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長榮:ATR值得信賴 立榮3月引進模擬機

看板Aviation作者 (北台灣東部丘陵線籌備處)時間9年前 (2015/02/18 23:06), 9年前編輯推噓17(17024)
留言41則, 2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 引述《aitt (喜歡美食與運動(M))》之銘言: : 我有時會到松山機場觀景台看飛機起降,ATR72的飛機起飛後爬升感覺還蠻吃力的, : 偏偏松山機場又四面環山,外加四週一堆高樓,飛機起飛後必須急速爬升, : 如果動力,爬升力又不足,最怕就是撞山甚至撞高樓, : 也可以說,小馬力弱爬升力的飛機,在松山機場起降恐怕風險不低. : 還有,ATR72-600的發動機跟ATR42-600都是一樣的, : 偏偏ATR72-600滿載情況下會比ATR42-600重個4噸以上, : 同樣的動力,在ATR42身上假若只是剛好,在更大的ATR72上呢? : 就會有動能不足之感,如果要顧及飛安的話,旅客當然會希望是噴射機 : 那怕是動力強的渦槳機都好,可就航空公司追求營利的立場, : 他們的想法恐怕跟旅客要的恐怕會出入不小. 用感覺實在是沒什麼討論的意義在 以松山機場周邊地障考量,正常的飛機要求爬升率是每分鐘1200呎-1300呎 ATR每分鐘有1355呎 您所愛的Q400 1500呎 基本上都是超過 但... 航空公司要引進飛機之前是一個冗長的程序,簡稱五階段,整個五階段會評估飛機性 適不適合再設定操作機場,如果以松山機場而言,飛機爬升率就是被考量的critical value ATR跟Q400都超過松山機場最低要求1200-1300,都可以採用,那一定會說 一個多55呎跟一個多200呎,這個多餘的數字我喜歡叫安全餘度(safety margin) 可以直翻安全邊際,或許這個可能對於成天看股票的會比較理解,基本上出來這個數字 是不是可以大幅增加安全,只能說很小,但是你的成本會多出來。 這就要回到最原始的問題,航空器性能設計,始於使用者在依照手冊方式操作, 我們可以設計貼近最低標準,但很多失事告訴我們航空器貼近安全極限設計是有 問題的,因為沒有安全餘度可以使用,所以後來的航空器都會考慮安全餘度,因 為人永遠沒辦法精確,你不可能要求每個飛行員產出表現都一樣(就算星際大戰 帝國士兵都從一個人複製出來,但都還會有些許差異),所以讓飛機性能會超過 原本性能保障安全的設計,就是優於標準嘛。 今天多55 跟多150 數字告訴就是q400的安全餘度比較多,但是仔細評估就已爬升率 而言每分鐘多55呎跟150呎的差異,但是如果其他人為因素造成爬升率為負值,其實 這兩個沒有什麼差別,就回到最前面的問題飛機設計出來的性能是是考慮在使用者 依照手冊使用,並不保證不按照sop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在考量飛機安不安全問題,如同C教官所說的 飛行員最沒用的東西: 頭上的天空,背後的跑道,和空掉的油箱還有第四樣打鐵的腦袋。 請把腦袋打鐵這個問題認真思考 說句認真的 對比松山機場要求的1200-1300 當1355 1500 2200 2265 這幾個數字跟1200-1300來比較,其實當飛機的爬升率為負值, 這幾個數字比較起來沒什麼意義在,因為大家在地球上,都會被萬有引力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04.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24271976.A.A49.html ※ 編輯: cgy (1.34.204.76), 02/18/2015 23:08:21

