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六祖談佛性

看板Buddhism作者 (深奧幽玄)時間8年前 (2016/04/26 10:02), 編輯推噓0(0030)
留言3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25 (看更多)
感謝 yogi 版友的推文分享,內容可見應是實修後的心得。 在下對於內觀還稍有心得,故對於內容的差異,從實修層面來說,都應回饋分享給您, 或可教學相長,在下發現,通常是教的人學最多,因為投入最多。

04/25 13:28,
內觀與四念處禪修是同一件事。「觀」意為毗婆舍那,與「止」
04/25 13:28

04/25 13:28,
奢摩他相對。而相對於修習奢摩他有種種不同業處禪法(安般念
04/25 13:28

04/25 13:28,
、慈心禪..etc),毗婆舍那唯一的業處就是四念處。
04/25 13:28
上述內容,與解脫無直接關係,故對於觀而有業處雖不明瞭,但這非當務之急。

04/25 14:05,
另外 概念法可以沒有無常變異的。比如說休修習色遍的人以顏
04/25 14:05

04/25 14:05,
色為所緣,但是顏色並不會無常變異。即便觀察到概念法的變
04/25 14:05

04/25 14:05,
異,那也終究是在概念法上的層次,不是究竟法上的無常。而究
04/25 14:05
上述內容,對於顏色,在下發現是無常變異的,而且可以實證並有科學說明,論述如下。 以看蘋果為例,主要分成眼蘊與意蘊,相信您也同意: 1. 眼睛的部分(眼蘊) 2. 概念的部分(意蘊) 底下實證此二蘊實是無常變異。 1-1. 負片成像,詳見某個網頁的蘋果圖: http://spell0227.blogspot.tw/2010/12/blog-post.html 青色的蘋果,因眼睛的錐細胞疲勞,故在純白紙上形成洋紅色的互補像。 小結論:純白紙上形成的像,是眼蘊所生,可知眼蘊其實是無常、變異。 2-1. 大腦錯覺,同一網頁下面有許多圖。 連續的直線,眼蘊並不會多產生其他偏折, 隨後拿直尺在旁一比,會發現眼蘊不變,但是意蘊立刻讓偏折線【還原】成直線。 概念(意蘊)會讓直線於意蘊中偏折,眼蘊不會。 小結論:直線偏折是意蘊的作用,而非眼蘊作用。 總結:依蘊所生,必為無常、變異。

04/25 14:05,
竟法雖然終極來說可以拆分為極細所緣,但是即便觀照心尚未
04/25 14:05

04/25 14:05,
敏銳,只能觀照到粗所緣,那也一樣是究竟法不是概念法。
04/25 14:05

04/25 14:14,
比如說入出息,進出是概念 長短是概念 因為這些目標上無法觀
04/25 14:14

04/25 14:14,
察到剎那生滅(你不可能觀察到一個"長"的概念片刻見滅去又生
04/25 14:14

04/25 14:14,
起),然而觀察入出息在鼻緣的觸點,這就是究竟法,這些觸都
04/25 14:14

04/25 14:14,
可以實際體驗到快速生滅的。
04/25 14:14
上述內容,對於入出息, 在下觀察到,【入息】因緣而生,故緣盡還滅;【出息】因緣而生,故緣盡還滅。 皆無常、變異。

04/25 14:18,
對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說,一開始修念處觀照到的可能會是概
04/25 14:18

04/25 14:18,
念,但是在經過指導與自己的努力,實際體驗到究竟法的時候,
04/25 14:18

04/25 14:18,
自然會清楚概念與究竟法的不同,這不是透過對經文論典的推
04/25 14:18

04/25 14:18,
論,而是自身的經驗。
04/25 14:18
以上是在下的內觀經驗心得, 回饋給您,與您分享。 --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善.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9.150.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1636176.A.E89.html

