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百萬個碩博士,怎麼說是人才斷層呢?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12年前 (2012/08/14 09:08), 編輯推噓1(1011)
留言12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9/19 (看更多)
※ 引述《guare (瓜籽)》之銘言: : micklin 和 YunJonWei 其實談的是兩個極端的例子,我個人以為兩方都有各自的道理和 : 盲點。 : ========= 問題就是雙方的要求能不能同時成立? 答案明顯是 "可以", 這兩者不存在矛頓. 在台灣剛有加工出口區的時代, 大學畢業生去應徵工作. 主考官問: 有修過電子學嗎? 有, 修過三學期. : 請把這晶體管收音機的電晶體指出來? ???........ 假如想去應徵收音機製造公司的高薪工程師, 人家這樣問, 不能算苛刻吧? 那時代, 學校沒有真空管, 也沒有電晶體可以摸得到, 有的是課本上的圖片. 但書店裡, 高工/職 的課本卻有詳細介紹與圖解, 收音機電路也有從日本翻 譯的. 所以應徵這類公司前, 去書店翻一下, 就不離譜了. : : 你們要找的是技工, 不是博士. : : 其實這句話講到重點。 : 教改十幾快二十年了,台灣的技職教育幾乎完全摧毀殆盡。這點一直是我對於教改 : 最不同意,最不以為然的地方。 : : 社會需要的人才可以用金字塔來具象化:一定是底層的工作人員比較多,越往上的 : 管理和研發人員一定越來越少。 : : 一個正常的中、高等教育體系應該是技職學校(高職五專等)> 一般大學部 > 碩 > 博 : 根本不應該教育出那麼多博士。 : 現在台灣的狀況有點像菱形:高職五專 << 大學 > 碩 > 博 同意 guare 大大的說法! 一群人要共同生活或生存, 一定就有這群人的協同合作機制. 樹狀階層, 金字塔階層都出現在各種生物群裡, 其數量關係確實像金字塔. 最多數的是否一定被稱為技工, 最少的是否一定就是叫博士? 好像也沒有一定的 rule ? 蔣介石是日本士官學校出身, 找他要官做的, 博士們也是一大堆. 這是一例. 學校是製造文憑的地方, 這套文憑階級體系只適用於 "學校". 博士要當公務員任官, 從小蔣當政到現在, 要是沒國家考試通過的話, 免談! 教育部的文憑, 即使以前的 國家博士也是免談! 拋開 "人定的名稱", 那一天, 某類人最多, 某類人卻很少, 很少的又很必要又不能 沒有. 譬如實驗室財物全歸技工管轄, 碰上假日, 教授想進實驗室做實驗, 結果可 能是 "門都沒有". 某個時空點下, 金字塔的從屬指揮關係就全然因數量而定. 想聘人的是要找人來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才不會管是否有 "偉大的稱號", 更何況決 不會有人去找個人爬坐在自己脖子上當皇帝. : : 我不知道你們開的職缺是如何, 所以不知道為什麼一堆博士去投履歷. : : 如果我要找人開車, 我會找有開車經驗的, 而不是嚴凱泰. : : 最後補充一點:現在的台灣可說是發了許多嚴凱泰證書,但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總經理, : 而且拿到嚴凱泰證書的人也只有很少一部份真的有那個能力。 : : 推 bignumber:推這篇,很多人唸書都不知道自己在念啥,念完之後都覺得 08/10 05:48 : → bignumber:公司會有相關工作等他,念軟體工程就畢業想當軟體架構師 08/10 05:49 : → bignumber:念機器人就覺得有公司要請他研究鋼彈...念之前就要先 08/10 05:50 : → bignumber:想清楚自己念這個要幹嘛,為興趣沒話說,出社會之後自己 08/10 05:50 : → bignumber:要找第二專長胡口,做到一個又可以賺錢又是興趣的研究領 08/10 05:51 : → bignumber:域那當然是最好的,但是通常機會不高 08/10 05:51 有個好的稱號, 就像背個名牌包, 讓人走路有風, 有自信心. 這也沒有不好, 但若是把 PhD稱號 當土皇帝使, 萬民皆需膜拜尊從, 那也太過 "不務實". 量變引起質變, 似乎是量產博碩稱號 會引發的後果. 往日有明師推薦, 在位 高人禮聘, 今日已演變成自投履歷, 自行前往應徵, 卻又沒有針對問題, 消 除人家的疑慮. 之所以碰到挫折, 就因太迷信PhD稱號有如土皇帝般管用! 也 就是自己有需要的應徵問題都解決不了! 這是有PhD稱號帶來的盲點.