02/18 23:19, , 1F
這麼說來 單發失效在松山機場是無解的 一發的上升率肯定
02/18 23:19, 1F

02/18 23:19, , 2F
不達標 還是會撞山或是大樓
02/18 23:19, 2F

02/18 23:22, , 3F
花蓮機場地障夠少了吧..撞山幾次
02/18 23:22, 3F

02/18 23:24, , 4F
C大都說要認真思考"腦袋打鐵"..怎麼還在想TSA的地障
02/18 23:24, 4F

02/18 23:24, , 5F
全世界有地障的機場佔多數..TSA是政治問題不是飛安問題
02/18 23:24, 5F

02/18 23:25, , 6F
樓上的結論真是.........
02/18 23:25, 6F

02/18 23:25, , 7F
蛤...我說一樓...
02/18 23:25, 7F

02/18 23:27, , 8F
推這篇
02/18 23:27, 8F

02/18 23:29, , 9F
02/18 23:29, 9F

02/18 23:33, , 10F
推 就算推重比大於1好了 最後一段你最多還是只能選擇摔在哪
02/18 23:33, 10F

02/18 23:35, , 11F
一樓你覺得松機不會抓安全裕度嗎? 低於1200就撞山
02/18 23:35, 11F

02/18 23:35, , 12F
怎麼可能嘛
02/18 23:35, 12F

02/18 23:36, , 13F
然後飛機手冊宣稱上升率1355 你是製造商你真的就剛剛
02/18 23:36, 13F

02/18 23:37, , 14F
好做到1355? 哪個製造商敢這樣幹的?
02/18 23:37, 14F

02/18 23:49, , 15F
那五顆apu爬升率是多少呀?
02/18 23:49, 15F

02/18 23:54, , 16F
還有就是這30年來,松機附近多了許多高樓..
02/18 23:54, 16F

02/18 23:54, , 17F
昨天就搭五apu回來 感覺特安全 雙發失效完全不怕lol
02/18 23:54, 17F

02/18 23:55, , 18F
標準也要跟著改變.比如動力不佳的c-119在1993年就不再降松機
02/18 23:55, 18F

02/18 23:57, , 19F
1970年代松機甚至還能起降滿載的747(前提是機師技術高超)
02/18 23:57, 19F

02/18 23:57, , 20F
畢竟松機的跑道比較短
02/18 23:57, 20F

02/19 00:20, , 21F
所以樓上又想要把重點轉移到跑道長短去了....
02/19 00:20, 21F

02/19 00:32, , 22F
跟桃機比.松機起降的風險確實大上不少.跑道短+環山高樓群
02/19 00:32, 22F

02/19 00:32, , 23F
對於飛行器性能要求自然也該較高吧...
02/19 00:32, 23F

02/19 00:38, , 24F
讓我想起GE515的CVR記錄 看起來單發飛的好辛苦的樣子
02/19 00:38, 24F

02/19 01:28, , 25F
松山單發失效有達標喔
02/19 01:28, 25F

02/19 01:31, , 26F
然後那個1355應該是統計下在95%(或99%之類的)的機率超
02/19 01:31, 26F

02/19 01:32, , 27F
過1355(看廠商用的顯著性指標),那平均值(安全係數)要
02/19 01:32, 27F

02/19 01:33, , 28F
離下限值多遠(標準差/變異係數)多大,就看廠商的品管能
02/19 01:33, 28F

02/19 01:33, , 29F
力,作的越精準安全係數/安全餘裕不需要那麼大
02/19 01:33, 29F

02/19 01:40, , 30F
GE515那次滿驚險的 天氣不好又一堆失誤 GE517就好很多
02/19 01:40, 30F

02/19 01:51, , 31F
747每一款的MTOW起飛長度都超過三公里 那個RCSS滿載
02/19 01:51, 31F

02/19 01:51, , 32F
起飛是怎麼來的 ...
02/19 01:51, 32F

02/19 02:08, , 33F
說真的 松山起飛要撞山那個爬升率要多低啊......
02/19 02:08, 33F

02/19 04:05, , 34F
02/19 04:05, 34F

02/19 08:12, , 35F
C-119不再起降松山跟動力足不足根本無關
02/19 08:12, 35F

02/19 08:40, , 36F
安全餘度越大越好, 機師又是另一個因素了...
02/19 08:40, 36F

02/19 09:02, , 37F
安全餘度跟操作成本是相反的方向, 所以所有公司都是取平衡點
02/19 09:02, 37F

02/19 14:34, , 38F
反正松山機場一定要遷移!
02/19 14:34, 38F

02/19 15:22, , 39F
講出"反正XXX"這種話就很不理性了..反正就是拎杯不爽所以XXX
02/19 15:22, 39F

02/19 15:23, , 40F
如果這是真理的話, 那為什麼世界上還有一堆在都市裡的機場?
02/19 15:23, 40F

02/19 16:25, , 41F
因為理性辯論講不出東西..只好搬大絕招~~反正xx一定要x
02/19 16:25, 41F
文章代碼(AID): #1KvAfef9 (Avi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KvAfef9 (A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