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Uguar

總覽項目: 發文 | 留言 | 暱稱
作者 Uguar 在 PTT [ Buddha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9798則
限定看板:Buddha
[閒聊] 這是佛教的開悟境界嗎?已刪文
[ Buddha ]23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Uguar - 發表於 2014/11/30 14:34(9年前)
2FUguar: 看過【圖解佛教禪定與解脫】後,就阿含經的分類是這樣....11/30 15:22
4FUguar: 可是在印度教這是非常TOP的境界,也許是到頂的境界。11/30 15:23
[心得] 隆波通的動中禪
[ Buddha ]22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tmac012004 - 發表於 2014/11/28 21:31(9年前)
1FUguar: 等您達到阿羅漢您敢告示天下嗎?11/28 21:32
2FUguar: 連東南亞精進修行的比丘都只敢看證不證得到初果。11/28 21:33
3FUguar: 不過其實您是對的。11/28 21:34
4FUguar: 請努力精進,去追求答案吧!!!!11/28 21:36
8FUguar: 從經文上那種看不出答案的說法其實就是答案,只是一般人11/30 13:43
9FUguar: 無法想像與理解而已。經典怎麼說就怎麼作吧,我猜就算是11/30 13:44
10FUguar: 也應該就是這樣了。11/30 13:45
11FUguar: 就算是阿羅漢的回答也就這樣了。11/30 13:46
12FUguar: 等樓主證阿羅漢再問樓主,答案就會跟經文一樣.....11/30 13:47
13FUguar: 等我們證阿羅漢,每個人的答案都會變成經文一樣,一種看11/30 13:49
14FUguar: 不出是答案的答案。11/30 13:49
15FUguar: 如果是我證阿羅漢。我的答案大概也會一樣....11/30 13:52
16FUguar: 任何證阿羅漢的人的答案也許都會跟經典一樣....11/30 13:55
Re: [問題] 大願法師開示 - 關於「梵我一如」
[ Buddha ]57 留言, 推噓總分: +1
作者: d8888 - 發表於 2014/11/28 19:50(9年前)
1FUguar: 也許去找個達到有餘涅槃的比丘問問看就知道了。可是阿羅漢11/28 20:58
2FUguar: 在哪裡?11/28 20:58
3FUguar: 有法身的確比較好解釋,但就算菩薩也有法身也稱不上常住。11/28 21:01
4FUguar: 因為菩薩還是有生死,只是不在十二因緣範圍內11/28 21:01
5FUguar: 如來常住是指佛陀入滅的大涅槃才具備的,菩薩的涅槃並非11/28 21:03
6FUguar: 大涅槃。11/28 21:03
7FUguar: 只有佛陀才能稱如來常住,眾生或聲聞是沒有法身的。11/28 21:12
8FUguar: 如果說眾生也有一個與佛陀一樣的常住法身,眾生不應該在11/28 21:13
9FUguar: 在六道輪迴的,有常住法身還在當餓鬼畜牲很奇怪11/28 21:14
10FUguar: 我家養的狗有跟佛陀一樣的常住法身?11/28 21:17
11FUguar: 在路上不小心踩死的蝸牛也有個與佛陀一樣的常住法身...11/28 21:18
12FUguar: 法身是只有菩薩才有.......11/28 21:20
13FUguar: 我覺得D大的說法偏向常見的成分較多。11/28 21:22
14FUguar: 如來法身為什麼可以常住,是因為如來法身就是如來本身11/28 21:49
15FUguar: 法身應該是一種有你就知道,沒有你就不知道的東西11/28 21:50
16FUguar: 法身並不是一個主體,不管是輪迴主體還是業報主體11/28 21:51
17FUguar: 法身如果是輪迴五蘊的主體,就不能說無常無我了11/28 21:53
18FUguar: 法身的意涵好像各經解釋不同,通常以D大這樣解釋的對象11/28 21:57
19FUguar: 不是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這樣形容法身倒是末學第一次遇到11/28 21:58
