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大願法師開示 - 關於「梵我一如」

看板Buddha作者 (Am)時間9年前 (2014/11/13 12:19), 9年前編輯推噓8(8062)
留言7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3 (看更多)
※ 引述《odbc (odbc)》之銘言: : 關於「梵我合一」這個名詞我是在佛版推文中第一次看到的 : 然後, 有版友提到北傳佛教(有時單指藏傳佛教)是梵我合一 : 可惜我 Google 了許久了, 都一直找不到一個完整的論述 : 只能放在心上 : 剛終於大願法師的開示中, 有看到了論述、比較與時空背景介紹 : 《信任的原則》第04集 http://www.tzulien.org.tw/?p=2800 : 大願法師更是直接說了 : : 「後期佛教的見自性就是開悟等等的思想, : 是不離奧義書中的梵我一如思想。」 : : 我也不方便節錄, 因為全文蠻長的 ( 我已全部看完 ) : 這個指控是蠻嚴肅、嚴重的 0rz : 雖然, 我本身是學北傳的佛法, 也讀相關的經典 : 同時我也想, 古代北傳中亞或中國那麼多大師 : 都沒有人提出討論這個論點嗎 ? : 因為北傳的經典中討論的議題真的很寬廣...... : 不知道版上的大大有什麼看法或可以分享的 我也不太清楚(或者應該說是沒十足把握)答案 但把可能的線索資訊給你參考看看 作者 kidstrife (kidstrife) 看板 Buddhism 標題 [法語] 淨界法師:既然無我,那誰去造業呢? 時間 Wed Nov 12 20:19:22 2014 ─────────────────────────────────────── 好,我們看第一個問答:  問:若實無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答:然諸有情,心心所法,因緣力故,相續無斷 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那麼我們前面講到我空法空的真如,是生命的本質,是生命的本體, ===========(餘略)=========== 按原始佛教中 後世大小乘各派都承認的核心聖典:阿含經(尤其是最早期的雜阿含)叢書.. 釋迦牟尼講五蘊 講四大 講四聖諦 講四念住 講七覺支 講八正道 講十二因緣.. 這些法義 看似眾多 不過若加以詳查 其內容並未涉及(哲學中所謂)本體論 甚至 有外道請釋迦牟尼好歹開示一下 佛陀總歸不予置評 經中稱為"無記" 當然 弟子也好奇 問佛陀為什麼不講一講我啦世間啦宇宙啦等等的本體? 佛陀認為這些(指本體論)層面跟四聖諦無關 還舉了醫治箭傷為譬喻 不應去管箭的本質 快點拔箭為要!! 換言之 認真研究佛教演進史 當後世與印度教彼此漸漸融合過程中的大乘經典冒出後 你要說創新也罷 要說與時俱進也罷 那些把佛陀說法做了若干修改的大乘經典的創作者們 很多都高舉"空" 把"無我"(這無涉於本體論)概念內涵轉換成"我空"(Emptyness of Self) 當有一個"~ness"出現 就違背世尊"無記"的教法 《佛說長阿含經》卷2〈遊行經〉:「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 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壽 ,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我身安隱,無有惱患。是故,阿難 !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PS:佛陀證言說他可沒有另外保留什麼OO乘--該說的都說了 阿難也不像會是藏私 在 第一次集結時不公布 不給主席大迦葉面子 而把一些大乘經典藏在雪山 藏在龍宮 然後由後世大乘印僧 上天下海找到而公布......... PS:佛陀可沒說聲聞乘是給根器低下的人(難道是指舍利弗?)修的--"此外還有"給根器高上 的人修的菩薩乘....在歷史上可信的佛經中從沒這麼說過~ PS:菩薩乘經典(ex.法華經 圓覺經 楞嚴經)創作者們吃聲聞乘豆腐 偽稱佛陀說聲聞乘法義 是焦芽敗種...更後期的金剛乘經典創作者們 依樣畫葫蘆去吃菩薩乘豆腐說層次不如金剛 乘 大概也是因果報應 有些學人 佛教徒 稱大乘經典中諸如這種疑似與印度教經典奧義書內容相似 涉及本體論的新(或者說跟釋迦牟尼立場不同的)法義為 梵我一如 PS:本文只對原標題提出末學淺見 至於大願法師其他說法 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97.27.4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15852353.A.EA6.html

11/13 18:38, , 1F
今天是天降日 阿含部是有切確紀載佛曾在天上講法
11/13 18:38, 1F
您說的對。雜阿含經(系列)第50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三十三天驄色虛軟石①上,去波梨耶多羅、拘毘陀羅香樹不遠夏安居②,為母 及三十三天說法。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安居。 ......」

