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KIEHL’S蜂蜜發光霜試用包心得消失

看板BeautySalon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1/13 08:31), 7年前編輯推噓8(8062)
留言7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這麼多文章看下來 讓我想寫一篇感嘆科學在這個產業的人微言輕 本人化學相關專業 在美國從事化妝品產品開發工作 當年我入行第一個衝擊就是公司的CS O (研發部門老大) 是歸CMO (行銷老大) 管的 行銷壓倒科學在這行非常普遍 在ptt都說文組沒用 現實並非如此... 消費者看到的產品敘述很多是行銷者定義的 例如 oil-free 被定義為成份列表上不能出 現 "oil" 這個字 所以產品中就不能有像是"sunflower oil" 的成份 可笑的地方是"sunf lower oil"是個混合物含大約30% oleic acid 如果你只加 oleic acid 或是把其它成份 也個別加進去 仍然可以宣稱是無油產品 所以究竟"油"的定義是什麼 可能跟你想像的很 不一樣 有各種各樣油油的東西 都不是油 何謂natural, organic,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friendly 各種官方 非關方的認證 每個人定義鬆緊都不同 有些組織你只要付它錢 就能取得它的貼紙認證 也有很嚴格的 再來產品效果方面 研發上面有多個階段 1. 活性成份在體外細胞實驗有效果 這個是最基本的 因為是高濃度且不用穿透角質層 很 容易在實驗中看到效果 只要做到這步 就可以宣稱有某某效果了 實際上產品有沒有加夠 活性成份且配方能否穿透不得而知 2. 徵集自願者試用配方 完畢後發給問卷 包裝上會寫"93% users see improvement in 7 days" 之類的 通常數字都滿高的看起來很有說服力 但這只是消費者主觀判斷 3. 配方臨床實驗由科學儀器或皮膚科醫師 判斷有效 這個可信度就高很多了 因為是真正 的產品在真人上測 且客觀判定 包裝上通常會寫"clinical tested 23% improvment in 2 1 days" 之類的 不過臨床實驗非常昂貴而且行銷效果還不如前項 所以比較少見 4. FDA 規定的臨床測試 像是SPF 係數 這種有規範的通常最嚴謹 但作弊的空間也是存在 例如同一個配方 找黑人當受試者自然測出來比在白人身上高 (此漏洞已被修正) 包裝上寫的東西90%都可以忽略不看 也不必跟它們認真 只有第三跟第四項能給你有用的 資訊 找自己適合的有效成份 適用幾天覺得舒服不刺激 就可以買了 ps1 很多人戰保養品會說90%以上 都是水和甘油 騙錢 這完全是沒有根據的 有的活性成 份只要0.1%臨床就有明顯效果 0.3%就太強很刺激 你吃的西藥丸90%以上也都非活性成份 ps2 也很多人喜歡戰保養品加"假象"成份騙人 洗掉就沒用了 這其實也不公平 一個好的 產品也要持續使用才能看到活性成份帶來的改變 它需要吸睛的廣告來讓你嚐試 需要短期 的好處和假象讓你有動力長期使用達到效果 ps3 即便在美國 化妝品廣告不實 只要不碰觸到FDA有規範的部份 (療效) 基本上沒有罰 責 同行或消費者可以去信相關單位挑戰 被挑戰的要提出科學證據 但即使被裁定不實廣 告也只是寄信警告 多數公司都會在此時自律更改廣告以免事態擴大 基本上美國的消費者 很多都不看包裝上寫什麼了 反正都是說的美好無比 試用了才知道有沒有 彩妝更是如此 ps4 台灣很多醫師很關心保養品化妝品 但他們通常只是從基楚學科(化學 生物 物理)上 出發 他們真正的專業是臨床 缺乏對保養品整體的了解 也不了解產品開發過程 反而真正 相關的藥學 製藥都沒有聲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0.104.136.1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eautySalon/M.1484267478.A.B00.html ※ 編輯: kevin31139 (70.104.136.121), 01/13/2017 08:32:28