08/14 09:14, , 1F
這是教改抄襲美國"no child left behind"口號的後果.
08/14 09:14, 1F
任何人都是唯一無二, 與眾不同. 絕不拋棄任何一個孩子使之留在人後. 這是偉大而崇高的理念. 帶領一群人做事要有階層指揮架構, 才有效率, 這是為了眾人的共同利益. 但不 是教育系統是用於製造階級, 突顯利益階級差異, 再用之於壓榨弱勢階層. 這不是美國人的錯. 這是落後地區沒那個境界, 畫虎類犬!

08/14 14:23, , 2F
沒聽過甲等特考嘛~...這算哪門子國家考試
08/14 14:23, 2F

08/14 14:24, , 3F
那個年代 我要用你就是可以用你~而且還一切合"法"
08/14 14:24, 3F

08/14 14:29, , 4F
恩啊,現在的制度最好了。就算是孫運璿,沒有考高考一樣
08/14 14:29, 4F

08/14 14:29, , 5F
被拒公門之外。
08/14 14:29, 5F

08/14 14:30, , 6F
對了,李國鼎也不能當公務員啊,因為他也沒有考高考。
08/14 14:30, 6F
孫運璿,李國鼎是任行政院長, 部長, 政委是政務官不是事務官, 現在也是一樣沒變. 常任的事務官要國家考試, 教育部的博士文憑無法任事務官, 所以需要甲考過水, 考 不過(不管啥原因!)還是免談. 被聘為甲考典試委員的卻是教授(未必博士)居多, 那是 由考試院的考試委員敦聘的, 不過, 以前考院考委卻是由大統領派任的. 學校的文憑僅及於學校系統的資格, 沒學校聘用還是沒職缺的. 國科會大量放寬研究計劃聘用博士後名額, 已經是對"人才培育"目標自打嘴巴!

08/14 15:31, , 7F
原來李國鼎,孫運璿一出道就是行政院長。
08/14 15:31, 7F
這兩位都不是PhD. 孫是1945年被派到台灣接收台電的機電處長. 台電當時是 國營的企業屬公務人員. 李是1948被派到台灣造船(應是國營企業, 現已被關閉 的台機前身)任總經理, 後任美援會秘書長, 後來才當經濟部長, 財政部長. 兩蔣時代就是戒嚴, 可用行政命令凌駕一切, 但小蔣時代雖未取消戒嚴, 但 已回歸考試任用的老憲法規定.

08/14 18:30, , 8F
要求技職發P的是你;現在又要求技職回去做工的也是你,
08/14 18:30, 8F

08/14 18:30, , 9F
技職是不是有這麼衰要負擔台灣的興衰百計?
08/14 18:30, 9F
往日技職, 工專最多, 工專的科系幾乎都是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的教職就是在熟悉 與發現或發明各類工程技術應用的知識. 工程應用的知識免不了透過論文(P)來探 討, 但工程領域的研究又不是光說不練的數理抽象P就能算數. 工學院都像理學院 或文學院那樣光說不練, 那有可能可解決工程問題? 不願真實面對實務的工程問題 那要這種工程師幹甚麼? 光說不練, 理論飛躍的能人就有如社會上的強盜小偷這類可不勞而獲的能人, 這類 人不該也不能滅種, 但不可能太多, 因為正確有效有利眾人的不會也不可能很多, 有經費就多養一些萬中檢一也就算了, 當窮到都全民難混下去, 那就供奉不起了. 學校是學習或研究, 本就該面對真實的實務教導如何解決問題, 何來"做工", "做 奴工"? 這就是學界的問題囉!

08/14 18:34, , 10F
沒人要念技職就源於這般下等、遭人看不起、頤指氣使!
08/14 18:34, 10F
技職是否下等? 那全世界有多少工程師? 多少勞動人民? 是自以為下等 ? 勞動人民以勞心勞力做出對別人有益的工作, 換取該得的報酬, 一點都無愧於心, 何 來下等? 台灣的技職潰散, 就源於這些高高在上的數P博自認高人一等. 等那天三餐 不繼, 就不會有高等的尊嚴可以誇耀數P搶錢了! 大廈將傾, 獨木難支. 全台民眾, 心怨難平, 讓她全倒快倒也是個解決問題, 突顯問 題的好辦法, 技職是否這麼衰? 那也是大家的共識自找的路途, 對與錯只是個道理! 不想按正確道路走, 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43 (08/14 19:27)

11/11 20:47, , 11F
這是教改抄襲美國"no https://muxiv.com
11/11 20:47, 11F

01/06 21:35, 5年前 , 12F
原來李國鼎,孫運璿一出 https://noxiv.com
01/06 21:35, 12F
文章代碼(AID): #1GAQJwa5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9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GAQJwa5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