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有關數學99暫綱

看板tutor作者 (我的冒險生活)時間12年前 (2011/10/24 20:56), 編輯推噓15(15086)
留言10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 引述《zoezoezoe (zoe)》之銘言: 不清楚委員的確切理由,純粹就議題本身討論: : 推 ntuame:99課綱完全不管物理老師授課的死活 10/23 23:26 : → dick87266:樓上...這樣講不對喔 當初物理課綱委員說 10/23 23:56 : → dick87266:為何要等數學教完物理才可以教呢 物理也可以自己上三角 10/23 23:58 : → dick87266:向量、天文 不要讓學生以為這是數學或地科... 10/23 23:59 : 推 alamabarry:我還是比較喜歡三角 向量 圓錐曲線 一氣呵成的教完 10/24 01:30 : → alamabarry:之後再來上統計跟機率排列等 10/24 01:30 確實數學不需要等到物理學完才教, 重點是,物理內容的份量已經夠繁重了, 這時候還要額外加進數學的負擔, 物理課程進度上的步調,卻未因此減緩, 試問學生如何負擔和有效吸收? 我們的物理課程已經夠多、夠難了, 還有額外學這多數學,數學課步調又無法支援搭配,這是事倍功半。 數學如果不能支援其他科目所需,學習容易走偏,也不合理。 物理、數學,作為理工科系入學門檻,不是培養數理科學家的門檻, 實不宜偏離生活化與實用性,使學習淪為紙筆考試競賽。 一昧追求深度、難度、題材量,這不僅耗費學生精力、誤導學習知識的本質。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強,我們何不在高中就直接念大學普物就好呢? 要教育改革,是很好的, 問題在於,能不能改出一個更好更適合的方案? 看看美國的教材 再回頭看台灣,實在慘不忍睹。 當然,現在的制度教材蠢,不代表教改的人蠢, 換作是我去改,未必就能讓更多人滿意, 只是,看看人家的東西 看看自己的, 真的是值得虛心地檢視有待改善的地方。 美國科學教育已經比台灣領先二十年, 教材編排順序,必然經過多年的考驗與調整, 如果我們自己沒本事做好, 還是在起步階段盡可能多參考人家已有的成果, 再謹慎調整成自己需要的。 (說實在的,高中基礎科學知識,真的和國情有多少關係?老是拿本土化來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95

10/24 21:42, , 1F
不過老美自己就常常戰翻天,說領先二十年不知從何說起
10/24 21:42, 1F

10/24 21:43, , 2F
如果當年蘇聯發射衛星讓老美推出Chem的事情再來一次.
10/24 21:43, 2F

10/24 21:43, , 3F
那又真的有什麼"領先"?
10/24 21:43, 3F
看不出這三件事的關聯性. 領先二十年,請見美國高中物理教材各年度版本內容, 與台灣過去二十年來物理課本之改版情況與變革,即知. 物理教育和發射衛星,扯遠了. 這裡只是針對教材本身來討論

10/24 22:27, , 4F
印象中高中物理沒用多少高中數學 三角也只是簡單用sin cos
10/24 22:27, 4F

10/24 22:29, , 5F
簡單的向量分解合成 國中力學也講過了啊@@
10/24 22:29, 5F

10/24 22:29, , 6F
就我當年高中數學都40分 物理是兩倍分數以上的經驗來說..
10/24 22:29, 6F
包括大學微積分此前的數學,物理幾乎都會用到. 三角函數在高中數學裡幾乎是作為幾何學的主要內容. 會用到多少,純粹是試題設計與解題選擇的問題, 平面座標中只有兩個獨立參數,sin和cos基本就可以決定所有的資訊, 說明了我們只要知道什麼是sin和cos就好了? 多、少,比較的基準是? 大學普物扣除需要微積分的問題,原則上都能算高中物理程度的試題, 而這些試題範圍是是可以囊括高中數學(不含微積分)半數以上的範圍的. 三角 函數 圓 球 平面 直線 拋物線 雙曲線 橢圓 機率 排組 統計 指數 對數 多項式 行列式 向量 這些在高中物理都會用到,也佔了高中數學半數以上的範圍了,   至於微積分,更是進一步了解物理必不可少的概念. 如果要背公式,那容易; 要理解清楚,並能充分掌握在物理上的應用, 必須耗費的時間,在物理中的比例不算低, 我認為在這樣與其他科目同等時間下,要把物理學好相對不容易

10/25 00:35, , 7F
對國中完全只上課本的小朋友而言 高一物理遇到三角函數
10/25 00:35, 7F

10/25 00:36, , 8F
小朋友會覺得很困惑
10/25 00:36, 8F
接觸到新的概念或工具,困惑是難免的, 這不要緊,陌生的東西只要熟悉就行了, 問題在於熟悉需要時間,所以課程的安排上,份量就必須拿捏好, 數學課程與物理課程的設計上,若能彼此協調,學習上也比較省時省力

10/25 13:01, , 9F
每個國家的所擅長的科目程度是不同的
10/25 13:01, 9F
每個國家的教育不同,程度自然各異 重點在於所謂的擅長是什麼? 一個國家可能有人很會考試,但缺乏實作、應用及創造能力

