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隆波通的動中禪

看板Buddha作者 (寂滅寂滅就好)時間9年前 (2014/11/28 21:31), 9年前編輯推噓0(0022)
留言2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隆波通的動中禪隨時隨地都可做 簡單易學 等紅燈 通勤都可練習 睡覺時躺著也可做 動中禪手部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OUatCqUKU8
手部及小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MPEQamEKU0
經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7AQvOOlbTo
我覺得與其一直討論阿羅漢和涅槃 不如去努力去實踐四念處 成為阿羅漢以後就會知道答案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216.23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17181484.A.33B.html

11/28 21:32, , 1F
等您達到阿羅漢您敢告示天下嗎?
11/28 21:32, 1F

11/28 21:33, , 2F
連東南亞精進修行的比丘都只敢看證不證得到初果。
11/28 21:33, 2F

11/28 21:34, , 3F
不過其實您是對的。
11/28 21:34, 3F

11/28 21:36, , 4F
請努力精進,去追求答案吧!!!!
11/28 21:36, 4F

11/30 00:23, , 5F
我的看法~~還是不知道答案~~不然那麼多部派怎會分裂?
11/30 00:23, 5F

11/30 00:24, , 6F
阿羅漢還是很多事情不曉得~~
11/30 00:24, 6F

11/30 00:25, , 7F
不過可以先涅盤倒是真的~~至於涅盤以後~~就unknown~~
11/30 00:25, 7F

11/30 13:43, , 8F
從經文上那種看不出答案的說法其實就是答案,只是一般人
11/30 13:43, 8F

11/30 13:44, , 9F
無法想像與理解而已。經典怎麼說就怎麼作吧,我猜就算是
11/30 13:44, 9F

11/30 13:45, , 10F
也應該就是這樣了。
11/30 13:45, 10F

11/30 13:46, , 11F
就算是阿羅漢的回答也就這樣了。
11/30 13:46, 11F

11/30 13:47, , 12F
等樓主證阿羅漢再問樓主,答案就會跟經文一樣.....
11/30 13:47, 12F

11/30 13:49, , 13F
等我們證阿羅漢,每個人的答案都會變成經文一樣,一種看
11/30 13:49, 13F

11/30 13:49, , 14F
不出是答案的答案。
11/30 13:49, 14F

11/30 13:52, , 15F
如果是我證阿羅漢。我的答案大概也會一樣....
11/30 13:52, 15F

11/30 13:55, , 16F
任何證阿羅漢的人的答案也許都會跟經典一樣....
11/30 13:55, 16F

11/30 15:32, , 17F
動中禪就是行住坐臥皆是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11/30 15:32, 17F

11/30 15:33, , 18F
這是從四念處來的,但其實也是一種假觀,開悟者很自然
11/30 15:33, 18F

11/30 15:35, , 19F
完成,未悟者只能靠作意,置心於一處,動中禪的定是不入深
11/30 15:35, 19F

11/30 15:37, , 20F
定(未道地定)但這反而比入深定適合生活中用,而能完成
11/30 15:37, 20F

11/30 15:38, , 21F
止觀雙運/定慧等持,促成體驗悟境的契機(入深定後沒有慧
11/30 15:38, 21F

11/30 15:39, , 22F
了,一直止下去而不觀)
11/30 15:39, 22F
看到馬哈希三日禪心得的一篇文章 舉出一些很有意思的內容 據緬甸的一些尊者所說,緬甸佛教界一般認為馬哈希大師有三果阿那含以上的修證.事實 上,大師在緬甸的地位就如同虛雲老和尚在中國禪宗的地位一樣崇高,在上世紀五十年代 的時候,他就受到委任擔當緬甸第六次經典結集「提問者」的重要角色,相當於當年佛滅 後不久,長老大迦葉的身份,這不是普通人能夠擔當的.因為除了佛學水平好,巴利文了 得,還必須有相當的德行,才能夠被推舉擔任 大概三年之前,我初接觸到馬哈希禪法,但是由於那時候比較多看帕奧禪師的東西,而馬 哈希禪法的中文書又不多,加上過去兩年又忙於打佛七,所以並沒有沉醉於這套禪法裡頭 .後來因為覺得帕奧禪法著重修安般不太相應,要很避世地修,便覺得馬哈希禪法在日常 生活中會更適用. 經過這次禪修營,雖然說生活上現在也懂得觀察,但是究竟而言,禪修的目標還是以證果 為重點,而光靠這樣的程度,是遠遠不足以生起導向解脫的「道智」與「果智」的.難陀 悉地禪師也跟我說,這樣子短期的禪修是不夠的,起碼要有幾個月到一年以上才能夠培養 出一定程度的內觀智慧. 可惜現在我的因緣還不足呢,希望日後能夠成就相應的長期禪修因緣. 不管是帕奧還是馬哈希 如果要証果 都是要花很長的時間下去修,說不定都要辭去工作,長期的投入才可能。 ※ 編輯: tmac012004 (111.255.205.68), 11/30/2014 20:28:14 ※ 編輯: tmac012004 (111.255.205.68), 11/30/2014 20:28:45
文章代碼(AID): #1KU7aiCx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