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佛教各乘的相異成佛之路

看板Buddhism作者 (東岐明)時間11年前 (2012/10/13 17:34), 編輯推噓4(4054)
留言5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現今一般將上座部、大眾部、金剛部,稱為小乘、大乘、密乘。 但因為小乘是種貶稱,在此我將稱之為上乘,以指上座部佛教宗派。 我想和大家討論這三乘對於成佛之路的相異見解。 首先從上乘佛教開始談起,這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一派。大乘之所以貶之為小乘, 是因認為阿羅漢是重在個人解脫的自了漢,未能如大乘菩薩行般廣度眾生。 但若是沒有眾多阿羅漢弟子的解脫而入涅槃,又怎能示現佛教的解脫道。 上乘對於成佛之路,是認為菩薩在成佛之前,不能證果。 也就是說,連初果都不能證;因為一旦證果,僅餘幾生即脫輪迴, 也就無法累劫累世行菩薩道以圓滿種種波羅密。 所以上乘認為菩薩於十六觀智,只能修到「行捨智」,即因成佛願力而無法再進, 也就無法證得道智與果智,也就無法通達有餘涅槃。 如此一來,菩薩行持的般若波羅密若是不依涅槃,那要如何證空? 這種看法等於是菩薩行是憑著願力在生死苦海奮鬥; 因為不能證得初果,就無法得法眼淨以得保障不墮惡道。 此外,若是未證道果,那大乘菩薩位階的修證差別又是依於什麼呢? 上乘承認菩薩行的存在,但並未有菩薩位階的區分。 對上乘而言,菩薩在蒙佛授記之前,都還是輪迴生死而尚未確定未來成就的眾生。 就大乘而言,上乘四果及緣覺都是可以迴心成佛。 也就是認為已證有餘涅槃者,可以延長住世輪迴而不速入無餘涅槃; 而已入無餘涅槃者,可以重新入世輪迴再修行圓滿波羅密。 可這與上乘對於解脫道果的看法是不同的。 上乘認為初果七生、二果兩生、三果一生、四果無生而必脫輪迴;因為已斷生死根源。 那難道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可以再續生死根源以長久住世? 就密乘而言,訴求「即身成佛」。 然而即身成佛,並未久歷輪迴與眾生結緣,以圓滿波羅密。 而且密宗所謂佛土,往往尚有佛母與雙運的兩性交流。 然而超脫欲界的色界無色界,就已沒有兩性交通,為何佛土竟有? 此外密宗佛土非如示現成佛教化眾生,反而像是示現天界受報化土。 所以密宗所謂成佛,與顯宗所謂成佛,似乎有所不同? 以上疑問,懇求善知識大德賜教,以解迷惑!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17.121

10/13 18:27, , 1F
說小乘是種貶稱,結果你搞個「上乘佛教」的名相,我就覺得
10/13 18:27, 1F

10/13 18:27, , 2F
好笑。 XD
10/13 18:27, 2F

10/13 19:20, , 3F
可以爬文~之前很多人問過~請用天台宗的[六即佛]理論
10/13 19:20, 3F

10/13 19:21, , 4F
分析..
10/13 19:21, 4F

10/13 22:43, , 5F
淨空法師說小乘是基礎,何來貶意?自設名詞實在不是很妥
10/13 22:43, 5F

10/13 22:44, , 6F
如實地說上座部不好嗎?上座還不夠高,要再來個上乘?
10/13 22:44, 6F

10/13 22:46, , 7F
你既明白是不同的,又為什麼硬要以上座部觀點質疑大乘?
10/13 22:46, 7F

10/13 22:48, , 8F
要我說,我會說放下這種名相爭辯,老實修行,等證果了,
10/13 22:48, 8F

10/13 22:50, , 9F
自然就通通明白了.等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搞懂了XD
10/13 22:50, 9F

10/14 00:53, , 10F
金剛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 最上乘 者說"
10/14 00:53, 10F

10/14 00:54, , 11F
關於文中上座部對大乘的疑問,您是說"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
10/14 00:54, 11F

10/14 00:55, , 12F
嗎?" 因身壞命終無所有,故無法再入生死海?是這個意思嗎?
10/14 00:55, 12F

10/14 00:56, , 13F
(請原po回答,好直接對應原po的問題,其他人煩請勿回答)
10/14 00:56, 13F

10/14 01:05, , 14F
依我所知,上座部認為阿羅漢命終入無餘涅槃,不再輪迴。
10/14 01:05, 14F

10/14 01:21, , 15F
那是"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因無所有故不再輪迴嗎?
10/14 01:21, 15F

10/14 08:18, , 16F
不是。 阿羅漢般涅槃,即斷生死因緣,故而不入輪迴。
10/14 08:18, 16F

10/14 08:22, , 17F
至於涅槃,上乘說是『苦的止息』,並未提及『一無所有』。
10/14 08:22, 17F

10/14 21:27, , 18F
既然知道並非""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那問題不就解決了?
10/14 21:27, 18F

