正就是一個多螢幕的概念而已 把60吋電視圍個一圈有很困難嗎? 沒有對吧 : 但是如果真的弄到跟鋼彈一樣理想 : 那麼讓18M的機器人走動真的還比較簡單 : 現實技術早就可以辦到了 : 如果只是要會"動" 不需要飛天遁地 : 不需要用機器人肉身抵抗某鑑首炮(疑?) 全身以輕鋼骨構成無須裝甲化 : 沒有內建反應爐 可以學EVA直接用尾巴插屁股(現實實驗室也確實是這樣玩 : 太複雜的CPU當然也不在身上(簡單的有) 全身上下就只有基本感測器和馬達 : 這種程度的機器人 實驗室早就可以辦到了 : 可跑可跳 更可以主動力回饋呢(踢他一腳 會自動姿態修正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thsRHLU4M
: 只要有$$ 別說是放大到18M 就算是80M(EVA)都可以 : 總之呢 : 現實與科幻 還是有些差別的 : ※ 引述《shamanlin (點藏必須死)》之銘言: : : 你講的問題基本上全部都不是問題還挺簡單的... : : 如果這樣就黑科技,那你去看Active Eagle View+ 360度環景影像系統不就嚇尿了 : : 以下我用UC的情況來講 : : 不對,在裡面全周天的時候才會乍看像是隔著玻璃 : : 但其實那是影像處理後拼貼出來的 : : UC常可見到一種畫面就是有人趴在駕駛艙前面 : : 但其實你是看不到的,因為攝影機沒拍到 : : 這很簡單,大倍率解析度高的主攝影機可以放在雙眼 : : 其他在身體四周可裝配大量的小型攝影機,按照MS的尺度 : : 不管裝配再多,畫面上都是完全看不到的 : : 請想像一下一顆1cm級的CCD裝在18m的上看起來才多大? : : 這也完全不是問題,因為攝影機事實上就是可以放在裝甲外 : : 或著說是內嵌在裝甲內,上面放個透明隔板什麼的 : : 四肢跟武裝遮擋也完全不是問題,因為沒人說攝影機只能一個方向一個 : : 如前面所說,1cm的CCD對比18m的MS...看起來才多大? : : 所以機體上可以在各位置擺上一百組以上的攝影機都不是問題 : : 組數越多能覆蓋的範圍與重複性就越大,再將回傳的影像進行結合即可 : : 這種技術會很難想像嗎? 其實跟現在手機拍照去除路人是類似的方法 : : 同樣只要攝影機數量越多,即使被打壞一部分也不會影響到畫面 : : 至於影像扭曲與角度問題,基本上都是電腦可以搞定的 : : 當然或許以現在的電腦跟CCD,要做全周天畫面影像不會很清楚 : : 但這技術本身不難,又既然是宇宙世紀了,電腦跟CCD變更先進也不奇怪吧 : : 要設計成裝飾品也不是什麼問題 : : 或是要放高倍率光學攝影機也可以啦 : : 啥? 要理解啥? : : 全周天根本就不需要立體感啊 : : 全周天只要讓你知道那邊有什麼東西距離多遠資料都顯示出來就好了 : : 你是在控制MS,又不是進入全周天VR玩第一人稱遊戲要求浸淫感 : : 更別提你要射擊時也不是真的依靠你的眼睛抓距離感去瞄準哪... : : 當你挑這毛病時,你不會覺得奇怪那為什麼用螢幕玩的第一人稱遊戲還是照玩嗎? : : 我看你還是先去玩玩戰場之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72.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65817644.A.3A5.html

06/13 19:35, , 1F
不要欺負文組的 QQ
06/13 19:35, 1F

06/13 19:37, , 2F
淦 知識小百科給推
06/13 19:37, 2F

06/13 19:38, , 3F
它講的是假二類
06/13 19:38, 3F

06/13 19:38, , 4F
文組SAFE
06/13 19:38, 4F

06/13 19:38, , 5F
辛苦了,這個版上心靈脆弱的人很多
06/13 19:38, 5F

06/13 19:39, , 6F
文組表示你們在幹嘛
06/13 19:39, 6F

06/13 19:39, , 7F
賣雞排 你要來點嘛?(遞
06/13 19:39, 7F

06/13 19:41, , 8F
樓上特地來賣雞排,難道…對樓下有好感?
06/13 19:41, 8F

06/13 19:43, , 9F
淦XDD 那看來我連國中程度都沒有
06/13 19:43, 9F

06/13 19:44, , 10F
怎麼又開一篇新的
06/13 19:44, 10F

06/13 19:44, , 11F
清大材料小廢廢來觀戰 我其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XD
06/13 19:44, 11F

