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清國征服明國之後,有無建設?

看板CHING作者 (匡國軍節度使)時間13年前 (2010/11/18 00:30), 編輯推噓9(9023)
留言3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1 (看更多)

11/15 15:48,
紅的明顯
11/15 15:48

11/15 15:49,
要知道清的禁書量 可以去看清代進書總述 多到你難以想像
11/15 15:49

11/15 15:50,
反有"明"字的就會被禁 就算是明天星期一這種書名(舉例)
11/15 15:50

11/15 15:51,
可以順便理解四庫是怎樣編的
11/15 15:51
: 國圖就有整套四庫禁書了,擺在那裡,沒甚麼好想像的。 : 多嗎?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三十餘年,新禁的書種遠超過四庫禁書。 : 構成要件,並非有明字就禁,這也沒甚麼好說的。 : 四庫全書編修過程很多著作與論文,用禁書總述去理解實益不大。

11/15 16:30,
亂講..春明夢餘錄連禁都沒禁 還編在四庫全書裡頭
11/15 16:30

11/15 16:34,
http://tinyurl.com/24b2mbp 四庫總目一查就知道的也
11/15 16:34

11/15 16:34,
敢胡扯
11/15 16:34

11/15 20:07,
哈哈 先去去看看清代禁書總述吧...
11/15 20:07

11/15 20:08,
四庫裡面不少的是有書目無內容的東西好嗎......
11/15 20:08

11/15 20:10,
台大 政大圖書館都有得借 ^^ 先去看過該書再來嗆
11/15 20:10

11/15 20:11,
你要拿民國的禁書量來類比也很好笑 古代圖書發行數目有限
11/15 20:11

11/15 20:12,
清代近的數量在比例上是十分驚人的 而近代書發行速度
11/15 20:12

11/15 20:13,
與數量根本就不能跟清出類比 拿禁書數量說民國更嚴重
11/15 20:13

11/15 20:14,
無法完全說服人
11/15 20:14

11/15 20:21,
..又在亂扯..四庫全書和四庫存目叢書可以混為一談喔?
11/15 20:21

11/15 20:22,
最好一堆帶"明"字的書四庫全書沒有收啦 再拗啊
11/15 20:22

11/15 20:24,
四庫收錄3461著作 同時盡毀的也超過三千 這比例如何???
11/15 20:24

11/15 20:25,
扯謊也扯個不容易戳破的好唄
11/15 20:25

11/15 20:26,
這部分我也有錯 說的太決對了 但也請你去看看 有多少
11/15 20:26

11/15 20:27,
帶有明字被禁的通常跟明朝政、史有關的著作
11/15 20:27

11/15 20:44,
至於清代禁書到底嚴不嚴重 也請你看了清代禁書總述在評論
11/15 20:44
連線終於穩定了。 首先,感謝你的「心得」。看來你似乎很熱愛文化與圖書出版業。 你推文長期以來對「滿」、「清」二字一直有針對性。我也提些我的心得好了。 不知道你從哪裡得出KoujikiOuji沒看過禁書總述的想法, 或者說,看過又怎樣?看過就能想像出禁書多嚴重,好像親身經歷被禁一樣? 姑且不論四庫全書、四庫禁書、四庫存目混在一起的問題,(這裡該由專業的雪白來談) 「嚴重」二字何解? 其性質一是強烈主觀,二是相對概念的形容 (故謂之「心得」)。 清代禁書嚴重與否 當然要與其他時代比較才能夠保守地論是否「較為嚴重」,不是嗎? 那麼,其他有大規模禁書的就是有印刷術之後的宋代、明代、民國。 元朝禁書範圍小時間短,不論。 宋代,推四川大學出版的《宋代禁書研究》 若懶得看 就看另外一篇簡述 http://lovesue8866.bokee.com/viewdiary.16220449.html 此文徵引文獻算是不錯。 簡言之,宋代在印刷術發展起來不久,宋版書籍數量絕對比明清少,這沒問題, 然後勒,兩宋禁書禁到能夠產生版權意識...... 這 嚴重吧? 明代禁毀書的對象跟清代很相似,不外乎邪書、反書、褻瀆聖賢及理學之書, 比較不同的是明代「反書」包括建文朝對抗Judy的舊臣相關文字, 且程度比清代禁「明政」嚴苛得多,連名字都不得出現! 嘛...Judy都能把進士題名碑砸毀了,如此禁書程度 不意外。 再,禁戲曲(無益於禮教者+ 裝扮歷代帝后.聖賢.忠烈者); 禁小說,水滸傳、西遊記都是「毀版」等級; 禁八股文選本。以上諸項在清代都放寬不少喔。 明朝禁毀書伴隨的文字獄就不用說了,搭配廠獄,相得益彰,貫串諸朝。張岱表示: 「有明一代,國史失誣,家史失諛,野史失臆 ,故以二百八十二年總成一誣妄之世界」 民國數量不能跟清初比? 怪了,禁書集中在乾隆,你從四庫突然跳到清初做啥? 何況清初出版圖書質量皆甚為優異。 講出版量?奇怪,熱愛文化的人會因為某時代出版數量較大 於是清淡帶過? 以出版量認定嚴重與否,那宋朝大概更可恨;秦漢唐時有為之,極可恨? 還是大師您有精研統計過了? 真要討論出版量也行,只能說你太低估清版書量了。《中華印刷通史》罰你重看。 清代詩詞復興、經學理學、訓詁、考據、金石之興盛與文人著作付梓之風密切相關。 還外帶造紙發展成果之豐碩。 質、量綜合觀之,真不如民國嗎? (召喚此中專業的雪白) 會喜歡拿四庫全書禁毀書出來說嘴的,敘述往往把 被禁=被毀=毀盡, 網路上一堆文章:一有書被禁,如喪考妣,說得好像已然毀盡、世上再無此書一般... 水滸傳 西遊記 紅樓夢 不少飭令毀版的好像不是那麼回事...

