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關於非本科系的問題

看板CS_TEACHER作者 (芃)時間15年前 (2009/05/19 21: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kukusau (咳咳嗽)》之銘言: 您的文章很長,請恕我擇取重要的部分討論。 ~~~~~~~~~~~~~~~~~~~~~~~~~~~~~~~~~~~~~~~~~~~~~~~~~~~~~~~~~~~~~~~~~~~~~~~~~~~~~~ : 這位主任說的話相信版上許多的老師們一定非常不認同!我承認唬爛可以短時間內吸引學 : 生的注意或崇拜,但沒有專業做後台支柱的老師,很快就會被學生識破手腳而遭到淘汰的 : 。不要小看坊間的教材編輯者,裡頭的備課用書和教師手冊內容之精美,介紹之詳細,即 : 便是在補教界縱橫數十年的教師,也難以數人之力編出這套東西,更遑論這些教材需經過 : 多少次的實質教學實驗與多年的送部審察。學校老師們藉由這些教材,可以很輕鬆的在短 : 時間內把該課所有相關的資料備課完,教材中大至課程綱要與教學目標,小至作者一生的 : 八卦、結過幾次婚、被什麼人臭罵過等,學生在學校都可藉由教師的課堂習得。如果補習 : 班老師沒有準備的比學校老師更精熟的話,一旦講錯,那可不是說聲對不起就能解決的, : 換來的是學生對你授課內容的不信任,這可是很不得了的事。所以那個主任說專業不重要 : ,我是極端不認同的,不能精熟自己本科的專業課程,下場通常都不好。 ~~~~~~~~~~~~~~~~~~~~~~~~~~~~~~~~~~~~~~~~~~~~~~~~~~~~~~~~~~~~~~~~~~~~~~~~~~~~~~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複雜的。 其實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我們要用哪一個版本的書來斷定專業?而學生又要 怎麼斷定老師專業? 今天一位數理老師是否專業,至少有基本的標準──會不會解題。 然而國文科? 每個老師站在台上都是振振有詞,然而其中的關鍵卻只有內行人才了解。 我曾聽過不少老師的課,有一位老師在台上口沫橫飛的講解律詩格律,台下的學 生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然而,他所用來當範例的詩──是建安七子,劉禎 的詩。各位,聽出問題所在了嗎?劉禎的時代,唐詩連個影都還沒有,何來律詩 格律? 重點是,台下有多少學生知道這是劉禎的詩?又有多少人知道詩的發展史? 喔,抱歉,我忘了說明,該老師不但赫赫有名,還常常是媒體採訪的對象。 其實我也很難認同主任這番話,可惜的是,該補習班的招生能力──強的驚人。 : 專業和學生接受度並沒有衝突。一個教學精湛,學有專精的老師,學生們都會看在眼裡的 : ,學生並沒有那麼笨,只接受一個會唬爛而沒有專業、常常教錯或模稜兩可的老師,畢竟 : 吸收學習的是學生,加上他們無形中會拿學校老師和補習班老師做比較,我們是不是有料 : ,他們清楚的很。常常在八卦版看到問補習班老師八卦的就知道,當年補過某老師的版友 : 們也是會討論哪個老師教學如何認真,哪個教學很爛、只會講一些笑話,正課上的又少甚 : 至教錯,這些學生都看在眼裡。當然如果台上的老師又專業,上課又會講笑話兼唬爛,博 : 得學生歡心,那對學生來說又有何不可呢?這可是不可多得的老師啊! ~~~~~~~~~~~~~~~~~~~~~~~~~~~~~~~~~~~~~~~~~~~~~~~~~~~~~~~~~~~~~~~~~~~~~~~~~~~~~~ 這點個人非常贊同您的意見。 只是就像前面所說的,學生接觸的資料和老師比起來仍是有限,在接觸資料少,基本學識 也還不穩固的情況下,事實上要分辨老師的程度是很困難的。 問題還是在於──國文這科的專業,很難細別。 : 這部份我要跳出來為這兩校平反一下,師大和台大一樣重視甲骨,而台大也從來沒有不重 : 視說文。台灣傳統的小學重鎮學校向來以台大和師大為主,早年台大有幾位直接或間接參 : 與河南安陽殷墟挖堀的學者,後來來台後除了在中研院史語所任職外,也被聘入台大成為 : 系上的教師,如甲骨學大師董作賓,還有張秉權、李孝定、戴君仁、屈萬里、金恆祥、龍 : 宇純先生們等。