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基督教幾百年來一直被科學打臉,為什么 …

看板Atheism作者 (吟遊詩人)時間13年前 (2011/02/04 01:29),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68 (看更多)
※ 引述《dans (邀棋前請先知會)》之銘言: : ※ 引述《remmurds (雷穆爾德‧小一)》之銘言: : 其實『科學』之中互相打臉才打得兇呢? 新科學理論的任何解釋都必須包含舊科學理論的預測結果 換句話說,舊科學理論必定是新科學理論的近似,或是某種情況下的特例 如果這樣也要稱之為「打臉」,那閣下的國語課本必定不是地球通行的任何版本 至於要扯到燃素說或是體液理論還是膽汁質之類的 很抱歉,那些時代都還沒有科學 某些人很奇怪 一邊叫囂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已經被擊敗 卻又一方面拼命扯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時空形上觀不同 好像科學很在乎那些形上學假設似的 對於相對絕對時空或是哥本哈根詮釋一類的東西 大部分的科學家會跟你說那是嘴砲大決戰, 跟真理也許有關係也許沒有關係,但是就目前而言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 為何總是要拿印象中最低劣的那幾個出來抹黑全體? 因為低劣的佔絕大多數耶 : : 這問題其實不光只是上帝存不存在那麼表面而已 : : 在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抬頭之前 : : 有將近一千五百年的時間各領域的知識都被神學所把持 : : 不管是科學、歷史、政治還是人文藝術都活在牠的陰影之下 : : 看似不容質疑的神學主宰了一切 : : 所以當啟蒙運動出現時 : : 人們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對抗這頭大怪獸 : : 洛克主張教會與政府必須分離 : : 伏爾泰批評宗教是雙腳禽獸 : : 孟德斯鳩反對君權神授 : : 直到今天都還是這些反撲的延續 : 經驗主義吧 : 強調可被驗證或可被經驗 : 但經驗主義與實證主義也被打臉了 經驗主義的出發點原本只是「不要拿現實世界沒有紀錄的事情來當立論基礎」 搞成「經驗外的東西就不是知識」,那只是象牙塔內的學究沒事找事的無聊理論 除了哲學學院,根本就沒人在理會 事實上就連波普都沒有說「理論的建立不該先由經驗開始」 他說的只是「『經驗過』和『經驗』不一定一樣」 : 現在的主流知識反而對事事都要求實證的科學態度十分感冒 那種哲學學院裡面的「主流」總是宣稱自己是「主流知識」 這是定義域的問題 因為大多數人對於「主流」的定義,不是象牙塔,而是整個人類社會 不過少數人(非主流)不那麼想,所以「非主流的『主流』」定義,也和其他人不一樣 : 因為社會中有太多不可被實證的價值 不可被(某些人)實證 : 價值不如事實一般可以被經驗或驗證,更別提量化了 : 價值可能有人權、民主、環保、社會福利與均衡社會貧富等等多的數不清 : (如果有人要說以上都可量化那就請便吧) : (但基本上我不會回答這種為反而反的言詞之辯) 本來就可以量化 認為這是為反而反,只是因為缺乏想像力,或者是自己太習慣這一套辯論法 當下的人類知識的確沒有辦法把這些東西算的很好 但是一套衡量計算的方法卻是完全有必要的,且必定是正在被使用的 很簡單的問題:資源就是那麼多,非得有一套計算機制來衡量分配方式 凡是資源分配的課題,就必定是一種決策 凡是決策,大至政府國家,小至個人,就必定有屬於物質世界可探測的訊號輸出 既然物質世界可探測的訊號輸出,就必定可以做量化 現下的問題在於,量化數據太多,而分析方法太少 根本和閣下認知的情況完全相反 以政府組織為例,關於預算分配的問題,永遠是有太多的數據資料 卻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組合這些數據以提出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 