20FUguar: 法身是修行而有是因為見佛性的緣故,見佛性的程度決定11/28 22:00
21FUguar: 法身大小。11/28 22:00
22FUguar: 佛性是常法,但不是常見,佛性不是五蘊的主體或生出主體11/28 22:03
23FUguar: 或業報主體或輪迴主體11/28 22:04
24FUguar: 法身是修出的,可是菩薩是不退轉的,所以也沒有會消失的問11/28 22:07
25FUguar: 題11/28 22:07
26FUguar: 大般涅槃經將佛性比喻為大樹與城門,每個人都可以乘涼與通11/28 22:11
27FUguar: 過,個體與佛性間沒有生出或儲藏的關係11/28 22:13
28FUguar: 法身只是一種見佛性後的一種存在11/28 22:15
29FUguar: 不見佛性的凡夫與聲聞是沒有法身的11/28 22:19
30FUguar: 佛經裡的法身都是修者本人看得見的,看不見就是沒有法身11/28 22:31
31FUguar: 如果看不見卻說自己有法身,那只是一種假設....11/28 22:32
32FUguar: 指出佛性不是真常心的結論來自【大般涅槃經續譯之佛性論研11/29 00:18
33FUguar: 究】的作者。11/29 00:18
34FUguar: 不過也只是眾多看法的其中一種11/29 00:20
41FUguar: 如來藏經是真常唯心論,是會將佛教基礎矛盾的經典,這類經11/30 15:52
42FUguar: 典是後期才出現的經典,篇幅普遍不大。義理不相容於無常無11/30 15:54
43FUguar: 我的佛教基礎,我只能說信不信看個人了.....我個人是採取11/30 15:55
44FUguar: 尊重佛教基本立場的態度,後期會與佛教基礎矛盾的經典,我11/30 15:56
45FUguar: 是只當做參考。11/30 15:56
46FUguar: 只要有設定一個常一或常心,就會與阿含經等原始佛法相衝突11/30 16:02
47FUguar: 我個人是盡量不去牴觸這個獅子的屁股11/30 16:03
48FUguar: 這樣D大等於是把涅槃當作斷見...11/30 20:41
49FUguar: 阿羅漢入滅佛陀只是從眾生以十二因緣輪迴到寂滅得過程作說11/30 20:44
50FUguar: 明,比如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乃至生老病死11/30 20:45
51FUguar: 滅。11/30 20:45
52FUguar: 貪愛的滅除導致不用再生死輪迴,但貪愛的滅除與歸塵土沒有11/30 20:47
53FUguar: 任何關聯。11/30 20:47
54FUguar: 一個人減低或斷除貪愛,只會清涼、自在,不會有變石頭的11/30 20:50
55FUguar: 可能。11/30 20:50
56FUguar: 一個人對金錢與慾望的貪愛極淺薄甚至沒有,不等於這個人就11/30 20:52
57FUguar: 是石頭。11/30 20:52
Re: [問題] 大願法師開示 - 關於「梵我一如」
[ Buddha ]143 留言, 推噓總分: +10
作者: TopoT - 發表於 2014/11/26 14:04(9年前)
3FUguar: 這是個好問題,我其實很想知道別人的答案。突然有想跑去哲11/26 22:59
4FUguar: 學相關系所去問教授的衝動。11/26 23:00
79FUguar: 其實依據無常無我的法則,當問起阿羅漢涅槃後是如何?這個11/27 17:50
80FUguar: 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了。11/27 17:51
81FUguar: 涅槃本身不是去接近一個主體叫涅槃,涅槃是斷煩惱、滅六識11/27 17:57
82FUguar: 叫涅槃。這就像在問一個裝鹽巴的罐子,將鹽巴一勺一勺去掉11/27 17:58
83FUguar: 後,是變成糖果罐子還是醬油瓶子?11/27 17:59
84FUguar: 一個修行者對於阿羅漢死後的見解,可以決定這個修行者的立11/27 18:01
85FUguar: 場是如何,就像白雪公主後母的鏡子。11/27 18:02
87FUguar: 所以我很想知道別人的答案是甚麼,大乘法師的答案是甚麼?11/27 18:03