11/15 20:45,
當然你要說那些太爛 是反書 被禁活該 我也沒辦法
11/15 20:45
「那些太爛,是反書,被禁活該」是政府的觀點,不論哪朝都一樣。 在沒有權力分立,沒有民主原則、法治原則時, 那政府本來就基於行政治安之需要來 考量/認定 修律/立法 要不要禁書、禁甚麼書。 中國儒家的立言政治,為一目的與唯一手段即為:提升人民道德, 於是政府認為有傷教化的刊物當然或禁或毀。 故梁任公曰:政治即道德,道德即政治;政治即教育,教育即政治。 我不會去想那些書被禁是否 太 爛 活 該,意即不會去想哪些書 不 該 被 禁 因為要用二十世紀的行政法比例原則、依法行政原則去認定 宋元明清行政措施是否合理 對 我 來 說甚為荒謬、以今非古。 否則歷代各國大概沒有任何政府公權力行為是該存在的。

11/16 01:19,
暱稱寫台大歷史系教授不代表本人真的跟台大歷史系有關
11/16 01:19

11/16 01:50,
MRZ不在這吧-.-
11/16 01:50
我是說暱稱沒錯啊:p 來源詳見DummyHistory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4.79

11/18 00:34, , 1F
就政府觀點...但禁書對於人民來說就是不好 這不是普世價值
11/18 00:34, 1F
「對人民來說就是不好」,可以舉例,最明顯的: 行政法上的公權力行政當中的高權行政(又稱官方行政、侵害行政、干涉行政), 指政府為達成某目的,立於統治權之主體地位,單方對人民發布具有拘束力之命令, 或以強制手段限制人民權利,課以義務之公法上行政行為。如徵兵、課稅、刑罰皆屬之。 這也談不上普世價值,各國都有所出入。 現今行政上仍然以政府觀點出發,這也包含實施之後對社會、人民的好處的考量; 同樣,各朝禁書的理由亦無非出於維護社會穩定,進而產生保障人民的果。 高權行政第一時間施加於人民完全沒有好的,後續效果呢? 難道百家爭鳴 混戰一團就必定是好的?

11/18 00:35, , 2F
拿來跟民國政府比不就是比爛? 每一個朝代都有他的好壞
11/18 00:35, 2F
唷,難得見您如此中肯。 (在各版所見貴推文 印象不太一樣)

11/18 00:35, , 3F
而且這裡是清史版 還是清朝粉絲版? 都批評不得?
11/18 00:35, 3F

11/18 00:36, , 4F
絕對算是暴政的東西用不著如此辯護吧...
11/18 00:36, 4F
說了,是心得。 把各朝放在同一基準檢視便是為暴政辯護了?

11/18 00:37, , 5F
像是好的功績 如康雍乾的開疆拓土會有人批評嗎?
11/18 00:37, 5F

11/18 00:37, , 6F
好的東西自然難以撼動 不良的措舉也自然難以辯護 不是嗎
11/18 00:37, 6F

11/18 00:38, , 7F
焚書坑儒的秦始皇遭到後世嚴重批評 清代禁書就能豁免?
11/18 00:38, 7F
焚書坑儒被嚴重批評之性質有所不同,原因有二: 1. 史記所載的行政上需要/理由過於單薄,後世只看得到李斯寥寥數語, 且非針對預防「反」之危險,而是未發生人民造反危險之前的「率群下以造謗」。 2. 不巧,後世當道的正是被害最慘的儒家,當然嚴重批評! ※ 編輯: aaa8841 來自: 124.8.4.79 (11/18 01:14)

