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它] 以禪修為主與往生西方淨土的願有衝突嗎?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9年前 (2015/01/11 15:10), 9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補充:──奢摩他(止禪)與毘缽舍那(觀禪) : 在上座部佛教的教法裡,並沒有記載西方淨土。根據上座部佛教的記載,這世間有三十一界,在這三十一界以外就只有涅槃,而涅槃就是非因緣所生之法。 : 在上座部佛教裡,我們教導禪法——止禪和觀禪,佛陀強調這二大類的禪法,是為了讓弟子們體證四聖諦,主要也是為證得第三個聖諦——滅聖諦。出世間的聖諦,就是一切苦的熄滅,也就是涅槃的體證。在這個修行朝往涅槃的體證過程中,你可能在還沒有成為阿拉漢的時候就已經死去,並會投生到其中一個界。 : 如果已經成為一個須陀洹(初果聖者)或斯陀含(二果聖者),就可能會投生到人間、欲界天。如果他們修過禪定,又不想投生到人間或欲界天,他能夠維持他的禪定一直到臨終,就可以投生到梵天界。至於阿那含(三果聖者),如果他在生命臨終的時候,還沒有證悟成阿拉漢的話,就可以投生到梵天界。有十六種梵天界,其中五種是淨居天,人們可能把淨居天誤解叫淨土。其實在這五個層次的淨居天,就只有阿那含和阿拉漢而已,並沒有凡夫也沒有初果聖者、二果聖者。 : 佛陀是鼓勵我們修行證悟成阿拉漢,鼓勵我們修行,不是要投生到哪裡,而是修行到證悟涅槃,這是佛陀給予我們的唯一目的。 佛法的修行,聞思修次第一貫,修有止修、觀修,以聞思所得的法義,內心緣此法義 定解所得的義共相,安住其上不分別修,稱為止修(奢摩他),觀察思擇聞思所得法義的 內涵,稱為觀修(毘缽舍那)。 奢摩他(止禪)有隨順的止與正式的止,安住所緣的定心,未到初禪近分定以前,為 隨順的止修(隨順的奢摩他),初禪近分定以上的定心,為正式的止修(具相的奢摩他) 。毘缽舍那(觀禪)亦有隨順的觀與正式的觀,未有初禪近分定以上定心相應的觀慧,為 隨順的觀修(隨順的毘缽舍那),有初禪近分定以上定心相應的觀慧,為正式的觀修(具 相的毘缽舍那)。 上座時(根本定),以聞思所得的法義為所緣,進行止修、觀修。下座時(後得位) ,以根本定禪修所得的體證攝持,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的對境中,歷事練心。佛法的修持 ,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進行,區分真正入座禪修的時段和出座時段,主要的意義是在於 入座及出座時,都應該不離佛法的修行。出座的期間是修行功力的真正試驗,在正式入座 禪修時,可以說是在充電,所以當出座後,就有較好的準備來處理日常生活的種種要求, 在這段期間,當能依據修持原則而生活。 佛教的止觀修習(止修、觀修)有別於外道,並非以坊間求感應、求能量等為目標, 而是要以三藏十二經教的內涵,有正確法義內涵的理解依據,趣向解脫,而要了解法義的 內涵,則有賴於聞思,因此聞思修次第一貫。 不論是聞思時,對於法義產生聞所生慧、思所生慧的修,或對於法義產生修所生慧的 止修、觀修,聞思修三者,相互間彼此緊密,不可分離。所修的內容跟先前所聞、所思的 內容完全是兩碼事的話,那就等於聞思時,好像在學一般的知識,所修的則變成與聞思無 關緊要,二者毫無相關;如果是這樣,就等於破除了佛陀所說的聖言,佛的聖言說聞思修 三慧的次第是決定的。 聞思串習所成的正念,於心續中緣聞思所成的正念,串習止修(專注安止)、觀修( 觀察抉擇)。《品類足論》:「正念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 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 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正念。」《瑜伽師地論》云:「為欲令此,所得正念,無忘失故 ,能趣證故,不失壞故。於時時中,即於多聞,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習,不息加 行,不離加行。如是由此,多聞思修,所集成念,於時時中,善能防守,正聞思修,瑜伽 作用,如是名為防守正念。」 止觀的修行,又稱為瑜伽行,瑜伽為相應意。《瑜伽師地論》云:「言瑜伽者,受持 、讀誦、問論、抉擇、正修加行。」《唯識述記》:「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 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二、與行相應……三、與理相應……四、與果相應……五、 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也。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 唯以禪定為相應。」 佛法的流布,不論南北藏傳,止觀的修持始終貫徹於佛法修行之具體實踐。經由串習 止觀而獲證奢摩他與毘缽舍那,乃至通達止觀雙運而證悟涅槃。《雜阿含經》云:「何等 法應知應修?所謂:止、觀。」《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 ,一是奢摩他(止),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缽舍那(觀),所緣境事謂有分別 影像。……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0960244.A.649.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1/11/2015 17:36:58
文章代碼(AID): #1KiY7qP9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iY7qP9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