90FUguar: 密宗仁波切的答案是甚麼?11/27 18:05
91FUguar: 大學教授的答案是甚麼?11/27 18:05
102FUguar: 關於修行我也有摸索期,後來我才知道寂滅法的珍貴,因為11/27 19:29
103FUguar: 這是可以自知自證的東西,不需要到死後才惶恐不安會到哪裡11/27 19:30
104FUguar: 靈動體會那些的其實修寂滅法慢慢地也會有感覺的。11/27 19:31
105FUguar: 重要的是真的可以找到一個修行理論,讓自己在這世間彷彿11/27 19:32
106FUguar: 像隨時在溪谷山川那樣美好舒坦。y11/27 19:33
107FUguar: 我不論多窮多苦,重病意外,就像新聞天天在播的那樣,我能11/27 19:37
108FUguar: 知道自己已無所牽掛、清涼自在。11/27 19:38
109FUguar: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時刻,及早修行11/27 19:43
110FUguar: 把握當下,自證自知,放下一切煩惱炙熱,在世即能清涼自在11/27 19:45
111FUguar: 臨終也能感知趣處,這麼好的佛法,都要感謝釋迦牟尼佛給11/27 19:47
112FUguar: 予眾生離苦得樂的真實機會,今生接觸佛法今生把握人身,自11/27 19:48
113FUguar: 證自知,得度彼岸。11/27 19:48
Re: [問題] 大願法師開示 - 關於「梵我一如」
[ Buddha ]9 留言, 推噓總分: +2
作者: d8888 - 發表於 2014/11/24 18:55(9年前)
1FUguar: 我認同您說的,法身、佛性、聲聞法、三法印並無衝突。11/24 19:51
2FUguar: 只是大般涅槃經前分就是用佛性去否定無常無我,還說修無常11/24 19:52
3FUguar: 會下阿鼻地獄。11/24 19:52
4FUguar: 對了,依照大般涅槃經後分,佛性並非一切法的起源。11/24 19:55
5FUguar: 大般涅槃經的前分與後分兩者譯出的時間地點都不一樣,內容11/24 19:58
6FUguar: 也是矛盾的,前分否定無常無我,後分並沒有。11/24 19:59
Re: [問題] 大願法師開示 - 關於「梵我一如」
[ Buddha ]34 留言, 推噓總分: +4
作者: d8888 - 發表於 2014/11/23 13:36(9年前)
1FUguar: 敬佩樓主的研究精神。11/23 22:02
3FUguar: 歷史上會在死前推翻生前一切理論的宗教家是非常少見的。11/24 16:30
4FUguar: 包括宗教家哲學家如孔子、老子、耶穌,都沒有在臨終推翻11/24 16:32
5FUguar: 自己的一切。我想無上正等覺的天人師、明行足、世間解的佛11/24 16:34
6FUguar: 陀,不大可能在臨終又投入神我思想的懷抱。11/24 16:35
31FUguar: 我不反對佛性,但我反對以佛性否定無常無我。大般涅槃經前11/24 19:45
32FUguar: 分就是用佛性去否定無常無我。還有,唯識的業報觀與阿含經11/24 19:46
33FUguar: 的第一義空經完全是兩種互斥的業報觀。11/24 19:47
Re: [閒聊] 六道眾生皆有"佛性"。
[ Buddha ]61 留言, 推噓總分: +2
作者: limingbalm - 發表於 2014/11/17 02:00(9年前)
47FUguar: 說眾生有佛性只是以可能而言,實際上眾生並不見佛性。11/17 21:26
48FUguar: 說乳有酪性,不能說乳中已有酪性。說眾生有佛性,不能說眾11/17 21:27
49FUguar: 生已有佛性在內或外。11/17 21:28
50FUguar: 佛性非已有還無、本無後有、非過去現在未來有11/17 21:29
52FUguar: 吃食物維持生命,不等於生命已在食物中,所以不是已有還無11/17 21:39
53FUguar: lim大客氣了。11/17 21:40
54FUguar: 就像黑鐵入火變紅鐵,紅鐵不是後來才有,是因緣俱足才呈現11/17 21:43
55FUguar: 所以不是本無金有。11/17 21:43
56FUguar: 佛性的顯現就像種子滅後芽才生出,芽本身不是在裡面,也不11/17 21:46
57FUguar: 在外面,所以佛性是修習無漏聖道後乃得見。11/17 21:47
