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新聞] 大學招生恐不足 總統:吸引外籍 …

看板AfterPhD作者 (Alama)時間14年前 (2009/10/17 10:40), 編輯推噓4(4018)
留言22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5 (看更多)
※ 引述《taidungman (taidung's man)》之銘言: : ※ 引述《Alamy (Alama)》之銘言: : : 國際化啊. 人家是吸引世界頂尖人才創造一流大學. 我們卻是在吸引國際蠢才,創造世 : : 界級的放牛班. : 關於招收國際學生這點,A大講的很深切. : 關於基本的薪資待遇這點上,我想中長期內都很難有變動 : 因為會有太多的free riders,這也是社會大眾所不樂見的 : 比起去各大學灑錢, 的確會有free riders. 但時間換取空間. 只要執行妥當總是會慢慢良幣逐劣幣. 說到這個,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六年條款某總程度上沒甚麼意義. 因為我們大學能找到的 新教授candidates平均素質就是那樣(99% => 資質中上的台灣人). 就好像今天找到一 個59分的,決定把他踢出去,明天換一個61分的來這樣. 六年條款反而製造了不必要的 context switching overhead. 如果candidates夠國際化. 有機會找到90分的人. 那樣子把59分的那位踢出去,好像 踢得也才有理吧. : 在這個制度底下,我覺得比較可行的是採激勵獎金制,例如依發表論文的等級去 : 行賞(但不是光是看impact factor,因為兩篇IF 1的會=IF 2?),但是獎金要夠 : 高(隨便說,例如一篇top journal paper給二三十萬),高到傑出的人薪資能比新加 : 坡香港更高 我的看法是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是需要長期耕耘的. 有很多重要的發現一開始的時候往往 是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所接納的. 比如說Andrew Wiles花了快十年寫一篇paper證明費馬最後定理. 如果按IF點數計價,基 本上這種人不會想來的. 但以學術貢獻來說, 這種work肯定比一堆無痛呻吟,基本上文 章標題人家眼睛晃過去,在腦中的記憶不會持續超過十秒鐘的那些work更有價值. : 其實這些錢就當作給這些認真的人的加班費也不為過 : 這樣或許還能吸引一些人才回流,跟提供誘因給 : 教師們作好的研究,而不是衝數量出一堆貢獻度低的文章 : 個人淺見. 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讓大學的運作空間更有彈性. 讓大學自己去決定教授的薪水,教 育部只要管給學校的經費總額就好. 一個教授強不強,事實上行內人都很清楚,根本不 用去看甚麼IF. 假設A教授很強, 在教授薪水由學校各自決定的前提下, 自然會有其他 學校用更高的薪水來挖他的. 基本上美國就是這樣玩的. 同一個學校裡面一個教授的薪水最低跟最高可能可以差到十 倍. 對於某些超強的教授,你不給他那麼高薪, 明天可能他就被B校挖走了. 至於要怎麼評量一個教授有多強, 就交給各個學校自己決定. 所謂成敗自負. 學校自會 走出自己的ㄧ條路. 走出自己的特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169.139

10/17 11:51, , 1F
沒六年條款 那師資要如何流動
10/17 11:51, 1F

10/17 11:51, , 2F
新進者 要如何進入這個寡佔市場
10/17 11:51, 2F

10/17 12:29, , 3F
交給學校決定,好的大概會等於老的....
10/17 12:29, 3F

10/17 15:31, , 4F
如果一個學校真的老的就是好的. 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應該
10/17 15:31, 4F

10/17 15:31, , 5F
遲早會出局吧
10/17 15:31, 5F

10/17 22:12, , 6F
太天真
10/17 22:12, 6F

10/18 22:00, , 7F
如果都是助理教授起聘 我們如何決定 這個新人 給他六年
10/18 22:00, 7F

10/18 22:00, , 8F
他會比另外一個人更好? 所謂的潛力又是怎麼看出來的?
10/18 22:00, 8F

10/18 23:20, , 9F
通常師資流動都是下面在流動,上面的大家都知道....
10/18 23:20, 9F

10/18 23:20, , 10F
其實我是覺得台灣應該多一點教學型大學,這樣研究經費可
10/18 23:20, 10F

10/18 23:21, , 11F
以省很多,大家也不用自已騙自已
10/18 23:21, 11F

10/18 23:21, , 12F
現在搞的明明做不了研究的地方還是做那一套,大家想辦法
10/18 23:21, 12F

10/18 23:22, , 13F
騙錢完知後又其實也不知道可以做啥
10/18 23:22, 13F

10/18 23:23, , 14F
很多教授去要那幾百萬的錢錢,不過是為了讓自已月薪多一萬
10/18 23:23, 14F

10/18 23:23, , 15F
這不是很浪費嗎
10/18 23:23, 15F

10/18 23:25, , 16F
結果一些有心做的菜咖每天做到中風還是不知道未來在那裡
10/18 23:25, 16F

10/19 00:27, , 17F
把研究案弄得像變相加薪,圖儀與學生工資皆靠NSC,能不走樣
10/19 00:27, 17F

10/19 15:33, , 18F
台灣的academic politics能夠容許你這樣做嘛?XD我就聽過某
10/19 15:33, 18F

10/19 15:33, , 19F
老師跟我說國內有個學校根本就近親繁殖到了極限,他們也不怕
10/19 15:33, 19F

10/19 15:33, , 20F
人家罵,擺明著就是圍起來自己搞,絕對不准人家插手。
10/19 15:33, 20F

10/19 15:34, , 21F
前一陣子我認真地查了一下某管理類新設系所的師資來源,結果
10/19 15:34, 21F

10/19 15:35, , 22F
發現幾乎都是師出同門或是連帶關係,誰來決定這些人的潛力?
10/19 15:35, 22F
文章代碼(AID): #1AsIwxvP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AsIwxvP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