所以台大在古文字學這塊研究領堿是十分紮實優秀的。尤其是董作賓先生 : ,研究甲骨文的人,沒有一個不引用他的論文,甚至個人覺得今天甲骨文的研究成績能走 : 到這地步,董先生的貢獻說他第二,沒人敢講第一。特別是〈甲骨文斷代研究例〉這篇文 : 章,藉由世系、稱謂、貞人這三個斷代的第一標準為主,把當初挖堀出來雜亂無章的十萬 : 多片甲骨第一次能有系統的真正分期斷代,破鑿混沌,使文字的演變與商朝的歷史、社會 : 情況更加清楚地為後人所知,而不再只是靠《史記》與其他零卷殘記和遠古傳說略窺豹斑 : 。現在台大研究古文字的學者有很多就是董作賓先生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前十幾年,台大 : 還把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的甲骨學著名學者許進雄老師延攬回國。記得在課堂上許老師 : 說他大學時曾經在教室走廊外,邊看《說文》邊做筆記,指明出許慎《說文》錯誤的地方 : ,結果董作賓先生看到了,問他在幹嘛?他回說他覺得許慎的《說文》在釋字的形、義上 : 錯誤極多,感覺價值沒這麼高,不如以甲骨為主。結果當場被董先生責備:「你一個小子 : 懂什麼?許慎的說文豈是你能批評的?連說文都不懂,憑什麼研究甲骨?建議你回去把說 : 文熟讀研究,對你日後做古文字學問會很有幫助。」而另一位學者李孝定先生,他的名著 : 《甲骨文字集釋》是早期很重要的一本甲骨文字典,即便是現在通行的相關古文字字典, : 仍常常會採用《集釋》的說法。李先生也說過他的古文字學問,得力於早期精研《說文》 : 的基礎而來,所以台大的老師們並沒有專重甲骨而輕乎《說文》。 ~~~~~~~~~~~~~~~~~~~~~~~~~~~~~~~~~~~~~~~~~~~~~~~~~~~~~~~~~~~~~~~~~~~~~~~~~~~~~~ 董作賓先生的確批評過許進雄老師,可惜他自己的甲骨斷代早已被許進雄老師打破。 目前國際間普遍認定的斷代,正是許進雄老師所發表的,而當年許進雄老師發表這些 斷代的看法與論文時,只是個在台大唸碩士的學生。許進雄老師也正是河南安陽小屯 博物館最推崇的古文字學者。 許進雄老師對於說文的確相當熟稔,但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正是他打破了許多《說文》 中出現的錯誤。如果統計一下許老師對古文字創意的解說,他至少打破了七成以上《說 文》的傳統說法。 許老師的看法是:說文的重要性在於它收錄了大量的小篆,從小篆往前推,有時可以幫 助我們了解文字的演進,對於探究文字創意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要探究文字的創意,卻 絕對不可以被說文束縛。 然而,為什麼我們要認定許老師的解說比較符合真理? 那是因為許老師不僅對文字,在古文物與考古等方面的訓練也相當扎實。在中文這個表 意字相當重要的語言中,對於古代器物若是沒有深刻的認識,很難對文字做出正確的解 讀。 : 至於學術圈上的搞派系,只能說只要是人,就很容易有鬥爭。本來,學術會有爭論這 : 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真理愈辦愈明」,就是如此的良性互動,學術才會日新又新, : 這不管是哪個學科都一樣!但是有些學者由於過於堅持己見,搞到後來居然攻訐和自己不 : 同見解的學者,從學術爭論變到個人不理性的私人恩怨,這種「不問真理只問派系」的學 : 者實在是令人討厭。但我們不必過度放大這些學者的母群體,因為這種人相對於其他老師 : 來說,不會是大多數。所以我們也不必被這種人影響而失去對這圈子、這學說的熱情。可 : 以像曾永義老師和許進雄、陳新雄老師們組成的酒黨一樣(陪這些老頑童老師喝酒,看到 : 他們喝醉在那邊發酒瘋、胡言亂語,真的是很妙XD),這群老人家都是台大、師大的老教 : 授,他們早期感情非常的好,系上也是兩校教師互通教學,如孔德成先生到師大教金文、 : 三禮;許詩瑛先生到台大教聲韻、文法。我們該學的是他們的氣度和學問,而不必去理其 : 他小家子氣、整天鬥爭的那些人。