04/26 10:05, , 1F
意蘊會使不同【色溫】所產生,明顯不同的白,但當事人都覺
04/26 10:05, 1F

04/26 10:07, , 2F
得一樣白。 可參考「相機白平衡」的定義,這是意蘊作用。
04/26 10:07, 2F

04/26 10:20, , 3F
雖然知道你想表達什麼,但是基本功還請做好。眼蘊?意蘊?
04/26 10:20, 3F

04/26 13:41, , 4F
不對,你說的變異是眼觸與眼識的變異,不是顏色概念的變異。
04/26 13:41, 4F

04/26 13:50, , 5F
倘若顏色會變異,那麼舊不可能透過觀色遍達到安止定。在修習
04/26 13:50, 5F

04/26 13:50, , 6F
念處禪修時,有時候一樣會出現影像、光等禪相。正確的作法是
04/26 13:50, 6F

04/26 13:51, , 7F
觀照當下的眼識,那麼光會變異、消失,這是念處禪修的方法在
04/26 13:51, 7F

04/26 13:52, , 8F
觀究竟法。但是修習光明遍的人則要專注於光明的概念上,這種
04/26 13:52, 8F

04/26 13:53, , 9F
光如果變異消失,那麼他根本無法入初禪。而對於念處禪修的修
04/26 13:53, 9F

04/26 13:54, , 10F
習者來說,如果無法區別概念法與究竟法的差異,根本連第一觀
04/26 13:54, 10F

04/26 13:55, , 11F
智都無法達到,那樣根本在念處或者內觀禪法上是沒有入門的。
04/26 13:55, 11F

04/26 14:01, , 12F
至於入息與出息一樣是概念 你所謂的因緣而生滅一樣是在概念
04/26 14:01, 12F

04/26 14:01, , 13F
上的認知。
04/26 14:01, 13F

04/26 14:05, , 14F
#1M-XPgku (Buddhism) 這一篇帕奧禪師在談入出息念的技巧,
04/26 14:05, 14F

04/26 14:05, , 15F
基本上就是在從我前面所述的反面切入,強調一切概念法所緣以
04/26 14:05, 15F

04/26 14:06, , 16F
入安止定,而避開那些究竟法所緣,因為究竟法所緣剎那生滅
04/26 14:06, 16F

04/26 14:07, , 17F
的本質至多只能達到剎那定,無法達到安止定
04/26 14:07, 17F

04/26 14:15, , 18F
回到入出息為什麼是概念這個問題,如果你沒有實際觀照的經驗
04/26 14:15, 18F

04/26 14:16, , 19F
而只願意相信邏輯分析,那麼不妨這樣切入:入息與出息差別在
04/26 14:16, 19F

04/26 14:23, , 20F
方向。方向本身是概念。這不是身的直接感受,而是透過腦中
04/26 14:23, 20F

04/26 14:23, , 21F
思考分析得到的結論:此鼻息為入。
04/26 14:23, 21F

04/26 15:24, , 22F
感謝 Xras 版友的提醒,在下對名詞的掌握的實不精確,不過
04/26 15:24, 22F

04/26 15:26, , 23F
要表達的內容倒是可以傳遞出來,不是教學,應該尚可接受
04/26 15:26, 23F

04/26 15:41, , 24F
然後 yogi 版友的加註,在下先操作看看,將概念對應到實際
04/26 15:41, 24F

04/26 15:58, , 25F
如果你要嘗試操作 不要聽板友的 請去找一個教學正統四念處內
04/26 15:58, 25F

04/26 15:59, , 26F
觀禪法的道場學習 每一種傳統都各有各的細節與應注意事項
04/26 15:59, 26F

04/26 15:59, , 27F
也各有各的容易在修習過程中容易犯的錯誤 這只有依靠有經驗
04/26 15:59, 27F

04/26 16:00, , 28F
的禪師能給予個別正確的指導。禪修這種東西絕對不是自己讀一
04/26 16:00, 28F

04/26 16:01, , 29F
讀經典 聽一聽開示就可以找到正確的道路的,並不是每個人都
04/26 16:01, 29F

04/26 16:01, , 30F
像孫倫禪師那樣有天賦。
04/26 16:01, 30F
文章代碼(AID): #1N7inGw9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7inGw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