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有關西元前兩千多年前中原龍山文化的擴張

看板Ancient作者 (bxdfhbh)時間14年前 (2010/04/10 15: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我覺得可能是我沒有表達清楚。 我的意思是這樣的。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是小國林立,割據一方,勢均力敵。 比較強的勢力有中原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東夷)、石家河文化(三苗)、良渚文化 、馬家窯文化(羌戎)、老虎山文化(長城南北)等。 稍弱一些的有泛紅山文化(東北地區)、寶墩村文化(蜀地)、西樵山文化(廣東)、 曇石山文化(福建)、薛家嶺文化(安徽江淮間)等。 當然我列舉得不全,當時全國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每個勢力都有各自的傳承。 在酋邦時代,這些文化勢均力敵,中原龍山文化并不明顯強大。 如果就此發展下去,中國顯然會像歐洲那樣小國林立。 但是後來,其他的文化大多急劇衰落下去,到二里頭文化的時期,已經沒有誰可以和中原 人相比了。 這里不是說他們不存在了,也不是說所有的文化都衰落了,而是說中原人一家獨大。 山東龍山文化發展到岳石文化,就急劇衰落了,不管是城市大小,還是陶器精美程度,還 是其他任何方面,都明顯看出其生產力發生了急劇的倒退,人口大幅度下降,實力遠不如 龍山時期。 但是,從山東到蘇北,這塊地盤依然是他們的。 中原人(例如商朝)和他們作戰還是很費力的。到商紂王的時候,才狠狠打擊了他們,但 商朝也因此滅亡。 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則徹底衰亡。 石家河文化可能是被征服的,時間是距今四千年前,和大禹征三苗的時間吻合。二里頭的 文化面貌隨後出現在故址上。 良渚文化的滅亡,目前原因還不清楚。有人猜測是水災。 良渚文化滅亡後,過了一段時間,來自福建的文化進入這里,在吸收了良渚文化、二里頭 文化後,形成了馬橋文化。 馬橋文化的居民可能來自福建,文化程度遠遠低於良渚文化。 但馬橋人依然是一方諸侯,今天馬橋鎮居民的Y染色體DNA,和馬橋遺址的遺骸的Y染色體DNA 完全一致,說明上海原住民就是那個時候過來,然後從此住下來的。 泛紅山文化依然存在,但是在距今四千年前左右急劇衰落,小河沿文化明顯比紅山文化弱 得多。 在距今3500年前,夏家店下層文化被東胡摧毀。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系的,由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發展而來,此時也衰落了,在原地出現了 齊家文化。有人認為齊家文化是馬家窯文化發展來的,也有很多人不這樣認為。 馬家窯文化有成員攜帶青銅器技術南下橫斷山區,成為藏緬語族的祖先。 長城南北的老虎山文化也是仰韶系的,位置在仰韶文化後崗一期類型及由其發展而來的海 生不浪文化的位置上,但我看到有人認為其直系祖先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在受到紅山 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 但是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看到有人認為是4300年前開始),老虎山文化迅速衰落,城市廢 棄。有人認為是氣候因素,氣溫下降導致無法生存。 老虎山文化的南下,直接帶來了中原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的興起。 蜀地的寶墩村文化也完蛋了,被外來統治者征服,這就是三星堆文化。 薛家嶺文化也結束了,有人認為是被來自中原的中原龍山文化所征服,時間也和大禹那個 時候差不多。 由此可見, 急劇衰落,但依然存在的有岳石文化(東夷), 急劇衰落,消亡的有長城南北的老虎山文化,長三角的良渚文化, 急劇衰落,後又被外敵征服的有東北的紅山文化(被東胡取代), 被中原龍山文化征服或疑似征服的有兩湖地區的石家河文化(三苗),江淮地區的薛家崗 文化, 被外敵征服的有蜀地的寶墩村文化(被三星堆取代), 不能確定是否被外敵征服的有西北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 中原龍山文化急劇擴張,一家獨大。 當然了,仰韶系文化內部還有很多勢力, 第一大勢力是中原龍山文化, 此外還有河北的先商文化, 陜西的客省莊文化(先周文化的祖先,古公亶父遷徙到這里後突變為先周文化), 青海的齊家文化等。 當然了,在仰韶系一家獨大的時候,此時還有很多勢力存在。 例如岳石文化、三星堆文化、東北的東胡、大草原上新興的游牧民族文化等。 福建、廣東、廣西、云南也都有各自的發展。 當然還有你所說的徐國(也是仰韶系的)。 但是,這些文化的存在,不能否認仰韶系一家獨大的事實。 仰韶系的內部, 首先是中原龍山文化一家獨大,然後發展成為二里頭文化。 然後被河北的先商文化所征服。 然後被先周文化所征服。 同屬仰韶一脈,夏商周文化都有共同點,但是不是同一家,而且最終被周人所整合。 而青海、甘肅一帶的仰韶系文化,則南下橫斷山區,獨自發展成為藏緬語族諸民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93.141.130 ※ 編輯: bxdfhbh 來自: 124.193.141.130 (04/10 15:40)
文章代碼(AID): #1Bm2WXGm (Anci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m2WXGm (An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