01/13 08:50, , 1F
有些醫師有在接觸藥妝品學,像是大家熟知
01/13 08:50, 1F

01/13 08:50, , 2F
的邱品齊。即使沒接觸藥妝品學,皮膚科專
01/13 08:50, 2F

01/13 08:50, , 3F
業的醫師也有個優勢,他們基本上知道皮膚
01/13 08:50, 3F

01/13 08:50, , 4F
有沒有這種機制、會不會產生什麼反應,可
01/13 08:50, 4F

01/13 08:50, , 5F
以幫助他們辨別假象保養品的話術。
01/13 08:50, 5F

01/13 08:52, , 6F
大推專業文
01/13 08:52, 6F

01/13 08:58, , 7F
幾篇討論大家忽略了一件事,即使不在乎假
01/13 08:58, 7F

01/13 08:58, , 8F
象成分營造的類妝容,長期持續使用,所宣
01/13 08:58, 8F

01/13 08:58, , 9F
稱的活性成份能否達到假象成分製造出的好
01/13 08:58, 9F

01/13 08:58, , 10F
效果還是未知數。搞不好抽掉假象成分,再
01/13 08:58, 10F

01/13 08:58, , 11F
來和普通保濕品做對照組實驗,即使皮膚有
01/13 08:58, 11F

01/13 08:58, , 12F
提升,但效果只和對照組普通保濕品能達到
01/13 08:58, 12F

01/13 08:58, , 13F
的沒兩樣。
01/13 08:58, 13F
臨床實驗是雙盲 結果與不使用任何產品及無活性成份安慰劑比較有統計意義才會用 ※ 編輯: kevin31139 (70.104.136.121), 01/13/2017 09:06:00

01/13 09:03, , 14F
不是很認同PS4 沒有聲音不代表沒意見 只
01/13 09:03, 14F

01/13 09:03, , 15F
是剛好[願意]發聲的都是非藥學的專業人士
01/13 09:03, 15F

01/13 09:03, , 16F
而已 或許身在自己產業所以被迫不能發聲
01/13 09:03, 16F

01/13 09:03, , 17F
的人也有 我覺得你不需要排斥其他領域評
01/13 09:03, 17F

01/13 09:03, , 18F
論保養品
01/13 09:03, 18F
我並不排斥 個別醫師對藥妝有研究我也覺得很好 只是要是講的不對又說是醫師專業 就 有點無言 醫師在台灣都是最聰明的人 講話也比國外醫生相對有份量的多 造成的影響力 不能忽視 反之我學化學說我對醫學有研究 先不論我有沒有料 有多少人覺得我講醫學有 可信度?

01/13 09:04, , 19F
想補充一下關於活性成分的問題,今天發
01/13 09:04, 19F

01/13 09:04, , 20F
光霜本身屬於廣口瓶裝,打開接觸空氣後
01/13 09:04, 20F

01/13 09:04, , 21F
,活性成分會不會氧化、會不會變質也是
01/13 09:04, 21F

01/13 09:04, , 22F
一個問題。(而且前提是這個活性成分還
01/13 09:04, 22F

01/13 09:04, , 23F
必須是真的有效)
01/13 09:04, 23F
這個對一半 廣口瓶容易造成氧化沒錯 但並非所有活性成份都會氧化 維他命c容易氧化 選用氣密包材是一解 將其膠囊化是一解 轉化成安定的AA2g也是一解 另一方面用pump也 不代表就沒氧化問題 便宜的塑膠罐也不是氣密的 ※ 編輯: kevin31139 (70.104.136.121), 01/13/2017 09:39:55

