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如何徹底對一個人淡定 放下情感執著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8年前 (2016/06/30 13:49), 8年前編輯推噓2(2013)
留言1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會被一個特定對象吸引,可能是他有哪些條件特質讓您覺得被吸引 如果是優點的話,可以從業果緣起的角度,隨喜他過去所種的善因, 佛教教人不單只是執著在果相上,要進一步去試著了解果相背後的因緣。 隨喜欣賞他人的善業,觀察學習他的善業因緣,不一定要將他佔有己有, 貪戀是一種想佔為己有的心態,會引發不必要的痛苦。 對於粗猛煩惱的現行,例如貪煩惱、瞋煩惱等,佛教有各別的對治法, 我們的煩惱有許多類型,個別煩惱的對治,如不淨觀、慈心觀、善心一境性的一心不亂等 能夠暫時壓伏煩惱妄念的現行,例如不淨觀可對治貪煩惱的現行,慈心觀可對治瞋煩惱的 現行,這些都是修行的道路上所需要的方便,但是還無法正對治破壞煩惱的根本。 煩惱的各別對治,不淨觀可針對貪煩惱,但不淨觀無法針對瞋煩惱;慈心觀可針對瞋煩惱 、但慈心觀無法針對貪煩惱;不淨觀若不善巧可能引生瞋,慈心觀若不善巧可能引生貪。 貪、瞋等煩惱的根源,來自無明實執的心,無明的心透過實執而執諸法為有自性, 進而產生貪、瞋等煩惱及其種子,透過觀察有無自性的正理,是貪、瞋等煩惱的正對治, 透過正對治煩惱的根本,連帶的也能破壞無明的心所生的貪、瞋等煩惱的現行。 貪瞋等一切煩惱,唯於癡所徧計諸法自性,而更增益愛、非愛等差別而轉。無明實執的心 增益無自性為有自性,進一步透過非理作意,於無明愚痴的心所增益自性實有的悅意相、 自性實有的非悅意相等差別相,對於悅意者起貪、對於非悅意者起瞋等煩惱現行。 觀察有無自性的正理,觀察你覺得被對方吸引的條件特質,是否具有獨立實質有的自方成 立,是總相上生起貪、瞋等煩惱根本無明的正相違,是能夠將貪、瞋等煩惱連根拔除的正 對治,以正理觀察所緣的對象是否具有獨立實質有的自方成立,是破壞煩惱我執的根本。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7265789.A.565.html ※ 編輯: cool810 (175.183.45.18), 06/30/2016 14:19:52

06/30 15:29, , 1F
我覺得任何一個法師在開示或講經時說的話都比你說的
06/30 15:29, 1F

06/30 15:29, , 2F
淺顯易懂,你確定你沒有穿越?說話不必太執著名相,因
06/30 15:29, 2F

06/30 15:29, , 3F
時因地因人的因緣而說,畢竟有煩惱者未必都有研讀經
06/30 15:29, 3F

06/30 15:29, , 4F
典。
06/30 15:29, 4F

06/30 15:54, , 5F
有緣人,謝謝你,阿彌陀佛。
06/30 15:54, 5F

06/30 17:04, , 6F
《中觀四百論釋》:「貪等唯於癡所徧計諸法自性,而更增
06/30 17:04, 6F

06/30 17:04, , 7F
益愛、非愛等差別而轉,故非異癡而轉,必依於癡,癡最勝
06/30 17:04, 7F

06/30 17:05, , 8F
故(故以正理亦能破壞貪等行相)。」
06/30 17:05, 8F

06/30 17:07, , 9F
原po文章中問到煩惱的根本,上星期達賴喇嘛在一場演講中
06/30 17:07, 9F

06/30 17:08, , 10F
現場有聽眾問到恐懼是如何產生、恐懼的根源為何?可參考
06/30 17:08, 10F

06/30 17:10, , 11F
此篇 #1NRqIScN 影音檔,達賴喇嘛講到執自方成立的無明。
06/30 17:10, 11F

06/30 23:56, , 12F
謝謝c大!喜歡的原因 除了外表 還有 他很有才華卻很低調
06/30 23:56, 12F

06/30 23:57, , 13F
但是您說的「貪戀是一種想佔為己有的心態會引發痛苦」
06/30 23:57, 13F

06/30 23:57, , 14F
我覺得很中肯 >_< 的確我不應該抱著這種心態去面對他
06/30 23:57, 14F

06/30 23:59, , 15F
我會慢慢放下的 Q_Q 阿彌陀佛~
06/30 23:59, 15F
文章代碼(AID): #1NTBBzLb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TBBzLb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