11/18 00:50, , 8F
媽呀…進歷史系後我已經好久沒有看到以今非古的人了
11/18 00:50, 8F

11/18 00:51, , 9F
還普世價值咧,要不要公投來決定一下到底有多「普」?
11/18 00:51, 9F

11/18 00:52, , 10F
( ̄  ̄)\~/ 哩厚~達迦好~
11/18 00:52, 10F

11/18 02:10, , 11F
拿"21世紀的普世價值"檢視古代社會?j這句某程度上比八百
11/18 02:10, 11F

11/18 02:11, , 12F
萬美械經典不惶多讓...(大囧)
11/18 02:11, 12F

11/18 02:13, , 13F
勿以後見之明的現代人主觀評論古代社會竊以為是基本概念
11/18 02:13, 13F

11/18 08:43, , 14F
"質量",請問發文的大大是大陸人嗎?
11/18 08:43, 14F

11/18 13:14, , 15F
匡國軍節度使是正港在地人
11/18 13:14, 15F

11/18 14:38, , 16F
願詳聞清代禁書的好處? 更有助於知識流通傳播?
11/18 14:38, 16F

11/18 14:39, , 17F
還是為了箝制人民思想? 主要還是為了政治目的不是?
11/18 14:39, 17F

11/18 14:39, , 18F
清朝禁書目錄 - 外傳超孫大砲
11/18 14:39, 18F

11/18 14:40, , 19F
除了統治的方便之外 禁書為社會帶來什麼好處? 願聞其詳
11/18 14:40, 19F
試問,歷代有哪個政府行政措施是以「有助知識流通傳播」為目的? 印象中這串文字是近20年才出現及落實在中華民國教育部/NCC的公文喔 行政當然為了政治目的,不然為誰? 民主制度下的行政行為還是為了政治目的!就連現今預算案裡若不帶政治目的鐵被退的! 箝制人民思想,講得很難聽,但沒錯。這叫達成安定與教化的手段,不是禁書目的。 來看看北宋如何箝制人民思想: 「凡議時政得失,邊事軍機文字,不得寫錄傳布」 「不經看驗校定文書,擅行印賣,告捕條例頒降」 「肆毀時政、動搖眾情、傳惑天下者...嚴行根捉」 「諸子百家非無所長,但以不純先王之道,故禁止之」 「悉斷絕禁棄,不得擅自買賣收藏」 「是時書坊畏罪,(東)坡、(山)谷二書皆毀其版」 禮者,節之準也,法之大分、類之綱紀,出乎禮則入乎刑。 只能說不好意思,禁書是符合儒家禮教手段與目的的。 統治的方便便是好處,降低社會成本,有哪個國家會甘願為了統治的不方便而施政? 歷朝政府的觀點,禁書對社會的好處無非政治、社會之安定與宣化禮教。 除非你認為社會安定不是好處,要充斥反政府、動盪不安才好。 積極面的推行知識流通傳播,則是官修書籍。當然目的還是教化。 有二類 欽定諸書 http://ppt.cc/E;5G 奉敕重輯佚散舊典 http://ppt.cc/8g,_ 後者可是輯出了一堆宋元明散佚的書喔。 ※ 編輯: aaa8841 來自: 124.8.4.79 (11/18 16:26)

11/18 23:16, , 20F
中國一動亂動輒戶口損失過半,人吃人,還不如禁書止亂
11/18 23:16, 20F

11/18 23:17, , 21F
德國到現在也禁止出版希特勒我的奮鬥,還有納粹思想
11/18 23:17, 21F

11/18 23:18, , 22F
甚至有法律重罰納粹禮儀與口號..
11/18 23:18, 22F

11/18 23:19, , 23F
評論禁書政策,也該考慮是甚麼理由被禁止,對統治的影響
11/18 23:19, 23F

11/18 23:22, , 24F
沒錯 討論行政行為就該以行政之理由出發
11/18 23:22, 24F

11/18 23:23, , 25F
為達到行政目的採用何手段 產生的比例原則是19世紀末的事
11/18 23:23, 25F

11/19 01:05, , 26F
現今歐美的普世價值,可能500年後被嘲笑如今人笑中世紀
11/19 01:05, 26F

11/19 01:06, , 27F
依照人口自然增加率,可能幾百年後回教法被當普世價值
11/19 01:06, 27F

11/19 01:23, , 28F
美國獨立宣言中"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當時人認知為
11/19 01:23, 28F

11/19 01:24, , 29F
"白人男人生而自由平等",排除黑人與女人的平等權
11/19 01:24, 29F

11/19 01:25, , 30F
200多年前最先進的普世價值內涵,現在歐美人當作不及格
11/19 01:25, 30F

11/23 12:31, , 31F
「人生而自由平等」出自法國人權宣言......
11/23 12:31, 31F

11/23 12:33, , 32F
而且也確實包括了黑人,不過沒有女性。
11/23 12:33, 32F
文章代碼(AID): #1Cv0Cfss (CH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Cv0Cfss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