01/13 09:32, , 24F
所以寫的是普通保濕品,就是講不具活性成
01/13 09:32, 24F

01/13 09:32, , 25F
分的產品(基本劑型還是要做出來才能用在
01/13 09:32, 25F

01/13 09:32, , 26F
臉上),很多實驗做出來,有添加活性成分
01/13 09:32, 26F

01/13 09:32, , 27F
和沒添加無顯著差異,或活性成分並沒有所
01/13 09:32, 27F

01/13 09:32, , 28F
宣稱的效果。另外美妝界有種是和他牌或同
01/13 09:32, 28F

01/13 09:32, , 29F
社同質產品對照的實驗則是另一回事,純屬
01/13 09:32, 29F

01/13 09:32, , 30F
廣告性質。
01/13 09:32, 30F

01/13 09:33, , 31F
請問保養品中添加的防腐劑能讓活性
01/13 09:33, 31F

01/13 09:33, , 32F
成份不變質嗎?
01/13 09:33, 32F

01/13 09:37, , 33F
防腐劑當然不可能讓活性成分不失效,搞不
01/13 09:37, 33F

01/13 09:37, , 34F
好產品還沒變質,但已經失效,尤其開封後
01/13 09:37, 34F

01/13 09:37, , 35F
更快失效。所以保養品是標保存期限,不像
01/13 09:37, 35F

01/13 09:37, , 36F
藥品是標有效期限。
01/13 09:37, 36F

01/13 09:43, , 37F
保養品的效果也是信者則信,我覺得
01/13 09:43, 37F

01/13 09:43, , 38F
基本上是品質穩定不造成皮膚傷害為大
01/13 09:43, 38F

01/13 09:43, , 39F
前提
01/13 09:43, 39F

01/13 09:44, , 40F
至於專利成份等等也是因人而異,需要
01/13 09:44, 40F

01/13 09:44, , 41F
時間才能體顯出來的
01/13 09:44, 41F

01/13 09:47, , 42F
另外F大並沒有說「所有」活性成分都會氧
01/13 09:47, 42F

01/13 09:47, , 43F
化,他的意思是廣口瓶設計存在活性成分容
01/13 09:47, 43F

01/13 09:47, , 44F
易氧化甚至產品變質的問題。但有的活性成
01/13 09:47, 44F

01/13 09:47, , 45F
分不用廣口瓶,脆弱到連不開封都有失去活
01/13 09:47, 45F

01/13 09:47, , 46F
性的風險,怎麼延長活性就看各家技術了。
01/13 09:47, 46F

01/13 09:48, , 47F
不少人擁有許多保養品,能在3~6個月
01/13 09:48, 47F

01/13 09:48, , 48F
耐心或持續使用
01/13 09:48, 48F

01/13 09:54, , 49F
不知有多少人?保養品有某種程度上
01/13 09:54, 49F

01/13 09:54, , 50F
不就是有擦有差
01/13 09:54, 50F

01/13 09:54, , 51F
講個實在的,不是每個廠商都重視活性成分
01/13 09:54, 51F

01/13 09:54, , 52F
的原料保存和檢測這件事,運送過程、儲放
01/13 09:54, 52F

01/13 09:54, , 53F
環境都可能影響活性,搞不好還沒成品就已
01/13 09:54, 53F

01/13 09:54, , 54F
經失效得差不多。
01/13 09:54, 54F

01/13 10:20, , 55F
謝謝G大幫我解釋~
01/13 10:20, 55F

01/13 10:51, , 56F
不好意思我是外行人,想問一些拙劣的問題..
01/13 10:51, 56F

01/13 10:52, , 57F
我看了一些所謂的'醫師文章'跟化學專業'回
01/13 10:52, 57F

01/13 10:52, , 58F
文,概括的感覺是保養品開發講究效果,像是
01/13 10:52, 58F

01/13 10:52, , 59F
某種成分在皮膚上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必須加
01/13 10:52, 59F

01/13 10:52, , 60F
上某些成分保持活性或滲透讓皮膚吸收,目
01/13 10:52, 60F

01/13 10:52, , 61F
的是讓這些成分呈現他應有的實驗效果。但一
01/13 10:52, 61F

01/13 10:52, , 62F
些醫師的文章上感覺比較像是建立在皮膚原
01/13 10:52, 62F

01/13 10:52, , 63F
有的機制上所需的一些輔助保養,所以非常
01/13 10:52, 63F

01/13 10:52, , 64F
反對一些會滲透的成分。我這樣理解有錯嗎?
01/13 10:52, 64F
這看你想要的"保養"是什麼 如果是去角質 防曬 保濕之類的 確實不必滲透成份 那些成 份刺激皮膚 但除皺 緊實這類的 你不滲透就沒有作用 甚至有些效果就是透過局部可接受 的刺激來誘發的 有點像練肌肉 舉輕了沒用 重量剛好有點酸 刺激長肉 太重就受傷 每個 人耐受度不同要自己多試 找到適合自己的成份和劑量 ※ 編輯: kevin31139 (70.104.136.121), 01/13/2017 11:11:36

01/14 01:03, , 65F
01/14 01:03, 65F

01/14 16:12, , 66F
01/14 16:12, 66F

01/15 12:55, , 67F
01/15 12:55, 67F

01/15 17:04, , 68F
01/15 17:04, 68F

01/19 19:37, , 69F
01/19 19:37, 69F

01/23 07:48, , 70F
ps4認同 有些醫師看診已經習慣性否定
01/23 07:48, 70F
文章代碼(AID): #1OU1_Mi0 (BeautySal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U1_Mi0 (Beauty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