10/25 13:02, , 10F
我想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想法跟編排方式
10/25 13:02, 10F
當然,重點在於適切性

10/25 16:06, , 11F
我也認為兩科的課程設計一定要協調好。
10/25 16:06, 11F

10/25 16:07, , 12F
否則只會有越來越多「你就先把這些記起來」的問題出現
10/25 16:07, 12F

10/25 23:00, , 13F
但我認為高中物理如果真的是在意"觀念",並不需要那麼多
10/25 23:00, 13F
請問比較基準是? 沒有基準,談多、少就意義不明阿。 說不定妳認為的少,是別人的多。 就拿美國教材<觀念物理>來說, 可以直接去比較一下,教材裡的試題與我們的相比, 在數學運算上的著重,是否有程度上的區別。 至少我觀察到的,題材深度上有一個落差。

10/25 23:01, , 14F
列舉的數學,當然題目可以有擴充性,就變大學普物,不需提前
10/25 23:01, 14F

10/25 23:02, , 15F
在高中數學要大家達到理工科標準
10/25 23:02, 15F
這裡應該沒有主張讓高中物理、數學,達到理工科標準吧。

10/25 23:04, , 16F
我總覺得數學可以輔助物理,但是高中物理真的不需要很多
10/25 23:04, 16F

10/25 23:04, , 17F
高中數學,有些觀念本來就可以讓物理老師提及,甚至學生才
10/25 23:04, 17F

10/25 23:05, , 18F
曉得sin cos的含義不在一堆計算,而是觀念上的使用
10/25 23:05, 18F
理解sin的定義,當然不必去學會所謂的一堆計算。 在高中物理試題中,會處理到的問題,通常也不會涉及高中數學裡的難題。 這點不論在高中物理或是大學理工科系的普物標準教材裡,情形都是類似的。 所以妳指的是,一般高中物理教材裡的試題,不會牽涉到太繁雜的數學過程。 這和我說涉及半數以上的數學,不是同一回事。 即使是要介紹數學基本概念,仍必須花費時間。 這就使得物理科的份量,並不輕。 再者,相同的東西,能夠一次學,比起切割成兩次,有效率多了。 除了有志純數學之路者,數學就是要拿來使用的。 物理和數學在步調上能搭配,不論是對物理或數學的學習, 在效率上都能提升不少。

10/25 23:06, , 19F
就斜率斜不斜的"意象",我當學生乍看覺得跟物理才比較相關
10/25 23:06, 19F
我覺得說意象過於抽象,科學知識是強調邏輯客觀性的,畢竟不是科普書。 還是清楚一點,比較不會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擾。

10/25 23:10, , 20F
協調不見得是數學要領先物理先交,純以高中階段看來
10/25 23:10, 20F

10/25 23:11, , 21F
不一定就得學生"先把數學記起來",以後理化會用到
10/25 23:11, 21F
我不認為數學課程要領先物理課程,能同時進行,效果最佳。 但某些情況下,對多學生而言,把一些東西記起來是必要的。 我想這裡大家要著重的,簡單歸納成兩個重點: (1)數學和物理課程步調上能搭配,會讓學習更加省時省力 (2)我們的物理科,是比較繁重的(相較於美國的教材),   題材上未必較多,但在數學運算的需求上,的確較高。

10/25 23:21, , 22F
我常在想,99課綱學生10年後當家教,如果課綱改回95樣,
10/25 23:21, 22F

10/25 23:22, , 23F
他們會比較欣賞95課綱嗎? 還是大家喜歡的是習慣的?
10/25 23:22, 23F
每個人有自己的觀點,統計大家喜歡與否也沒意思。 重點是,喜歡或不喜歡的具體理由是什麼, 從課程設計的合理性討論最適合我們的高中物理課程,才是大家最關注的點。 這就有待於教師們的充分交流,增強對課程設計的批判性思考。 ※ 編輯: condensed 來自: 140.112.4.195 (10/26 01:19)

10/26 14:30, , 24F
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過去課綱的編排 以高一物理會教到克卜
10/26 14:30, 24F

10/26 14:30, , 25F
勒行星運動定律來說 第一行星運動定律說明太陽會位在繞
10/26 14:30, 25F

10/26 14:31, , 26F
行軌道的焦點上 如果是過去 數學跟物理都在高二下才提
10/26 14:31, 26F

10/26 14:31, , 27F
橢圓 學生有數學的概念 學第一定律就非常簡單 但現在
10/26 14:31, 27F

10/26 14:31, , 28F
數學還沒講 物理就先講橢圓 我相信會有很多老師直接跟
10/26 14:31, 28F
還有 33 則推文
10/27 08:58, , 62F
數學的學習,絕非一條道路依序前進,邏輯正確,依舊可以到一
10/27 08:58, 62F