看他們那樣然後自己在氣,何必呢! ~~~~~~~~~~~~~~~~~~~~~~~~~~~~~~~~~~~~~~~~~~~~~~~~~~~~~~~~~~~~~~~~~~~~~~~~~~~~~~ 從您這段發言,我們可能相識。 我也是酒黨的一員,老前輩們每星期爬山大多由我來當司機XD 比起酒和文字學,我和許老師在打電動這方面的交流還比較深XD 不過近來很少看到陳新雄老師。 : 許慎有參考小篆以前的文字哦!最早還到兩周金文呢!還記得《說文.序》裡頭有提到: : 「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 : 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 : 詳可得略說也。」其中孔宅壁中的經書就是以戰國齊系文字中的魯文字寫成,而「郡國亦 : 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中所說的古文就是金文,再如許慎於《說文》中 : 釋字,有時會於被釋字最後補上「古文某」(那個某就是該被釋小篆字的古字寫法,有時 : 會用大篆、有時是更早以前的文字,如金文、戰國文字),比方說《說文》釋〈子〉這個 : 字,其下就分列了兩個子字的古文和籀文。(見《說文.卷十四下.子部》) 所以他在著 : 《說文》解說有些字時,才能「其詳可得略說也」。 ~~~~~~~~~~~~~~~~~~~~~~~~~~~~~~~~~~~~~~~~~~~~~~~~~~~~~~~~~~~~~~~~~~~~~~~~~~~~~~ 這一段我承認是我自己說明的太簡略了,也沒有想到會有同好一起討論。 許慎的確在說文中同樣收錄了一部分《古文》。例如「岳」字便有收錄他所謂的 古體和小篆。 然而,許慎當時可供研究的資料實在太少,我想一個大廚面對食材甚少的廚房恐 怕也只能仰天長歎。 其實個人認為許慎才氣甚高,只是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限制了他的發揮。《說文》 中許多對於文字創意的誤解,只不過是許慎沒有辦法參考更多、更早的資料。 如果他能生在現代,想必也會修正他自己在《說文》中的看法。 : : 於文字的創意產生不少誤解。這一點,只要對照甲骨文中「文」字的構型和 : : 許慎對於「文」字的解說就不難發現。 : : 當然,早期的先民造字的時候也不會知道往後會出現一位叫做許慎的偉大學 : : 者,對於許慎的六書肯定也是一無所知。 : 理論多半是後人對前人發展出的現象,提出一個合理的整理條例而成,六書只是許慎針對 : 小篆文字體的整理提出的理論,自然很難完美套用於卜辭上,畢竟東漢末年的許慎他從來 : 也沒看過甲骨文(甲骨文是1899年發現的),即便是古文字學如此發達的現在,有最新的三 : 書說能統攝甲骨以後的文字造字法則,那要是將來挖堀出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呢?(甲 : 骨文可以確知絕非最早的文字,因為它的文字發展極為成熟,其中有約20%的形聲字,形 : 聲字是很晚期的造字法則,故一定有比甲骨更早期的文字),那麼現在的三書說也可能無 : 法套用於將來發現的更早古文字。所謂「前修未密,後出轉精」,學術的進步一直是朝此 : 邁進。 ~~~~~~~~~~~~~~~~~~~~~~~~~~~~~~~~~~~~~~~~~~~~~~~~~~~~~~~~~~~~~~~~~~~~~~~~~~~~ 正確來說,是百分之二十七,這是基於李孝定先生對一千多個可識字所作的分析。 其間學者稍有差異,但大致上可以推定超過百分之二十。 對於文字的起源,許進雄先生在他的著作《簡明中國文字學》中有精闢的解說。 他引用雲南少數民族的麼些文為例,麼些文創立於十三世紀,而且還得力於漢字 的啟發。經過六百年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麼些文依然沒有固定的文法形式和 語言序列。如果沒有添字講解,我們根本了解其記載的內容。 那麼保守一點估計,我們直接從甲骨上推六百年,時代也要溯及西元前兩千年, 也就是龍山文化的晚期了。 另外本書中也提及了許多其他足以佐證的資料,尤以大汶口晚期陶器中的刻畫, 以及商末周初銅器上出現,非常類似族徽的記名金文最為可靠。 簡單來說,越古老的文字,對於解說文字的創意越有幫助。