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經中怎麼沒交代 那些菩薩怎麼來?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7年前 (2016/12/03 09:28), 7年前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 CBETA 南傳大藏經 N28,No.14 餓鬼事經 : : http://tripitaka.cbeta.org/en/N28n0014_001 : : 南傳《餓鬼事經》提到為餓鬼布施迴向的功德:「此世為善業,供養於餓鬼,為 : : 諸善業者,彼得到天界。」 : 經文所謂的功德應該是指布施僧眾所獲得的福田功德,不是念經而來的。 : 尤其餓鬼事經並沒有將念經功德迴向當作修行。 : 所以功德回向以餓鬼事經來看也只是修行以外的行為。 《餓鬼事經》並沒有提到念經功德,而關於「迴向」的意義內涵,福嚴佛學院有篇文章: 迴向之初探 http://www.fuyan.org.tw/8h/17.htm 當中引用了南傳大藏經的例子,如:(以下節錄) "Sanuvasipetavatthu(《薩努瓦西鬼事》) 巴:Niyyatayijsu therassa thero savghaj nimantayi datva anvadisi thero matu pitu ca bhatuno:idaj me batinaj hotu sukhita hontu batayo.(Pv. p.50) 漢:彼等施長老,長老招僧眾,如是施與食,為父母兄弟,而以作迴施。 (漢譯南傳 28,小部經典三,p.42) 意即:他們將食物施與長老,於是長老邀請了僧眾。當他供養僧眾竟,他轉此(功德)為 彼母、父及兄並聲言:「願此與我親人!願我親人快樂!」 梵:bhagavan daksinadewanam krtva prakrantah(《The Divyavadana》[《譬喻集》 [13]]p.179.20)[14] 意即:世尊,將〔功德〕施與亡者。 關於dakkhinam(= dakkhina), 在《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p.109-108, 譯為a gift; a present to Buddhist priest; an offering to a peta(ghost),即禮 物、供養出家人的物品,或施予鬼的供品。而 a√dis(= adisati, p.15),從《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中僅有to show, to point out, to tell,即指示 、指出與說出的意思。除以上所說之外,在梵英辭典《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137內, a-√diw還包含了to declare,即宣示的意思。綜合兩者,可說是宣示此禮 物是要給予某人的。但是,若根據以上所引的經文,dakkhinam不僅是禮物或供品等而已 ,經典所欲表達的,已是超乎一般所謂的物質性東西,而是影射為抽象的事物如功德。在 梵文辭典《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p.260~261中,就直 接將它(梵文:daksinadewana)解釋為assignment(to someone other than the donor or performer)of the profit from gifts or works of merit。意即:除了布施 或行者自己之外,將布施或行善所得到的利益或功德施予他人。 不過,經中也有直接引用「功德」之語如pattim adasi。依Rouse所譯,pattim adasi是 giving the merit to,即將功德(merit)給(adasi)與之意。(見注9)另外,還有使 用anvadisi,英譯為made it over(見注11),漢譯為「迴施」。此雖沒有功德之字眼, 然從內容的分析,彼亦含攝了功德迴向的意味。 綜上來說,迴向所用的語詞不僅是parinamana而已。依據南傳經典,亦有很多與迴向相關 的語句,如dakkhinam adisi、pattim adasi、anvadisi等等。然,大致上迴向可說是轉 此向彼的意思;於佛教中,即是將個人的修行功德轉向一個目標或其他人。" : 一 「阿羅漢如田,施主如農夫,施物如種子,依彼而生果。 : 二 為餓鬼、施主,其成田種子。餓鬼得享受,施主依福而增長。 : 三 此世為善業,供養於餓鬼,為諸善業者,彼得到天界。」 : 老實講這段我看的得不是很懂。 提供《雜阿含經》關於布施餓鬼趣的內容參考: 《雜阿含1041經》 有生聞梵志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 受不?」   佛告婆羅門:「非一向得。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 所信施飲食。若生畜生、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婆羅門!