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師培申請案遭批 教部:已多元化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 (厭倦)時間11年前 (2012/11/20 20:19), 編輯推噓11(11035)
留言46則, 1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我想你是被系上老師影響太深了吧 師大在師培大量開放前原本就是寡占中等教育學程 而師院(就是現在的教育大學)則是小教 廣開教程之後成立的 不管是台大 政大還是什麼大 (甚至嘉大.南大都算 因為他轉型成普大而不是教育大學) 還有師大開小教 或教育大學開中教 這些全都是外掛上去的 他是循管道申請開設教育學程 請師資開班 所以會有一個師資培育中心的評鑑 誰評呢...師大評中教...教育大學評小教 師大和教育大學本身會有來自教育部的教育類大學評鑑 加上有些師大或教育大學會外掛 本身沒有的教程 所以他會另外參加你說的師資培育的評鑑 <---這才是你說的會參考招生 至於沒參加評鑑的 代表當次評鑑他們還沒有外掛這些教程 所以不用參加 你說的網站是這個評鑑下架設的 當然沒看到 囧rz 事實上 教育類大學本來就是師資培育中心的指導單位 他們不用受評師資培育評鑑本來就正常 況且以層級來說 師大和教育大學參加的教育類大學評鑑 還高過師資培育中心的評鑑 師資培育中心的評鑑 評師培中心本身的師資 設備 就業率和招生等項 僅限於師培中心本身 教育類大學評鑑還要評環境.支援等整體性或全校性的內容 至於你說的大專院校評鑑 就跳得更遠了... 這共分成6梯次評鑑 每一梯次幾十所學校 這是全台灣從台大到稻江都要評的 你可以把三種搞混成這樣也算是非常不容易 像高師 這三種評鑑都會被評 大專院校評鑑很早就評完了 教育類大學逃不掉又外掛小教 連師培中心評鑑都要做 順便跟你說 之前高師還要被評開在高醫的小教 嚴格來說要評四次 至於你系上的教授說的話 我不予置評... 為什麼有的傳統名校被減招 有的私立科大卻不用... 真的只是因為被訪視委員搞? 這部分我不說死 還有就是 就算以上的都不是真的 師資培育回歸教育類大學本來也就應該 不然教育類大學幹嘛叫做教育類大學? 順便再跟你說一個內幕(其實我本來以為大家應該都知道) 師資培育中心現在賺不了錢 很多學校也早早就想收了 你沒看大多數私校收的多快(沒錢賺) 還有就是教材教法和教育學的老師短缺 幾乎除了教育類大學大家都想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8.248.157

11/20 20:31, , 1F
師培中心 曾經的金雞母 如今變拖油瓶 http://ppt.cc/GumN
11/20 20:31, 1F

11/20 20:32, , 2F
反東吳裁師培中心 千人連署 http://0rz.tw/Qo2sm
11/20 20:32, 2F

11/21 09:31, , 3F
這篇內行...
11/21 09:31, 3F

11/21 11:55, , 4F
"師資培育回歸教育類大學本來也就應該"...這句話...
11/21 11:55, 4F

11/21 11:56, , 5F
換一個邏輯說:只有教育類大學出來的人才會教書 科科
11/21 11:56, 5F

11/21 11:57, , 6F
所以彰師大、高師大的,在國英數等專業都比臺、政、清大好
11/21 11:57, 6F
你未免曲解得太嚴重 為什麼應該 因為教育類大學和學術型大學 對課程的看法不同 學分配置也不同 老實說 如果論專業 師大的程度可能會低於其他學術型大學 (考教甄時蠻明顯的) 但師大課程在實施時 會傾向如何去教 如何去示範 如何去帶 學生會有怎樣的反應 所以一樣的課程 在師大上和在政大上會不太一樣 這不是強不強的問題 這是專長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教育部想把師資培育回歸師範體系的原因 外掛式的課程 看似學分一樣 名稱相同 甚至老師也一樣 但是學生的動機.教室的氛圍 還有課程內容的調配 都會不一樣 我記得以前中文系 在上中國文學時 還會順便教板書 普大我想是很少見這種課程調配的吧

11/21 11:57, , 7F
真是可怕的洗腦。以後請不要鼓勵學生讀台政清大喔:)
11/21 11:57, 7F

11/21 11:58, , 8F
出來還會被質疑專業領域全盤不如這些教育類大學的學生
11/21 11:58, 8F

11/21 12:15, , 9F
師資的專業領域與多元視角才"不應該"受限於教育類大學
11/21 12:15, 9F

11/21 12:29, , 10F
樓上,那句話不是要質疑非教育類大學師培生素質,別想太多
11/21 12:29, 10F

11/21 13:06, , 11F
d大不用擴大解釋成這樣吧 =.=
11/21 13:06, 11F

11/21 14:23, , 12F
會教書和在該科的專業很強本來就不一樣
11/21 14:23, 12F

11/21 14:25, , 13F
就像很多大學教授的該科專業都很強
11/21 14:25, 13F

11/21 14:27, , 14F
但是有些教授的課程連大學生都不一定聽得懂.能吸收
11/21 14:27, 14F
※ 編輯: smallfinger 來自: 163.22.79.26 (11/21 14:42)