11/13 18:38, , 2F
阿難當時尚未證果沒有神通 怎聽得到佛在天上說法
11/13 18:38, 2F
但是,退一萬步而言,「後來」阿難「證得神通」去「(不管向佛或向任何天人)問到」 「先前」「佛在『天界』的說法內容」而寫成OO經與XX經的大乘經典,也應該「知會一下 」其他大阿羅漢(除非又繞回圈圈:其他阿羅漢根器低下,所以不知會也罷?)來讓上座 部也佐證一下。 請注意一個關鍵:雜阿含經的真實,連大眾部都承認。所以,真實性才在證明力上夠充分 。 但某些滿天神佛的大乘經典,卻是靠「大眾部『自稱』是由阿難在第一次集結後『另外』 『不知會上座部』而傳下來」的.....老天......這種解釋的證明力怎麼好像很弱..... 所以,我採信雜阿含的法義。而大乘經典中的各經,是否符合三法印(尤其是涅槃寂靜) ,配合雜阿含來對比。換言之:有的經典確符合佛說,但有些經典,即便收入大藏經,但 也需持保留態度。尤其是創作者自捧過頭,把聲聞法義罵成焦芽敗種的某些大乘經典....

11/13 18:41, , 3F
且佛說他自己證得十力成佛 只有漏盡智力跟四聖諦相關
11/13 18:41, 3F

11/13 18:44, , 4F
所以"無記"跟其他九力是不同的
11/13 18:44, 4F

11/13 19:10, , 5F
天乃是魔所司掌,所以盡量信這些魔說的吧
11/13 19:10, 5F

11/13 19:49, , 6F
其實後來發展的大乘,在初期大乘經典有很多我覺得是佛教
11/13 19:49, 6F

11/13 19:52, , 7F
應該有,阿含經卻沒有的東西,才讓後來完全偏離原始教義
11/13 19:52, 7F

11/13 19:54, , 8F
的新創理論有發展空間
11/13 19:54, 8F

11/13 19:56, , 9F
佛教作為哲學性質的宗教,不可能沒有哲學上更深的思辯
11/13 19:56, 9F

11/13 19:57, , 10F
阿含經剛好缺這塊,而這塊剛好在初期大乘經典存在
11/13 19:57, 10F

11/13 20:05, , 11F
像外道質疑無常法導致的涅槃也會無常,這答案還要到大乘經
11/13 20:05, 11F

11/13 20:05, , 12F
找才有。
11/13 20:05, 12F

11/13 20:13, , 13F
其實只要不偏離原始佛法的基礎,即使在考古上未有明確證明
11/13 20:13, 13F

11/13 20:14, , 14F
又何妨?
11/13 20:14, 14F

11/13 20:17, , 15F
當然不可否認,現今的大乘嚴格來說離原始佛教非常遙遠了
11/13 20:17, 15F

11/13 20:22, , 16F
比如念咒和原始佛法完全互斥的法義
11/13 20:22, 16F

11/13 22:24, , 17F
六念法還教你念天 a大的的說法不知道是哪個魔說的
11/13 22:24, 17F

11/13 22:26, , 18F
原始佛教有人證果嗎 不要說考古 就只看有沒有證果
11/13 22:26, 18F

11/15 01:21, , 19F
魔王波旬只是某一個天的天王,並非所有天界之主宰
11/15 01:21, 19F

11/15 01:22, , 20F
天王那麼多,天界眾生也非人類可屬算,請勿妄下斷語
11/15 01:22, 20F
※ 編輯: CassSunstein (140.112.25.121), 11/15/2014 14:19:16

11/15 14:24, , 21F
焦芽敗種不是指法義,而是指發心,菩提心才能產生佛果,
11/15 14:24, 21F

11/15 14:25, , 22F
因而喻說若不是發菩提心,不能圓滿成就佛果的如來種性。
11/15 14:25, 22F

11/15 14:27, , 23F
菩提心能於佛果生芽
11/15 14:27, 23F

11/15 14:31, , 24F
但觀阿含經中諸聲聞弟子成阿羅漢果者 未發菩提心亦
11/15 14:31, 24F

11/15 14:31, , 25F
難謂如此則不符三法印 不是嗎?
11/15 14:31, 25F

11/15 14:32, , 26F
所謂焦芽敗種可非指"修聲聞法義修得不好"的聲聞弟子
11/15 14:32, 26F

11/15 14:32, , 27F
而是整個批判聲聞法義..這 太超過了~我判斷其非佛意
11/15 14:32, 27F

11/15 14:35, , 28F
是的,如果用來否定聲聞法義那是錯的,菩薩的道智以及佛
11/15 14:35, 28F

11/15 14:36, , 29F
的一切相智都包含聲聞主修的三十七道品等。只能從發心上
11/15 14:36, 29F

11/15 14:38, , 30F
不是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意樂上說,與菩提心相對而說。
11/15 14:38, 30F

11/15 14:40, , 31F
南傳有些長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但並沒有說就揚棄教法。
11/15 14:40, 31F