過度的要求經驗反而是忽略了亦協助構成社會樣貌的價值 所謂的社會樣貌,在社會學中最常見的用詞,就是「脈絡」 而脈絡原本就是一種「經驗」 更不要說離科學最遠,也最反對任意公式化的社會學門:歷史 即使是其中離科學量化最近、最結構主義的年鑑學派, 也不斷強調社會歷史的複雜,以及其中不可一概而論的差異性 但是歷史本身就是「經驗」的大成 至於閣下如果想要說原文所謂的「經驗」乃是「親身體驗」之意 那很抱歉,連最狂妄的費曼都不認為科學包含 「任何科學理論描述的現象都能無差異的讓所有人體驗」 : 在這串討論中也不意外的『信仰』便是其中一例 : 我是自然神論者 : 與盧梭、洛克、喬治華盛頓、湯瑪士傑佛遜、班傑明富蘭克林一樣 : (我想你不知道洛克不是強無神論者吧) 你舉的這些人,那個時代的「自然神論」和19世紀之後的「自然神論」完全是兩回事 基本上古典的「自然神論」,在現代是直接被劃分成「有神論」 古典自然神論:所有的科學定律都是上帝大能的體現 現代自然神論:科學定律就是所謂的「上帝」 : 宗教、信仰的確有其過於偏激的地方 : 但整體而言對社會仍有良善之處--平撫、慰藉、鼓勵人心 : 這些隱性價值才是宗教真正難能可貴之處 : 所以有些自然神論者其實相當支持宗教的 : 如喬治華盛頓、湯瑪士傑佛遜、班傑明富蘭克林 : 有宗教信仰真的不好嗎? : 就算真的沒有神,教徒們只是自我感覺良好也不行嗎? : 我不否認教徒很多自我感覺良好的 : 因為我跑過三四間教會,看過太多白痴 : 也順便電過幾個只過讀聖經就想靠北的白痴 : 但至少他們活得快樂,而且他們就算沒有信基督教 : 我想他們也還是一樣是白痴 : 因為白痴是個性使然,而不是宗教信仰使然 好像r兄根本沒有在講這個,你離題了 : 反倒是無神論者 : 真的有活比較快樂嗎? : 牛頓?林肯?達爾文?羅素?盧梭?梵谷?海明威? 首先你搞錯了 1.牛頓是有神論,這是常識,尤其是他晚年都在搞神學 2.達爾文如果有任何因為宗教而產生的不快樂,那純粹是因為他老爸逼他去當神父 還有當時的教徒對他以及他的理論反感 3.我覺得羅素還蠻愉快的 4.像梵谷精神狀態的人,教徒裡不會少 還有,以下的無神論者建議你參考: 薛汀格、波爾、愛因斯坦(現代自然神論;無人格神)、海森堡 費曼、蘭道、溫伯格 他們都很快樂,除了蘭道晚年出了車禍,身體欠佳 : 如果只是一直想用『經驗』、『科學』、『知識』去理解『信仰』與『宗教』 : 我想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理解『信仰』與『宗教』真正難能可貴的價值吧 : 畢竟『價值』是無法經驗的 : 而『絕對的科學理性』才是真正的不理性 後現代這個詞都被唸到爛掉了,怎麼還在扯「絕對的科學理性」這種18世紀的老黃曆? : 我也不懂為什麼『反基督徒』要一直拿那些低等知識水平的基督徒出來跳針 : 如果說天主教很包容科學知識 : 如果說基督教主流的福音神學派也能容納科學檢驗 : 就連我最討厭的召會都開始拿科學來鬼扯聖經很真實 : 雖然是鬼扯但也終究是贊成科學 偽科學比不科學更令人覺得愚蠢 還是說閣下很喜歡黑人跟你裝熟? : 說了這麼多例子你會聽嗎? : 當然不會阿! : 因為你們只是在『反基督教』,而不是在作『無神論宣稱』 不是,是因為這裡的人討厭裝熟,或是稍微翻了點哲學/科學史的書就出來叫囂的人 (是的,Kuhn基本上很難說是啥科哲,他做的是科學史) 後面慷慨激昂的陳詞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46.33.26

02/04 01:34, , 1F
羅素真是超級自我感覺良好的人0rz
02/04 01:34, 1F

02/04 01:35, , 2F
kuhn會有insight也許是因為他是物理學出身的吧(我猜
02/04 01:35, 2F

02/06 23:16, , 3F
羅素活超爽+1
02/06 23:16, 3F
文章代碼(AID): #1DIkOA04 (Athe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6 之 68 篇):
文章代碼(AID): #1DIkOA04 (Ath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