06/13 19:45, , 12F
文組看到一半開始發呆
06/13 19:45, 12F

06/13 19:47, , 13F
看起來好厲害,趕快來推文,以免人家以為我不懂
06/13 19:47, 13F

06/13 19:47, , 14F
路過問一下 如果有核融合技術 能克服出力問題嗎?
06/13 19:47, 14F

06/13 19:47, , 15F
只剩下兩隻空心腿用吊車驅動前進也是"非等比例放大" XD
06/13 19:47, 15F

06/13 19:48, , 16F
我可以跟你講 你1.6M那個影片等比例放到18M絕對動不了
06/13 19:48, 16F

06/13 19:48, , 17F
一個月說全視角黑科技太難被打臉
06/13 19:48, 17F

06/13 19:48, , 18F
於是捲土重來改說機器人動起來簡單
06/13 19:48, 18F

06/13 19:49, , 19F
然後在稍早的文章再次被打臉
06/13 19:49, 19F

06/13 19:49, , 20F
剛吃飽 我理組的 可是我都看不懂
06/13 19:49, 20F

06/13 19:49, , 21F
那你拿那個影片是要佐證什麼?
06/13 19:49, 21F

06/13 19:49, , 22F
近況是發新文章想刷新重開副本
06/13 19:49, 22F

06/13 19:50, , 23F
懶人包
06/13 19:50, 23F

06/13 19:51, , 24F
答案是不行 動力跟出力 不一樣
06/13 19:51, 24F

06/13 19:51, , 25F
核融合屬於動力來源 馬達屬於出力
06/13 19:51, 25F

06/13 19:51, , 26F
只有我覺得這篇文會踩到人身攻擊的線嗎?
06/13 19:51, 26F

06/13 19:51, , 27F
除非有次世代的超導線圈馬達 否則都很困難
06/13 19:51, 27F

06/13 19:57, , 28F
你到底知不知道降伏強度的意義啊?
06/13 19:57, 28F

06/13 19:57, , 29F
降伏強度代表在這個界限內,材料的變形是"彈性"的
06/13 19:57, 29F

06/13 19:58, , 30F
做功釋放後可恢復原狀的最大施力
06/13 19:58, 30F

06/13 19:58, , 31F
看下來是感覺原PO把力學當成玄學在講...
06/13 19:58, 31F

06/13 19:58, , 32F
要爭論學術就爭論學術,不要打到人身
06/13 19:58, 32F

06/13 19:58, , 33F
也就是說,材料受力會變形 不同材料變形程度不一樣
06/13 19:58, 33F

06/13 19:59, , 34F
請問你兩個不同材料元件之間該怎麼辦?
06/13 19:59, 34F

06/13 19:59, , 35F
更不要說,還有疲勞限的問題
06/13 19:59, 35F

06/13 19:59, , 36F
任何的金屬器具在你使用它的時候 都會有彈性好嗎
06/13 19:59, 36F

06/13 19:59, , 37F
爭論學術錯了頂多回去再學過,人身踩板規的,自重一下
06/13 19:59, 37F

06/13 20:00, , 38F
疲勞就已經扯提了 這邊沒有必要提到那麼現實的問題
06/13 20:00, 38F

06/13 20:00, , 39F
打高空那麼多不如拿一點設定資料來算算看啊...
06/13 20:00, 39F
還有 45 則推文
06/13 20:46, , 85F
度,輻射損傷等會使材料機械強度變質,單是環境溫度
06/13 20:46, 85F

