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如何徹底對一個人淡定 放下情感執著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8年前 (2016/07/01 06:49),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推 foamb: 謝謝c大!喜歡的原因 除了外表 還有 他很有才華卻很低調 06/30 23:56 : → foamb: 但是您說的「貪戀是一種想佔為己有的心態會引發痛苦」 06/30 23:57 : → foamb: 我覺得很中肯 >_< 的確我不應該抱著這種心態去面對他 06/30 23:57 : → foamb: 我會慢慢放下的 Q_Q 阿彌陀佛~ 06/30 23:59 隨喜你,佛法是內學,只要肯努力學習,觀察正理的智慧就會在我們內心慢慢茁壯, 改善我們的內心。認識內心裡煩惱的相狀,調伏煩惱的由粗至細,佛法藉由戒定慧三學, 戒學幫助我們調伏最粗分的煩惱,定學次之,慧學幫助我們觀察思惟分析最深細之煩惱。 我另外補充,煩惱與無明,二者之間的關係。 《菩提道次第廣論.毘缽舍那品》:「又於愚癡所增自性,次更增益愛、非愛等諸差 別相起貪瞋等,故以正理亦能破壞貪等行相。如《中觀四百論釋》云:『貪等唯於癡所徧 計諸法自性,而更增益愛(貪)、非愛(瞋)等差別而轉,故(貪瞋等一切煩惱)非異癡而轉, (貪瞋等一切煩惱)必依於癡,癡最勝故。』此諸煩惱,雖是無始俱生而轉,然彼行相, 正理(勝義理智量觀察有無自性成立的正理)能破,故彼所著境(耽著境),名言亦無。」 「貪瞋等一切的煩惱」,與「愚癡無明(遍計諸法自性成立)」,二者有何關係? 有兩個關鍵點: 1.「愚癡無明(內心遍計諸法自性成立的實執)」的作用,是能生「貪瞋等一切的煩 惱」。兩者間具有因果關係--兩個法形成時間不同,互相觀待而有--『從生相屬』。 2.煩惱產生之後,煩惱會不會繼續結生下去、會不會繼續加強?完全是由愚癡無明影 響。貪瞋等一切煩惱的想法,完全受愚癡無明的影響;若沒有愚癡無明的想法,貪嗔等一 切煩惱雖然產生了,但是煩惱不會繼續結生下去。 煩惱完全不超出愚癡無明的範圍,若離開愚癡無明,則煩惱形同死亡枯萎。先有愚癡 無明,然後非理作意,產生貪煩惱的增益而轉、瞋煩惱的減損而轉,增益與減損,就是我 們內心透過愚癡無明非理作意,然後對於對象上添加誇大或減損貶抑,產生種種煩惱。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7326990.A.EA9.html ※ 編輯: cool810 (175.183.45.18), 07/01/2016 07:44:56
文章代碼(AID): #1NTQ8Ewf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TQ8Ewf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