11/21 14:41, , 15F
不用擴大解釋成誰專業比較強也不用擴大解釋成誰比較會教
11/21 14:41, 15F

11/21 14:42, , 16F
只是很多時候高層和各校校方總有些政策和經費上的考量
11/21 14:42, 16F

11/21 14:43, , 17F
也不是我們在這邊說一說就能改變什麼的
11/21 14:43, 17F

11/21 15:07, , 18F
d大真的很激動 還在那顆顆 =.=
11/21 15:07, 18F

11/21 17:39, , 19F
會跟會教是兩回事... 很多人能力很強,卻很難教懂學
11/21 17:39, 19F

11/21 17:39, , 20F
生國小數學... 事實上國小數學很簡單,可是會不等於
11/21 17:39, 20F

11/21 17:39, , 21F
會教。
11/21 17:39, 21F

11/21 22:25, , 22F
就算是普大的也是要修過教程拿到教師證才能考正式教師.所
11/21 22:25, 22F

11/21 22:28, , 23F
以不存在普大出身的老師不會教的問題吧...當然.很多人嫌
11/21 22:28, 23F

11/21 22:30, , 24F
教程不紮實就是了...
11/21 22:30, 24F

11/21 22:46, , 25F
我的意思同樓上 會不會教跟哪種學校出身沒有絕對關聯
11/21 22:46, 25F

11/21 22:48, , 26F
就像樓樓上幾位提到的 "會教書跟專業很強本來就不一樣"
11/21 22:48, 26F

11/21 22:48, , 27F
你沒有任何一種標準可以判准說哪種學校出身就是"會教書"
11/21 22:48, 27F

11/21 22:49, , 28F
在這種主觀偏見影響下 專業領域成為比較能客觀評量的基礎
11/21 22:49, 28F

11/21 22:51, , 29F
在這種情況下 我寧可聽一個視野多元勝過一個古版宣科者
11/21 22:51, 29F

11/21 22:52, , 30F
且當初能進師大體系的這些大學生 都並非考演示術科進來的
11/21 22:52, 30F

11/21 22:53, , 31F
何以一個專業領域強的到台政清 如果在大學期間開始對教育
11/21 22:53, 31F

11/21 22:53, , 32F
有興趣時 卻予以限制"只有師範畢業者可教書"這樣的條款?
11/21 22:53, 32F

11/21 22:55, , 33F
換言之 一名高中生進入大學後 是否成為教育"人才",跟其
11/21 22:55, 33F

11/21 22:56, , 34F
學校出身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11/21 22:56, 34F

11/21 23:00, , 35F
你拿師大課程在實施時會傾向如何去教、如何去示範來說
11/21 23:00, 35F

11/21 23:01, , 36F
根本就是用偏見來洗腦,你以為普大課程都沒教這些過嗎
11/21 23:01, 36F

11/21 23:05, , 37F
這跟自我感覺良好有啥差?教書不在乎出身。學生才會快樂
11/21 23:05, 37F

11/22 20:49, , 38F
當初填志願 如果沒有想說將來要當老師 誰會考慮"師範"大
11/22 20:49, 38F

11/22 20:55, , 39F
學? 這裏也許是強調當初的"覺悟"而影響你決定念師大吧
11/22 20:55, 39F

11/24 21:17, , 40F
普大的師培和師大的師培有沒有差別這個問題...
11/24 21:17, 40F

11/24 21:18, , 41F
我想寫這篇文章的S大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11/24 21:18, 41F

11/24 21:19, , 42F
不清楚的話可以再讀一遍S大的補充
11/24 21:19, 42F

11/24 21:21, , 43F
普大花很多時間在加強學生專業研究
11/24 21:21, 43F

11/24 21:23, , 44F
而師大則是花很多時間在教學方面的訓練
11/24 21:23, 44F

11/24 21:28, , 45F
甚至許多師培科系的大學課程都以培養教學專業為目的
11/24 21:28, 45F

02/07 21:14, 5年前 , 46F
d大真的過度解讀+1
02/07 21:14, 46F
文章代碼(AID): #1GgtK-h7 (study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gtK-h7 (studyteacher)