餓鬼趣 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施食。」   婆羅門白佛:「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者,我信施誰應食之?」   佛告婆羅門:「若汝所可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者,要有餘親族、知識生入處 餓鬼趣中者得食之。」   婆羅門白佛:「瞿曇!若我所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亦更無餘親族、知識 生入處餓鬼趣者,此信施食誰當食之?」   佛告婆羅門:「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 ,且信施而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   婆羅門白佛:「云何施者行施,施者得彼達嚫?」   佛告婆羅門:「有人殺生行惡,手常血腥,……乃至十不善業跡,如淳陀修多羅廣說 ,而復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貧窮乞士,悉施錢財、衣被、飲食、燈明、諸莊嚴具 ,婆羅門!彼惠施主若復犯戒生象中者,以彼曾施沙門、婆羅門,錢財、衣被、飲食乃至 莊嚴眾具故,雖在象中,亦得受彼施報:衣服、飲食、……乃至種種莊嚴眾具;若復生牛 、馬、驢、騾等種種畜生趣中,以本施惠功德,悉受其報;隨彼生處,所應受用皆悉得之。   婆羅門!若復施主持戒不殺、不盜、……乃至正見,布施諸沙門、婆羅門、……乃至 乞士錢財、衣服、飲食乃至燈明,緣斯功德,生人道中,坐受其報:衣被、飲食乃至燈明 眾具。   復次,婆羅門!若復持戒生天上者,彼諸惠施,天上受報:財寶、衣服、飲食、乃至 莊嚴眾具。   婆羅門!是名施者行施,施者受達嚫果報不失時。」 >>>>>>>>對讀南傳《增支部‧十集‧迦奴梭尼經》 http://blog.xuite.net/hsuxu53/blog/322817402 節錄: 接著,佛陀解釋,某人可能會造作十種不善行,而因為這些不善業,投生為某種鬼:在身 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鬼界。 在那裡,他依靠適合該界眾生的食物來維生,這是他的因緣。 無論他的朋友、同伴、親戚、親屬把任何布施迴向給他,他便依靠它來維生,這是他的因 緣。婆羅門,這正是其因緣,依此因緣,該布施能為他帶來利益。 迦奴梭尼婆羅門詢問佛陀:「但是,果答瑪大師,如果他這位已經去世的血親,沒有來到 鬼界的該處,誰能夠享用該布施?」 佛陀回答:如果是這樣的話,婆羅門,其他已經去世、來到該處的血親,將會享用該布施 迴向功德的利益。 但是,果答瑪大師,如果他這位和其他已經去世的血親,也沒有來到該處,又有誰能夠享 用該布施? 佛陀說:婆羅門,那是不可能的。 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裡,他不可能在該處沒有已經去世的血親。 無論如何,婆羅門,把布施功德迴向給去世親戚的人,不會沒有得到其果報。 ------------------------------------------------------------------------------ 若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習來說,南傳經典有說到,例如慈心的對象包含惡趣眾生。 《俱舍論》〈分別業品第四〉:「制多捨類福,如慈等無受,惡田有愛果,種果無倒故。 」倘若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對方沒接受到,但修習者自己得善業善果。善業是助道的 資糧,能夠幫助保持穩定的心態(止禪),進而幫助生起如實觀察的智慧(觀禪)。 佛陀教導的六念法,念施是其中之一,施捨本身就是善業。《雜阿含554經》:「念施功 德,自念布施,心自欣慶,捨除慳貪,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樂施、具足施、平等 施。」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80728499.A.F8A.html

12/03 19:00, , 1F
由[迴向之初探]一文可以看出迴向一詞即使是在南傳大藏經
12/03 19:00, 1F

12/03 19:00, , 2F
也有產生變化
12/03 19:00, 2F

12/03 19:01, , 3F
雖然南傳大藏經已存在功德迴向的經文
12/03 19:01, 3F

12/03 19:01, , 4F
但顯然也不一開始回向的意思
12/03 19:01, 4F
※ 編輯: cool810 (175.183.45.39), 12/03/2016 19:27:13
文章代碼(AID): #1OGX-p-A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GX-p-A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