11/15 16:09, , 32F
佛教講念天,天是善趣,梵天請轉法論,對我們有恩。但佛
11/15 16:09, 32F

11/15 16:11, , 33F
陀並沒有說梵天等於小乘,如果把民間宮廟的感應陰騭文等
11/15 16:11, 33F

11/15 16:11, , 34F
當作佛教的小乘,似乎很有待商榷。就如同過去如果因緣時
11/15 16:11, 34F

11/15 16:12, , 35F
空取得經文不易,提倡印經,有其時空背景,現在則不僅不
11/15 16:12, 35F

11/15 16:13, , 36F
會取得不易,甚至更氾濫,有時候某些時節因緣下的做法,
11/15 16:13, 36F

11/15 16:14, , 37F
也要去觀察考慮。
11/15 16:14, 37F

11/15 16:19, , 38F
現在有些大乘系統很大的問題是,缺乏聲聞乘佛陀教法基礎
11/15 16:19, 38F

11/15 16:20, , 39F
比如若把梵天當小乘作為大乘的基礎,如此去學習大乘教法
11/15 16:20, 39F

11/15 16:23, , 40F
就很容易失真梵化,拿其他世間學說、信仰等作為小乘當作
11/15 16:23, 40F

11/15 16:24, , 41F
大乘的基礎,如此大乘教法就逐漸地失真。
11/15 16:24, 41F

11/15 23:45, , 42F
目前的大乘要把小乘當基礎有其高難度,比如小乘在經文上
11/15 23:45, 42F

11/15 23:46, , 43F
在戒律上都禁止念咒,目前多數大乘將念咒視為修行,若要將
11/15 23:46, 43F

11/15 23:47, , 44F
小乘當基礎,這是很大的困難。
11/15 23:47, 44F

11/15 23:50, , 45F
大乘通常會將滅盡定、寂滅等小乘教義視為斷見,因而避開
11/15 23:50, 45F

11/15 23:51, , 46F
滅盡定的修習。造成大乘會只有與外道共有的四禪八定,而無
11/15 23:51, 46F

11/15 23:51, , 47F
滅盡定。
11/15 23:51, 47F

11/15 23:53, , 48F
還有一個問題,大乘通常將小乘視為不慈悲,也許表面上看不
11/15 23:53, 48F

11/15 23:55, , 49F
其實這種將小乘視為不慈悲的想法,某些大乘法師會藏得比較
11/15 23:55, 49F

11/15 23:56, , 50F
隱密去透露這個訊息。
11/15 23:56, 50F

11/15 23:59, , 51F
這些原因會造成將小乘當基礎只淪為口號。
11/15 23:59, 51F

11/16 16:10, , 52F
把小乘當基礎大概只有一些觀念的部份 也就是未證入空
11/16 16:10, 52F

11/16 16:10, , 53F
性前要先建立苦、無常、止息的觀念 等證入空性後基本
11/16 16:10, 53F

11/16 16:11, , 54F
上根本不用去思考這些問題 而直接進入觀音法門
11/16 16:11, 54F

11/16 16:11, , 55F
連苦都不存在了 自然不用去思考如何把苦止息
11/16 16:11, 55F

11/17 21:29, , 56F
隨便講句 大乘通常會將滅盡定、寂滅等小乘教義視為斷見
11/17 21:29, 56F

11/17 21:30, , 57F
是誰講過 哪篇經文這樣寫 講出來給大家看吧
11/17 21:30, 57F

11/17 22:25, , 58F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以及我個人的經驗
11/17 22:25, 58F

11/17 22:33, , 59F
【大般涅槃經】前十卷
11/17 22:33, 59F

11/17 22:38, , 60F
我對牟宗三先生還是很尊敬的,只是我不用全盤接收牟先生的
11/17 22:38, 60F

11/17 22:38, , 61F
觀點。
11/17 22:38, 61F

11/17 22:40, , 62F
如果我誤會了現今大乘對寂滅的觀感,我在此表示歉意。若現
11/17 22:40, 62F

11/17 22:42, , 63F
今大乘是尊崇寂滅法的,也期盼現今大乘能多闡釋寂滅法,以
11/17 22:42, 63F

11/17 22:42, , 64F
利益眾生。
11/17 22:42, 64F

11/17 22:44, , 65F
衷心期盼北傳出家眾能修習滅盡定,宣揚寂滅法。
11/17 22:44, 65F

11/18 00:19, , 66F
如來第三力是說對禪、解脫、三昧,正受如實知
11/18 00:19, 66F

11/18 00:20, , 67F
google 牟宗三 他學儒學不是學佛的 難怪犯此錯誤
11/18 00:20, 67F

11/18 07:40, , 68F
其實「修寂滅」這個說法 改一下比較好 菩薩是經由觀照
11/18 07:40, 68F

11/18 07:40, , 69F
自然達到寂滅的狀態 也不生起「入寂滅」的心 更沒有寂
11/18 07:40, 69F

11/18 07:41, , 70F
滅可以修或是進入 這才是大乘奧義
11/18 07:41, 70F
文章代碼(AID): #1KP351wc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KP351wc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