58FUguar: 可參考【大般涅槃經續譯之佛性論研究】11/17 22:00
Re: [問題] 大願法師開示 - 關於「梵我一如」
[ Buddha ]70 留言, 推噓總分: +8
作者: CassSunstein - 發表於 2014/11/13 12:19(9年前)
6FUguar: 其實後來發展的大乘,在初期大乘經典有很多我覺得是佛教11/13 19:49
7FUguar: 應該有,阿含經卻沒有的東西,才讓後來完全偏離原始教義11/13 19:52
8FUguar: 的新創理論有發展空間11/13 19:54
9FUguar: 佛教作為哲學性質的宗教,不可能沒有哲學上更深的思辯11/13 19:56
10FUguar: 阿含經剛好缺這塊,而這塊剛好在初期大乘經典存在11/13 19:57
11FUguar: 像外道質疑無常法導致的涅槃也會無常,這答案還要到大乘經11/13 20:05
12FUguar: 找才有。11/13 20:05
13FUguar: 其實只要不偏離原始佛法的基礎,即使在考古上未有明確證明11/13 20:13
14FUguar: 又何妨?11/13 20:14
15FUguar: 當然不可否認,現今的大乘嚴格來說離原始佛教非常遙遠了11/13 20:17
16FUguar: 比如念咒和原始佛法完全互斥的法義11/13 20:22
42FUguar: 目前的大乘要把小乘當基礎有其高難度,比如小乘在經文上11/15 23:45
43FUguar: 在戒律上都禁止念咒,目前多數大乘將念咒視為修行,若要將11/15 23:46
44FUguar: 小乘當基礎,這是很大的困難。11/15 23:47
45FUguar: 大乘通常會將滅盡定、寂滅等小乘教義視為斷見,因而避開11/15 23:50
46FUguar: 滅盡定的修習。造成大乘會只有與外道共有的四禪八定,而無11/15 23:51
47FUguar: 滅盡定。11/15 23:51
48FUguar: 還有一個問題,大乘通常將小乘視為不慈悲,也許表面上看不11/15 23:53
49FUguar: 其實這種將小乘視為不慈悲的想法,某些大乘法師會藏得比較11/15 23:55
50FUguar: 隱密去透露這個訊息。11/15 23:56
51FUguar: 這些原因會造成將小乘當基礎只淪為口號。11/15 23:59
58FUguar: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以及我個人的經驗11/17 22:25
59FUguar: 【大般涅槃經】前十卷11/17 22:33
60FUguar: 我對牟宗三先生還是很尊敬的,只是我不用全盤接收牟先生的11/17 22:38
61FUguar: 觀點。11/17 22:38
62FUguar: 如果我誤會了現今大乘對寂滅的觀感,我在此表示歉意。若現11/17 22:40
63FUguar: 今大乘是尊崇寂滅法的,也期盼現今大乘能多闡釋寂滅法,以11/17 22:42
64FUguar: 利益眾生。11/17 22:42
65FUguar: 衷心期盼北傳出家眾能修習滅盡定,宣揚寂滅法。11/17 22:44
[閒聊] 六道眾生皆有"佛性"。
[ Buddha ]69 留言, 推噓總分: +8
作者: ccclum - 發表於 2014/11/11 08:45(9年前)
55FUguar: 依照涅槃經見佛性是十地菩薩以後的事,佛時代十地菩薩的11/11 20:23
56FUguar: 數量已經很稀有,何況是現在。到底佛性是經由修行自然而見11/11 20:24
57FUguar: 還是本自具足,只需明辨道理能見,耐人尋味。11/11 20:26
Re: [討論] 佛性如果不是指真常心
[ Buddha ]13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cool810 - 發表於 2014/11/07 07:39(9年前)
2FUguar: COO大是將佛性解為「如來種性」?將人用各種種性分類的方式11/07 18:14
3FUguar: 就像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在佛教體系中借屍還魂,令人不勝唏11/07 18:15
4FUguar: 噓。11/07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