10/14 21:30, , 19F
因譬得解,佛經常比喻輪迴好比生死大海,如 #1F_jLSiW
10/14 21:30, 19F

10/14 21:31, , 20F
水喻經之七種人,一般眾生大概都是前三種,阿羅漢是第七種人
10/14 21:31, 20F

10/14 21:34, , 21F
"至彼岸已,謂住岸人"。一般說來佛經所說的菩薩,皆是到彼岸
10/14 21:34, 21F

10/14 21:35, , 22F
後,因本願力故,從彼岸復入生死大海,救脫眾生,圓滿六波
10/14 21:35, 22F

10/14 21:35, , 23F
羅密。
10/14 21:35, 23F

10/14 21:36, , 24F
假如"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成立,那麼就如同某些人所說,
10/14 21:36, 24F

10/14 21:36, , 25F
初果七生、二果兩生、三果一生、四果無生而必脫輪迴,因為
10/14 21:36, 25F

10/14 21:37, , 26F
身壞命終無所有,作斷滅論,就沒有東西可以輪迴了,所以成佛
10/14 21:37, 26F

10/14 21:38, , 27F
無望。故又創出一些論點,必須"綁執"、"不能證果"之論,
10/14 21:38, 27F

10/14 21:39, , 28F
以維持累劫以來生死輪迴,否則就不能成佛的論點。
10/14 21:39, 28F

10/14 21:40, , 29F
請注意,"阿羅漢並非身壞命終無所有",重點是"無五取蘊",
10/14 21:40, 29F

10/14 21:40, , 30F
也就是說不回去貪欲染著色受想行識,不愛欲五蘊故解脫,
10/14 21:40, 30F

10/14 21:40, , 31F
解脫者解脫知見。
10/14 21:40, 31F

10/14 21:41, , 32F
但重點來了,既然知道輪迴的根源在於貪欲染著五蘊,譬如三界
10/14 21:41, 32F

10/14 21:42, , 33F
火宅,阿羅漢已經從其中畢業了,但是因發菩提心故,因彼願力
10/14 21:42, 33F

10/14 21:43, , 34F
故,得佛願力(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不生退轉,從淨土
10/14 21:43, 34F

10/14 21:44, , 35F
還復而來,這是比較保障的,因佛願力故,否則若可能會因眾生
10/14 21:44, 35F

10/14 21:44, , 36F
難度,而生退轉心,但請注意不是退轉阿羅漢果位。
10/14 21:44, 36F

10/14 21:54, , 37F
1FLYO03i (Buddhism) 061.焰摩迦的我見
10/14 21:54, 37F

10/14 21:57, , 38F
10/14 21:57, 38F

10/14 21:59, , 39F
還有,阿羅漢是一個果位的象徵而已,代表殺賊、應供、不受
10/14 21:59, 39F

10/14 21:59, , 40F
後有,不是"阿羅漢是重在個人解脫的自了漢",應該說隨眾生
10/14 21:59, 40F

10/14 22:00, , 41F
因緣,有人想直接入阿羅漢涅槃解脫,但不能說是阿羅漢都是
10/14 22:00, 41F

10/14 22:01, , 42F
重在個人解脫的自了漢,阿羅漢不是這個定義,請詳閱c大之
10/14 22:01, 42F

10/14 22:01, , 43F
10/14 22:01, 43F

10/14 22:02, , 44F
我多月前有寫一篇阿羅漢文,但還沒寫完,就是在討論這個論點
10/14 22:02, 44F

10/14 22:03, , 45F
,但現在著力於別處,故擱置幾個月了。
10/14 22:03, 45F

10/14 23:07, , 46F
在佛板,你是發明「上乘佛教」的第1人~~
10/14 23:07, 46F

10/14 23:08, , 47F
勸你還是不要自己發明~~
10/14 23:08, 47F

10/15 06:04, , 48F
有修有證的大修行人...要度眾生[開宗立論]時,才會假立名
10/15 06:04, 48F

10/15 06:04, , 49F
相~
10/15 06:04, 49F

10/15 12:40, , 50F
本人在此問題上的看法原本也如同AHJKL的說法。但閱讀上座部
10/15 12:40, 50F

10/15 12:41, , 51F
法師的開示說法,都是強調了菩薩在成佛前無法證果。此外,
10/15 12:41, 51F

10/15 12:43, , 52F
在《阿迦曼尊者傳》中也提及了阿迦曼尊者原本發心成佛,所
10/15 12:43, 52F

10/15 12:44, , 53F
以障礙修行證果,直到尊者捨去成佛之願,方纔能證得道果。
10/15 12:44, 53F

10/15 12:46, , 54F
故而在此提問,看看能否有較圓融的說法。謝謝大家說明!
10/15 12:46, 54F

10/15 12:52, , 55F
「小乘」一詞是大眾部加諸上座部的貶稱,非是上座部自稱。
10/15 12:52, 55F

10/15 12:53, , 56F
只靠自己閱讀很容易閉門造車。
10/15 12:53, 56F

08/13 11:25, , 57F
如實地說上座部不好嗎? https://noxiv.com
08/13 11:25, 57F

09/17 06:01, , 58F
只靠自己閱讀很容易閉門 https://daxiv.com
09/17 06:01, 58F
文章代碼(AID): #1GUJMPEg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UJMPEg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