10/27 08:59, , 63F
樣的答案,就我觀念來說沒有甚麼學習一次還兩次
10/27 08:59, 63F

10/27 09:00, , 64F
同樣的地方如果再學一次,而有新的體悟,算一次還兩次?
10/27 09:00, 64F

10/27 09:08, , 65F
以前我高中數學很糟,我只學物理用到的數學,很夠用了
10/27 09:08, 65F

10/27 09:09, , 66F
但上了大學,微積分甚麼的,我明白重要性,所以我現在數學
10/27 09:09, 66F

10/27 09:11, , 67F
不錯,物理也不錯,在於自我思考,不在於先學後學甚麼
10/27 09:11, 67F

10/27 09:14, , 68F
我不會埋怨當初為什麼高中數學早就教了,但我不好好念,
10/27 09:14, 68F

10/27 09:15, , 69F
如果我念不一樣的大學科系,或許需要的不一樣,那沒念也沒差
10/27 09:15, 69F

10/27 09:21, , 70F
不是聽甚麼就記甚麼,邏輯思考才是重點,我覺得高中物理也
10/27 09:21, 70F

10/27 09:22, , 71F
可以扮演好這角色,並非只有數學可以了解橢圓,三角等觀念
10/27 09:22, 71F

10/27 09:41, , 72F
跟老師的教法比較有關係 目前高中數學好多好雜 我覺得就
10/27 09:41, 72F

10/27 09:42, , 73F
算是高中數學老師自己可能也不是真的懂 @@a
10/27 09:42, 73F

10/27 12:42, , 74F
"我猜很多教授並沒有背公式"我想知道為啥教授沒有背公式
10/27 12:42, 74F

10/27 12:43, , 75F
還有樓上是想把沒有教的丟到大學都以能獨立思考來解釋?
10/27 12:43, 75F

10/27 12:45, , 76F
如果是這樣 請問你是站在大學生都必須能自習的觀念來看大
10/27 12:45, 76F

10/27 12:46, , 77F
學生嗎? 還有 我並不覺得物理跟數學能拆掉 這兩樣是相輔
10/27 12:46, 77F

10/27 12:47, , 78F
相成的
10/27 12:47, 78F

10/27 13:15, , 79F
起碼我覺得99課綱少的東西,都可以在大學自習
10/27 13:15, 79F

10/27 13:17, , 80F
99課綱所教的,應當可以自習彌補95課綱多的
10/27 13:17, 80F

10/27 13:19, , 81F
比方教了圓,教了三維空間,學的好的人,球在大學可以自習
10/27 13:19, 81F

10/27 13:21, , 82F
而且是有需要的人可自習,不見得高中要每個人都會計算球題
10/27 13:21, 82F

10/27 14:10, , 83F
據我所知,教授記的公式,一點都不比正常的學生少.
10/27 14:10, 83F

10/27 14:12, , 84F
教授會記的PAPER數量就超多 不覺得教授就不太記公式
10/27 14:12, 84F

10/27 14:13, , 85F
能記的多,心算能力可以提升的空間就比一般人強.不過高
10/27 14:13, 85F

10/27 14:13, , 86F
o大 你只說學得好的人 那學不好的呢?也許球方面並不需要
10/27 14:13, 86F

10/27 14:13, , 87F
中教育都是設計給正常學生的,不需要到她們那種程度就是
10/27 14:13, 87F

10/27 14:14, , 88F
太多計算 但至少要能給個基礎吧 不然球座標那邊怎麼辦?
10/27 14:14, 88F

10/27 14:15, , 89F
k大說的沒錯 我老闆是連公式在書本第幾頁都記得 @@"
10/27 14:15, 89F

10/27 14:16, , 90F
如果教授記不了那麼多PAPER 那該怎麼做研究呢XD
10/27 14:16, 90F

10/27 14:20, , 91F
我想到正餘弦疊合也砍了 該不會這也是防止數學綁物理吧?
10/27 14:20, 91F

10/27 16:15, , 92F
更正,我說的教授不背公式,是指積化和差這種,當然其他公式
10/27 16:15, 92F

10/27 16:16, , 93F
比積化和差還需要背的 當然更有記憶的價值
10/27 16:16, 93F

10/27 16:22, , 94F
一下打字太快,造成誤解,抱歉
10/27 16:22, 94F

10/27 19:12, , 95F
積化和差的公式要不要背,與課本教不教無關吧。
10/27 19:12, 95F

10/27 19:14, , 96F
就算課本教了,妳能不背公式來解題,也不會被迫去背阿。
10/27 19:14, 96F

10/27 19:15, , 97F
如果有教師因為課本有教,就要求學生背,是她教法問題。
10/27 19:15, 97F

10/28 09:47, , 98F
高中有平面極座標與直角座標轉換 有基礎可應付球面座標
10/28 09:47, 98F

10/28 09:51, , 99F
積化和差當然不用背,但也不見得要教,課本有上和角公式
10/28 09:51, 99F

10/28 09:52, , 100F
一樣是有需要時,自然學生可以自己導出來,課本不必刻意編排
10/28 09:52, 100F

10/28 16:44, , 101F
推這篇的觀點
10/28 16:44, 101F
文章代碼(AID): #1EfM2KBz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fM2KBz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