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linu3to
作者 linu3to 在 PTT [ BASKET-RULES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45則
限定看板:BASKET-RULES
看板排序: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1F推: 想問原po,A1持球在空中碰到站在場外的A2要判什麼?02/01 11:22
3F推: 認為出界的理由是不是因為,其接觸到的人視為其所延伸接02/01 16:40
4F→: 觸的地板?那你原本的問題答案這樣應該是?02/01 16:41
7F推: 依據你的描述分為兩個部分1.是狀況已經發生要怎麼處理12/20 16:59
8F→: 2.是像這樣的比賽身為裁判的人應該怎麼執行12/20 17:00
9F→: 一樣用規則來說做解釋。12/20 17:00
10F→: 首先,如果照你描述,你是當事人,你才能感知球員的狀況12/20 17:01
11F→: 依據38.1.4裁判可藉由警告球隊成員以避免技術犯規發生12/20 17:02
12F→: 當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小的見解為...12/20 17:02
13F→: 由於他是要去替補,所以身分上他還是替補球員12/20 17:03
14F→: 依據19.3.4替補員需在界線外等候,直到...始可進場。12/20 17:06
15F→: 這個部分的判決就是給予教練一次技術犯規C。12/20 17:07
16F推: 之後A隊球員(球員)的堆擠是U。12/20 17:10
17F→: B隊球員(替補球員)的推擠就給D,因為U只能用在球員身上12/20 17:12
18F→: 這結合36.1.1與37.1.1,皆有有明確提到,所以給D沒有問題12/20 17:13
19F推: 所以順序就是B隊的C->A隊的U->B隊的D12/20 17:17
20F→: 罰則:A隊1罰1執->B隊2罰1執->A隊2罰1執,抵銷後...12/20 17:19
21F→: A隊1罰,且擁有球權,然後B隊該位球員離場。12/20 17:20
24F推: 同意james大,一時腦麻沒想清楚...感謝!12/21 10:43
36F推: forever大,我想依據特殊狀況-犯規後還有犯規12/23 12:11
37F→: 依序去解釋所有事件的順序,而引用19.3.4是因為替補程序12/23 12:13
38F→: 在規則中有明確描述,而照原po敘述,12/23 12:13
39F→: 一開始的確只發生不合程序的替補,所以給予B。12/23 12:14
40F→: 那後續在B這個犯規發生的死球時間內,一連串的罰則同先前12/23 12:15
41F→: 所描述的相信沒有問題。12/23 12:16
42F→: 至於你疑惑的點不知道是不是"替補"走進場內這件事情?12/23 12:16
43F→: 老實說正式比賽由於動線及場地規劃皆會符合FIBA規定12/23 12:17
44F→: 所以基本上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12/23 12:17
45F→: 而由於一般大學或是社區比賽,受限於場地因素,12/23 12:18
46F→: 難免有各種奇怪的判例出現,而我們只是試圖用規則去解釋12/23 12:18
47F→: 理解規則的精神,藉由引用來描述整個事件的合理性,12/23 12:20
60F推: 大家是不是對得利不得利這句話太敏感了,又或者11/11 15:30
61F→: 有錯誤的解讀...吹判還是按照規則與FIBA的釋疑最好11/11 15:31
62F→: 文字有時候會讓人很模稜兩可,網路上其實FIBA有很多判例11/11 15:32
63F→: 不僅僅只是文字而已,還有影片解說,多看影片釋疑11/11 15:32
64F→: 會比看著文字"自由心證"好,很多吹判裁判都各有一套11/11 15:33
65F→: 根本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FIBA都已經討論出來11/11 15:34
66F→: 對於某些case就應該怎麼判斷,都已經是籃總有統一了。11/11 15:34
67F→: 之前聽一位國外的技術委員解釋得利與不得利說:11/11 15:36
68F→: Referee should judge immediately, not focus on next11/11 15:39
69F→: move. cause you can't guess!11/11 15:39
70F→: 我個人覺得 得利不得利 是裁判對於比賽融通性的理解11/11 15:41
71F→: 而非吹判的依據,吹判還是照規則與釋疑,僅分享拙見!11/11 15:42
3F→: 上課好好做筆記,基本上C級一定會過11/06 17:08
7F推:用心 未推先報名04/30 11:42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