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它] 以禪修為主與往生西方淨土的願有衝突嗎?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9年前 (2015/01/07 19:23), 9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補充:──奢摩他(止禪)與毘缽舍那(觀禪) : 在上座部佛教裡,我們教導禪法——止禪和觀禪,佛陀強調這二大類的禪法,是為了讓弟子們體證四聖諦,主要也是為證得第三個聖諦——滅聖諦。出世間的聖諦,就是一切苦的熄滅,也就是涅槃的體證。在這個修行朝往涅槃的體證過程中,你可能在還沒有成為阿拉漢的時候就已經死去,並會投生到其中一個界。 《雜阿含經》 爾時,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 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 (奢摩他,梵語 Smatha,義譯為「止」。毘缽舍那,梵語 Vipasyana,義 譯為「觀」。)  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 當何所成?」  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 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雜阿含經》 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有愛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解脫 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 《雜阿含經》 佛告婆蹉: 有二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此二法(止、觀)修習多修習得知界、果覺了於界知種種界覺種種界。 如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 令我三結盡得須陀洹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種種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 是故,比丘!當修二法(止、觀)修習多修習修二法(止、觀)知種種界乃至漏盡。 《長阿含經》 復有二法趣向惡趣,復有二法趣向善趣,復有二法趣向涅槃。 云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云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二謂為。 《解深密經》 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所得之果。 《大般涅槃經》 奢摩他(止)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 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 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 又奢摩他者名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 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貪欲、瞋恚、愚癡三濁法故; 以是義故故名相。 毘缽舍那(觀)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 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 《瑜伽師地論》 修奢摩他(止)故,修毘缽舍那(觀)故,能斷煩惱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麤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 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 問:何故止觀合修耶? 答:若不雙修皆成邪故。 涅槃經說,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慧多定少見性不了定慧等學明見佛性。 又諸處說,不見佛性,無明邪見自此而生,故今合修。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疏》:「上來始習未淳故動靜別修今定慧終成故能雙運也。」 《記》:「若行等者此約四儀六緣之中皆須止觀雙修定慧俱運。動靜別修 者,動則修觀,靜則修止也。雖云初且別修,亦須習其雙運,如前文云,去來進止一 切時中,常應觀察,其心得住,隨入真如三昧。文雖先止後觀,次第別辨,然至修時 ,豈得相離,以文不累書,故成前後耳。今此文中說俱者,亦是重辨前文,恐人修時 ,各自習故,故特重為勸誡,皆應止觀俱行也,以因時俱行果方雙運。如有足無目 ,有目無足,皆不到清涼池,獨輪之車,豈免覆轍。故經云:因地心與果地覺,無二 無別,方曰始終不相離也。」 《大乘起信論直解》 云何修行止觀門? 所言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所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舍那觀義故。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此釋止觀相也。 六度應云定慧二門,今云止觀者,以在因曰止觀在果曰定慧。 今欲雙修並運正在因行故合為一門。 《大寶積經》 彌勒! 復有二法離諸惡道及惡知識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云何為二? 一者奢摩他(止)常勤修習二者毘鉢舍那(觀)而得善巧。 是名為二。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者。 奢摩他(止)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他毘鉢舍那(觀)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行毘鉢舍那是謂 毘鉢舍那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非有慧無定  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 言莫放逸者,勸不放逸勤心勇決,光顯聖教故。 所以但言不放逸者,顯不放逸諸善品中為最勝故。 言應勤者,勸不放逸能與出世聖道加行為依止故, 謂於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雙修等運獲聖道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舍利子!復有菩薩摩訶薩雖具住六波羅蜜多,常以靜慮波羅蜜多而為上首,勇猛 修習諸菩薩行,具修一切勝奢摩他(止),勸諸有情亦令修習如是勝定,令速圓滿。 舍利子!復有菩薩摩訶薩雖具住六波羅蜜多,常以般若波羅蜜多而為上首,勇猛 修習諸菩薩行,具修一切毘缽舍那(觀),勸諸有情亦令修習如是勝慧,令速圓滿。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20629811.A.F57.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1/07/2015 20:01:01
文章代碼(AID): #1KhHSpzN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hHSpzN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