如果能出現更早期, 且有系統的文字,當然會對文字的創意解說有更大的幫助。 : 沒有哦!現在教材的編輯是各校的老師都有參與的,包括台大的文字、聲韻學者們,如徐 : 富昌、黃沛榮、周鳳五、楊秀芳、徐芳敏老師們……等,並非都師大的老師。堅持六書是 : 因為這套理論仍舊適用於極大多數的漢字發展原則。誠然甲骨、金文、戰國文字有些字很 : 難歸屬到六書哪一類當中,但那些字畢竟是極少數的特殊例子,並不妨害六書的理論性。 : 即便是採用陳夢家、唐蘭、乃至於裘錫圭先生的三書說,亦同樣有無法歸屬的特殊字。六 : 書說仍舊是傳統造字理論中較合乎漢字發展的(當然為什麼不採用三書說,那又是另一個 : 話題)。還是同一原則,教中學生們是用多數承認的基本理論就夠了。剩下有爭論的,不 : 是學生們都應該知道的,而是屬於有興趣的同學或我們這些研究相關的人鑽研的論題。 ~~~~~~~~~~~~~~~~~~~~~~~~~~~~~~~~~~~~~~~~~~~~~~~~~~~~~~~~~~~~~~~~~~~~~~~~~~~~~~~ 我想關於這一點的真相,其實不適合在這裡討論。 簡單的說,各校的學者的確參與了,但是勢力分配呢?西瓜偎大邊,形勢比人強是 很簡單的道理。 與其說六書適用於大多數漢字發展原則,不如說它符合現今楷書的構字原則。如果 僅僅是解說楷書,用六書講解,我的確是沒意見。 : : 只要看看勞思光先生的論點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不要說是一堂課,一個學期 : : 都沒有辦法解釋清楚,甚至,有心人拿來著書立論都是好題材。 : : 那麼我在上課的時候是不是也得把這些相關的學說一一介紹清楚? : 思想史我就真的是弱者我本人了,猶記當年研究所考試從來沒一間超過30分XDDD不過還是 ^^^^^ 三十分已經很不錯了,不少人可是白卷一張XD : 回歸本題,教學生基本的課堂公認知識就夠了,那些學生們沒有我們這麼充足的先備知識 : ,多教那些只是有點揠苗助長,還沒學會走就要他們跑一樣,會造成學生混亂。 : : 在這邊想請每位老師想一想,國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在學習國文這一科的 : : 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 : : 個人以為,國高中的學生,只要利用這段時期,培養出優異的閱讀能力,和 : ^^^^ : 優異我是不敢想,只要有基本的閱讀能力,對閱讀常保持興趣(小說、漫畫、閒書都好)這 : 樣基本上就夠他們受用一輩子了,這也是他們能帶著走的能力。 ~~~~~~~~~~~~~~~~~~~~~~~~~~~~~~~~~~~~~~~~~~~~~~~~~~~~~~~~~~~~~~~~~~~~~~~~~~~~~~~ 這點我很贊成,我必定會推薦我的學生要看兩部作品,第一部是《烏龍派出所》, 因為裡面介紹了許多常識,小到將棋發展史,大到當代科技都有詳盡有趣的解說。 可說是一部吸收知識的好作品。 另一部是被我喻為《現代唐吉訶德》的《銀魂》,裡面的內容詼諧搞笑,但卻蘊含 了深刻的哲理。特別是其中的對話,我常說這是一部「連路人甲都是哲學家」的漫 畫。 我想正如史蒂芬‧金所說:「只有好小說與壞小說之分,沒有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 之分。」 : 以上相當同意,不要什麼不會的字或成語就跑來問我注音和字形釋義我就阿彌陀佛了,通 : 常我都會告訴學生,這世上有種東西叫字典,它有個堂哥叫成語典。我最高興的是聽到學 : 生來問:「老師,為什麼我這麼想……會不對呢?」這才是進入教育的核心不是嗎?學的 ^^^^^^^^^^^^^^^^ 這樣的學生,我想我兩隻手可以數完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5.97 ※ 編輯: griffonshen 來自: 218.166.145.97 (05/19 22:50)
文章代碼(AID): #1A4hbZ8x (CS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4hbZ8x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