06/13 20:46, , 86F
就可能讓材料晶粒尺寸成長,致使降服強度下降,而有
06/13 20:46, 86F

06/13 20:46, , 87F
些材料的降服強度值在不同應變速率下是不同的,同時
06/13 20:46, 87F

06/13 20:47, , 88F
材料的尺寸因素也要考慮進去,碳纖維短尺寸強度超
06/13 20:47, 88F

06/13 20:47, , 89F
群,一旦拉長後要考慮內裡差排密度引致的強度下降
06/13 20:47, 89F

06/13 20:47, , 90F
影響,舉這例子是要說明單純拿出貨標準說某某材料
06/13 20:47, 90F

06/13 20:47, , 91F
可以用,當心被無良材料供應商唬了。
06/13 20:47, 91F

06/13 20:50, , 92F
文章看完就知道原PO在哪裡人身攻擊了
06/13 20:50, 92F

06/13 20:50, , 93F
開頭就群嘲了,沒被桶算你賺到...
06/13 20:50, 93F

06/13 20:56, , 94F
文組的我對不懂的東西都閉嘴看熱鬧
06/13 20:56, 94F

06/13 20:59, , 95F
還好我文組不用懂也沒關係
06/13 20:59, 95F

06/13 20:59, , 96F
機器人傳動,你的概念居然還停留在馬達傳動?
06/13 20:59, 96F

06/13 21:01, , 97F
你有聽過人工肌肉或是磁線性肌肉(收縮模組嗎?)
06/13 21:01, 97F

06/13 21:05, , 98F
但是你能理解全視角的超現實難度我很欣慰。
06/13 21:05, 98F

06/13 21:09, , 99F
跟這版的人認真會被氣死,真正理解全視角問題的人
06/13 21:09, 99F

06/13 21:09, , 100F
你算在內,看到現在大概才兩三個。
06/13 21:09, 100F

06/13 21:13, , 101F
這裡是西洽,你想聊可以去專門的版阿...
06/13 21:13, 101F

06/13 21:15, , 102F
文組 只能圍觀有看沒懂
06/13 21:15, 102F

06/13 21:21, , 103F
現在只能ㄊㄇㄉ戰啊啊啊啊啊啊!!!!!!!
06/13 21:21, 103F

06/13 21:22, , 104F
是的我也覺得採到人身攻擊。
06/13 21:22, 104F

06/13 21:27, , 105F
@extemjin 請問全視角是什麼?
06/13 21:27, 105F

06/13 21:31, , 106F
這串原本再說鋼彈的全周天
06/13 21:31, 106F

06/13 21:32, , 107F
有看過機人戲作品應該都會有印象 就那種只有一張椅子
06/13 21:32, 107F

06/13 21:32, , 108F
飄在那邊的全周天螢幕
06/13 21:32, 108F

06/13 21:37, , 109F
歪了
06/13 21:37, 109F

06/13 21:39, , 110F
謝謝上面幾樓的回答
06/13 21:39, 110F

06/13 22:26, , 111F
推專業
06/13 22:26, 111F

06/13 22:26, , 112F
本尊終於來這篇推文了
06/13 22:26, 112F

06/13 22:27, , 113F
我還以為不會來丟臉
06/13 22:27, 113F

06/13 22:39, , 114F
前幾天 有人貼類似全周天的頭盔 https://goo.gl/a6Oh2l
06/13 22:39, 114F

06/13 23:26, , 115F
是說出力能解決 我看離飛太陽系外也不遠了w
06/13 23:26, 115F

06/13 23:51, , 116F
糟糕 理組我也看不懂 只是我不知道為何從駕駛艙的難題
06/13 23:51, 116F

06/13 23:51, , 117F
跳到材料@@
06/13 23:51, 117F

06/13 23:57, , 118F
又是你 CC板跳針跳不夠還又來這裡找人抬槓哦= =
06/13 23:57, 118F

06/13 23:59, , 119F
有興趣的版友去Chain_Chronicle A這ID吧
06/13 23:59, 119F

06/14 00:00, , 120F
不用跟這id爭得臉紅脖子粗 因為它就是摀著耳朵說話
06/14 00:00, 120F

06/14 00:43, , 121F
還開分身推自己文 太好笑了吧
06/14 00:43, 121F

06/14 02:19, , 122F
結論:噁心
06/14 02:19, 122F

06/14 08:50, , 123F
感覺是在引戰,還有孩子~GG人的最大問題不在出力好咩?
06/14 08:50, 123F

06/14 12:34, , 124F
分身哪隻啊 沒a到
06/14 12:34, 124F
文章代碼(AID): #1NNfeiEb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NNfeiEb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